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7-1寒假作業 13484 2019-02-14 10:35:56
107-1寒假作業
班級:N三庚 學號:1055101346 座號:32 姓名:吳蕙邑
『三年級』 主題: 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議題
專業科目議題的主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
文章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 「低效性呼吸型態」之護理
作者: 陳慧雯、李雅欣、王桂芸
文章2:慢性阻塞性肺病藥物治療新趨勢-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吸入劑
作者:盧慶祥 、蕭詩如、吳企華
文章3:照護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之護理經驗
作者:李昂璉、陳淑賢
閱讀心得:
還沒升上三年級之前,我對內外科還蠻感興趣的。我感興趣的原因是可以認識與瞭解到一些疾病、疾病的處理方式及對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在上內外科的時候,有上到我最感興趣的一個章節,那就是呼吸系統中的肺部這部份,因為有一些原因所以對肺部這塊感興趣。
這個寒假去醫院實習了,很開心第一次實習就接觸到我感興趣的一個科別---胸腔內科。在胸腔內科實習碰到了許多COPD和氣喘的病人。還未去實習之前老師上課講到這部份的時候,說實話我聽得沒有很懂,不過後來在去實習之前我把內外課本拿出來讀了一下呼吸系統的這部份,我發現我好像大概了解COPD是什麼了。課本上寫到COPD是一種慢性的、漸進性、不可逆的呼吸道最大氣流量減少的一個過程,當肺功能呈現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氣障礙時,病人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若FEV1/FVC比值仍低於70%,即可稱為COPD。COPD主要是支氣管黏膜水腫或平滑肌痙攣、肺失去彈性等因素使氣道內的阻力增加、長期及反覆性的呼吸道阻塞所導致。照顧COPD的個案時可以教導他噘嘴式呼吸、橫膈式呼吸來促進肺部有效的通氣,改善呼吸的效能並增加呼吸道的通氣量。或依醫囑給予支氣管擴張劑和祛痰劑,促進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在實習期間我care三個個案,這三個個案都是COPD和氣喘的患者。每天我給藥的時候幾乎都會給到一種藥品,那就是combivent UDV,它是一種用來擴張支氣管的吸入液。在這13.5天中我給這個吸入劑給到很上手了,上手到學姊出車的時候我跟在學姊後面看發藥,有一個學姊幾乎每次都會叫我幫忙弄這個吸入液。回想起剛發這個藥的第一天,老師教我要怎麼用時我還有點沒在狀況內,所以我一直反覆地問是先把吸入液倒進去後再倒生理食鹽水,一直加到到他需要的那個量對吧。
經過了內外科的課程與這一次胸腔內科實習之後我對COPD這一部分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與瞭解,之後如果再遇到COPD的個案時就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4005 2019-02-14 01:24:56
書名:整頓你的情緒房間作者:露西丹齊格、凱薩琳伯恩杜夫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803 ISBN:9789571373386
本書摘要或佳句:1.你可以死抱著生命中一件出差錯的是不放,也可以學習讓合意的是成為快樂的催化劑 2.你是快樂幸福的唯一負責人,你是自己的主人3.如果你更了解自己,你所做的每件事就都會有一種目的感4.幸福的鑰匙是完全由你支配
心得: 每件事情無論快樂或是負面都有他影響的時間和強度,小則幾分鐘大則要看事情對個人來說的震撼度來取決的,人的基本需求如果獲得滿足的話往往會比中頭獎、買很大的房子來的快樂,因為基本需求未被滿足的話就算表面看起來多好,情緒多多少少也是會被影響到的, 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專家喬治.維特倫博士研究出快樂是來自內在, 作者說生活好以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 房間用來比喻各種情緒,因為意天當中有太多的事情等著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和情緒去解決, 面對事情一定要正確的情緒才會有正確的解答,有時候來自其他房間的想法會左右著我們在其他地方的行為或思緒, 讓行為有些不可被認同, 看事情的時候也試著去把事情簡單化,才不會出現不必要的心情,如果起了衝突可試著整頓事情的爆發點,再讓自己冷靜下來,用對的情緒來解決討論, 而不是硬碰硬,這樣一定會兩敗俱傷,不歡而散家人和朋友有時候也是整頓情緒的好的人選,因為他們會用新的聽你說然後給你一些好的意見或是開導你,但是自己也要會先想的通,讓你的心情是好的,不會一直糾結在那裡,用對的情緒和行為去處理當務之急
|
一年級寒假心得 14613 2019-02-14 00:37:0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甲
學號 1075101006
姓名 唐于晴
書名 天使之耳
作者 東野圭吾
出版社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 5 月
索書號 861.575641-42010095279
ISBN 978-957-33-2662-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沒有目擊者,並不代表沒有人「看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是有點推理小說的感覺,原先我看它的封面有些暗黑風格,還以為是恐怖的小說,看了後面的簡介,寫著在某個十字路口,發生了一場車禍,死去的駕駛,唯一能夠為死者辯護的便是他的妹妹,因為妹妹坐在後座毫髮無傷,只可惜妹妹是一位盲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他所擁有的過人聽力以及記憶力卻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佐證,警方透過他在車禍當下聽到的種種聲音,逐漸拼湊出整起意外的輪廓,並且推算出車禍發生於零點零秒至四十八秒之間,而這分秒之差的關鍵,全取決在她的一「耳」之間......
到這邊,我一直以為內容是妹妹替他的哥哥釐清案情,其實並不是。
前面看的時候,並沒有給我太大的吸引力,沒有讓我特別想要看下去的動力,可當我越看到後面,我越來越掉進這個黑洞裡,他那個懸疑推理的劇情,讓我更想一直一直翻下一頁。
警方ㄧ開始詢問與兄妹相撞的那對情侶是否闖紅燈,他們說詞都有點含糊不清,幾乎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或不確定,讓警方更加懷疑他們說的是謊言,不過事實講求的是證據,我喜歡這本書裡不斷提到的這種精神,而後來詢問那位盲眼妹妹,他也秉持著哥哥並沒有闖紅燈,警方隨口問了當時他們那台車的時速,妹妹竟然回答的出來,可一個看不見的人又如何讓人相信呢?
後來他肯定的態度,他用他過人的聽力跟記憶力成功說服了警方,當然有給他做過測試,他的答案都是正確的,沒想到後面因為那對情侶的女方說出的事發時間跟盲眼妹妹說的不同,警方才終於發現原來盲眼妹妹早就搞清楚了規律,所以他都能態度肯定、清楚的告訴警方他的理論,才發現大家都被妹妹過人的能力蒙蔽了雙眼,看不到事實,雙方都有違反交通規則。
不要想著逃避,即使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
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14004 2019-02-14 00:26:1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乙 學號:1065101054 姓名:高若瑄
書名:再也不當吼爸吼媽!作者:吳恩瑛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對任何人而言,教孩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有二:第一,教孩子的經驗未必能累積;第二,教孩子是一個必須不斷付出自我的過程。
2後悔將帶來反省,改過的機會較大。即使行為或情感的表達無法立即改善,後悔和反省的過程本身,就足以逐漸改變一個人。
3在教導孩子時,即使是自己的子女,也不可以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傷,孩子非但不願依照指示,更不願從這個人身上學到任何東西。
4父母只要依照孩子的年齡或各個發展階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不會發生足已使人憂鬱的問題。只要給孩子滿滿的、溫暖的愛,許多問題將迎刃而解。
5第一,誰都無權攻擊他人,面對親生子女也是如此;第二,誰都無權將自己化解不了的情緒發洩在他人身上;第三,他人的權利與我們的權利同等重要。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讀完這本書後,知道了怎麼育兒。雖然我沒有養小孩的經驗,但我覺得每個女孩可能以後都會有機會生小孩,這本書會教大家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共處。有些爸媽從小教育孩子是很嚴厲的,可能還會動手,孩子處在這種高壓力的環境下,又要面對爸媽偶爾的教訓,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好的。孩子第一個面對的群體生活就是家庭,如果爸媽每天吵架或做了不好的行為,孩子看久了很容易學習這個行為。帶孩子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孩子偶爾會跟父母頂嘴,然而很多父母就會生氣的怒罵孩子,但我覺得如果孩子做錯可以試著跟他慢慢講,不必要馬上就破口大罵。書中也提到了要認清孩子跟自己是不同個體,父母不能要求孩子要尊重自己的想法,畢竟每個孩子性格都不同,想法必定也不一樣。我覺得情緒控管很重要,很多時候可能孩子犯了一點錯,但爸媽馬上情緒到達高點就會爆發,甚至有些爸媽生氣時還會丟東西之類的。這樣的行為很不好,一不小心可能會傷害到他人,孩子也會學習這個錯誤的行為。我覺得控制情緒很重要,有些人會因為芝麻小事而就生氣,但有些人心胸大不太容易生氣,但我覺得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那些平常不生氣的人可能都在忍耐,可是突然有一件小事就這樣讓他爆發也很可怕,畢竟他也忍了不久。從小應該就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儘管生氣也不要大吼大罵,可以適時的發洩情緒更好。當父母的更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暴怒,可以自己想想,每天對孩子大罵真的是好的嗎?孩子真的會快樂嗎?當然可能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比較急,無法忍受等待,父母就應該培養孩子的耐心,不然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因為無法等待而發怒。我覺得當你情緒快忍不住的時候,先靜下來思考,不然很有可能會做出不好的事。
|
1071(1)寒假作業 14197 2019-02-14 00:14:5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
護理科
|
班級
|
2己
|
學號
|
1065101237
|
姓名
|
陳薇
|
書名
|
紓解壓力,自己就是關鍵
|
作者
|
保羅·麥肯納
|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14年 12 月
|
索書號
|
176.54 4022
|
ISBN
|
978-957-32-7545-9
|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生命不只是加速前進而已。-------甘地
|
2擁有快樂的童年永遠不會嫌遲。-------湯姆·羅賓斯
|
3你想快樂就快樂。------托爾斯泰
|
4壞事明明讓我們那麼痛苦,但它其實從來沒真正的發生過。--------湯姆斯·傑佛遜
|
5你所謂的限制,只是你說給自己聽的故事。你隨時都可以改變那個故事。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壓力,指人類或動物面對情緒上或身體上的有形或無形威脅時,無法正常回應的感受狀態。適當的
|
壓力可以提高人的警覺性,讓我們更謹慎思考,謹慎行事,從而發揮更理想的表現。布蘭·路西華德
|
曾說:「壓力(stressed)這個字過式點心(desserts)這個字從後面倒著回來而已。」南丁格爾曾說:
|
「成功的人通常都保有失敗者不喜歡的習慣,因為他們願意做自己並不十分樂意做的事,以獲得成
|
功的果實。然而失敗者卻只願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後只能接受令人不甚滿意的結果。」唐朝黃
|
蘖禪師的《上堂開示頌》詩中的一句是「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古代詩人佚名
|
的《警世賢文·勤奮篇》的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以適度的壓力往往是進步
|
和創造成功的原動力,會令人奮勇向前,給人力量。但若過多,則會造成心理或生理上的困擾。美
|
國總統杜魯門曾說:「如果承受不了壓力 , 就乾脆放棄吧。」魯內.杜伯斯曾說:「在這個普遍需要
|
勞心勞力的世界,奢望自己過著沒有壓力的生活,那只會讓自己更失望而已!」所以我們才要學著
|
怎麼去抒發壓力,這本書就是在講說要怎麼紓解壓力,壓力太大時,人們常常會去找心理治療師,
|
但這本書提到如果想要紓解壓力,心理治療師只能提供輔助效果,真正的紓解壓力還是要靠自己去
|
做。適當的壓力是動力,過多的壓力是惡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