文章內容 |
107寒假作業 13203 2019-02-15 15:59:23
文章:急性白血病中性球低下引起壞死性腸炎經手術治療成功案例
作者:周桂芳、李居仁、張明志
文章:復發性胰臟實質乳突狀腫瘤合併巨細胞病毒胃炎
作者:陳佳宏、張維國、何景良、陳宇欽、張平穎
文章: 轉移性肝癌合併精神分裂病患之治療經驗之分享: 使用每周性速溶艾黴素(Doxorubicin)及友復膠囊(UFUR)
作者:張悅詩、黃仁聖、葉光揚
心得報告:
在這學期我學到了更多有關於醫學的知識,我也從這些文章更了解了,我從這學期學到的東西,很多都是跟我學到的東西有關,也可以藉此來好好複習一下,我也從裡面學到了更多東西,也了解了在照顧病人時,雖然要治好病人很重要,但病人的精神也很重要,很多時候病人在面臨對他們而言未知的病情,會很害怕很不安,會擔心自己會不會死掉,而且有些治療可能會對病患造成外表上的變化,而照顧他們的心理層面,也正是我們護理師的工作,雖然我不擅長學習,可是為了未來我也必須更加的努力,為了我的未來負責,學習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未來,不能再逃避下去,不詳成為沒用的人,我也長大了,成年了,不能再像孩子一樣什麼事情都推給父母。
我們現在所學的知識,對我們未來的工作都很重要,如果要成為護理師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我們學習這些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未來照顧病人所需的知識,畢竟護理師的工作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要面對的是生命,在治療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差錯,如果有任何的閃失,我們都將會面臨社會的苛責,以及無法負擔的責任,所以我很不安,很害怕,如果我真的出了差錯該怎麼辦,可即使如此我也必須勇敢的面對,既然我選擇了護理這條路,那我也必須堅強地走下去,課業上我面臨了許多的困難,挫折,但在未來的道路上,我也會面臨更多的困難,所以我必須更努力才行。
|
寒假作業 14522 2019-02-15 15:47:10
丹麥孕產照護:助產師和產科醫師共同照護模式
談臺灣助產專業及教育之沿革與未來展望
助產師是一個多功能的角色,除了順利協助產婦生產,還負責了產前及產後的衛教及協助採舒適的姿勢,幫助產婦緩解疼痛。在台灣大部分的產婦都是去醫院或婦產科診所進行生產,但是在丹麥則是由助產師來進行大部分的接生,在懷孕過程中,助產師會以孕婦的意見為主,幫助孕婦尋求最理想的生產,也會透過幫伴侶上課的方式,讓伴侶了解該用什麼方式陪產、緩解孕婦的疼痛。在分娩的過程中,助產師會用沖熱水、按摩的方式紓解疼痛,只有在遇到突發狀況、無法自然分娩的情況下,才會由助產師及醫師的兩方討論下,將接生責任轉交給醫生,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畢竟醫生採的方式大部分都會醫療介入,但助產師是採用自然的方式,不會剪會陰或者是剃雉等,產後的恢復也會比較快,也可以讓產婦不必面對剪會陰的恐懼。
護理人員在安寧病房中的角色
上學期我們上到了安寧這方面的課程,面對臨終的病人,我們的角色是什麼,該如何提升他的生活及照護的品質,還有心境的轉換,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安寧療護除了對病人症狀的控制外,關懷病人及家屬是很重要的,我們要積極發揮自己於團隊中的護理價值,協助病人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這就是我們安寧療護的目標也實現了我們的護理價值。
1055101428 護三庚 陳品伃
|
寒假作業 13473 2019-02-15 15:41:43
寒假作業
1.新臺北護理期刊
2.亞東學報
3.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這次的心得是在課業上所應用到的相關議題,因為也有實習的經驗所以對壓瘡這一塊多少有點認識,壓瘡在病房及社區健康照護機構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壓瘡傷口處理對護理人員是一種挑戰與學習,不但傷口治療需花費龐大的經費,對病人而言影響他的身、心、靈的完整性,而且也增加健康照顧系統的醫療資源,而會造成壓瘡的原因是因為長期臥床未給予固定時間翻身、居家護理師未落實執行壓瘡照護護理指導、居家主要照顧者壓瘡照護認知不足、執行個案翻身擺位不正確、壓瘡傷口照護技能不足及缺乏壓瘡評估工具及防壓輔具等原因,而他們導致造成皮膚受到壓力跟摩擦,使皮膚受傷、潰瘍,嚴重甚至壞死,護理人員運用緩和性傷口照護概念及壓瘡照護實證指引介入,我們依據病人的需求,提供傷口症狀控制護理措施,緩解病人生理痛苦;穩定傷口,避免壓瘡再發生。我們應以主動接觸、陪伴、傾聽及溝通,鼓勵照顧者分享感受,並且引導傷口照護決策、教導傷口照護知識與技能,緩解其壓力,進而能夠於居家執行傷口照護計劃。
|
108寒假作業 13157 2019-02-15 15:30:25
108寒假作業 護三甲1055101021洪歆貽 產科議題 每個人都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過程中辛苦但看到健康的寶寶就會變幸福,作為護理人員要如何做才能真正幫助到孕婦是我們要不斷學習的事,一個美好的生產經驗,不一定非要在哪裡生、找誰生、按照哪一套流程生,而在於孕婦的需求有沒有被滿足。並強調「以孕婦為中心」的照護理念,提供孕婦充足的訊息,由孕婦決定生產過程她要什麼、她不要什麼。讓每個孕婦都能獲得充足的資訊、支持,協助她做決定、得到她想要的生產。關鍵還是孕婦,願意花時間準備,了解生產相關的知識,思考「我要為生產做什麼」、「我想要怎麼生」,並做出具體行動。 懷孕不是病,但孕婦受到的限制,卻不比病人少啊,而且更多是莫須有的禁忌,例如不能拿剪刀因為會生出唇顎裂的孩子、吃辣小孩眼睛會不好等,但最主要的是孕婦心情很重要,女性的子宮與身心狀態息息相關,若身心放鬆,子宮就會跟著放鬆,若緊張,子宮就會跟著緊張,在無法休息、睡不安穩的情況下,對懷孕會造成負面影響!懷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是夫妻共同的大事,透過一次次的產檢,準爸爸也能慢慢建立起為人父的責任感,重要的是,陪伴著孕媽咪一起走過產檢的考驗,並聽從醫生建議,得知孕期需如何照顧孕婦,給予她陪伴的力量,能緩解孕媽咪的恐懼,讓整個懷孕過程溫馨又健康
|
三上寒假作業 13462 2019-02-15 15:29:32
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議題
班級:護三庚 座號:10號 學號:1055101324 姓名:張蕙津
書名: 一位乳癌末期患者心路歷程改變之護理經驗
書名: 五十五歲以上乳癌婦女化學治療期間的生活經驗
書名: 乳癌帶給病友的生命禮物
這學期我們有教內外,其中有教到關於癌症的課程,這之中我對乳癌最感興趣,之所以有興趣是因為身為一位女性,這是我們很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說男生就不會得到乳癌這個疾病,而是,相對來說女性擁有更高的風險會得到這個疾病,所以我會想要把這個學好,然後為自己還有為家人把關。
不過我看的這三篇文章中,我反而學到最多的是有關心路歷程的變化,就像基護學過患者總是先否認,認為自己不可能會得到癌症,自己平常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為什麼自己會得到癌症,再來是憤怒、接受、適應,其實這心路歷程真的就像預言一樣,大部分的人都會經過這些時期,我想如果是我自己生病,我希望我自己可以跳過否認跟憤怒階段,就像那時候班導分享自己的故事一樣,直接去面對去處理我覺得很好,免去了那些時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更為重要的,癌症的預後取決於癌症的期數,有沒有轉移,所以邀監測自己有沒有胸部上面的異常也是很重要的事,然後我看的第一本書,他是末期患者,在他知道的當下其實是很絕望的,像是被判了死刑一樣,所以身為護理人員我們除了給她相對應的護理措施,也要給予他支持和鼓勵,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