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52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25][1526][1527][1528][1529][1530][1531][1532][1533][153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產科文獻查證心得  12505  2018-09-21 23:55:51

2000年開始推展母嬰親子同室照護,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棒,因為可以讓媽媽和小孩培養感情,也能減少家屬的不安以及擔憂,另外也可以達到教導母親如何照顧小孩和哺育母乳的問題。到了2007年的時候,二十四小時同室執行率已經有17.72%,成功達到促使哺餵母乳的重要措施。 在文獻查證的部分當中指出二十四小時親子同室應該在新生兒出生後四個小時開始執行,而且媽媽和小孩之間每天分離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一旦時間延長了,很有可能對成功母乳哺育以及親子關係建立造成問題,可是小孩也不能一直依賴著媽媽,有時候的分離是可以訓練小孩早期中斷母乳的。 文獻中有寫到,研究發現二十四小時親子同室的媽媽,出院後完全哺餵母乳有81%,部分親子同室的媽媽有42.9%,若親子同室的時間越長,也會影響滿月後是否持續哺餵母乳的決定。 知識是一種影響行為的能力,可以因為個人的因素、環境以及行為,影響選擇動機和行動,而產婦的教育程度和母乳哺餵攸關,產婦的教育程度較高和家庭收入較高者比較不會選擇母乳哺餵,產婦教育程度較低者會在產前後多提供母乳哺育的相關照護措施,看過這些資料之後,我認為一個家庭會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一個人的價值觀一定也會影響他的選擇以及認知,就像教育程度高者和教育程度低者對於小孩的照護方法也就顯然不一樣,也有很多的家庭對於親子同室的認知都不一樣,如果一個家庭不支持親子同室,那麼產婦選擇親子同室的機率就會較低,若爸爸或家屬沒有協助產婦,中斷或放棄實施親子同室的比例就會較高,當獲得家人的正向支持越多、分擔工作的頻率越高,就會讓親子同室的執行機率越高。 在生產的前後,產婦會因為缺乏護理支持以及實際指導與協助造成親子同室的壓力,照護的護理人員也很重要,如果技巧不熟,護理人員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協助,這樣的方式也容易達成哺餵母乳,醫護人員對產婦親子同室的態度、看法和鼓勵對醜富的親子同室都是直接的影響。 看完文獻的內容,我覺得一個團隊中每一個人產婦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人對個案的照護以及看法,不但扮演著陪伴者的角度,同時也是一個保護個案的角色。
      
『三年級』主題: 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議題   12521  2018-09-20 23:56:28

文章1:安寧病患之困難出院分析:個案報告 作者 : 蔡翊昕、林惠文、許碧珊、蔡東啟 文章2:照顧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患者之護理經驗 作者 : 姜嘉琦、林素瑛、蔡麗紅 文章3:照護一位車禍多重骨折術後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 : 林鈺嫺、蘇家、胡瑞桃 【讀後心得】(至少 500 字): 根據文章1可得知個案為一位乳癌第四期之病患,透過乳房切除術及化療後,再次追蹤發現已有轉移現象並轉介會診安寧團隊,過程中因陸續出現諸多急性問題出入安寧病房,這樣地反反覆覆使得家屬特別擔憂,害怕離院返家後沒能好好照顧個案,像是藥物(管制類)或是醫療器材等,並非在家中隨手可得,也無法第一時間替個案做處置,因而希望個案能夠延期出院,導致困難出院之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院方制定了相關對應政策,如:活用各領域之醫療人員、加強團隊與家屬間的信任與溝通、整合居家安寧醫療、善用出院準備服務等,減輕家屬的焦慮,使個案能順利出院並於家中得到照護。照護一位病患關係到身、心、靈,及社會問題,此外家屬也是照護考量之一,每個個體的思維的截然不同,在同一個問題中可能會出現意見分歧,此時醫療團隊的人員和個案及家屬間的信任、溝通極為重要,需透過討論協調找出最合宜的處置。院方病床數是固定的,倘若大家都認為自己回到家中無法好好照護病患而要求繼續住院觀察,這樣一來會衍生許多問題及不便,因此解決問題的方針十分重要。 閱讀完文章2後,對於個案報告的書寫有進一步的了解,較能掌握方向,當時選取此篇文章是因為現在正處於準備高護實習的階段,第一站是產科,進而透過這次的機會找尋產科相關文獻,筆者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從文中可得知個案因產後失血過多需大量輸液(血品、體液電解質),因而出現體液容積過多衍生出肺水腫的健康問題,產後會陰傷口有疼痛現象,因寶寶被診斷為十二指腸閉鎖不全,衍生出焦慮之健康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該做出了哪些護理處置值得我們去學習,相信對於往後的實習會有很大的幫助。文中筆者有提到自己為婦產科病房之護理人員,對於寶寶的狀況,於知識上尚有缺乏,無法於第一時間給予專業建議,只能先給予心理支持,不過筆者並沒有因此將此事忽略,在與兒科專科護理師討論及搜尋相關知識、請教醫師後,才有信心與個案分享寶寶的相關醫療處置及照護問題,關於這一點我認為筆者做得非常好,值得學習!
      
107學年度上學期暑假作業  12479  2018-09-20 19:54:14

坐月子中有許多的傳統習俗,例如:生完產的產婦不能接觸冷水、吹風和不要勞動,生產後也不能洗澡,如果真的很想洗澡,只能用煮沸過的老薑水,或稀釋米酒水擦澡,熱水器加溫過的熱水,因為沒有沸騰過程,會被認為這個水不乾淨,還有在坐月子期間都要吃得很補,老一輩的觀念都覺得如果沒有遵守這些的話會身材變形、關節酸痛,生產後百病叢生,甚至到老會罹患癌症,但這些對於我一個還沒有生產過的人來說,這些傳統習俗我都無法接受,連想洗一個澡都還要這麼麻煩.坐月子的習俗中很注重產婦的飲食,因為要把產婦的元氣都給補回來,所以產婦吃的食物中不能有寒性的食物,還有很多的食物都要用米酒烹調,對老一輩來說他們覺得米酒對產婦的身體是好的也對泌乳很有幫助,所以即使產婦本身不愛吃這些也會以對嬰兒好為目的而吃,所以應該在所有料理中都加米酒,和多吃一點藥膳或補湯,例如:生化湯、四物湯等等,但如果產婦補過頭的話,會導致臉色紅潤、長痘痘、口乾舌燥、出血的現象.對我這種不喜歡吃補湯跟藥膳的人來說一定會很痛苦,且食物裡都還會有米酒的味道,我一定會受不了,因為我超討厭米酒的味道.但現在醫學上對產婦飲食中都要加米酒這個觀念已經不認同了,因為產婦吃下含有米酒成分的食物,都會哺餵到寶寶體內,米酒是含有酒精成分的,酒精會讓寶寶的吃奶量減少,睡眠也會出現障礙,而且寶寶醒來後會變得異常興奮,也會變得很煩躁很難帶,也會影響對大腦的發育,米酒對媽媽來說,是暫時增加泌乳量,尤其是剛剛乾下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酒後,乳房會一陣收縮,會促使乳汁順暢流出,甚至有一些人還會有噴射狀的乳汁。但是,這些其實只是加速已經分泌出來的乳汁流出來而已,並沒有促進乳腺分泌,所以只能算是一種假象。這樣會使女性患乳腺炎的幾率增大。所以米酒不論是對媽媽或寶寶來說都是一種好的東西.
      
106學年度署假作業心得  12504  2018-09-20 13:08:04

書名:照顧一位不孕症孕婦罹患急性闌尾炎抉擇終止妊娠之護理經驗 作者:張書瑗 出版: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文章資料出處:台灣全文資料庫 心得: 生小孩對每個母親而言是最偉大的時候,每個家廳都希望會有新生命誕生,但不是什麼時慶都能很順利,像是這位個案媽媽因為有不孕症,不斷尋醫多次做人工生殖期望能夠順利懷孕,原本很順利的懷上了孕,可是老天不作美 居然得了急性闌尾炎需面臨抉擇終止妊娠,這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多大的打擊和影響,當然聽到這個消息一定都會很難過,身為護理師我們譨做的也只有傾聽、陪伴及心理支持,希望可以讓這位個案媽媽好過一些,當然也是要長時間觀察及持續性的照護,希望能夠讓這位媽媽勇敢的去面對失去胎兒的事實及渡過終止妊娠的難過;據文章內容說懷孕期間的闌尾管徑狹窄,極易因阻塞或感染而導致闌尾炎的發生,在照護過程是真的很辛苦,像是結論上說的:「照顧此個案使筆者深刻體會到失去孩子的傷痛及失落」,當然我們這年紀不懂很多,但從個案身上會學到很多,也是給自己一個深刻的經驗,歷經這麼多次像這樣的個案,我想還是會一樣難過吧,母親是很偉大的,為了生下我們需要耗費多大力氣,照顧我們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跟經費,只要不放棄希望以後也有可能還會再一次成功的懷孕,之所以這樣我們更應該了解過程中我們該做甚麼事對個案會比較有利,我也無想像面對這樣的事情會需要多大的勇氣跟努力,當然我們也希望每個媽媽都可以順利的生產。
      
107學年度第一學期暑假作業  12454  2018-09-19 23:51:20

文章不孕症心得 懷孕是身為女性們人生中最奇妙的經驗,看似容易但其實當中蘊藏了許多深奧難懂的問題,若一再嘗試懷孕卻無法達成時將會產生極大的失落感,也會因此對自己有許多的負評,怎麼看自己就是不順眼,總覺得自己有缺陷,更可能產生婚姻危機,而進一步影響家庭。 隨著不孕症的人口急遽上升,人工生殖技術治療為不孕症人口帶來了一份希望,但是在治療過程當中帶來的疼痛、經濟壓力、外在的改變...等,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此文獻採用了羅式是適應模式為評估架構,此模式主要的目標為促進個案每一個模式的適應,而促使個案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也讓讀者們更加清楚明瞭個案從剛開始的變化到後期的改變,不管是生理還是心裡都使人很快的進入狀況。 在自我概念模式的身體自我當中個案自己覺得身體健康,從小到大沒生過甚麼病,但對於自己因多囊性卵巢而無法懷孕,內心充滿了罪惡感,會因此認為自己身體不完整。 在這日新月異的世界裡,有許多高明的科技進而幫助到了不孕症婦女們,因而提高了生育率,結果看起來是美好且幸福的,但在孕產期的過程當中,身體對藥物的排斥、副作用、病痛的折磨、心理與家庭的種種壓力,是非常被受難熬,而且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像是在做賭注似的。這就使母愛的偉大,為了這個小生命再痛苦再難熬都會咬緊牙根拚命的撐下去,因為身體的不完美所以必須藉由外來的技術幫助自己受孕,只能說值得敬佩。 傾聽與鼓勵是在這過程中最好的陪伴並取運用愛心、耐心和恆心對待每一位個案。 書名: (1) 周姚萍(2017) ‧單手女孩向前跑‧小魯文化。 (2) 陳啟楨(2013) ‧神奇檸檬多芬與酵素‧元氣齊。 (3) 羅倫‧洛希(2004) ‧舞孃變醫生‧心靈工坊。 文章: (1) 黃基森、陳蕙瑩、張永生(2008) ‧女性不孕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0:12,316~321。
目前第152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25][1526][1527][1528][1529][1530][1531][1532][1533][153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