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4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三年級暑假作業  15594  2023-08-28 11:14:2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三年甲班

學號

1095101022

姓名

賴苡瑄

 

 

 

書名

血友病病童的暑假作業

作者

陳淑惠

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7  07  01

索書號

ISBN

 

 

書名

洗腎人生

作者

吳淑芬

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   06  01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血友病病童的暑假作業:佳句: 提早保護關節,生活品質不打折 ;適當復健與運動,牙齒保健莫忽

洗腎人生:佳句: 在每一張洗腎病床上,都有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故事

他們努力地生活著,持續著自己的生命,為著自己也為著親愛的家人。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血友病病童的暑假作業: 一個人要有正常的止血功能,必須有健康的血管、足夠數量且功能良好

的血小板,以及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才能使個人免於出血的危機。一旦止血功能失常,將會發生

無法控制的場面。暑假作業是我們一放暑假就必有的東西,而血友病病人在暑假時也會有他們獨

特的暑假作業,他們要到醫院去接受一年一度的整體醫療評估,會抽血檢查是否有甚麼問題或其

他疾病,他們的暑假作業還有一個大重點,就是要學會自我注射,這樣他們也可到處出去玩了,

不再受限制,另血友病的病人也需要時時刻刻的注意牙齒方面的問題,要做好口腔方面的衛生,

這也是他們必經的課程。其實我覺得血友病的病人也非常地值得同情的,因為如果說他一旦不小

心一個失誤,那他作業就作廢了,前面做的也全都白費了。

 

洗腎人生: 歐嗨喲阿婆和阿雪都是洗腎病人;開朗的歐嗨喲阿婆,每到洗腎的時候都會很開心的

跟大家打招呼,也會和大家道家常,離開時也會喜孜孜地挽著技術員的手臂,靦腆的向著大家揮

手並且大聲地用日語和大家說再見,往常都獨自一人行往醫院洗腎的她,一日她暈倒在家中臥室

,再也不是往日那開朗的模樣;阿雪已經洗腎十年,還伴隨著其他的疾病ex:糖尿病、左膝下截肢

,洗腎時如雲霄飛車般的高低血壓、水份控制不良、胖胖的身軀及細小的血管,讓洗腎過程添加

點小困難;洗腎對於她們來說是個很辛苦的過程,是他們努力活著,持續生命的象徵,每一張洗

腎病床,每一個洗腎病人,都有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故事,洗腎是她們對生活抱持的希望,讓她

們能有存活下去的另一種方法。

 

 


      
111-2三年級暑假作業  15600  2023-08-27 23:28:5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95101028 姓名 林安容 書名 照顧一位血液透析病人無望感之護理經驗 作者 謝家恩; 呂宜潞 出版社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出版年月 2023 年 8 月 1 日 索書號 10.53106/172674042023082102002 ISBN 10.53106/172674042023082102002 書名 COVID-19對微生物產生抗生素抗藥性的影響 作者 丁施文 出版社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出版年月 2023年 6 月 1 日 索書號 10.6526/ICJ.202306_33(3).0004 ISBN 10.6526/ICJ.202306_33(3).000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本文個案因透析低血壓影響生活,感到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感,加上長期慢性病與需終生 依賴透析產生無望感引起筆者動機。主、客觀資料,確立個案有體液容積過量、便秘及無 望感的健康問題。在心理層面以貝克無望感量表作為評估工具,運用家庭支持、腎友經驗 分享,協助個案面對血液透析帶來的挑戰,建立有效策略面對疾病,提升個案對生活的控 制感並積極參與治療。 2. 當微生物在接觸抗菌藥物後,抗菌藥物不能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長時,殘留的微生物擁 有抵抗藥物的能力稱之為抗生素抗藥性(AMR),這常導致感染更難治療並增加疾病傳播、 加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AMR是我們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現在更發現在大流行後因為COVID-19影響醫療及民眾的行為,進而加劇微生物對抗生素產 生抗藥性。研究發現COVID-19期間AMR升高,最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抗藥性細菌是鮑氏不動 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見的革蘭氏陽性抗藥性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糞腸球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我在基護實習階段是在腎臟科,我發現血液透析患者經常發生無望感,長期出現無望感 會影響病患身、心、靈健康,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本文探討照護一位洗腎患者合併癌症 之雙重重大疾病打擊所產生無望感之護理經驗。照護期間以羅氏適應理論為評估架構,藉 由身體評估、會談、觀察家庭互動及查閱病歷等方式收集資料,發現個案出現悲觀、情緒 低落、嘆氣、皺眉、閉目、呈負向思考等無望感之特徵。針對個案無望感之護理問題,運 用希望建立及使用安全、簡單、非侵入性的輔助療法,包括音樂療法、芳香療法及精油按 摩等方式改善個案的身、心問題,讓個案學習自我釋放壓力,並鼓勵表達感受,且適應因 疾病所造成的生活改變,使個案能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疾病的衝擊,希望藉此篇個案報告以 提供護理人員照顧類似病患之參考,以提升護理品質。我希望我可以將羅氏適應理論應用 在未來實習及臨床上,成為一個可以照護也可以關懷個案內心的專業護理師。 2.當年COVID-19造成全球恐慌,許多學者都在研究這個病毒,一篇來自 13 個國家的系統 性回顧闡明 COVID-19 期間 AMR 升高,最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抗藥性菌為鮑曼不動桿菌、肺 炎克雷伯菌,最常見的革蘭氏陽性抗藥性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糞腸球菌,而自行抗生 素用藥、經驗性抗生素給藥和一般科醫師開立抗生素,是 COVID-19 期間高抗藥性的危險 因子。現在疫情緩和許多,希望大家還是做好防範工作,不要忘記大家的努力。
      
二下暑假作業  16085  2023-08-27 20:25:47

https://1drv.ms/w/s!AgnrsgbE39GMgXVfYhqYDq611RbO?e=DTVvCt 老師因為我沒辦法上傳檔案所以我只能傳連結
      
111-2暑假作業(2)  15759  2023-08-26 15:26:07

書名:衛教介入外科門診手術病人疼痛之成效探討 摘要:背景:大部分研究著重於術後疼痛之成效探討,對象多數為全身麻醉病人,較少相關研究探討局部麻醉病人,關注手術期間疼痛及疼痛的影響因素。目的:探討多媒體衛教介入與傳統口頭常規衛教單張,對外科門診局部麻醉手術病人,手術期間疼痛與術後疼痛之成效及疼痛的影響因素。方法:採類實驗性研究設計,對象為接受外科門診手術局部麻醉之病人,每月單週接受門診手術者為對照組、雙週者為實驗組。實驗組觀看「手術全期衛教影片」,對照組接受醫院口頭常規衛教指導。測量工具為研究對象基本屬性、情境-特質焦慮量表、疼痛數字等級量表。 心得:文中敘述: 利用多媒體進行相關衛教,幫助病人瞭解較複雜、抽象的內容,協助病人與家屬透過影像產生模仿的學習效果、強化其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衛教成效。隨著科技逐漸的進步,多媒體已經普遍的運用在廣告、娛樂、醫藥、藝術、工程、教育、商業、科學研究等等行業中,比起傳統單張衛教的方式,利用圖像、影音更能夠使病患及家屬加深印象。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將疼痛定義為「由真正存在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覺和心理感覺」,文章中的實驗組接受了「手術全期衛教影片」介入後,比對照組之術後疼痛顯著下降,「手術全期衛教影片」提供了手術程序與疼痛相關一些訊息,增加病患對疼痛的認知、教導病患放鬆技巧轉移注意力改變病患的體驗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降低外科門診局部麻醉病人的術後疼痛。不過我個人認為,其實疼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主觀的,且每個人的手術原因或是對於手術後的期待也是會有所不同,無論是在生理或是心理的狀況,種種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個人對於疼痛的感覺。雖然說多媒體非常方便,要是增加了QR CODE ,那麼在何時何地都能觀看以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也能事先了解手術相關的注意事項,但若有病患是患有先天性無痛症(CIP),那麼,這種病患對於利用衛教影片降低術後疼痛的方式有可能就是個例外。
      
111-2暑假作業(1)  15759  2023-08-26 15:24:20

書名:使用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 摘要:長期臥床的病人所產生的壓力性損傷(pressure injury),其整體營養的表現,是影響壓力性損傷預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一旦發生壓力性損傷,除了給予傷口護理或是外科清創之外,其營養需求會比正常人高許多,包括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維生素C在許多臨床研究上有證實確實能夠改善傷口癒合,且價格便宜。本研究是經由實證過程,搜尋與評讀出最佳證據之結果為提供維生素C的選擇,進而降低護理時數、減少敷料成本與傷口護理費用。 心得:會選擇這篇文章是因為雖然常常都說維生素c對身體很好、還能促進傷口癒合,但我還是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看了文章之後,有抓了幾個重點:1.人類體內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必須靠飲食補充2.由於維生素c具有抗壞血病的功能,所以又被稱為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3.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4.促進膠原的形成5.屬於水溶性,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抗壞血病功能的部分,後來有去查了一下,原來壞血病是因為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這種疾病在出現症狀前至少一個月有攝取維生素c,隨著病情惡化甚至會因為感染或出血而死亡。 原本認為在飲食中取得維生素c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確實這在糧食不足或是較落後地區是蠻容易發生的。看到文章後面發現,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的原因是:維生素c促進膠原的形成,而膠原蛋白是傷口癒合過程重要的生理機轉,看完文章之後才知道,維生素c的存在對我們真的息息相關,雖然好處多多,不過還是多少會有副作用,像是如果空腹食用劑量超過兩至三克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大劑量服用可能會產生噁心、腹部絞痛、腹瀉,查了一下資料後發現,有一項試驗顯示了經常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的男性中,換上腎結石的情況增加近兩倍,結論:雖然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對身體也大有幫助,不過在保養身體的同時還是需要適當的服用,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目前第14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