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71寒假心得 14244 2019-02-09 11:20:1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己
學號 1065101284 姓名 戴妤軒
書名 金牌教練告訴你負面思考的正向力量-做好最壞打算你就可以樂觀 作者 鮑伯.奈特
出版社 本市出版 出版年月 2016年 11月
索書號 088653 ISBN 978-986-93599-0-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做好準備才是通往成功的常勝方程式
2擁有得勝的意志是不夠的,因為每個人都有.重要的是要有為了贏得比賽,做好準備的意志力.
3簡單的質疑為什麼是很重要的.不要質疑,要勇於發問,特別是用來檢視自我.
4了解和排除無法抵達的事,這就是負面思考的力量.
5正向的結果來自於負面的處境,靠的就是全然的意志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覺得這本書還蠻有意義的,不是單方面說情緒管理而是利用球場及比賽中告訴我們如何從負面思考如何轉換出正向思想~找出真正的原因根治它並且寧願早點失敗去面對一切.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負面情緒中,導致本該做的事情沒做好做得不理想!我們該藉著負面思考的力量所發揮的作用,去找出問題、辨別問題、處理問題並且克服贏得勝利的阻礙.還沒看過這本書時總覺得無論如何正向思考總比負面來的好,但看了這本書才發現不見得是這樣.正向思考的人一得到勝利就會陶醉其中.相反的,負面思考的人將勝利遺忘,並且去為接下來的比賽做準備了!凡事都要抱較少希望,做更多的努力!有著正向思考是好事,但總不能每一次都覺得會成功而不去做多一點努力!我覺得我就是這種人,每一次都覺得好像可以成功信心十足,結果不預期才在難過傷心!負面思考的人總是知道自己會被打敗,所以努力的不讓自己被打敗~了解和排除無法達成的事,才是負面思考的力量!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做的事情不如預期或是那對你來說吃力壓力太大而感到挫折而難過受挫,必須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決定什麼是對自己最自己最適合最好的而非是最正確的~最重要的要把所有的負面處境轉成正向結果,避免所有的錯誤,做任何是以負面思考的角度去做,畢竟謹慎總比正向思考的過度自信還要好,也會比別人做出更多的努力!負面思考不見得不好以前總覺得不好,但好像也不錯!去彌補修正自己不好的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
寒假閱讀心得 13986 2019-02-08 21:41:02
一開始書是說姜東柱的父親就是因為沒有好的身份背景被醫院延誤失去黃金救治時間而領便當,年輕的東柱想替父親報仇,怒砸醫院大廳並打工作人員,直到富容主醫生出面才制止,他幫姜東柱療傷,然後溫柔開導姜東柱,想報仇不是用憤怒而是用你的實力來還給他們。數年後姜東柱成了實習醫生再度踏上那個令他失去父親的巨山醫院實習,為了復仇他全心投入課業,獲得優越的成績,人也變得有點高傲,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前輩,而第一個幫他洗禮的人就是尹瑞靜。反正後面種種原因他被院長說執一個成功機率不到30%的刀 他就是太過心急想報仇,中了北七院長的圈套被調到窮鄉僻壤的石潭醫院,後面竟然又遇見好久沒見到的伊瑞靜 。反正這部就是超真實的劇 所有的血肉糢糊都很real
|
107寒假作業------探討管灌餵食對於重度失智症老年人照護上之利與弊 13446 2019-02-08 21:01:56
由於社會結構老年化,失智症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隨著失智症病程的進展,大多數患者都會面臨進食困難及嚴重失能的問題,適切地處理進食困難的問題,是改善患者疾病末期生活品質中很重要的一環。目前臺灣在照顧有吞嚥困難的失智症患者時,採用管灌餵食的比例相當地高,然而根據過去多年來的文獻研究顯示經口餵食比管灌餵食更適合重度失智症的老年患者,因為管灌餵食不但沒有延長存活期、改善營養指標、減少壓瘡形成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還可能存在一些餵食管路相關的併發症,包括新的壓瘡產生、較高的身體約束率,以及時常需要到急診室處理灌食管路相關的問題。此外,經口餵食可以讓患者繼續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感受家人及照護者陪伴的溫馨。當患者本身失去表達自己意願的能力時,家屬及其醫療代理人並不需要擔心患者會因為挨餓而痛苦,而應該要考慮什麼是患者個人的最佳利益。同時,醫療照護人員也有義務和責任提供詳實的相關資訊,包括重度失智症的病程、預後、改善進食困難問題的方法與選擇,以及其相關併發症等,期望能夠規劃出最合乎患者本身意願和期待的照護模式。
我們必須以失智的年長者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需求,足以減少他們的痛苦,減少他們因為鼻胃管灌食造成的危險問題,並加強衛教周遭的親屬,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預防危險的發生,也要讓失智的患者身心之感受,因為老人家都會覺得怕麻煩,不想要去讓年輕人操心,即便發生了什麼事都不願意開口,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當下察覺異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及困擾。
|
2019寒假作業 14001 2019-02-08 20:41:03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乙
學號 1065101051 姓名 曾培禎
書名 一個人的心情整理簿 : 情緒怪怪的時候, 這樣問自己能找到答案 作者 大野裕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4年10月
索書號 172.946382014 ISBN 978-986-5770-53-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因為失焦,人們忽略了什麼才是真正想要做的事。
2 個性沒有好、壞的區別。
3 會生氣才是人,但要學會處理。
4 我們必須與自己的想法保持一點距離。
5 正確、沒有偏差的思考,並不是像石頭一樣,一動都不動,而是必須透過微妙的搖擺,從中
取得平衡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當事情發生的不如預期時,我們往往不會去注意到一開始想像的美好,而是會漸漸變的負面,人們
越迫切希望解決眼前的麻煩,就會越把心思放在不好的事情上。可以的話,這時候就要讓自己好好
的反思,慢慢的找到問題所在,不是一昧的生氣鬧脾氣就會成功。
這本書裡面說了非常多情緒的解決方法,面對事情應該靜下心,慢慢的理清楚頭緒,即使再困難再
痛苦,面對真相時有多麼的不堪,當對上他時,慢慢的找尋問題所在,急躁的心情或許能讓你有動
力,卻無法順利解決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
日本精神科醫師大野裕-這本書的作者,原本是個膽小又容易不安的人,但他學習醫療相關之後,在
過程中發現,其實「真實痛苦」往往沒有「你想像的痛苦」那般難受。他累積許多經驗後,研發出
26個「轉換心情開關」的問題,當你發現自己情緒開始變得奇怪時,你不知道這到底是沮喪、孤獨、
悲怨,或者是什麼都不想……的時候,按照大野裕在書中提出的,依序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動筆寫
下你的答案,一定可以趕走壞心情,讓心情變好的啦!
這本書在教導我們當我們發現自己有所不足的時候才更可以成長,有時候勇敢犯錯,勇敢承認,其
實更可以讓自己進步,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也很多事情都是我們做不到的,那又為什麼要
勉強自己做到最好,如果可以做到最好的又為什麼要遮遮掩掩,看完這本書發現勇於承認錯誤比要
將事情做到完美來得更加重要,但是卻要花長時間又壓力倍增的做到這些來得有效率,透過這本書。
我知道到自己心情跟做事態度如何轉向,不是要自己總是做不好,而是當自己真的沒辦法完美無缺
的時候,承認自己的不足,透過知道的不足來改進。
|
內外科護理學心得感想 13532 2019-02-08 17:15:51
三年級我學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疾病的原理,搭配了二年級學的生理學和病理學,知道了如何用護理去照顧病患,專科護理內外科護理能力包括基礎專業知識,一般照護技能,異常或突發事件的處理,溝通與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敬業樂群,自我成長,尊重生命與關懷及壓力調適等,因此具備的護理能力,學了這門課,首先是要先確認問題,在了解疾病的病理及現象,在來才是治療與護理,原來疾病還有導因,學會如何幫助病患緩解傷痛,其實經過基護實習之後,才發現原來很多疾病都是要我們自己去學會評估的,連一個小小數值都有可能是疾病的關鍵,還有內外科教了如何衛教病患,例如說高血壓患者如何衛教他控制血壓,或是糖尿病患者如何教導他控制血糖,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的專業知識,其實學護理並不容易,要隨時提高警覺,不可以輕忽病患每一個問題,隨時反應才是最佳措施,執行所有技術前,應該準備好該準備的東西,熟悉每一個部驟,才不會荒亂,其實學了這麽多技術,最佳的就是能正確的應用在臨床上,其實一開始我覺得內外科會很難,而且難度應該很深,但其實上過學校老師的課之後才發現,其實老師教的都很容易懂,其實考內外科考卷只要有讀,寫起來都很有成就感,已經學到三年級了,學的自己會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要接觸到臨床上,希望自己更進步的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