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淺談新生兒黃疸 12534 2018-09-16 11:48:33
我去看了篇新生兒黃疸的文章,為自己兒科實習做準備,因為我兒科主要照顧的是四個月以下的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課本也有教過,所以大概知道有哪幾種,看了這篇文章讓我更深入了解黃疸這一個症狀,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是大部分新生兒會出現的症狀,也有分為母乳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都是跟膽紅素有相關聯性,黃疸這症狀可大可小,像是膽紅素過高除了會造成黃疸也會造成肝、腎、膽的問題,若不處理好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神經損傷,這些前後因果的相關性還有治療好壞的結果都會影響著一個小孩未來的人生,通常透過照光治療基本上膽紅素都會下降至正常範圍,如果我們實習遇到這樣的個案,除了要依醫囑給予他治療外,還需要觀察他的活動力、吸允力、排泄狀況的問題,實習應該可以學到不少東西,我很期待實習但又很焦慮,很怕實習的我跟在班上的我不一樣,因為一緊張我甚麼事情都做不好,可是我願意努力。
陳勃仲、陳睿俊、柯朝元(2008)・淺談新生兒黃疸・22(6) 198-204
|
107學年度暑假閱讀心得 12656 2018-09-16 05:32:57
閱讀護理報告後心得-關於口腔癌
班級:護四辛
學號:1045101398
姓名:陳羿伶
某病人的頸部已經腫到無法轉動,因為長年檳榔與抽菸,口腔癌擴散到無法開刀根除的地步,身體每一分力量都耗在「呼吸」這件事,幾乎沒有一秒能好好休息,那刺耳般的呼吸聲,是所有醫護人員跟病人的心頭恨,唯一開心的,是癌細胞戰勝了我們,看了報告,有時候感到很無奈,對於台灣的健保制度,以及一般民眾對醫療人員對態度和觀念,裡頭有不少的治療過程,其中的治療包括了臉部手術重建和切除手術以及副作用很大的化療,我想裡頭對生理的介紹及措施很完善,卻相對較少提到病人的心靈層面,遵從醫生的指導團隊合作是每位護理人員的職責,而目的都是一樣的,讓病人能得到改善,心靈層面許多都難以在現實中執行全面,除了時間壓迫病情壓力等等,也因不輕易被察覺而被忽略掉,每篇文章也會有跟病人家屬溝通上的紀錄以及一些方法,好讓家屬們能在短時間內理解病人目前情況以及後續的治療,以及任何治療後的成果及副作用等等,閱讀護理報告對我是件有難度的動作,要全部理解也還待加強,裡頭所以都是根據真人實事而寫成,不難想像未來在臨床上的我還會遇到什麼挑戰,但我想這也是護理的價值所在,護理報告讓我們不管是在未來臨床或者求學階段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透過文章了解現代醫療資源的進步,給自己很大的學習空間,願未來的我能對透過它的價值給我帶來更多。
|
107學年度暑假作業 12314 2018-09-15 22:20:52
照顧一位猛爆性肝衰竭患者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壞死、變性 導致肝臟功能喪失並產生肝性腦病變 者即為肝衰竭,造成猛爆性肝衰竭,在台灣是以病毒性肝炎為主,猛爆性肝衰竭為一大急症,除了會發生肝性腦病變外,還可能會發生黃疸、腦水腫、腹水、水腫、凝血病變會有出血傾向、感染及代謝問題,因感染導致的敗血症是病患導致死亡的另一原因,這些問題讓我們知道的到此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大約90%的肝衰竭病患需要肝臟移植, 由於器官捐贈來源的短缺,有許多病患可能在等待適合的移植器官中死亡。
食道癌患者於治療期間面臨的困境與其照
食道癌的診斷需使用內視鏡(一種使用光纖攝影機進行的檢驗)做切片檢查)。預防食道癌的方式則包括戒菸與健康飲食。食道癌的治療依分期、位置、病人整體身心狀況、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而定。小而未擴散的鱗狀上皮癌常可藉手術治癒,但大多數的狀況都需要在手術外搭配化學療法與放射療法,化學療法與放射療法可減緩體積較大的腫瘤生長速度。已經轉移的食道癌或是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則建議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治療的成效受疾病本身的狀況與病人的其他疾病影響,但由於食道癌大多在晚期才被診斷,因此普遍預後不佳五年存活率平均為13%-18%。本身就有親人的此病但當時還小幫不太上忙
護一位初次罹患肺結核患者呼吸道隔離
肺結核是全球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2009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肺結核是台灣地區法定傳染病確定個案數及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病。肺結核患者因痰液增加及頻繁咳嗽時可教導有效痰液清除方式,失眠症狀嚴重時,需由醫師評估必要時可採取藥物輔助治療,肺結核不會死人,只要好好的服用六個月至九個月的藥即可康復,未來好好住一生活作息再發病的機會就很小了一般肺結核都會被當成感冒來醫治如果咳嗽咳了有十天以上未好轉或是夜咳的特別厲害,建議到大醫院照X光確定是否肺部發炎接著驗痰確定是否罹患肺結核,若是可以驗出是開放性或是非開放性
1045101060 護四乙 謝宗霖
|
暑假作業 13142 2018-09-15 21:54:40
護理典範
在這世界上,我一直認為人是個自私的生物,不管是因為戰爭,還是情侶間的爭吵,人與人永遠都在互相爭奪,但最近我開始改變了這些想法,戰爭是為了自己國家的生存,情侶吵架也代表兩人互相在乎,誰會為了一個臉長相都記不住的人吵架,所以我問了自己,"人這種生物,到底自不自私"而答案也早已在我心中。
抗戰前後,周美玉隨救護隊與紅十字會,深入大陸各地、救護傷病患,並從事農村衛生教育。隨政府來台後,即全心投入護理教育,也由於她在護理界的卓越貢獻,民國四十年即獲晉升少將,至今仍是我國唯一一位女將軍。以「我是生來服務人,不是讓人服侍」為畢生職志的周美玉終生未嫁,而這位中國南丁格爾一生的貢獻,為這世上帶來極大的貢獻。
周美玉這人在她一生中幫助許許多多的人,不管是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喜歡的人,討厭的人或許她全部都幫助過
當時經由內政部衛生署協助,周美玉一手組成戰時衛生訓練班,從此穿上戎裝,直至退休。周美玉說,戰時物質缺乏,部隊的衛生條件極差;軍中的防疫工作,成了救護大隊的第一關考驗。醫護人員不但要救助傷兵,還要為他們洗澡、更衣、理髮。以前護士可說是沒有人要做的工作,不僅沒人要做,一旦做了,還要被別人羞辱,可見以前戰爭的時候 。而周美玉不同,她不管別人的眼光.他因想幫助人而幫助人,為了自己的願望而去做,而且周美玉的家境優渥,想必家人應該強烈反對,但她一樣照著自己的願望,"自私"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別人因她得救,別人因她快樂
,而我也再度的問我自己"人這種生物,到底自不自私"...當然是自私的,只不過人是因為愛而自私的
|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 12351 2018-09-15 19:31:38
1. 社區護理情境個案報告
在這篇文章,深刻體驗社區精神衛生照顧長期個案的護理人員,扮演醫院與社區的橋樑。協助個案與家屬面對疾病與適應生活,這照護方式不僅「提供,施予」疾病照顧及衛教,照護人員協助建構個案自我中心,提升自尊與自信心,激發其動能,以增進個案自我管理及適應能力。經由照護人員陪同及病患的參與,同理、關懷、傾聽病患的感受與問題,提供所需的資源與知能,激勵病患發展面對疾病、藥物及生活問題所需的個別因應技巧,發展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病患獲得照顧自己疾病與生活的控制與權力不謀而合。一開始這位護理人員剛開始護理經驗不多,不知道從哪做起,擔心沒有能力把工作做好,但是經過一次又一次學姊或前輩的教導,越來越能掌握社區照護如何完整的注意細節。所以,沒有甚麼東西是能一次成功的,一定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才能完美。
2. 以體外震波治療之肩關節鈣化性 肌腱炎-個案報告暨文獻回顧
關節之鈣化性肌腱炎,定義為在肩關節的旋轉肌群韌帶上發生了鈣化,並導致肩關節產生發炎及疼痛的現象。患者常常會因為急性期造成的嚴重疼痛、肩關節活動限制所帶來生活上的不便、或持續性的疼痛而前往醫院就診。在肩關節之鈣化性肌腱炎的保守治療方法中,給予病患足夠的物理及復健治療仍然最為大家所接受。由於口服NSAID類 藥物在長期使用下,可能造成腸胃道及腎功能的損傷,且與肩峰下類固醇注射同樣 有會使疾病病程延長的疑慮,造成此兩項 治療方法不被部分臨床醫師接受,因此 ESWT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重要。震波的能量越高治療效果越好,但是治療時往往因疼痛 劇烈而需使用局部麻醉藥物,且容易造成 局部微血管的破裂而產生血腫。但仍需根據病患過去病史、目前使用的藥物、以及對疼痛的忍受度來決定最佳治療方針,以期給予患者最佳的醫 療品質。
3. EB 病毒與巨細胞病毒共同感染引起之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好發於青少年及小孩,症狀大多輕微,多以血清學檢驗作為診斷工具。病原體以EB病毒為最大宗,巨細胞病毒第二。此病症多源於單一感染,兩者共同感染的確診案例很少。本篇報告一名34 歲女性疑似巨細胞病毒急性感染合併EB病毒感染,同時有肋膜積水。基本上,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是自限性疾病,就算沒有接受治療,多數情況下病人也會自然痊癒,因此其治療大多都以紓緩症狀為主。共同感染EB病毒和巨細胞病毒所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其症狀則可能比單一感染要來得嚴重且病程較長,當病人發生肋膜積水的狀況時,仍不能排除其與傳染性單核 球增多症相關的可能性。然而,關於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多,兩者之間真正的因果關係和詳細機制尚未明瞭,有待更多研究的探討與證實。
1045101097 護4乙 林承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