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53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32][1533][1534][1535][1536][1537][1538][1539][1540][154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暑假作業  12512  2018-09-14 12:08:47

讀書心得 這次看了三篇個案報告包括肺炎合併呼吸衰竭、肋骨骨折合併血、氣胸以及大腸癌合併腸阻塞的護理照護經驗,雖然看似三篇無關聯的文章但其實個案們面對疾病都會存在著焦慮的護理問題,而自己在兒科實習也有寫案例分析,也能在個案的家屬看到他們對於個案疾病的焦慮。在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的例子可以看到護理人員很細心的觀察個案的身心靈,因為個案曾經有脫離呼吸器失敗的經驗,所以對於再次要拆除呼吸器充滿著恐懼,當看到護理人員接近呼吸器時都會用筆寫下自己的擔心,個案會擔心會不會一輩子都要使用呼吸器、也會擔心當呼吸移除時會吸不到空氣,此時的護理措施不只要幫忙個案進行呼吸方面的復健活動還要協助個案降低焦慮和給予心理支持。而肋骨骨折的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是疼痛及焦慮,肋骨骨折在復原的過程中光是呼吸就會痛但為了不影響到肺的擴張還是需要進行深呼吸、咳嗽等等的訓練,此時就須傾聽個案的感受並且教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而因為個案是和團體一起騎單車出遊,所以當自己受傷住院時他會不想要收到別人的關心或看到別人出遊的訊息,可見的個案存在著受傷過後的壓力及焦慮,此時個案最需要的就是傾聽及陪伴。而大腸癌合併腸阻塞的個案因為疾病而導致持續的嘔吐所以在入院三個月後體重下降了15公斤,因此個案除了焦慮以外最主要的護理問題就是營養少於身體所需,而在補充足夠營養之前需要解決的就是改善嘔吐並且矯正體液電解質。自己在兒科實習時也有遇到嬰兒因為吐奶嚴重而導致有營養少於身體所需的護理問題而透過上腸胃道攝影發現個案的腸胃蠕動較慢,所以先採取禁食然後慢慢從5毫升慢慢依個案的進食情況增加喝奶量並且給予促進腸胃蠕動的藥水。 透過閱讀他人的個案報告其實可以學習到別人是如何觀察及評估個案的狀況,來幫助自己在實習過程中能將報告寫得更加完整,參考別人如何下護理問題及SOAP的寫作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報告。 參考資料: 林秀秀、郭憲華(2014).照護一位大腸直腸癌併惡性腸阻塞護理人員之護理經 驗.醫學與健康期刊,3(2),131-142。 潘碧霞、謝秀芳、顧雅利、陳美菊(2017).Parse理論照護肺挫傷合併血氣胸 及多處骨折病患之護理經驗.領導護理,18(2),53-66。 雙毓延、杞燕如、胡瑞桃(2011).一位肺炎併發呼吸衰竭脫離呼吸器個案之護 理經驗.領導護理,12(2),58-71。
      
暑假作業  14003  2018-09-14 09:15:10

書名:急救與護理手冊 作者:Thorek 書名:完全治癒癌症手冊 作者:間瀨健一 書名:手術前後處理法 作者:邵國珍 這個暑假讀了三本書,都是有關於護理的,第一本叫做急救與護理手冊,第二本叫做手術前後處理法,第三本叫做完全治癒癌症手冊。 為什麼選這三本呢,因為這些都是以後會學到的東西,以後對自己都很有幫助,像是以後走外科這條路就要學到手術那些東西,還有以後如果走了急診這條路,另一本書也對自己很有幫助。 手術前後處理法這本書裡面有寫手術前要怎樣怎樣,手術後不能怎樣怎樣的 還會說明手術後會有什麼現象都是因為怎樣的。 完全治癒癌症手冊這本是一位成功抵抗癌症的患者述說的,這位患者並沒有再發現有癌症的時候直接放棄擺爛。 其實我覺得要成功的對抗癌症第一要有堅定的意志,再來就是家人的支持鼓勵 ,最後就是要好好地注意飲食習慣,這樣的患者是最棒的。 罹患癌症的病人一定會覺得為什麼是他得到,為什麼上帝要這樣捉弄他,這時候的她一定是進入暴氣的時候,所以護理師的存在就是要幫助他好好的輔導他,不能因為病患那樣而覺得他很煩很不想照護他。
      
107學年度暑假作業  13928  2018-09-14 07:21:51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贏在溝通 溝通說服與談判 學校沒教的溝通課 作者:王志剛 楊志誡 簡麗賢 *文章(三篇):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組織溝通滿意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 有效人際溝通兩大因素: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 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作者:張艾玲、許秀櫻、顏妃伶、張淑真 吳硯文 錢得龍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我覺得溝通的重要性不是在於誰對誰錯,很多事很多誤會可以藉由溝通來了解彼此的立場及想法,大部分也藉由溝通來化解之間的誤會,也可以改善之間的關係,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遠比一張愛說話的嘴巴來的更受歡迎,雖然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想法,因為看的不同,想的不同,需要透過表達及溝通,彼此才能更加了解,如果沒有溝通雙方僵持不下,最後不但事情沒有處理好,可能就此因為這樣關係變得更疏遠冷淡了,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對方,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及做法來改變對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且這樣是「命令」而非溝通,有效的溝通應選對「人」,選對「時間」,選對「方法」,選對「事」,懂得溝通的人大部分都會成功,因為懂得用著機會溝通另一方的想法、看法、做法,就像如果今天主管說一就是一不能是二,員工當然也會有別的思想可是碰見這樣的主管,在於工作上容易會有摩擦再來產生更多的誤會但不行溝通就變得主管會令人討厭,如果今天換做是一個會溝通的主管,當然結果也會不一樣,懂聽員工的意見,採不採納是一回事但這樣就讓人愉快一些、好感一些,面對所有的誤解及意見,我覺得不該拒絕或不該只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就不去採納或聆聽任何人給的意見或是做法,不只變得吃虧還讓人討厭。
      
106-2暑假作業心得  14214  2018-09-14 06:42:48

㊀書名:生命的自主權 作者:朗諾·德沃金 心得:這是一本關於生命的書,而議題就是安樂死跟墮胎。這世界有太多沒有真正正確答案的問題,例如書中問的:生命由誰決定?人的生命是爸媽給的,而結束呢?到底是該活自己還是為別人而活,安樂死的議題從未平息過,有人同意認同,有人持反對票,為什麼呢?因為安樂死沒有人權,你會想明明是個案在有自己清楚意識下要求的,為何沒人權?如果自由意志安樂死合法化,相信另一個強迫安樂死的法案也會稍後出現,一旦我們對人類生命的尊重降低,低到甚至一個無辜的人可以直接被殺害,即使是在他自已的要求下,那麼強迫安樂死就近在眼前了,這將造成人們開始殺害所有無法治癒的靠救濟維生的病人、靠公家補助的老人、受傷的士兵、所有殘障兒童、精神傷殘人士,我認為同意一個法條時,要有完整配套,安樂死它可以給全有生病的人要尊嚴,而不是因為病痛纏綿讓自己的被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以上是利與弊,我覺得兩邊都挺有道理,但如果是我,我不會想要安樂死,因為太恐怖了。裡面還有議題就是:墮胎是否道德,以我認為這絕對是反對完全不道德,就算人生命是爸媽給的,誰都無權去奪走一個人無辜的生命。 ㊁書名:台灣女英雄陳翠玉 作者:李錦容 心得:若論近代護理開創人首當其衝便是第一個想到南丁格爾,而在台灣有一女士—陳翠玉女士卻擔得起台灣南丁格爾美名,不畏艱險萬分勇敢付出自己。在她於東京舉辦的國際護士節慶祝大會擔任主持人,一砲而紅後,竟拒絕在日本高優渥的職位,只因為想回台灣造福台灣人民,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就足矣讓我佩服!後來台灣面對接踵而來的一切災禍,她卻依然不顧一切的挺出面,積極投入護理,甚至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動員青年團救護隊、成立普及全台的衛生所、撲滅自中國引進的霍亂、改革台大醫院護理部、創立台大護校、台大護理學系,並且取得護理界的最高學位,對護理的貢獻,真就像極開創台灣近代護理的南丁格爾,難怪會被人加以稱號,因為真的太偉大了,之後陳翠玉女士在經歷二二八事件後,救助了一名貪官汙吏,而那個人卻忝不知恥,把陳翠玉女士列為「槍斃黑名單」幸虧陳翠玉女士逃過一劫,明明不因身份金錢任何一切因素的無私照護,卻被恩將仇報,還有創辦台大護校,拒絕聘用特權教師,得罪黨國體制,國民黨因陳翠玉女士不配合,竟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貪污、反黨、叛國、運用國際路線⋯等,在白色恐怖下遭軟禁達三年之久,雖然事後法院還她清白,她已決心與國民黨政權劃清界線,因此和她丈夫就此離開台灣,而台大護校就在她走後也停辦了,後在國外以Stella Landauer之名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護理教育與護理行政顧問,在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服務十八年,大大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退休後又滿腔熱血的投入台灣改造運動,她對護理的熱忱,以及對台灣的溫情,都讓我很感動,也許我無法像她一樣偉大,但我希望她永存在我心中,成為我的典範,一天一天的過去,我也慢慢的成長,讓自己以為服務個案時,就像陳翠玉女士般的心態,無私奉獻付出身與心。 ㊂書名:2025無齡世代 : 迎接你我的超高齡社會 作者:陳亮恭 心得:台灣似乎在1993年就進入了,高齡化社會,因為醫療服務提升,使人類的壽命延長,導致全國都將面臨高齡化問題,而我們為何只想著怎麼「處理」這堆老人,而不是用這個危機變為轉機,甚至變成一個成功的推力呢?老人之所以會成為負擔,是因為身體的退化出現許多疾病導致,那我們就該好好照拂,給出一套完整的健康機制,讓老人好好運動保持健康,然後造出一個讓他們學習的地方,讓他們沒有遺憾年輕無法讀書,活到老學到老,好好充實自己,過著完美的老年生活,甚至在充實自己的期間,讓自己還有能力為社會付出心力,而不是自卑愧疚自己老了成為別人的負擔。
      
107暑假讀書心得  12406  2018-09-14 06:18:23

黃依晴(2011).初產婦與早產兒建立親子依附關係之照護經驗.領導護理.12(2),72-82。 產科中一定都會遇到早產兒的出生,先從文獻中了解到一些有關初產婦面對早產兒的心理,裡面發現到產婦對於小孩的期待,但是是早產兒對產婦來說有點害怕,因為早產兒比起一般新生兒小了一點,危險或許也多一點,所以產婦初期都只敢從保溫箱觀察早產兒,護理師用了蠻多時間讓產兒和產婦有一些肌膚接觸讓他們的依附關係更緊密,慢慢的接觸餵奶,產婦因為早產兒的關係哺餵母乳也是特別緊張,姿勢都非常僵硬,姿勢僵硬的這個部份讓我想起我們剛開始學哺餵母乳的姿勢,我們剛開始也會姿勢僵硬,久了也會肌肉痠痛,對於姿勢調整這件事情讓我覺得未來實習要好好教導產婦,不然姿勢不正確真的會很累。到了後期出院的處置,產婦收集了有關早產兒的照護,我覺得那是我們護理師要好好衛教正確的知識,看了文獻覺得就是先體驗過一次的感覺。
目前第153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32][1533][1534][1535][1536][1537][1538][1539][1540][154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