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3年級 13217 2018-09-08 02:15:15
書名: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感謝折磨你的人、挫折的力量
作者:岸見一郎、凌雲、亞當·傑克遜
心得:
看完「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明白誰都不能代替你過自己的人生,也不能代替你解決問題,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活著的目的。人生是自己的,想過怎樣的人生就該自己爭取,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當自己人生的主人翁!想過自己理想的人生,就不該被他人的想法干擾,更不必強求周遭的認同,不用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而是要為自己的人生好好負責!阿德勒說:「我們不是由經驗所決定,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意義,再來決定自己。」所以過去的經驗不該是綁架我們前進的利器,而是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因為有這些經驗讓我們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順。當我們有勇氣接受自己、面對現實,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並在自己的人生做出好的選擇。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唯有向前看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感謝折磨你的人」看到這個書名讓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別人都已經折磨自己了還要感謝他,看完後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富勒曾寫道:「折磨可以使人變得更堅強,儘管不能使人變得更富有。」他說的沒錯,我們會因為不想被折磨而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在找解決方法的這段期間裡我們一定變得更聰明、更進步!雖然這些折磨不會讓我們變有錢,但卻可以讓我們變的更強大!人生如果要過得一切順利,其實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就因為不可能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做好受折磨的準備,甚至把那些折磨過你的人當作是貴人。「重要的不是遇到什麼困境,而是如何藉著困境向上躍升!」這句話是我在書裡看到的,也是它讓我明白重要的不在於遇到什麼困難,而是我們都要把這份困難當作一份挑戰,也藉著這份困難磨練自己讓自己更進一步!在「挫折的力量」有一部分特別寫道「《從創傷中成長》沒有人會認為創傷對於個人成長是有益或必需的,創傷的本質包含著痛苦。而頂尖的心理學家證明:創傷會帶來徹底改變人生的獨特機會。」這寫道很貼切就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人如果過的太安穩、順遂,那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凡是過的太平穩,一遇到事情必定會措手不及而逃跑,反之,若人時時碰壁遇上困難,這個人一定會想辦法解決,在解決困難的時候這個人同時也在進步。這個道理就像書上寫的《從創傷中成長》,在成長的路上誰沒有狠狠的跌過一次,這些留下來的傷痛是許多人不堪回憶的事情,但有些人卻可以輕鬆自在的分享自身的經歷!創傷是痛苦的,但站在正面的地方,創傷是成長與嶄新最好的機會,有些人一輩子也不願意面對創傷,因為他們覺得害怕、覺得創傷醜陋、覺得一切都不可能了,可是他們從來都沒有試著放下過去的創傷走出來看看世界⋯沒有去面對過又怎麼知道一切的可能性呢。現實是殘忍的,讓自己一直困於創傷中,並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方式,所以我們都該藉著挫折的方式成長!「創傷後的成長是證明了挫折衍生的力量並非偶然的結果,而是千真萬確、保證能為未來帶來更好更新的機會和希望的事實。」
|
多次遭受家暴的外籍配偶 12296 2018-09-08 01:30:03
一位多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外籍配偶之護理經驗
每次只要看到有關於家暴的事情不管是從新聞還是報紙知道的都會非常的不捨!而且通常被家暴的人都不會只有一次!這篇文章中的外籍新娘已經多次遭受先生暴力毆打,因為來自越南,身旁無親友陪伴,從驗傷開始就坐立不安且焦慮無助。看到他們這樣其實是很心疼他們的,他們是離開自己原本的家鄉獨自一人來到台灣,但是他們卻遭受到這樣的對待。身為護理人員的我們,我們可以透過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安排隱密安全的醫療環境進行醫療處置。我們也可以從陪伴還有關懷中鼓勵個案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幫助他們情緒的宣洩,更可以提供關於家暴相關的社會資源來幫助他們!個案的先生是因爲工作不順遂,然後酗酒,喝完酒就會開始摔東西、發脾氣,用酒瓶砸個案。雖然個案感到非常的無助而且徬徨,多次想要放棄然後回到越南,但是想到自己無辜又可憐的年幼雙子就打消這個念頭。我覺得這種因為自己的事情不順就酗酒家暴自己身邊的人的人非常非常的不可取!人生都會有一些不順遂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舒壓,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這種把脾氣發在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的身上的方式!這種人身邊的人是讓人非常的心疼以及不捨的!所以我們護理人員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去發現問題,提供完整性的照護還有後續的轉介服務。讓受暴者得到完整的照護,讓他們可以重新燃起對生命的信心!
|
失控的照護 14576 2018-09-08 00:37:59
故事一開始 主角將父親送入了老人之家 設備非常的完善 提供各種社交 學習場所 還有運動場所等 讓住進來的人可以好好的享受晚年的生活 直到去世 但需要支付一筆非常龐大的金額 才可以住進這所幾乎完美的養老中心 可是光看到這邊 我就有點不太開心 為何要把自己的父親或是母親送進養老院呢? 我覺得這樣對父母親很不負責任 畢竟他們也把自己扶養到長大 我覺得把親人送入這種地方 給我一種把他們送進去等死的感覺 超級不喜歡的 雖然是說會給最棒 最優的照顧 但我覺得這樣做很不負責任 親情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嗎? 但通常被送進去的都是患有失智症的老人家 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記憶 還有對親朋好友的記憶 而且也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他們已經夠可憐了 再怎麼說也是自己家人 不應該把他們送進去阿 可是有時候並不能怪他們把自己的父母送進來養老院 我舉一個例子 可能有一種人 對自己患有失智症的父母 已經沒有耐性了 才會把他們送進來 因為怕會動手傷害他們之類的 當親情 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可能也是逼不得已 才會將家人送進養老院 我覺得這本書還蠻有趣的 他在探討老人生死的問題 而且我們台灣目前已經快要面臨高齡化社會了 生 的話 可能會拖累自己的家人 死 的話 難道你忍心將自己的親人殺害嗎 這次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 我還記得 我之前看過一部漫畫 叫作悠遊白書 在暗黑武鬥大會中獲得勝利的人可以獲得一個願望 但其中有一個人的願望就是希望老人都消失 難道老人年輕時對社會都沒有過貢獻嗎?
|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3167 2018-09-08 00:36:50
書名:人際溝通 作者:Joseph A. DeVito
讀後心得:
當初會選擇這本書來看,是因我認為溝通是一件生活中無法去避免的事,也是人與人之間很重要的聯繫,從基護課和這本書裡知道了溝通分為語言及非語言,也知道了溝通有一套理論在,語言溝通就好比如人和人之間從陌生到熟識,得先藉由溝通的方式來找到彼此之間共同點進而慢慢搭起橋樑,溝通有時也能達到緩解衝突避免誤會的功效,而非語言溝通就像是我們安慰他人時拍拍肩膀,在對方挫折時給予一個肯定的眼神,最理想的溝通模式是雙向溝通,當為單向溝通時則無法達到溝通所該有的效果,舉例來說,這次實習時就有看到學姊和病人的看護說病人目前消化不好晚點確認過消化情況再灌食,但一轉頭看護卻準備要灌食了,像這樣的溝通就是無效的單向溝通,所以如何有效溝通讓對方準確接收到自己所要表達的訊息就是我們該去學習的,和身邊不同科系的朋友聊天時也發現大部分的朋友他們也都會上關於溝通的課程,可見不管什麼領域的人跟服務對象的溝通都是很重要的,但我認為護理中與病人的溝通尤為更重要,畢竟每個細節都關係到病人疾病的痊癒過程,總而言之,我相信修好溝通這個課題對我們在與家人朋友的相處甚至職場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未來我也會繼續在每一次的溝通中學習並有效的將溝通運用在生活中。
|
暑假作業 13387 2018-09-08 00:30:08
這本書裡有很多關於人生的哲學和道理,讀完這本書後我才深刻體會到原來現在的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雖然阿罵的申活很窮困,但是在阿嬤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絲的不開心,反而是有滿滿的笑容掛在臉上。書中的道理都是可以從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就能領悟到的,阿嬤能了解這些道理,那是因為每天都過得很節儉,很平靜且充實的生活,也因為這樣的生活讓她能獲得這些人生道理。超級阿嬤曾經說過一句話:「味道都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拌過後味道也都相同。」其實阿嬤說的一點都沒錯,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不要一直抱怨窮,即使我們窮,但是要窮的開心,即使我們身處困境,也要從困境中求得再次的重生,日子不管是怎麼樣都能過,事情總是正、反兩面,完全看人怎麼去想,想的輕鬆,日子就快樂過;想的難過,日子就不好過,其實我們也不需要羨慕現在的有錢人,只要知道如何在逆境中苦中作樂,就算錢財不多,也能快樂。 看完《佐賀的超級阿嬤》後,我體會到了一件事,如果當我覺得窮,當我覺得貧困,就應該去想想超級阿嬤會怎麼做。再去想想非洲或國際的難民們,哪個生活不是過的苦不堪言呢?他們窮到沒東西吃、沒衣服穿、沒澡可以洗、也別說是上學了!想到這裡,我就覺得我還是很幸福的,何必為了那些不必要的物質慾望受牽引呢??試著做個勤儉而滿足現狀的人,說不定能得到人生中更多的樂趣和驚喜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