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6暑假作業文章心得 13329 2018-09-07 14:32:26
文章名:自由有理,叛逆無罪:臺北文學•閱影展
作者:楊元鈴
參考文獻: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dtd_id=3&sysid=00488545
心得:其實我一開始根本就看不懂文章的標題與內容到底有什麼關係,但越讀越多遍時才發現原來他們是在討論文學自由的部分,例如文章所提到的:歌詞也算是文學嗎?書寫的媒介是否從此再無限定?然而他們藉由著第九屆的「臺北文學‧閱影展」,讓文學電影更遼闊,利用影展的致敬與呼應,深入探索文學電影的多樣面貌。
巴布狄倫他的作品不僅橫跨多個世代,而且總是深富社會關懷和哲學深意,從反戰到民權、民謠到搖滾。三島由紀夫不僅被視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作品中對於慾望的表達、美的極致與日本精神性傳統的崇尚,呼應著日本戰後社會的劇烈變動,以及後來以身殉道、切腹自殺,都讓他成為當代日本最具爭議性的傳奇人物。這兩個人都可以代表著自由的象徵。
巴布狄倫在發表他得獎感言時所說的,他從來沒有時間問自己的歌是不是文學,歌必須被唱出來也需要被聆聽,才會有創作的值得。文學不但不僅是文字的書寫,像是電影中從來就不只是連續動的影像,每秒二十四格的醞釀與發酵中,紙本化成為螢幕,說的都是永恆雋永的故事。只有在不斷重複的傳誦、觀看、再現、閱讀的共鳴中,看見屬於每一個時代裡的自由。
|
106學年度暑假作業 14176 2018-09-07 14:27:46
『一年級』主題:「與醫療照護相關」議題
*書名: 哈佛教你推動醫療管理 作者: 羅伯.柯普朗, 麥可.波特, 湯瑪斯.李, 托比.寇斯葛洛夫, 茱莉.巴蒂拉娜, 提吉安娜.卡賽洛, 卡瑪麗妮.蘭姆達斯, 伊莉莎白.泰絲柏格, 艾美.塔克, 瓊.卡然巴哈
*書名: 創造性治療 作者:Cathy A.Malchiodi
*書名:台灣護理典範人物 作者:不明
網址: http://khd.kcg.gov.tw/Main.aspx?sn=711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哈佛教你推動醫療管理這本書中內容涵蓋了8大重點:
創新:可望加速創新步調與價值創造的新醫療成本計算方式。
策略:醫療改革要成功,必須爭取關鍵人物的投入參與。
管理:接納變革取決於變革推手的非正式關係網絡。
執行:組織必須對顧客需求有更深入的見解。
轉型:領導人應協助讓企業文化成為變革加速器。
實務:組織應設立第二套營運系統,用在策略的設計和實施。
領導:經理人可運用策略克服變革阻力。
運作:高階主管必須營造良好環境,讓高績效流程生根茁壯。
新的流程要發揮效用,企業必須更廣泛地重新定義工作 :增加訓練以便支援那些工作, 並培養第一線人員的決策能力;調整獎勵制度, 重視成果也重視過程;企業必須重塑組織文化, 強調團隊合作, 個人責任感, 顧客重要性;重新定義經理人的角色和責任, 要求他們監督流程, 培養部屬而不是監督部屬;調整資訊系統, 以協助跨部門的流程順暢運行, 而不只是支援各部門而已。
創造性治療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整合的技巧與技術,能夠提升兒童臨床工作者的實務能力。這本書非常適合下列伙伴閱讀:臨床心理學家與學校心理學家、藝術、遊戲、以及其他表達性治療的實務工作者、兒童精神科醫師、社工、以及諮商師。在這個領域進修中的伙伴也將發現本書是一本非常容易理解、具有豐富訊息的教材。
台灣護理典範人物這個是我從學校暑假作業通知看到的一個網址,我是一個很懶的人,所以不怎麼想借那麼多書來看,所以才選擇這種方法;在這個網址裡面我看到了非常多的人,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想要幫助別人,甚至有些人還免費的幫助原住民或是早產兒跟愛滋病病患等等的病人,我覺得看完他們做得那些事之後在過來看看自己,覺得自己是多麼的自私,曾經在英文分班上課的時候看到有別班的正要去上廁所,結果他突然肚子痛到蹲在地上,而我卻在旁邊看著還非常猶豫要不要去幫他,但是我始終沒有鼓起勇氣去扶他一把,經過這件事的時候我就決定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他們。
|
107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3154 2018-09-07 14:14:37
探討人際關係的主角「自我」,說明自我概念、個人特質以及人際知覺如何影響人際互動。繼之探討人際關係的基礎「溝通」,說明溝通的管道、障礙,及有效溝通的語言與非語文方法,最後,則是探討人際關係的阻礙---情緒、壓力與衝突,及其因應與管理的方法。希望能呈現一個基本架構與藍圖,以引導讀者用愛心、努力與實踐,建立個人人際關係的美好世界。人際關係,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面對的課題,人際關係處理得好的人,就容易一路順利、如魚得水;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就容易招人嫉妒、在背後毀謗,因此不可不慎。其實有種人,別人先釋出善意的與你交流,但是可能是本身不太會人際交流還是會害羞吧,總是會表現出很冷淡或是直接無視別人,這樣的人其實會讓人覺得是在熱臉貼冷屁股一樣不好受呢!這世界有不好的一面,人也一定有好有壞,但是,你最好假定每個人都是善意的,雖然事實不一定如此。人們都傾向於成為別人預期中的那種人,當你認為別人總是惡意的,最後他們真的就是惡意的,但是如果你認為別人出於善意,他們也很可能會對你的預期產生反應,結果自然變得比較好。既然是溝通,就一定會有人反對,同時,可能還有人會抗議,你可以選擇當場回駁或怒斥,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可以選擇互相良好的溝通,經過大家討論,採用一個大家都學得比較好的辦法,雖然可能會跟自己原本想得不太一樣,但是能做到兩全其美已經很好了,退一步求其選。
書名: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 作者:陳皎眉
書名: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作者: Julia T. Wood
書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作者: 戴爾卡內基
|
暑假作業-遺愛(器官捐贈背後的真相) 14080 2018-09-07 14:02:17
器官移植是現代醫學的奇蹟之一
讓許多患心、肺、肝或腎重症的病患,懷抱一線生機.
可是適合移植的器官來源不足,遠遠低於實際需求,這使得器官捐贈領域,充滿了供需張力、充滿了緊迫與焦慮,
也充滿了血汗與淚水,還充斥了謠言與誤解;但這更是一個充滿大愛與希望的領域.
這本書是由美國器官移植協調師的現身說法,透過一則則
生死交關、驚心動魄的故事,講述器官捐贈背後的真相,包括
腦死判定的標準和程序、器官摘取手術的現場報導,捐贈家屬面對親人死亡的抉擇、親情倫理的牽扯,還有各族裔固有習俗文化衝突......這是一堂堂義意深長的人生課,讓我們對於死亡與生命,有了更深刻的凝思與了悟.
在我讀完這本書裡的幾個章節後其實內心有些複雜,原因是裡頭的故事都是真事。 第一章-腦死(如果病人已經腦死,洋娃娃動眼現象會消失,病人的頭部往兩側轉動時,眼球會跟著向同一側轉動。) 看完這一章節後才發現人腦其實很脆弱,在判斷腦死前總會做一大堆測試來判斷這病患是否為腦死,就像反射測試-像是有人用筆壓住你手臂的皮膚你應該會有疼痛感而收回你的手,又或者是
有人拿光照射你的眼睛然而你的瞳孔應該是要收縮的!不過這些反應在腦死的病患上是全部不會出現的。
一旦病人被宣告死亡,並且醫療人員取得捐贈者的捐贈卡或家屬的捐贈同意書之後,移植協調師便能如同正式醫師一般,接手該名捐贈者後續的器官摘取安排。 腦死的病例讓護理師可以跳過「護理人員法」行事,美國每一州「護理人員法」的規定不盡相同,但都要求護理師不可在沒有醫師的命令下自行其事。
然而器官捐贈是非常複雜的程序,其中有可能出錯的環節層出不窮。
|
106-2 暑假作業-爸爸.我不會忘記你 14093 2018-09-07 13:51:42
雖然我身邊沒有人有這個經歷,但是讀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即使是一個家庭也要有好的
溝通和相處方式,我們這個年紀會覺得家人只要妨礙我們做事就是覺得麻煩但我們並
並沒有想過他們這樣做是對我們好,讀完這本書的同時我才知道失智症是一點一點的
一天一天累積的,失智症治療的方法是開刀吧!越早發現越早治療,但開刀就是一種
害.不過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無論如何陪在他的身邊不要讓他一個人待著亂想。
雖然陪伴只是暫時緩和他們的病情惡化,但至少能夠添加一點愛與溫暖在他身上,不
會讓他覺得空虛,這本書雖然讓我們知道失智症是一種病也讓我們都了解一個家沒有
溝通和相處方式那麼就不會有愛!若我身邊的人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會用盡所有方法
來關愛他絕對不會讓他一個人我也不會願意讓時間再次倒轉,要如何做一個孝順的兒
女?!就是要從現在開始不要輕忽家人而不是事情發生了才再苦苦求著重來一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