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46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63][1464][1465][1466][1467][1468][1469][1470][1471][147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我很溫柔不代表我不懂得回話  14628  2019-02-14 17:00:3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一甲 學號 1075101021 姓名 陳樂容 書名 我很溫柔不代表我不懂得回話 作者 妮可·斯道丁格 出版社 商周文化 出版年月 2017年 11 月 索書號 192.32 4334 2017 093816 ISBN 978-986-477-344-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確實的認識與反省自己,與自己是否真實密不可分。 2. 對於別人硬塞給你的不合腳鞋子,你根本可以不用試穿就加以婉謝。 3. 我們必須學習單用自己的防護盾,讓惡意的攻擊從我們身上彈出去。 4. 對於所有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語言攻擊,我們無須隨時都能以完美又修辭精煉的句子加以回應,有時正確的態度或是眼神就足以掌控整個場面。 5. 無論在職場上或是私人生活中,如果遇到言語攻擊只是自顧自的低語,那就不用想反擊了,因為那樣的反擊根本不會有任何效果。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覺得這本書是教人做人處事非常的棒的一本書,因為書中提到「做自己」這件事對於女性來說, 尤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現實恰恰相反,因為我們經常得到暗示,讓我們覺得自己應該成為 完美的女業務、妻子、母親、媳婦、鄰居、女朋友等角色,而且為此我們還會得到許多輔助工具, 比如在市面上流通的女性雜誌就經常出現這類文章,但是竟然大家卻接受了這種想法??我實在是不 解,還為了這樣使用染髮劑,為了穿下亞曼尼的窄版牛仔褲,找到各種一餐熱量低於五百卡洛里的 食譜 ……,或是用盡所有手段,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更賞心悅目、更美、更纖瘦,並且還要更有效率 的達到目標!只有極少數雜誌或是書,文章才會告訴我們,如何經由教養與自信的方式,無須完美的 完美的外表,就能提升自我,我覺得這才是正確的觀念或想法吧~
      
大體參訪心得  11682  2019-02-14 16:39:53


      
108年寒假功課 一位聽障高齡初產婦行剖腹產後之護理經驗  13420  2019-02-14 16:21:00

護理科 三己 1055101281 張芷婕 書名 一位聽障高齡初產婦行剖腹產後之護理經驗 作者 沈彩吟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其實不管產婦有無身體殘疾,只要願意學習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做得好 2 初產婦在母職角色的關注程度是最高的,在產後的知識需求中以育兒知識為居多 3建議護理人員能使用身體的語言、學習簡 單的手語、運用肢體的帶動來與溝通障礙的個案建立 治療性關係,將會使護理的領域更寬廣、 護理措施更具成效性。 4如何使聾啞初產婦透過有效溝通及護理的 帶領方式,完整學習到初為人母的母育角色職責,獲得 完善的產後照護是ㄧ件值得探討的護理經驗 5個案有言詞溝通障礙、無效性母乳哺餵、照顧者角色緊張等護理問題,,在護理過程中以帶動個 案肢 體的方式教導使護理措施確實達到成 效,解決個案的各項護理問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讀完後的感想,這篇文章中照顧的是一位聽障且高齡的初產婦。文章在指導照護時都要使用肢體語 言且不能過快,在與產婦溝通時,需要面對著產婦而且唇形要顯明,說話速度要適中也可以慢一些 不要太快因為個案可能跟不上或還在理解意思。 在聾啞個案的照護對護理人員而言是一種挑戰,文章中在護理人員與個案的治療性溝通中發現個案 總是看著自己的手、整理自己的穿著,等到護理人員將留言板或是白板放到個案面前,個案才會把 眼光移到留言 板上,將要寫的寫一寫就交給護理人員,眼光仍不會看護理人員,與聾啞個案的互動 中護理人員發現要用手輕拍聾啞個案的肩膀才知道我們是要和他溝通,也在個案解尿困難的評估發 現聾啞個案的點頭 不一定是肯定的答案,搖頭也不一定是否定的答案,所以聾啞初產婦住院期間的 教導若沒有經過護理人員耐心的指導,通常在回家後都只能靠著「試試看這樣行不行」的經驗,來經歷第一胎的育兒過程和哺餵母乳,這樣的心理想法通常都可能是護理人員沒有耐心指導但也可能 是別的原因,其實不管產婦有無身體殘疾,只要願意學習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做得好。 如此的照護使個案在媽媽的角色上會有很好的表現。在聾啞個案照護經驗中就覺得現今的生產環境 越來越複雜,所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及訓練多元化的人才是有必要的。
      
燒傷復健期的處理-理論與實務讀書心得學習單  13396  2019-02-14 16:11:34

讓我們知道燒燙傷的人,復健是多麼難的,他們不像我們一樣,燒傷嚴重要穿著壓縮衣,一穿就是好久,出去大太陽會流汗 ,可是他們卻不能脫掉,大家還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並且協助他們儘可能以接近傷前的生理、心理功能回歸社區,回到自己的生活,這本書也包括部分急性期相關的注意事項或處理方式,也告訴大燒傷時立即的處理方式與措施,欲達到燒傷復健的最佳效果須從急性期的處理開始,心理壓力才是真正的困難,但卻是要自己去克服的,提供復健人員如何因應與給予支持的方式,還告訴我們不同的燒傷部位將燒傷的影響與復健介入方式依擺位,還會遇到的所有臨床狀況,但盡可能地探討實務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這都是要自己去反應過來的。
      
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議題  13172  2019-02-14 16:09:21

篇名:代理孕母之相關議題 作者:李慈芬 張育涵 陳 馨 心得:代理孕母一直是一個倫理的相關議題,像、英國、美國、俄國、巴西、泰國、韓國、香港等其他國家,都把代理孕母合法化,但是每個母親都希望能懷有自己的親生骨肉,一個家庭若缺少孩子,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那是不完整的,因此子女在家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懷孕並非簡單的事,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懷孕,所以在不孕的情況下,有了代理孕母的產生,在台灣代理孕母是不合法的,台灣有很多類似的案例,我認為親情是剪不斷的,孩子畢竟也是代理孕母懷胎10個月生下來的,多多少少都有感情,應該很難做到生下來之後就不聯絡,如果可以讓代理孕母看望孩子,那麼當那個孩子看著代理孕母喊阿姨的時候,有多不公平.對代理孕母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有部份尋求代理孕母的女性是因為心理因素如:擔心懷孕所導致的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嚴重貧血等併發症發生,或者女性擔心會有產後憂鬱症、或為了保護工作前景、保持個人形象而求助代理者。在法律禁止的狀況下,只會使不孕夫妻在沒有保障之下偷偷尋找代理孕母,所以國家基於對人民基本權之保護義務,更應該立法保障當事人的權利及義務,才可避免相關糾紛一再發生。代理孕母的出現會使得現有法律與之產生矛盾,正因如此,政府才應該盡快立法,以免重蹈覆轍,而非假裝視而不見,以為禁止它,就可以斬草除根,解決問題的根本。
目前第146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63][1464][1465][1466][1467][1468][1469][1470][1471][147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