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48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87][1488][1489][1490][1491][1492][1493][1494][1495][149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14889  2019-02-12 15:41:3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一戊 學號 1075101292 姓名 陳如盛 書名 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 丘引 出版社 時報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8年 6 月 索書號 ISBN 978-957-13-7408-6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教育方式,才是這個國家最精采的地方。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2希伯來文中Chutzpah,其他語言裡沒有,意思是「斗膽,不畏強權」,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 猶太人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 3希伯來文中,學習(Learn)和教導(Teach)是同一個字,引申的含義是,得到知識後,要分享出 去,或是有了點子,就要做出來 4不斷地問問題,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教育 的本身富有科學精神 5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 足,在起跑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其實特殊的教育方式,才是這個國家最精采的地方。在以色列,從家庭、幼稚園、中小學、大學到 當兵,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境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勇於挑 戰真理,讓只有800多萬人的小國,20年內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 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18歲以後男男女女都當兵,當兵比起上大學更重要。在18歲以前,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幼稚園的小朋友,不是遊戲就是玩耍,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 每天下午1點半就放學回家。中學生也是3、4點放學,沒有補習班可去。或許18歲以前的教育太 過自由了,導致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種台灣人重視的國際競賽中,通常沒有拿下好成績。例如以色列 在OECD評鑑學童學習能力的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遠遠落後台 灣,最新調查數學只排41名(台灣第4名)、科學只排41名(台灣第13名)、閱讀排34名(台 灣第7名)。 不是突然變聰明 而是從小打基礎 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養出「人才與腦袋」?必須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除了75%猶太人外,其餘還有阿拉伯人和少數民族。至於猶太人也是來自70多國的移民, 因此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也像個「大熔爐」,多元與開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 希伯來文中Chutzpah,其他語言裡沒有,意思是「斗膽,不畏強權」,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 猶太人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事實上 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 第二個教育重點是培養動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說不做更重要。希伯來文中,學習(Learn) 和教導(Teach)是同一個字,引申的含義是,得到知識後,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點子,就要做出 來。 以色列的教育爆發力 激發孩子的潛能 起步慢也能贏在終點 猶太人愛創新 還將點子付諸實現 「教育觀點不同,猶太人喜歡創新,並將點子付諸實行,從家庭到學校皆如此。」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 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 不斷地問問題,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教育的 本身富有科學精神,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保持好奇心,富有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 跳脫傳統框架 猶太媽媽啟發天賦 中國和猶太人都注重家庭,也重視教育,但為什麼教出不同的孩子?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認為, 「很多華人重視學習紀律、排名和考試成績,而猶太媽媽也傾向如此,但是會更看重小孩的興趣與 天賦,媽媽的天職是將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一個是將學習看做使命,另一個是將學習當成興趣。 以色列中小學的特色,看似自由、開放,國際競賽成績不佳,但卻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獨立思 考的能力與閱讀興趣。 若說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 十足,在起跑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打造以色列堅強國力 六大教育特色 (一)重視家庭:家庭是學習基礎,也是自信的來源 (二)開放思考:猶太式的學習方法:多問問題,選項開放 (三)無懼挫敗:將挫折轉為能量,用發明解決問題 (四)即知即行:光是學習還不夠,將點子化為行動 (五)追求真理:不接受標準答案,勇於挑戰真理 (六)關懷世界:不只關心社區,也要改造世界
      
閱讀心得-顧盼生輝  14721  2019-02-12 15:41:16

其實很多人都是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只看自己想看到的。顧盼的室友,金染,就是這大多數中的期中之一 她因為嫉妒,曾狠下心把顧盼關在美術室,也曾經傷害過顧盼的另一個室友葳蕤,她利用大眾輿論讓小葉子本來可以得到的工作化為烏有,全都是來自她的嫉妒和小心眼。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會。我也不例外吧, 都先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而沒有去了解真相。最能代表的大概就是會帶風向的鍵盤手了,他們總用片面之 詞再加上媒體的力量,把事情變成他們想看到的那樣。我曾看過一個廣告,一個菜市場的包租婆她每天都 會去菜市場,有一次她看到別人把磅秤亂調,然後多收客人錢,所以她就把磅秤當著那個商人面前摔了, 結果被錄影,標題是寫老闆娘欺負攤販,然後一大堆不知真相的人,自以為是正義的當上了鍵盤手,幻想 著他們的以為,去打字傷人。等到別人澄清了,再刪掉留言拍拍屁股走人。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其實傷害 已經造成了。 再來說說我顧盼和紹宸的愛情,其實他們都足夠勇敢,也足夠成熟。盼盼她從小就是一個盲人,和紹宸是 偶然認識的,但是為了去找他,她考了跟他同一所學校。而紹宸也為了她學了手語,但是他們一開始把愛 情都想得太美好了,沒有顧慮到現實層面,導致後來,顧盼退縮了,她受到太多傷害了,被同儕同情的眼 光和嫉妒的人的惡言相向,顧盼退縮了,而紹宸也理解她,所以讓她先沉澱一下,後來她勇敢的走出來, 陳紹宸用了三年啊,換來永遠。 這是一本勵志人心又溫暖的小故事呢。
      
閱讀心得-喜歡不喜歡  14721  2019-02-12 15:39:51

我覺得喻爸爸說得很對,妳可以不了解,但妳不能鄙視。電子競技是近幾年才開始有的,我們 不了解,但是絕對不能看不起,他們其實很努力的,每天都拿著訓練機和隊友們互打,一起討論作 戰計畫一起推塔,常常一打完就是傍晚了。而且努力有時候還沒有收穫,打得半死還不能去比賽。 我上次看到有人說,電競比賽分成一隊、二隊。一隊主要就是上場比賽,則二隊只能當替補選手, 在一隊在台上發揚光大的時候,二隊只能選擇在台下觀看或者和別隊的二隊對打。他們比較差嗎? 我覺得並沒有。其實電競的壽命很短。好像每年在台上發揚光大的人都不太一樣,但是他們絕不放 棄。其實每次看他們打比賽的時候,我都滿腔熱血。裡面有一段是喻言第一次去現場看他們打比賽 沒由來的看著他們推塔,殺敵人,心中的熱血也跟著燃燒。其實我也好想去看一場,看我最喜歡的 選手們拿到冠軍。他們都不差的,只是給他們的舞台太少了,希望你們都保持著初心用不放棄! 2019的春季賽我等你們光榮奪冠!QGhappy 生而無畏,戰至終章。
      
小鬱亂入 心得  14107  2019-02-12 15:34:26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丁 學號 1065101152 姓名 李星叡 書名 小鬱亂入,抱緊處理 作者 賴彥霓 出版社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4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小鬱 它就像一頭渴望關愛的黏人怪獸,忽視沒有用、推開也沒有用,唯有正視它,用滿滿的愛抱緊,亂入的怪獸才會心滿意足地離開。 2被「小鬱」亂入的你並不孤單,也無須恐懼,只要練習與內心的情緒怪獸共處,一天一點點,終有一天能讓情緒自由。 3憂鬱症,看似沉重的標籤,卻沒有想像中的遙遠,隨時可能出現在人生低落的每個時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憂鬱症通常被稱為「心的感冒」,也因為被長期汙名化,導致許多人不敢承認、不願就醫,因而錯失及早治療、緩解症況的機會。本書作者充分發揮專業能力,設計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深獲網友喜愛與支持。而生動活潑、清楚易懂的脈絡章節,也能提供有情緒困擾的人們初步認識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並在有需要時進一步找尋相關精神醫療專業資源。 憂鬱症的污名化,讓很多人雖然身陷其中卻不敢和別人討論;即使告訴了家人,家人也會因為怕丟臉、羞恥⋯⋯等原因,而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我的朋友曾向家人尋求協助,但家人只認為她是壓力大、抗壓性太低,其實家人應該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不但要傾聽、陪伴、支持並鼓勵患者,還需要替患者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並盡可能地傾聽她吐露令她心煩的事。 我想如果能反轉憂鬱症的負面標籤,或許被「小鬱」(憂鬱症)糾纏的患者們就能夠及早接受治療,重拾以往的自信心,不再厭惡自己,擺脫「小鬱」並建立起對未來的希望。 這本書也提到了「憂憂子」,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會遇到討厭或不順心的事,心情難免會受到影響,因而產生負面的情緒,而「憂憂子」也就是所謂的「短暫憂鬱」。 那麼短暫的憂鬱和憂鬱症該如何區分呢?關鍵就在於症狀的輕重、時間的長短⋯⋯等,這些都是這本書會教導我們的知識。但我認為有負面情緒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它也是使人成長的動力之一。當短暫憂鬱的「憂憂子」解決時,心情就有如雨過天青的天空,讓人感覺舒服自在。 我現在的身份是學生,雖然父母親都會告訴我:「踏入社會工作後,妳才會發現當學生有多幸福」,但是人無論在社會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都還是要面對不同角色帶來的各種壓力。當學生或許幸福,但學生的壓力來源大多數是來自於成績、人際關係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當無法適時地釋放壓力時,也許就會貶低自我價值,造成反效果;但如果懂得釋放壓力、解決壓力,壓力就會變成前進的動力。 現在社會的步調太快、生活壓力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發現,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至五人罹患憂鬱症,繼癌症 、愛滋病後,憂鬱症已成為世紀三大疾病之一,並化身成文明病,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也許就有家人、親友被「小鬱」亂入,所以我們更需要去了解「憂鬱症」,並且正視它。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有理想的書,它透過簡單可愛的插畫,表達各種不同的概念,讓我不但能更容易了解憂鬱症,也能認識自己的情緒、發掘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除此之外,我也學到當自己或身邊的人被小鬱亂入時,該怎麼引導他們以及如何採取正確的作法。我希望能透過教育推廣這本書,讓更多人了解並正視憂鬱症,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去除憂鬱症的汙名化,期望憂鬱症能獲得社會大眾的重視,避免更多可能因為憂鬱症而造成的悲劇。 我始終認為,獲得「充分理解」是邁向療癒的重要關鍵。然而,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孤獨的,渴望被他人理解,但又不認為能被完全理解。幸好這本書誕生了!書中採用淺顯易懂的筆觸,精準地提供關於憂鬱症的重要資訊,讓被小鬱亂入的當事人、身旁親友及社會大眾,都有了進一步理解「小鬱」這個情緒怪獸的途徑。 「雖然很疲憊,還是得走下去才行!」這本書道出的是一種人生旅途中撐下去的力量。情緒常伴隨左右,甩不開,離不去,正視憂鬱必然存在是健康的面對,在我們的生命歷程裡勢必擁有時,最佳妙方就是懂得與它好好相處。學會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健康地照顧自己,第一步就是平心地了解自己、靜氣地面對自己,好好地認識小鬱,將帶領你踏出這第一步。
      
108年寒假作業  14228  2019-02-12 15:22:02

書名:我等你直到你懂我的孤寂 因為生為小三的女兒,受盡大媽的女兒們的冷熱嘲諷,依依就像是個刺蝟,對於那個她受盡委屈的老家無時不刻豎起尖刺,青梅竹馬康尚昱與依依交往十多年他了解依依的身世,並且帶著她逃離孤寂讓她學會釋懷讓她了解愛她的人依舊在不為身世感到卑微,我最喜歡書裡這段「我們老是仗勢著關係不會改變,所以總是隨便地對待最親的人,雖然是一種彼此的傷害,也是對彼此的一種證明,證明我們之間和別人的不一樣。」或許也是因為倚仗這份不變的關係,所以對親密之人總是高標準,對朋友總是寬容,這是我們需要去好好改善的一點去好好的告訴我的家人我有多麼的珍惜他們,我也很喜歡女主角說「我從不覺得自己可憐。因為,如果連自己都可憐自己的話,那就是真正的可憐。」書裡的前半部很常會有這樣看似堅強篤定的言詞,但其實依依並不是那麼的堅強,只是努力讓自己看起來這麼的堅強那麼的獨立但心裡的孤寂是無人可體會到的,或許在這人生的途中會有過客來關心想陪伴你走過但依舊不是自己不懂自己的苦。護二己1065101268簡詩庭
目前第148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87][1488][1489][1490][1491][1492][1493][1494][1495][149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