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54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40][1541][1542][1543][1544][1545][1546][1547][1548][154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4級三升四暑假作業  12372  2018-09-13 00:31:45

由倫理的方向去參閱相關文獻我了解到,人性化照護的感通,是基於互為主體的護病關 係,具有共在、共做、共榮的性質。感通源自情境 中的心情,心情源自身體感知而引動思緒,顯示心 的生動性。在照護場域中,對於情緒的覺察,利於對 心所向之境,產生全體的感悟或是直覺的理解。 由於感通是心與境的中介者,一方面由心造 境,另一方面由境養心。護理人員對病人處境的感 通,展現具體且充實存在的人文關懷,又深化自身 的人性情懷。 感通能力的培養,需要藉由境的引發。臨床案例 討論的督導團體,可以是一個感通的鍛鍊場,不僅 在處理照護他人的議題,也可以學習真誠面對自己的 情緒,促進德性的涵養,落實性情之教或情緒教育。也看到了在互動中,所關心的並不只是行動是否合乎哪一項倫理原則,而是基於全體感悟力思考讓人更豐富且充實的存在。不僅提升照護品質,也促成生命存在的真實化。在臨終病人方面也了解到,「生死的照護」(臨終照護可說是死亡照護)容易引起照護者內在原初的情感與深層的記憶,照護中透過病人、疾病、死亡與自己內在相遇,包括不能原諒自己,不能再做什麼,我是不是準備好了。而在閱讀中也了解到:臨終照護需要的不是抽象,去脈絡的知識,而是需要從切身的處境經驗,照護的疑惑困頓中產生體悟,明白自己內外轉化,產生動能,在照護困頓中尋找出路的知識與方法,這也是護理服務專業的恩寵。看完種種案例我真的覺得護理人員的道德倫理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將來我能好好照護個案,多方面的為他們設想,而不是完全像個機器人單單的把護理當作人家說什麼我才做什麼的工作!


      
107暑假心得 護一己 21 號 林佑鴻  14217  2018-09-13 00:17:3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257 姓名林佑鴻 書名: 實用解剖學 作者: 沈清良 出版社: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1995/9月 ISBM:957-640-195 心得:人類的體內充滿許多的驚奇與不可思議,而解剖學也是我們醫療科學的基礎,感謝每一位的大體老師讓我們能在這驚奇與不可思議的人體內探索,本書中介紹的系統有 骨骼‧肌肉、消化系統、呼吸器官、循環器官、泌尿器官 生殖器官、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內分泌器官,而每一個章節都是前人們研究無數次、失敗過好多次的實驗後,才得到的完美結果,我們非常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知識,也希望能將這些珍貴的知識能進入我們的大腦裡,感謝所有前人的努力與付出,感謝每一位大體老師的犧牲及貢獻,我們這些後人也會將這些知識牢牢記住,永遠記在心裡,在將這些知識給傳遞下去,生物體經過演化,往往把最重要、絕不能被破壞的東西藏在身體最深、最安全的地方 但他們依舊脆弱無比 他們比我們想像中安全、也比我們想像中脆弱 這才發現要當醫生真的很難-->開個刀必須面面俱到才能順利阿!一個不小心失手可能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也更加佩服演化的力量 也更加珍惜、小心使用我們的身體,我們往往都是在受傷了,失去了某樣東西才發覺到它的重要,但為時已晚
      
107學年度暑假心得  12342  2018-09-12 23:37:40

『保養身體的重要性』 班級:護四乙 學號:1045101088 姓名:廖泯清 書名:高血酯飲食療法 作者:蕭亦珊 出版社:易利圖書有限公司 心得:現在這個社會的人們都喜歡吃外食,又常常熬夜,因為生活忙碌,飲食時間不固定,又日夜顛倒,導致出現很多身體上的問題,不管是甲狀腺、肝臟、腎臟......等,我覺得高血脂這個疾病存在的風險很多,因為會造成血管堵塞,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問題,而且這個疾病是很突然地所以誰也沒辦法預料到,一不小心就會一命嗚呼,所以真的要好好顧身體保養好身體,避免和遠離疾病,讓自己身體一身輕,也可以不讓父母與小孩擔心這些問題。 書名:預防骨質疏鬆症 作者:RENEE NEWMAN 出版社:華威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心得:骨質疏鬆是因為缺乏鈣,尤其是老年人最多,就算補充了很多,流失速度還是大於補充流速,而且還要注意和預防跌倒,生活中也處處是危險,子女也沒辦法時常關心等,多重問題,很麻煩地所以要預防好,才不會人生不精彩。 書名:痛風的真相 作者:周昌德 出版社:策馬入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心得:選這本書是因為剛好基護實習時有接到這個疾病的個案所以比較好寫,因為有聽個案分享這個疾病的痛苦,也大該知道不方便的地方還有困擾等麻煩,常常要擔心這個不能吃太多,那個不能喝之類的,還有要注意要按時吃藥等才能控制好病情的問題。
      
107暑假作業  14221  2018-09-12 23:23:33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261 姓名:蔡青澐 ISBM:986-7960-98-X 書名:人類發展學 作者:陳若琳 出版年份:2005 主要在探討人類個體從懷孕及胎兒期、嬰兒期、嬰幼兒期、幼兒期…老年期至死亡。自生命開始至結束過程中,伴隨年齡成長而來的身、心、社會層面的變化及其所衍生的各種發展。 嬰兒期(3~6歲):建立起有效的呼吸、循環與進食,其次才能建立人與人的信任感。生理需求必須被滿足才能有效建立嬰兒對照顧者的信任。 幼兒期(6~9歲):此時期幼兒身體肌肉發達,其運動及精細技巧方面有許多的進展。這時期的幼兒會企圖控制自己,希望事物能按照自己的規定和秩序來進行。他們也會藉由模仿學習周圍的人物來助長自我控制的感覺。 學齡前期(9~12歲):通常是指三到五歲之間,他們在這個階段會在工作中學得「勝任感與勤奮」,若無發展出這些感受的兒童會產生不完整的自我價值。 青少年期(12~18歲):這個時期是人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所謂自我統合即是指自己把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認同感 (角色混淆)」 成人期(18~40歲):此時成人必須願意進入親密關係中。成功解決此難題的成人覺得付出與無私的愛,無法通過此難題的成人會產生孤立感,甚至無法與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形成連結。 中年期(40~65歲):中年期的人試圖在工作有所表現並對下一代有貢獻。 老年期(65~):此時期的核心危機是:「自我統整與絕望」,凡是感覺我此生沒有白活的人都是完成自我統整者,他們的一生較有成就觀與價值感,能坦然接納死亡,為人生歷程的一部分。 如果無法完成自我統整的人就會出現絕望感和自我厭棄的情緒。
      
暑假作業  14141  2018-09-12 23:00:29

班級:護二丁 座號:45 姓名:周湘芸 書名:全方位巴金森醫療照護手冊 作者:吳瑞美 出版社:健康文化 老化是人類社會正在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大腦的退化更是醫療與科學研究者想要力挽狂瀾,加以延緩與對抗的主要目標。巴金森氏病(以下簡稱巴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最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大約每 100個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一位罹患此症。患者因為運動功能的退化,若未能及早作出正確的診斷,接受治療,調適生活,很可能導致跌倒、憂鬱,喪失生活與社會的功能 全方位巴金森醫療照護手冊,涵蓋了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學、診斷、藥物暨外科治療、另類療法、症狀處理、情緒與認知、運動、生活等等,內容詳實豐富,不僅是病友的抗病生活大全,也是相關醫護人員的絕佳參考書籍。相信這本書必能幫助病友及家屬了解如何面對腦部的退化,重新認識巴病,與其共舞,讓生活更加美好。也期待社會大眾一同來為病友創造更加溫暖,包容與關懷的環境。 談到這本書的出版,我一定要感謝值得所有巴金森病友感激與懷念的人,那就是黃國榮先生,前“臺灣巴金森之友”雜誌主編與美術設計。目前資訊網路非常發達,醫療訊息取得相對容易。但是在1998 年的時代,我們並沒有豐富的中文相關的出版品;在華文世界,沒有任何一份為服務巴金森病友所提供的刊物。
目前第154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40][1541][1542][1543][1544][1545][1546][1547][1548][154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