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46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60][1461][1462][1463][1464][1465][1466][1467][1468][146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閱讀心得  14616  2019-02-14 21:16:3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一年甲班 學號 1075101009 姓名 楊佩娟 書名 當下,把心放下 作者 何權峰 出版社 高寶 出版年月 2017年 5 月 索書號 ISBN • 978986361397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人之所以會有憂愁、煩惱或是想太多,通常都不是來自現在,而是來自過去和未來。 2我們應該重視的是生命的「亮度」,而不是「長度」。 3真正帶給你痛苦的並不是那個人,是你對那個人的期待。 4如果你希望明天會更好,那你應該做的就是把今天先過好。 5每一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的,它不是過去的延續,也不是一個接著一個線性的未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真的很值得一看!看完之後,我覺得心裡更加的開闊。在這個社會中,很多人往往不珍惜自己現在身邊擁有的一切,總是想要什麼,想強求什麼,卻忘了看看自己身邊當下擁有的幸福,而總是要等到失去後,才懂得回頭看那些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不過卻已挽回不了了。 我們總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對於過去又有一些些的失望,想把握現在又想把握未來,總是希望一切美好,卻忘了把握現在的每一分鐘,總是在做一件事時想著其他事,例如:上課時想著下課的事;下課時想著上課的考試等等,人生的樂趣就這麼錯失了,重點是當你的人在這,心在別的地方時,如果不能專注在此刻,那任何時刻都不可能專注著,將永遠被下一件事拖著走,這樣的話會使所有事物都不完美,也包括人生,也將會跟著一起不完美的。每個「當下」 都只有一次,錯過就錯過了,也無法重來,可是懂得把握現在的人,他每一天都活的很樂觀,因為他懂得如何把握當下,珍惜現在。雖然時間過的很快,但他懂得把握,每天充實自己,使自己活在當下,活的更多彩多姿! 但是人難道都要弄得自己已痛苦不堪了之後,才了解該去珍惜嗎?所以我覺得應該看看這本書,學習如何把握當下,只看當下,或許,現在失去了曾經擁有的幸福,但是千萬別因此而自憐自艾,而是更應該把握當下還擁有的事物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105學年度上學期寒假作業  13465  2019-02-14 20:58:05

書名: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作者:陳清芳、林芝安、劉惠敏 書名:不需要一個人獨自承擔:愛長照寫給照顧者的照護專書 作者:朱偉仁、胡芳芳、孫浩玫 書名:全圖解‧長照居家醫學大百科 作者:梅澤佳裕 心得:台灣已經是很嚴重的高齡化社會了,在路上處處可見年長者,年齡大了身體有多少會有些毛病,那這就是個問題了,我們要怎麼去照護他們,我之前有去參加過學校的長照2.0講座,知道了現在發明了很多專門用來照護行動不便的年長者用的設備、年長者有哪些福利,台灣在長照這方面也做的很好。我們也可以去老人院或安養院做志工陪伴他們跟他們聊聊天玩小遊戲之類的,我平常沒事也會去陪我阿公阿嬤看電視聊天他們就會很開心了,很多人因為平常事情很多壓力大就會不太願意去陪伴家中的年長者、或者是不想和年長者溝通、對他們口氣很差之類的,但是他們也沒做錯什麼,有時候只是年紀大了聽力衰退或是表達不清楚而已就要被兇,看了都覺得很心疼。回到長照,我媽媽從好幾年前就跟我說台灣未來在長照上一定會需要很多人力,醫療越來越發達,平均年齡也越來越上升,生育率又下降,我們未來一個人要照顧的老人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懂更多關於長照的資訊,以後才可以去幫助需要幫助的老年人。 我去實習時遇到的很多也都是阿公阿嬤去住院,有寫阿公阿嬤出院之後是要轉護理之家的,醫院也都有專門協助這塊的阿姨,我覺得護理之家雖然不能讓那些阿公阿嬤跟家人住在一起,但是在那邊他們也可以交到不同的朋友,可以一起聊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書上有個個案覺得去那邊像是去渡假一樣去玩,但也有人覺得去那邊是家人不想照顧他,如果是我就會抱著去度假的心情。
      
107學年度上 寒假閱讀心得  13251  2019-02-14 20:57:27

文章: 護生初次實習壓力、身心社會狀態、因應行為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作者: 許淑蓮 、 林惠賢 、 黃秀梨 文章: 家人照顧者於失能老人出院過渡期之需求、需求滿足變化探討 作者: 曾明月 、 徐亞瑛 、 史麗珠 、 陳獻宗 文章: 長期照護個案與口腔健康 作者: 劉紋妙、江青桂、胡月娟 初次臨床實習是有壓力的,而每個人對壓力的感受、反應及因應行為均不同,此現象是否與個人人格特質有關,值得探討。本研究以280位第一次實習之五專護生為對象,以具有信、效度之實習壓力量表、身心社會反應量表、因應行為量表及基氏人格測驗量表,探討初次實習護生以下四個問題:坽實習壓力感受的程度及來源;夌身心社會狀況;奅使用的因應行為;妵壓力感受、因應行為、身心社會狀況及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本研究發現初次實習護生的兩大壓力來源為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壓力及實際護理病人的壓力;護生在初次實習期間最常發生社會行為反應,其次是情緒反應,很少發生身體反應;護生常使用的因應行為以保持樂觀為最多,其次是轉移、解決問題,很少使用逃避性行為。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壓力感受、因應行為及身心社會狀況與個人的內外向性格、社會適應性、情緒穩定性等人格特質有顯著的相關,此結果對Lazarus壓力因應調適現象有更進一步了解,可做為護理教師了解護生面對初次實習的經驗、困難,且依學生個別差異,提供個別協助及教導,以提昇實習效果。 口腔健康攸關長照個案的身心舒適與生活品質。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的預防或延緩失能服務項目,涵括了口腔保健,突顯長照個案口腔健康照護的重要性。本文論述長照個案口腔健康照護的三大理念:口腔狀況與全身健康的關聯性、口腔照護與吞嚥困難、口腔健康與水化程度,從而提出長照機構口腔健康照護策略,期使引發長照夥伴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及落實長照個案的口腔健康照護。
      
寒假心得  14818  2019-02-14 20:48:2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 護一戊 學號:1075101216 姓名:曾于芮 書名 流光咖啡館 作者 琉影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8年3月初 ISBN:978-986-89938-1-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他想守護她,讓她的眼底永遠晴空郎朗,不在下雨 2.他願意盡其所能,終結她眼睛里的雨季,即使他必須消失在她的生命里 3.上帝關了一道門,必定會再開另一扇窗。 4.心靈相契的人,卻未必懂得珍惜對方 5.相愛需要勇氣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利用午後的時間,一氣呵成閱讀完《流光咖啡館》,當看見全文完的瞬間,內心始終有種說不出的情緒。所以在和家人吃飯的時候心不在焉的,直到躺在床上才漸漸的恢復平靜。大概是瑄雨身上有我的影子吧,我是個多愁善感,愛流眼淚的女孩子,我很能體會瑄雨住進宿舍的恐懼與不安,因為我也是離家讀書孩子,雖然羅東到台北交通方便,流光里的三位男主角和瑄雨相處的種種,都是從她的校園生活作為開端,--搭火車去學校臨時借肩膀的夢幻學長,再來是住在宿舍對面以裸體見面禮的痞子學長,還有同班,實力極強做事認真的班長大人,無論是誰都有獨特的魅力,在讀的過程中,我和瑄雨一樣起起伏伏,總覺得選誰都不對。如果是我,一定會選夢幻學長,遙不可及的星星,相反的向予澈處於非常不利的情面。他不僅是夜校的問題學生,又常常將瑄雨玩弄于股掌間,瑄雨就給他取了個史萊姆學長,很好笑。在瑄雨還沒遭遇畢業前夕的重大變故,她能無憂無慮的享受年少輕狂的愛情或曖昧帶來的浪漫與美好,但當她踏入混沌不堪的社會,就算她想保有過去的純真,也無法避免被改變的價值觀,因為她的人生已經無法用不切實際的幻想去支撐。這是《流光咖啡館》帶給我的衝擊。心得打到此,那飽滿的感觸依舊環繞在我心裡,這是我第一次看琉影的作品,我很喜歡她的作品,我很期待看她其他的作品。
      
108寒假作業  13512  2019-02-14 19:34:41

N三辛 1055101374 楊學典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 *許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洪榮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三年級的課程已過一半,這兩年半,我們經歷了種種的專業科目,像是:一年級的解剖、二年級的基護生理及三年級的重科有內外產兒。這些科目對我來說還算可以負荷,不會太難,其中我最無法的就是兒科!因為我從來沒有跟小孩相處過,造成我不太了解孩子的發展,加上我覺得自己兒科考得不理想,所以這次我找了這篇關於孩子認知發展的文章,讓自己更了解兒童。 文章說到兒童的認知發展是有順序的,而且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所在乎的事情是不一樣的,臨床上常見的問題像是住院兒童對壓力反應,因為每個人小時候一定覺得住院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們來一一分析不同階段的反映,1.嬰兒期時:最主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所以可能運用哭鬧吼叫的方式尋找父母。2.幼兒期時:會有很明顯的分離焦慮,並且有些攻擊行為,所以我們可以給予安撫性物品像是熟悉的玩具或衣物以增加安全感。3.學齡前期時:孩子最在意的是自己的身體完整性,擔心侵入性檢查,所以我們在治療前一定要做好安撫及解釋,讓兒童有心理準備。4.學齡期:這階段的孩子會表現勇敢及拖延治療,所以我們要多鼓勵他們參加護理計畫,也要注意是否有同儕間的關心。5.青春期時:變的懂事且勇敢不逃避,所以以成人方式對待,最重要的是同儕間的關係維持。 看完文章後,真的更了解兒童的改變,我發現,兒童主要擔心的事情是分離及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學到了該如何讓兒童建立自己的信心,不怕住院,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衛教或遊戲,讓孩子認為住院就像是一個旅程,並不可怕。 即將在今年實習內外產兒的我,最擔心的就是兒科實習了,因為我超怕小孩哭鬧,所以這篇文章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希望未來不論是實習或者工作,甚至是自己的小孩,我都可以依照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來做不同的應對方式,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解決孩子的困難!盡力跟孩子成為好朋友以協助治療。
目前第146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60][1461][1462][1463][1464][1465][1466][1467][1468][146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