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54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43][1544][1545][1546][1547][1548][1549][1550][1551][155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暑假作業  14119  2018-09-12 14:15:23

安樂死(euthanasia)有「好的死亡」或者「無痛苦的死亡」的含意,一般用於在個別患者出現了無法醫治的長期顯性病症,經過醫生和病人雙方同意後進行,為減輕痛苦而進行的提前死亡。批評者認為此行為有「殺人」或「協助自殺」的嫌疑。安樂死是抹殺一絲生機的做法,大部分人的想法都認為一定還有機會的,只要努力的去尋求幫助,找最頂尖的醫療團隊,但是他們沒想過,病人除了要承受病痛,心裡壓力也是很大的,看家人為了他勞累奔波傷心。在台灣一直都無法認同這種死法,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觀念就是能夠活越久越好。可是現在看到新聞上都在報導「獨自照顧20年…累了 男掐死病妹再自殺」類似這種新聞,我的想法是,既然病人因為身體病痛承受不住那種痛苦,也不想再讓家人勞累奔波,能夠早一點解脫這也是一種好事,前提是要先跟家人商量好,如果今天是我面臨身體遭受極大痛苦,再也不治了,我會選擇安樂死,但在安樂死之前,我會先把自己想要做的事先完成,讓此生不留遺憾,再執行安樂死
      
1055101422 林新耘 暑假作業心得  14521  2018-09-12 12:08:21

主題: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 *書名(三本): 1.一念之間100個心靈故事 作者:蘇拾瑩 2. 交涉力 15秒抓住對方 90秒搞定一切 作者:許曉平 譯、大串亞由美 著 3. 一看就懂!卡耐基人際溝通術 作者:沉零 *文章(三篇): 1.教練和選手的人際溝通能力對教練—選手之間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差異和團隊凝聚力的影響 作者:王俊明 2. 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組織溝通滿意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 作者:張艾玲、許秀櫻、顏妃伶、張淑真 3. 教師的人際溝通與人際吸引 作者:錢得龍 【讀後心得】: 當我們邁進新世纪,就會發現,周圍的一切都在快速變化。不管是日新月異的生存環境,還是層出不窮的新奇觀點,都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然而“成功”這兩個字,對很多人來說,依然有些遙遠:或許成功一直離你不遠,只是沒試著去嘗試而已。 我覺得與別人相處,是一門學問,要和別人相處融洽,就必須要用誠懇的話去讚美別人,且不能隨意去批評、責怪或抱怨,這樣別人就不會覺得你是個難親近,甚至是不想親近的人。 去關心別人、學會聆聽、瞭解別人的興趣、懂得尊重他人這些都是我們在跟別人相處之間的重要性,而不要讓別人感覺只是表面的而不是真心,所以只要我們願意用真心、誠懇的心去對待別人,別人也一定會感受到。微笑,可以改變很事,只有當你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時,微笑才會出現在你的臉上,讓你幸福,也讓別人快樂。 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尊重別人的意見,不要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點,與其和別人爭吵,不如心平氣和的討論,這也避免和別人發生衝突,有的時候試著妥協,如總是想著什麼都要贏,結果往往一定會事與願違,不想事後才後悔,就告訴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與其和別人爭論,怎不放寬心胸,用寬闊的心去對待每個人,不管身分和地位,都用平的心來和別人好好的相處。 先說自己的錯誤,並不是什麼壞事,每個人都會犯錯,聖人也不例外,尊重和平等,是愉快對話的前提,在批評別人之前,怎麼不先批評自己,而謙遜,也不僅僅只是一種美德,別用命令的語氣說話,要用平等的語氣對話,才是尊重別人,如果放下架子,會得到的比別人更多。
      
讀書心得  13261  2018-09-11 23:04:43

讀書心得 護三丙陳宣妤 書名:台灣醫療文選 作者:焦桐 出版書局:二魚文化有限公司 閱讀心得: 「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成的人格,不能盡醫生的責務。」這句話不只能用在醫生上,所有醫療團隊的人員都應該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一個人的人格,是身為人最重要的條件,不論此人的出身、職業或是才藝,更遑論以「人」為照護對象的工作者。在一個做人的道德上,我們應該在重視技術同時也應該重視病人的權力。病人有之的權力、有隱私的權力、有決定的權力…。所以,先懂得如何有完全的人格去對待你的病患,你才有辦法在身、心、靈上給它完整的醫護。鮮血帶來的悸動,身為一個醫護人員,面臨他人的血光之災是無可避免的。如何在面對他人的不幸下而有正確的想法和觀念、心情的調適,也是醫護人員要面臨的課題。百合病人:這篇文章認我們能夠細微的觀察到一位住院病患的心情故事。住院病患心中的寂寞與焦慮,在夜晚的寧靜下更顯得敏感脆弱。身為護理人員如何藉由外在的觀察,發現病患內心的不安?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於病患在生理層次外,更深層了解的文章。文末嬰兒順利的誕生,讓人感到生命的強韌以及甜美,這是每個醫護人員希望自己的病患擁有的故事結局。文中也談到「視病如親」的意義何在。我和作者的意見相同,我不認為真的能夠將病患真的是為自己的父母。我認為所謂「視病如親」的真意,應該是指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如果今天我得了這樣的病,我認為最好的處置是什麼?我會如何決定呢?
      
讀書心得  13261  2018-09-11 23:04:34

讀書心得 護三丙陳宣妤 書名:台灣醫療文選 作者:焦桐 出版書局:二魚文化有限公司 閱讀心得: 「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成的人格,不能盡醫生的責務。」這句話不只能用在醫生上,所有醫療團隊的人員都應該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一個人的人格,是身為人最重要的條件,不論此人的出身、職業或是才藝,更遑論以「人」為照護對象的工作者。在一個做人的道德上,我們應該在重視技術同時也應該重視病人的權力。病人有之的權力、有隱私的權力、有決定的權力…。所以,先懂得如何有完全的人格去對待你的病患,你才有辦法在身、心、靈上給它完整的醫護。鮮血帶來的悸動,身為一個醫護人員,面臨他人的血光之災是無可避免的。如何在面對他人的不幸下而有正確的想法和觀念、心情的調適,也是醫護人員要面臨的課題。百合病人:這篇文章認我們能夠細微的觀察到一位住院病患的心情故事。住院病患心中的寂寞與焦慮,在夜晚的寧靜下更顯得敏感脆弱。身為護理人員如何藉由外在的觀察,發現病患內心的不安?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於病患在生理層次外,更深層了解的文章。文末嬰兒順利的誕生,讓人感到生命的強韌以及甜美,這是每個醫護人員希望自己的病患擁有的故事結局。文中也談到「視病如親」的意義何在。我和作者的意見相同,我不認為真的能夠將病患真的是為自己的父母。我認為所謂「視病如親」的真意,應該是指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如果今天我得了這樣的病,我認為最好的處置是什麼?我會如何決定呢?
      
讀書心得學習單  14230  2018-09-11 21:56:27

科別;護理科 林家瑜 1065101270 -------------------------------------------------- 1.書名:夜班急診室 作者:布萊恩˙高德曼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5年5月 索書號:078561 ISBN:978-986-320-734-4(平裝) 感想:工作壓力一直是急診醫師逃不掉的夢靨。急診醫師不像一般醫師能坐在診間內優閒的看著病人,也沒辦法像一般醫生除了固定門診時段以外就能回家休息,如同這本書的書名一樣,「夜班急診室」才是急診醫師最大的挑戰。就算是像布萊恩醫師這樣充滿熱忱的醫師,也常常在急診值勤中恍神,甚至發生誤診的情況。日夜顛倒的作息,往往也讓急診醫師吃不消。社會新聞總是常常提到急診醫師被毆打、辱罵等等,而當記者去訪問這些病患家屬時,卻又裝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處處批評醫療人員的疏失。但當急診醫師發生誤診時,新聞媒體總是搧風點火、推波助瀾,開始批判醫師的不是,甚至開始起底醫師,將醫師的私生活暴露於大眾的眼光之下,這樣的對待當然會使許多原本願意投入急診的人才避之唯恐不及。 -------------------------------------------------- 2.書名:急診室SOP 作者:急診女醫師其實 出版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5年4月 索書號:077737 ISBN;978-986-177-969-0(平裝) 感想:是一位在急診室工作快十年的急診主治醫師所開設,粉絲專頁的初衷是希望與大家分享急診生活,並傳達民眾應知的醫療知識!她以逗趣的手法,介紹常見的醫學常識。希望大家能快樂地吸收知識!若您的醫師的說明和這裡寫的不同,也不用覺得奇怪!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同喔! -------------------------------------------------- 3.書名:超說服心理學 作者:神岡真司 出版社:采實出版集團 出版年月:2014年12月 索書號:086013 ISBN:978-986-5683-30-6 感想:如果你要激勵他人時,最有用的並不是告訴他:「你要好好加油喔!」,書上說,有時候對於已經超級努力的人來說,還要叫他更努力,並不是很適切,反而會造成對方的反感。這時候如果改變說詞,讓他主動想努力,那就達成你要的目的了。例如說:「不要太努力了!我比較擔心的是你的身體健康。」這樣說一定會讓你更開心,有更大的動力前進,促使你更想努力去完成對吧?人有一種反抗的心裡只要有人用禁止句,禁止你做任何事情,會產生讓你想反抗的心理,稱為「卡里古拉效應」。所以當你想要促使某人去針對某件事情努力的時候,千萬別說得太直接,會有反效果,想讓他主動去努力,就要反過來利用這種心理,用「限制說法」,因為限制說法會瞬間變成「溫暖人心」的話語。
目前第154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43][1544][1545][1546][1547][1548][1549][1550][1551][155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