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49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90][1491][1492][1493][1494][1495][1496][1497][1498][149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寒假作業 讀書心得 護二庚 4號  14249  2019-02-12 11:03:3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二庚

學號

1065101288

姓名

李緯育

 

 

書名

愛上自已的不完美

作者

張德芬

出版社

方智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年 3  

索書號

192.1124.2012 c2

ISBN

978-986-175-258-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碰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自在心安﹗

2記住,每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心存恐懼。

3我們不斷在物質世界中尋找自我,卻又在其中迷失了自我。

4如果黑暗代表我們的人個陰影或心理創傷,過分強調或追求光明反而會讓陰影被推擠到黑暗的角落,永不見天日。

5愈是不想面對的,愈是在生命中不斷出現。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其實這本書的名稱已經把這整本的重點講出來了。愛上自己的不完美這短短的八個字說起來容易但真的做卻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書中有一個例子讓我印象蠻深刻的,裡面說道有一對雙胞胎在兩天之內不約而同地登上報紙,哥哥上報是因為它是參議員,對國家有非常大的貢獻;弟弟是因為殺人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然後記者分別訪問了這對雙胞胎,哥哥說:「我的父親好賭,還常常喝得醉醺醺地回來打人」哥哥又說「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我能怎麼辦?」;弟弟也說:「我的父親好賭,還常常喝得醉醺醺地回來打人」弟弟又說「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我能有甚麼選擇?」,他們兩個人都是在相同的環境下長大的,但為甚麼會這樣呢?我覺得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一個人的成敗不一定是出自於你的環境,是出自於你的想法。

在這個講求現實面的社會中,有時候缺點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換個角度去思考,能夠用自己的不完美去成就別人的完美,何嘗不是件快樂的事呢?雖然不見得我會獲得甚麼東西,但還是會有些許的滿足,但是我不會希望這個缺點一直跟著我的一生,我會試著去改變它或者讓這個缺點變小,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才能夠進步,而我不能因為受到阻礙就用消極的態度去面對,應該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自在心安﹗」

 

 

 

 

 

 

 

 

 

 

 

 

 


      
107第一學期寒假作業  14124  2019-02-12 08:38:33

護二丁 1065101169 吳瑜庭 28 書名:情緒的鏡子 作者:林凱沁 出版社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2005/12/1 這本書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自我覺察,學會自我覺察,就有了成長的機會。故事中說要先自我整合,才能活出意義。 要自我整合必須先自我察覺,真正認識自己的思想與情緒。 要處理自己過去受傷的記憶時,目的並不是只停留在重新體驗過去的傷害和情緒,而是以新的生命歷練重新去理解,並產生新的體驗。 除了在意識中有記憶,身體也有記憶,因此要察覺並要善待身體。 傾聽自己和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別帶著見解去了解他人,不要以為事情微不足道,而要當一面鏡子把接收到的情緒忠實反映出來,可以幫助自我認識及整合。 而了解自己和別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也較能饒恕別人。 最後除了認識過去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也要為現在的自己負起責任。  我對自己的一些人生選擇有時會覺得遺憾,因覺得自己即使很盡力做了一個很好的決定,但仍然會有非預期的一些問題。但透過閱讀書中討論對過去回憶的再理解與再體驗,我再次回去思考自己的非理性期待,其實人不可能在每個人生選擇都做出完美的決定,因此就可以用新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不再覺得遺憾,而是肯定自己已經努力 本書觀察到影響一個人現在的情形包括幼兒時期家庭的影響、成人以後的影響、天生的影響等, 這是很完整的觀察。我也很認同本書處理過去失敗或痛苦的再理解、再體驗方式,對已準備好處理醫治過去傷痕的人很有幫助。但關鍵的再理解步驟,必須先同理情緒後才能進行,並且必須對自己和別人的認識真的有成長才能真正完成再理解。若沒有經驗與無法接納,可能很難接納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 專注捨己的傾聽對於協談是很有幫助的,另外記憶的再理解及再體驗,可以幫助對方面對自己過去的失敗。不過如何讓對方覺察自己的非理性期待,接納自己的現況並對未來開放調整,並不容易。本書的作法是透過別人的經驗來點醒對方,這也是不錯的方式,在協談中可以適度使用。但不能說太多,以免都在談論別人。這本書提供不錯的方式,以後可能需要更多實務練習。
      
寒假讀書心得  14026  2019-02-12 01:42:34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二乙 學號 1065101076 姓名 莊書田 書名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 威爾.鮑溫著 ; 陳敬旻譯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年月 2008年9月 索書號 B 177.2 873 ISBN 978957134922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給自己一點時間,別害怕重新開始。 2奮鬥不一定能帶來成功,但是一定能帶來成長。 3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 4所言決定所行。 5當我們在貶低別人時,其實也是在默許此人以後依然故我。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這是偶爾在《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中看到的,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里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 美好、圓滿。 之前我從沒想過關於生活中的抱怨的問題,沒有仔細思考或想過原因、過程,因為抱怨已成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當然會出現的現象,沒有人從不抱怨。鮑溫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如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 後來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讓自己在互相較之下,顯得更為優秀。當我指出你的缺點時,就是 在暗示我沒有這樣的缺點,所以我比你優秀。說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後是自誇和吹牛,而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才會吹牛和抱怨。我們自覺不配得到想要的東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推開。在我們的抱怨中,我們也對世界傳遞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訊息,而這麼做,也將會為自己引來更多的加害者。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閱讀心得(107-1)  14608  2019-02-12 01:17:4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一甲 學號:1075101001 姓名:蘇儒奕 書名:迴廊亭殺人事件 作者:東野圭吾(譯:陳祖懿) 出版社:皇冠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年2月 索書號:861.57 5641-6 2009 094756 ISBN:978-957-33-2513-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我轉過身,回頭看著背脊,背上也是一條條醜陋的燒傷痕跡,像是貼了一張島嶼地圖。我無法忘記,也永遠都無法消去心中的怨恨。 2.我忘不了與他相處的朝朝暮暮,那是我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光。 3.老天爺沒賜我美麗,但給了我智慧,所以從今以後,我要讓智慧更加精進。 4.那種單相思的心情,宛如仙女棒的一點火星,沒有轟轟烈烈,只有不了了之的逐漸熄滅。 5.回憶又在我腦海裡風起雲湧,我想起那值得紀念的日子。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一邊閱讀一邊感嘆:「原來是這樣!」能讓自己頭腦思路重新運轉,這是東野圭吾著名的推理小說之一,現在的我深深對此類作品著迷。 細膩又有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堆疊,一開始理解雖然不易,但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而來--遺產,我覺得內容寫了好多人性黑暗面:有人因為貪婪而去籌備殺人計畫、那些愛爭奇鬥艷的人們看外表去評論情侶合適不合適、說了謊就必須靠更多的謊來圓其說等等。 為了心愛之人踏上復仇之路,我認為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外,還需要絕佳的思考邏輯,總能想到對方的下一步動作對自己利益良多,就只怕出奇不意而已。 縱火沒燒死女主角,因此演了一齣眾人不知曉的假自殺,是真的沒有人知道,後來回到和縱火那天有著一樣人等和地方,我真的越看越起勁,不由的跟著故事節奏,心情起伏,然而,後頭女主角得知自己所感到幸福的愛情,對方竟然其實覺得噁心,還配合演出,讓我也和女主角一樣,不禁感覺羞愧無比。 我覺得被自己所愛所信任的人欺騙,是世界上最為難過的一件事情;當被世界上所有人厭惡和鄙視,赫然有一個宛如天使般的人出現,本以為拯救了自己,讓自己有前所未有的幸福和被呵護的安全感,結果到最後才曉得,一切的一切,全是計畫好的騙局,而矇自己在谷底的,正是所愛之人,這怎麼叫人不難過、不感到心寒呢? 因為龐大資產而聯繫的家庭關係,沒有任何由衷關心的存在,齊聚一堂是為了分財產,各個虎視眈眈計算著還未得到的遺產,這讓我想到一句:「談錢,傷感情!」
      
107級 寒假讀書心得  13145  2019-02-11 23:19:52

閱讀心得 書刊: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之壓力源 作者:鍾聿琳 書刊:丹麥孕產照護:助產師與產科醫師共同照護模式 作者:施麗雯 書刊:台灣人工流產科技立法發展趨勢之檢討 作者:陳月端 雖然我還沒去過產科,但是在看到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之壓力源的書刊在講產科實習的壓力,才知道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壓力最高的皆為「因臨床評值方式而引發之壓力感」。其中壓力源「因臨床評值方式而引發之壓力感」與壓力源「實習時老師教學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女生的壓力感會比男生強。 接下來又看到丹麥孕產照護:助產師與產科醫師共同照護模式這本書刊,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國外對於生產的一些模式等等,發現丹麥是由助產師與產科醫生一起共同照護。他們針對丹麥的全國統計資料庫、相關文獻及報章媒體等整理和分析丹麥的孕產照護制度發展,並在丹麥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訪談(產科醫生、助產師和剛生產的孕婦)、參訪、診間的參與式觀察等,了解助產師與產科醫師分工下的照護實作及挑戰。結果,丹麥孕產照護的專業分工來自國家制度化的保障,不但讓助產師和產 科醫生能夠各司其職,亦能因應不同孕婦的健康需求給予照護。面對助產人力不足、居家產率 上升等挑戰時,仍能從孕婦、助產師和產科醫師等多元角度去思考對策提出改善策略。這些經驗有助於台灣相關政 府單位未來想推動要學習這套孕產照護模式政策時作為參考。 再看到台灣人工流產科技立法發展趨勢之檢討,他們裡面寫到建議將現行「優生保健法」名稱更改為「生育保健法」,維持第9 條第1 項6 款之人工流產事由,以保障懷孕婦女之身體自主權,但為保護胎兒之生命權,立法應增列3 天之思考期。不設「強制諮詢」,僅由政府負起資訊提供之義務,以減少人工流產負面之現象;婦女接受人工流產,不須徵求配偶之同意;未滿18歲之未婚婦女若已具有成熟人格或法定代理人無法為有利之決定時,應徵求未成年人之意願,由其進行人工產之醫療院所直接尋求社政主管機關之同意,而非經由法定代理人之同意,以減少人工流產之不當負擔。 這三本書都在寫有關產科的事,對實習的壓力、國外產科的運作模式、立法等等,第一本在說著我們實習的壓力大多都來自哪裡。後面兩本都在說著關於產科本身可以怎樣運作、他的立法該如何決策。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或許對我們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第149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90][1491][1492][1493][1494][1495][1496][1497][1498][149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