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4209 2018-09-11 02:07:19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一己 學號 1065101249 姓名 陳思含
書名 倒頭就睡有妙方 作者 莊子園
出版社 愛迪生出版 出版年月 2002年3月 索書號 019585 ISBN 986-7936-01-9
書名 憂鬱心理地圖 作者 派翠西亞・歐文
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月 2001年11月 索書號 035061 ISBN 957-693-500-8
書名 巧克力與止痛藥 作者 珍奈特・法爾達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月 2011年11月 索書號062982 ISBN 978-986-272-069-01
【讀後心得】
這三本書分別為憂鬱、失眠、頭痛有所關聯,因為工作及居住環境所造成的。
失眠和憂鬱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病的常客了, 有些人為失眠所苦,有些人為了不知名的原因或解決不了的問題而鬱鬱寡歡。這兩者是有關連性的嗎?
有專家的研究發現,大多數感到沮喪的人都有失眠的困擾。
沮喪的人容易失眠,而長期失眠容易導致憂鬱,大多數會感到沮喪的人都有睡眠品質不好的煩惱,失眠不單只是個症狀,也能當作提前看出哪些人會有沮喪傾向的徵兆,當然憂鬱也會影響睡眠的品質。
摧毀睡眠還有一個罪魁禍首,那就是「工作」,為了適應環境及調節工作所帶來的壓力,我們睡得愈來愈少,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失眠,因為工作壓力造成的負面影響!
憂鬱、失眠、壓力,三者同時發生在一個人身上就會造成頭痛的症狀,所以這些症狀才會息息相關。
我們更應該要去了解這些,怎麼適應環境所帶來的壓力?發生時又應該如何去處理,而不是一昧的去接受它,這樣並不會有甚麼改變,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結果。
當然調解壓力的方式很多,例如:出去走走、看看大海、聽歌、運動等等……這些可以避免上面所發生的症狀,也不會造成更嚴重的事發生。
我個人覺得不要把太多事想得太複雜,簡單易點不是很好嗎?有一句話:「嚴以待己,寬以待人」的古訓告誡我們凡是反觀自己,對於別人的過失或看不慣的事不放在心上,當我們體悟到內心的寧靜時,心情就能放鬆下來,這些症狀也就不會找上門了。
|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49 2018-09-11 01:10:55
看完了這些文章,對於護理照護與急診護理印象深刻,如護理照護,當老人接受機構式照顧,他們接觸最多的是提供第一線服務的照顧服務員,照顧服務是一種道德介入的行動,在照顧歷程中以自身做為工具提供服務,並因此於所有照顧行動中隱含權力的建構與流動,經研究過後,從照顧服務員的視角來理解其對於照顧關係,並呈現照顧服務歷程中的權力影響與內涵,結果發現,照顧關係高度動態且互賴,照顧服務員甚至降低權威感以維持彼此友善的關係並帶動改變,在照顧場域中的權力關係是雙向流動的,看似無權力者卻經常運用權力,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事實上交互運用各自的權力基礎。還有,急診部門的特殊工作性質與醫療環境,導致醫療錯誤發生的風險比其他醫療單位高,研究證實若急診建立完整的臨床照顧指引能具體的降低醫療成本,並提升病人的安全性及滿意度,僅針對目前國內急診常見但較少被有系統探討的四種照護處置進行介紹,包括非侵入性體溫測量、短暫麻醉期二氧化碳濃度偵測、姿勢差異與生命徵象監測、周邊靜脈導管困難留置技術等,並介紹美國急診護理學會對這些作法之實證等級與臨床運用之建議,以利國內急診醫護團隊,未來能發展屬於國內本土性的急診臨床照護指引,降低醫療疏失的發生率並提升照護品質與病人滿意度,下學期就要實習了,以後即將成為護理人員的我們,應該多去看看這些文章,了解目前關於護理的狀態。
|
子宮肌腺症轉變之子宮肌腺癌之個案報告及文獻回顧 12494 2018-09-11 00:10:31
子宮肌腺症轉變之子宮肌腺癌之個案報告及文獻回顧
在子宮肌肉層的子宮肌腺癌,發生惡性轉變成為子宮內膜樣子宮肌腺癌非常少見。 一位60歲婦女,有持續約一年的陰道出血和腹部不適來院求診,陰道超音波發現子宮內膜厚度4毫米,子宮底部有一個4公分腫塊合併囊性變化。經腹腔鏡行全子宮切 除和兩側卵巢輸卵管切除。標本切開後的子宮內膜完整,子宮底部肌肉層有一個 4×3公分腫瘤。病理組織報告為原發性子宮體子宮內膜樣細胞腺癌,症狀大多為不正常陰道出血,外陰搔癢,微燒,體重減輕等。很多人都有症狀後都不去就診大多的女性都會怕會害羞腳張開要給醫生做檢查所以就拖著病到最後很嚴重後才會去就醫那時候都很嚴重甚至沒有辦法治療了,這也提醒著我們發現有異狀或是有不適感就要盡快就醫這個個案發現子宮肌腺癌前已經有乳癌跟第二型糖尿病。雖然子宮肌腺症大都為良性的表現,但是卻有極少的機會成為惡性病灶。在目前的文獻中,還沒有足夠的基因證據能夠證明子宮肌腺症與癌性病變的絕對相關性。女生生理期常會經痛要小心子宮肌腺症要小心子宮的病況,有些人會認為只是單純經痛不會注意到是子宮內膜的問題,經痛就只服用藥品,很多人都不知道子宮的問題會造成往後的更多不適,子宮肌腺症會讓個案非常的疼痛不適,所以如果有發現什麼異狀要盡快就醫才有更好的治療!
|
糖尿病 12678 2018-09-11 00:01:25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人體無法有效使用體內胰臟所製造的胰島素,讓過量的葡萄糖聚積在血管內壁。並且嚴重影響病人的健康及生活品質,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以及耗損國家的健康照護資源。當自己發現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時,病人的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會逐漸產生病變,並且造成不可逆反應。然而第二型糖尿病早期的症狀並不是十分明顯, 但是病人體內的高血糖會降低血液流速,讓病人出現周邊動脈病變及神經病變。當病人的神經及血管功能喪失時,不但血液循環變差,感覺也會變得麻木和遲鈍,因而不易察覺足部的小傷口, 容易導致出現感染、傷口不易癒合,甚至面臨截肢或死亡。所以早期偵測造成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因素,將有助於避免病人後續發生足部潰瘍、下肢截肢以及死亡等。因此,要有效偵測和排除這些造成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才能預防或延緩神經病變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所造成的影響,進而增進其個人的生活品質。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的建議,當病人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時,即應開始每年定期接受周邊神經病變篩檢,並預防足部潰瘍的發生。是第二型糖尿病因該每天要注意的重點之一,要三不五時常常撿長自己的四肢,才不會陸續發生足部潰瘍的問題導致四肢截肢。
file:///C:/Users/123/Desktop/%E7%B3%96%E5%B0%BF%E7%97%85.pdf
|
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13391 2018-09-10 23:55:05
當這兩個原因加在一起,好人便會極度恐懼於與他人衝突、摩擦、對立,於是寧可繼續「扮演好人」,讓自己的神經繃緊、疲憊,只為了避免被人討厭。老是陷自己於不利的,往往都是這一類型的人,確立自我的人,能肯定自身的價值,知道自己就是自己。儘管也會努力避免與他人衝突,但並不會扼殺自我。當他們陷入極端不利的狀況時,往往會透過自我主張或談判來表達意見。要是無論如何都水火不容,也有可能選擇離開。他們明白這並不是不可為的事,既然一樣米養百樣人,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只是逼不得已罷了,能像這樣保持「不過度害怕與他人對立」的態度,便能從正面角度詮釋「不該勉強自己,而要拿出更多真實的自我與人相處」這件事,交際壓力也會因此小很多,活得相較輕鬆自在,話雖如此,也不是要你明天開始就突然瘋狂地展現自我。畢竟「表達自己、與他人產生衝突、被嫌惡,然後解決它們」這整個過程,都是需要經驗的。唯有藉由這些經驗不斷學習,才能在精神上漸趨獨立,獨立之後,你就能活出自我、發揮個性,延伸自己的價值。然後擺脫好人陣營。不但能讓人生幸福,也會更加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