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57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74][1575][1576][1577][1578][1579][1580][1581][1582][158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漸漸懂了你的心   13164  2018-09-09 16:24:07

書中的第十一課心情統垃圾桶;標定情緒人覺得被了解時,就會產生被關注.被接 納的感受此時溝通的大門才有機會被打開來,不管走到哪裡我覺得溝通都是一門藝術你該如何去學會溝通是很重要的,關於講話方面的態度更為溝通的重點,今天你的態度好壞決定一切,首先你要和人溝通你的誠意要拿出來,還有一點要有的是同理心應該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想而不是以質問的方式去索取你想要的資料,可想而知個案心裡一定不是滋味,還有溝通的時候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有時候當你不小心問到個案不想回答的問題時你該如何去跳過話題去避免尷尬或者換個方式去詢問而不是執著的去堅持你要的答案這樣就不是溝通了反而像是去逼問,面對這些問題你一定要具備耐心,也不能說今天我一次丟好幾個問題讓你去回答, 也許你可以試著每天跟個案聊天去抓你想要蒐集的資料,讓個案覺的說你是真的想關心,慢慢的個案就會對你廠開心扉願意去跟你訴說,這次再基本護理學十席真的學到很多我很開心的是個案能願意與我溝通而不是單方面的只有我在說例如我要去搜尋資料時他願意跟我分享,剛開始說真的也不知道該怎開口去問當時可能也沒有勇氣吧所以當時也很傷腦筋但看到個案親切的樣子又讓我有了信心去何他聊天,讓我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業是最讓握有成就的地方,所一說溝通真的也扮演著非常重要腳色
      
106學年暑假心得  12651  2018-09-09 16:18:04

心得: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才明白到原來世界上生產方式有很多種,在生活中我常聽到的生產方式有自然生產、剖腹生產、水中生產而已,卻完全不知道原來可以運用生產球去協助生產這件事。雖然說現在的我根本沒辦法去體會和理解懷孕生產過程中的那些經歷和痛苦,但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才發現生產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也非常偉大的事情。以前在還沒觸碰護理這個科系時的我,一直認為生孩子很簡單,也認為只要用力出力小孩子就會生出來,但讀了3年的護理,接觸了產科,我才漸漸明白我以前的想法太過於簡單、天真了,事實上,懷孕生下孩子是一件需要花很多時間、力氣和需要很大的勇氣,生產過程中家人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有了這些才能夠平安順利的將小孩生出來。讀完這篇文章我才發覺自己對於生產球協助生產這一塊並不了解,所以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查證去找資料,我透過許多文章、文獻發現生產球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效果,有些人會認為做這生產球運動很危險會傷到寶寶、會讓寶寶被壓到導致變型之類的想法,也有人認為做完這生產球運動可以改善他們對於生產過程的焦慮和緩解他們的疼痛。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對於這項生產球運動更清楚明瞭,文章裡面有一位女個案有說到她在生產第一胎因為害怕疼痛選擇施打無痛分娩,接著這一胎打算不打任何藥物,她選擇了運用生產球來幫助自己生產,在她實際操作下,這個生產球運動真的對這位婦女真的很有效,有幫助她減緩疼痛,也不讓她那麼害怕了。我記得這篇文章裡面有說到『生產球運動』是屬於一種『溫和的運動』,很適合懷孕的婦女在待產期的時候去執行這項運動,生產球通常是為了轉移懷孕婦女的注意力、減輕子宮收縮的疼痛感,同時也可以訓練身體的肌肉,幫助產婦在生產過程能夠順利的一種輔助運動。文獻裡面有指出生產球對於產程進展困難、肩難產、痔瘡、胎兒枕後位的懷孕婦女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這項生產球運動不只是懷孕的婦女做而已,婦女的伴侶也可以坐在另一個生產球上和懷孕的婦女一起做,讓婦女可以增加安全感和增加夫妻間的親密度,總之讀完這篇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以後我在臨床上或許會碰到許多不同的個案,但我相信到到時候我真的遇到運用生產球的個案時,我會有自信的鼓勵產婦教導她完成這項運動的,完成這份報告後,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一直都在變化,不管是資料上寫的那些還是技術,我發現一切都一直在更新,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斷地去學習、去探討,才能更讓自己學到更多。
      
106-2暑假作業  13484  2018-09-09 16:17:05

106-2的暑假作業 班級:N二庚 學號:1055101346 座號:32 姓名:吳蕙邑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1.書名:人際關係與溝通 作者:王淑俐 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ISBN:9789571448381 (平裝) 2.書名:一看就懂!卡內基人際溝通術 作者:沉零編著 出版社:漢皇國際文化出版;西北國際文化總經銷 ISBN: 9789866590283 (平裝) 3.書名:【人性的弱點】75周年最新增訂紀念版 改變一生的人際溝通關鍵法則 作者:戴爾.卡內基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ISBN: 9789862722244 (平裝) 1.文章:追求共織的圓點一一談組織中的人際溝通 作者:晉麗明 2.文章: 人際溝通成長團體活動方案計畫 作者:馮佳怡 3.文章:「人生的朋友」 人際溝通實踐--綜合活動課程分享 作者: 劉樂農 閱讀心得: 這次的暑假作業,我選擇了人際溝通這個主題來閱讀三本書及三篇文章。 《人際關係與溝通》、《一看就懂!卡內基人際溝通術》這兩本書主要是在講人際關係中溝通的重要及溝通的方式,以下就來簡單的說一下吧! 何謂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一種行為。要怎麼樣才能與他人維持著良好的人際關係呢?就是要具備能夠與他人良好的溝通然後又不會發生爭吵的能力。「溝通」是傳遞訊息、交換意見,彼此建立的一種過程,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了解的過程,更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在現今複雜的社會裡,人們透過口語交談或通訊軟體的方式來互相傳遞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這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也讓我了解到不管在做任何事情、跟任何人一起,都要隨時的觀察周遭的人的臉色及反應,不要總是顧著自己講,然後都不管其他人,或是不會看別人臉色,就隨便亂說話。  看完這些文章,讓我覺得最深刻的內容是:在某一篇文章它提到有效的溝通要素。現在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一)開放自我:敞開心胸來面對組織中的人與事,並且以信任的態度,營造互信的基礎。(二)同理心:不要對於任何事件妄下評斷,不妨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試著為對方想一想,並接納對方的想法,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我最喜歡的就是以上這兩點,我覺得不只在於同事之間才應該重視溝通,就連同學之間、家庭之間也都要重視,因為一旦我們重視溝通了,彼此之間相處的矛盾就會減少,感情也會越來越好的。
      
暑假閱讀心得  13435  2018-09-09 16:15:39

看完這本書之後其實心中有許多感觸,為什麼說心中有許多感觸呢?是因為我們今年升三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學校都會安排每個通學到醫院去實習。想要去實習也要學分過了才能去實習,當時的我其實非常擔心我不能去實習,因為第一次的技術考我考的非常糟糕 ,當時就在想說我這次考不好了那我一定要靠筆試拉成績接下來就要好好的把握下次的技術考!非常幸運的第二次的技術考考的還不錯讓我能夠順利的去實習。那接下來就放暑假了過幾個禮拜我也準備要去實習了拿要去實習時的前幾天我的心情真的是還滿緊張及焦慮的,怕實習時技術做的不好怕會病人罵,反正心理就是各種擔心。在實習的過程心裡真的是很佩服這些護理師他們每一位護理師都很用心的在照顧病人關心病人,我們實習升在聽交接班時,發現每一位護理師都非常了解自己個案的狀況例如:個案所做的檢查、報告及資料以及在入院時都會先詢問個案的基本資料。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家屬對護理師的態度就是很親切,那有些家病人對護理師的態度就不是那麼好,雖然那些家屬對護理師的態度不是那麼的好但她們還是保持著專業的態度來去照顧病人這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地方。經過這次的實習真的讓我們學習到很多臨床的經驗,以及面對病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態度。
      
107暑假作業  13306  2018-09-09 15:40:37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1.死後的世界2.生死大事3.《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 作者:1.雷蒙·穆迪 2.David Carroll 3.陳原 *文章(三篇): 1.面對生死攸關的洗鍊~2.人際心理治療在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的應用3.為保身心靈健康從瞭解憂鬱症開始 作者:1.李佩璇2.張學善3. 陸文悌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首先我要先講死後的世界這本書主要在講述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經驗的智慧書,作者表示瀕死體驗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處於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體驗。原本不相信人死後仍有意識的作者,在就讀哲學研究所時,第一次聽到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喬治·里奇訴說自己不尋常的瀕死體驗:在1934年他曾經死亡約9分鐘,在搶救期間他看到軍醫為自己急救、遇到光體、經歷如電影般交疊閃映的人生回顧,並感到無比的自在。後來他經心臟注射了腎上腺素而甦醒,他的故事讓作者在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來是生死大事這本書在書中指導了我們要如何幫助所愛的人走完人生旅途。「死亡使一切不對的事情都變得理直氣壯了。受苦不是神的處罰而是試煉。一定要了解病人的需要。對他要坦白不悲觀,誠實而不否定。不該告訴他生存無望。垂死者最主要的感覺是孤單,或許我們能為垂死者做的只是陪伴而已。只要他能力所及的事,就讓他去做。」垂死的病人最主要的恐懼包括宗教困惑、害怕痛苦、分離被棄、存在意義……等。而大多數老人對於死亡的畏懼低於年輕人或中年人。對死亡過程反應依性格、宗教、種族背景、致死疾病種類、支持系統而定。兒童看待死亡方式比較間接,是一種隱喻的方式。小孩建立死亡的概念方式是由想像力及父母的價值觀而來。 最後是《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這本,在這本書中以回憶錄的方式倒帶出自己不平順的一生,從小時候為著親戚間的爭吵,母親選擇自殺身亡,阿祖阿嬤年歲大了過世,到最後父親因疾病突然過世,讓他的家人只剩下兩個妹妹,其他的長輩都先行一步離開世間了,這讓作者他對於死亡有很深刻的體會,再加上他小時候因為沒有零用錢,為了想玩跑去河邊玩水差點溺斃,等到他長大,因沒父母管教、成績不好,就不想繼續升學,選擇找尋機會賺錢,只是奇妙的是他為了賣舞廳的門票,開啟了不斷轉學的高中生活。如果只看作者的生平,只會認為他的親人緣淺,但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他與不同於凡人的思維,那就是想盡辦法賺錢、想辦法認識潛在客戶的相關人士,努力拼命工作賺錢,即使遭到毆打、槍擊事件,他還是堅持住自己的道路向前進,這真的很讓人佩服他的努力。 參考資料: 面對生死攸關的洗鍊~ ,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027425&dtd_id=3&q_key=%E9%9D%A2%E5%B0%8D%E7%94%9F%E6%AD%BB%E6%94%B8%E9%97%9C&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人際心理治療在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的應用,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84362&dtd_id=3&q_key=%E7%82%BA%E4%BF%9D%E8%BA%AB%E5%BF%83%E9%9D%88%E5%81%A5%E5%BA%B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為保身心靈健康從瞭解憂鬱症開始 ,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84362&dtd_id=3&q_key=%E8%BA%AB%E5%BF%83%E9%9D%88%E5%81%A5%E5%BA%B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目前第157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574][1575][1576][1577][1578][1579][1580][1581][1582][158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