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0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04][1605][1606][1607][1608][1609][1610][1611][1612][161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2018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13436  2018-09-07 00:08:57

班級:護二己 姓名:黃玉心 學號:1055101297 座號:35號 書名:<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 作者: 吳麗娟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作者: 岡田尊司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作者: 吳姵瑩 文章:<治療性人際關係養成歷程要素之探討> 作者:張凱雁、康云瑄、戎瑾如、蕭淑貞 <運用關懷理論於一位反覆自殺者之急診照護經驗>作者:吳佳玲、李香君 <照護一位間質性肺部疾病患者無望感之護理經驗>作者:黃珊英、洪香蓮 心得:閱讀完<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後,讓我了解到什麼是「界限」,所謂的「界限」呢,其實並沒有清楚的分界。例如:「在國外,當你隨意進入他人領地,他們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槍射挖外來者的。對於屆縣內所有物的保護欲是非常明顯的。反觀華人文化不同了,當你想裝修房子會遇到很多聲音干涉,像似父母、家人,甚至連接訪鄰居都會參一腳。」由此可知東方人較不在意界限。但是若一旦缺乏界限的情況發生時,就意味著你沒有能力守著房子的那道門,別人就可以侵門踏戶到你的屬地而我們卻不能夠去拒絕他們對我們所作的要求。 然而,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界限,而我們在小的時候並未察覺到,那是因為我們並不了解我們心裡的感受,而大人卻因此的剝削著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的了借到我們心裡的感受,在這時若大人以小時後的方式對待我們,我們則會顯得不開心或是憤怒,而這時候就會產生了爭執。所以我們必須預防這種不必要的爭執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溝通。 還有在閱讀完《治療性人際關係養成歷程要素之探討》後,我的想法是,幫病患進入醫院時,會不會因為生病的關係,而導致情緒上的不愉快或者是生理上的不舒適,然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表現出我們的同理心,並切事實的關懷他們,讓他們感覺到,其實在醫院並不孤單。文章中有說到:「關懷的態度是需要護理人員透過自我反思,激發內在力量進而實踐。」所以我們在照護病患的同時也要實踐關懷的力量。
      
暑假作業心得  14523  2018-09-06 23:17:3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戊 學號 1055101431 姓名 吳宇涵 書名 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作者 曾明鳳 出版社 台灣教育評論月刊 出版年月 2015年4 月 索書號 無 ISBN 2410-325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人與人互動溝通似乎「千里一線牽」,看似便捷,但背後隱藏的人際關係卻往往被輕忽。 2溝通並非萬能,但不溝通則萬事不能,藉由良好溝通才能推動組織運作,順利達成任務。 3人際溝通能力絕非耍嘴皮之力,而是在不同情境中、面對不同對象時,能有理性、合宜的應對 能力。 4無論個人地位與社會身分、階級為何,皆突顯人際溝通能力之重要與優勢,舉凡與人接觸、 與人相處,人際溝通能力的提升便是不容小覷的一環。 5凡事透過公 正、公平、公開的說明並尋求問題解決之道,而非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一味採取消極 逃避或排斥心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許多衝突都來自溝通不良,雖影響溝通的因素不勝枚舉,如:溝通情境的變化、干擾太多、訊息錯 誤、語意不清……等,但溝通不良或衝突主要是出在「人」的問題上。我認為溝通是很重要的一件 事,這是每天都會有的行為。「人際溝通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溝通情境中,個人能有效達成自身目標 且能符合情境需求,做出有效且妥當的溝通行之能力。因為一個人要完成某件事需要別人協助時, 往往都要與人溝通協調,才方便達成這件事,我們人的溝通能力可以成為自己的助力,或也有可能 是引起紛爭的導火線。好的人際溝通真的很重要,人在喜、怒、哀、樂的時候,時常語調、用詞都 會不一樣。生氣與開心自然是不同,溝通起來得感覺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性。經過我的一些經歷,我 發現有時候我的表情別人看起來我像在生氣,可是我沒有。這樣常常讓我被同學、家人、朋友誤會, 我也不是有心的。所以在平常我必須更加注意我得說話方式以及口氣,這樣一來在人際溝通方面就不會那麼容易發生衝突了。 根據學者Spitzberg 和 Cupach 的溝通觀點來看,良好的溝通能力應符合溝通動機、溝通知識與溝 通技巧三面向,並能表現出妥適的溝通行為之能力。與人溝通時,透過公 正、公平、公開的說明和 尋求問題解決的發法,運用適當溝通方式作為應對,這樣就能得體合宜並達到有效溝通,獲得應有 的認同與尊重。
      
『二年級』暑假作業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13296  2018-09-06 23:00:38

*書名(三本):1. 【人性的弱點】75周年最新增訂紀念版 改變一生的人際溝通關鍵法則 2. 一看就懂!卡內基人際溝通術 3.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作者: 1. 戴爾.卡內基訓練機構2. 沉零編著3. 艾恩.史都華 *文章(三篇):1.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組織溝通滿意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 2.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之研究 3. 教練和選手的人際溝通能力對教練—選手之間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差異和團隊凝聚力的影響 作者:1. 王秀紅2.李秀姿、陳昭儀3.王俊明 【讀後心得】(至少 500 字):說到溝通,必定會想到戴爾.卡內基,也就是近代溝通學之父,他的很多理論真的幫助人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像愛情、事業那些大部分人都覺得重要的東西。而對我來說,平常人際溝通就已經很重要了,不單單是在護理專業上。像第一篇的文章裡說:「加強專科護理師之溝通管理,提供正確訊息及溝通滿足,可增進其工作自我效能」,我覺得沒錯,如果一個護理師很兇的話,個案可能會因為害怕而不告訴護理師他真正的需求,這樣沒有效率,也不能達到最好的護理。下一篇我讀的文章裡,台北三所國小裡的學生,有接受「創造性戲劇教學」的小學生,在人際溝通量表、同理反應及自我肯定上,都比沒上課程的小學生要來的好,戲劇不單單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紓壓的方式,創造性戲劇教學使參與者在同儕間建立了友善而親密的關係,怪不得我身邊戲劇社的朋友,都性格好、開朗,人緣也不錯。最後一篇則是教練與隊員的溝通,雖然我沒參加過任何校隊,但是我看比賽的時候看的出來,教練跟隊員是要有一定的默契,而隊員之間教練的行為差異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是很大的,那要怎麼做才可以有默契並且有很大的凝聚力呢,當然就是溝通。看了那麼多的書跟文章,第一本書我最有印象的一段是說,如果你想要有影響力,那你必須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反應,站在比別人更高的地位,可是我們畢竟都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有的時候我們也可能也會去認同別人的看法,不管怎樣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應該保持著肯定的精神去與別人溝通,讓他感覺到你的認可。最後我發現生活上真的很多事情都是靠溝通來解決的,雖然在溝通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爭吵,但爭吵過後的共識,不才是最重要的嗎,看了那麼多人際溝通的書,希望我的人緣能更好一點。
      
暑假作業  13189  2018-09-06 22:52:07

1055101053 護三甲 53 江明哲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作者:鄭佩芬 書名 :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作者:戴爾•卡內基 Dale Carnegie 書名 : 人際溝通高手 作者:戴晨志 文章 : 高壓氧治療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 郭淑珍 、 徐千剛 、 蔡建宗 、 解旻容 文章 : 急診肢體創傷疼痛的輔助療法 作者: 吳尚蓉 、 陳維恭 文章:急診病人臨床照護指引之簡介 作者: 怡懋.蘇米 、 蔡維謀 、 施芊卉 、 李茹萍 溝通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有時候,我們的原則是對的,出發點也是善意的,但是,如果口氣太強勢、咄咄逼人,則聽起來就像是一種無情的攻擊,也徒增他人的反感。而且,我們經常忽略了傾聽的重要性,只顧著說話或訓示他人,忘記留給他人表達的空間。過去,我們都知道說話是一門學問,但卻忽視了聽話也是現代人溝通的橋樑,其實懂得洗耳恭聽,比滔滔不絕的說來得更重要。在溝通時,能夠專注得傾聽,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注意力,也是給予對方高度的尊重及沉默的關懷,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被肯定、被了解,而不喜歡被忽視。因此,溝通大師卡內基曾說:最具說服力的人,是善於傾聽的人。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不能只是單行道,應該以平等互惠的原則,學會先傾聽,在傾吐,仔細聆聽對方的想法,在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才是人際溝通的基本態度,也是使人際關係蒸蒸日上的最佳策略。微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短距離,也就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它不僅能減少摩擦衝突,也是打破陌生的第一步。在加入一個新環境,或面對一群陌生人時,面帶笑容常是攻心的最佳利器,若我們對身邊遇到的人,都能微微一笑,別人也會對我們點頭微笑。
      
暑假閱讀心得4  13539  2018-09-06 22:45:29

*書名(三本):1.我是你的心理醫生 我跟你一樣絕望 2.做一個好人 3.抓住心靈的震顫 作者:1.琳達●嘉絲克 2.許峰源 3.劉墉 *文章(三篇):1.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2.心靈積木 3.躁鬱症 作者:1.李良達 2.辛西亞 3.黃姿華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這六本書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大概就是琳達●嘉絲克的『我是你的心理醫生,我跟你一樣絕望』。 因為我自己並沒有受過任何心理治療的訓練,本身也不是心理疾病的患者,所以對於書中所說的各種療法、學說並不太能理解。我覺得其實在書中,作者在分享憂鬱症個案的想法,並沒有特別說明如何才能痊癒。但一直有提到的就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依照醫生的指示服藥。作者還有說到,憂鬱症是一種現代社會越來越常見的疾病,越早治療,越能體現治療的效果。而不同的症狀,也必須使用不同的療法,有時候某些方法對他有效,對你可能就沒有效果。治療的過程也很漫長,還會有復發的可能。其實在看這本書時,看到作者及個案分享的心情時,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不開心及憂鬱症的差別。腦中常常會浮現「有這麼嚴重嗎?」或是「難道不能換個方向思考嗎?」的想法。但若如果是能夠這麼簡單的解決,憂鬱症就不會是一個病名了。作者說,憂鬱和不開心是不同的,那是更深沉、更兇猛的絕望感。各種自身或社會性的原因,都可能讓我們的心靈直接破碎,而碎掉的事物,是無法簡單的回復原狀的。我想作者就是希望能透過自己及書中個案,告訴大家其實並沒有你想的絕望。總是要嘗試後,才能跨出痊癒的那一步吧!
目前第160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04][1605][1606][1607][1608][1609][1610][1611][1612][161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