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1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09][1610][1611][1612][1613][1614][1615][1616][1617][161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學年度暑假作業-閱讀心得報告  14219  2018-09-06 14:57:04

五護一己 1065101259-23 李翊筠 心得報告 書名: 創傷的積極力量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芙蕾莉·班寧克 我的心得是隨著後現代時代的來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以建構解決之道為晤談主軸,成為心理治療派典轉移的代表之一。焦點解決治療的興起幾乎平行於正向 心理學的發展;焦點解決治療與正向心理學大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非常重視當事人的目標與願景、成功與資源、希望與優勢、行動與步驟、改變與 進展。透過諸多研究與實務的證明與支持,正向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已然在世界的心理學及心理治療領域,積極發散著美麗的影響力量。   關 於創傷主題的專業工作,是心理學及心理治療領域的重大議題之一。《創傷的積極力量──正向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的合作策略》一書針對創傷療癒工作,將正向 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的理論與技術多方系統整合,對應著過去傳統助人理論,提出了迥異的觀點。對於初次接觸這些觀點的專業工作者,有如投下一震撼彈,但 是,對於曾經嘗試應用的助人工作者來說,則早已發現對受助者會是相當有助益性。更為可貴的是,在這本書中,除了清楚說明相關理論之外,更能配合章節重點提 供許多相關案例故事與實際練習活動,讓讀者可以輕易捕捉概念,甚至容易有信心敢於開始嘗試相關介入行動,真可謂是相當實用的一本工具書。    《創傷的積極力量》一書所整合提出的創傷處遇觀點,可謂是一種視框的轉換,讓受助者在知覺轉移的過程中,深度接納創傷的負面影響,引動復原力與賦能的自 然療癒力,而轉化創傷成為生命韌性。同樣可貴的是,這樣的創傷療癒歷程,對助人工作者自身,將會減低其獲得替代性創傷的風險,反增擁有替代性生命智慧的機 會。本書提供創傷治療工作另一個相當有意義的思維與行動面向,誠摯希望其能夠真的成為相關專業助人者於實務戰鬥中,一股實際有效的支持力量! 本書有幾項優點:1.整合正向心理學、希望理論、SFBT的觀點,探討與建構可以幫助創傷倖存者的新模式與途徑;2.提出研究結果說明正向情緒的影響力,深具啟發性;3.列出一一七個練習、三十三個案例、四十則故事,幫助讀者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務應用。   對SFBT有興趣的讀者,可透過本書對SFBT的主要概念與實務應用技巧,有整合性的學習,同時可以藉由練習活動,實際體驗與練習SFBT;對想要╱需要協助創傷倖存者的助人工作者,本書更是很好的實務指引。   臺灣社會這兩年發生數起重大創傷事件,有不少人正走在創傷後復原的漫漫長途中,本書的出版可以提供助人工作者、創傷倖存者與家屬親友一個不同的選擇,深具意義。
      
寒假作業3  13199  2018-09-06 14:31:07

篇名:一句話的力量 作者:康家儀 心得:裡面講了很多用一句話來到出人生道理,人生的成敗常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而有決定性的影響,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但對人有用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當自己陷入低潮的時候也會因朋友的一句關心而感動得哭起來了,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句話但對我來說卻是振作的動力。現在已經要升高三了課業壓力也會變得比之前還要大,也要為以後的實習做好準備,「只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就能產生奮鬥的勇氣」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只要一考不好就會覺得自己怎麼都讀不好明明已經準備得這麼認真了,但看了這本書後想想,成功的人始終是用最積極、最樂觀的方式去面對失敗,而失敗的人大部分鬥士常常沉靜在悲觀消極的狀態哩,所以做事情當然不會好,我們要一直去超越自己以實際行動去控制自己的人生,想要成功一定要有積極的想法便會產生奮鬥的勇氣,使自己越挫越勇不段的挑戰人生的高峰,我覺得這句話到未來也會一直用到,護理這條路本來就不輕鬆,也會常常遇到很多挫折或是病人害是家屬的謾罵,但往好處想我們可以增加自己的人生經驗並且修正錯誤!
      
暑假作業 文章分享  13199  2018-09-06 14:03:30

書名:不抱怨的人生法則 作者:劉麗茹 心得:我們常常會不經意地抱怨身旁的任何事物,一旦開始抱怨我們就會把焦點注意在不如意的事上,如此一來就不能好好分析是哪裡出錯還是有甚麼漏掉的地方, 抱怨其實也只是在指責我們生活中的不如意,而生活在這樣不順心、不快樂的環境與狀態裡,則會加重了我們心中的壓力。這本書告訴我要用樂觀的精神去面對未來的每一件事,就算有甚麼不順心的事也要告訴自己要樂觀的面對,只要這個不順心過了以後就會有更好的事情迎向而來,也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沮喪傷心,失敗也是一種美麗,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完美平順的。冷靜、戰勝心靈折磨這個部分也是我印象很深的部分,常常因為緊張而做不好任何事,尤其是在考技術考的時候,明明平常練習的時候做得特別的順,但一到考試進入考場時就會超級的緊張,反而把步驟都忘光光了,在考試完後也會覺得時間怎麼這麼短技術都做不完,但看了這本書之後發現其實冷靜也很重要的!人如果有了寬容、包含及諒解,其實也不會也太多的抱怨出現,兩人各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是灑脫更是智慧。我們也要了解及明白自己的長處,並且好好的利用,也不要懷疑自己的價值,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
      
基護、人際溝通與身心靈  13422  2018-09-06 13:54:10

人際關係的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是需要學習訓練的,這本書結合了社會學和語言學,將有關的理論,與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做連結,讓我們可以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運用。不管是人生的哪個階段、什麼工作、扮演什麼角色,都跟我們的人際有關係,也確實會影響著自身的發展。人際關係的好與壞,和我們溝通技巧的優跟劣,有著高度的聯動。有些學生們在人際關係和表達技巧的能力中,仍有進步的空間,作者希望以自己的經驗,能為年輕人的人際關係與溝通表達技巧的學習略盡棉薄。 「人際關係」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每個人其實都具備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每個人能夠從母胎中出生、長大,就已經是人際關係的勝利者、成功者;既然過去是成功的,未來當然也會是成功的 ── 至少成功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所以,我們當然應該要有自信去建立人際關係。 溝通也很重要,如果我們在溝通這方面做不好的話人際關係當然也就會不好。所以我們要多學習怎麼樣與人溝通最合適,既不會傷到別人也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當然這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學習。 「溝通」是由訊息的傳達、接收與解讀所構成的連續性過程。「溝通」有目的的,為的就是要透過這樣的過程,來收集、處理及傳播訊息。越會溝通、越擅長溝通的人,與人建立的關係就越好。我們要與人有美好的溝通,這與我們是否能言善道,會不會講話無關。 溝通的進行其實是千變萬化的,溝通者要注意保持彈性。有時,溝通進行到某一步驟就中斷了,但如果中斷的原因不是外在的,乃是發球的人或接球的人故意使之中斷的;這時,溝通雖然中斷,但因為雙方的意思都已經充份向對方表達了,已經清楚的表態了。所以,我們必須在溝通之前,就要充分了解溝通的進行步驟,必要時,並應該先沙盤推演一番,至少也在腦海中多加思索,不能在溝通的當下再去考慮,否則很容易導致溝通失敗。
      
106學年度暑假作業  13246  2018-09-06 13:37:37

主題: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 書名:當綠葉緩緩落下 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思樂 書名: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米奇.艾爾邦 書名:天堂教我的7堂課 作者:丹尼.白克雷、凱薩琳.白克雷 文章:生命教育中的幽谷伴行-談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作者:李昱平 文章: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作者:陳榮基 文章:生命的最後一哩路-臨終關懷 作者:林育陞 心得:死亡,是一件每個人都會經歷到的事,感覺上距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是卻又是無時無刻的圍繞在我們的身邊,而當這一天來臨時卻又會感到害怕,害怕死亡甚至會去逃避,但是我們卻又不得不接受它,不過我們卻可以選擇以甚麼樣的心情去面對它,所以與其每天活得提心吊膽的,不如放開心胸去面對。這個世上沒有人是可以長生不死的,每個人終有一天都會走到生命的盡頭,只是時間上會不同,所以我們應該活在當下,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做有意義的事,始得自己的人生可以過得有意義,而不是只想著追逐名利,也好好利用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還有就是勇敢的去面對死亡,因為當你勇敢的去面對時,使自己擺脫了對死亡的恐懼,就會學會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有趣;而對於那些害怕死亡的人,可以一步一步的引導他們,使他們接受,放開心胸,放肆開心的過每一天。而對於那些臨終的人,他們或許會抗拒,會想說為什麼會是我,而這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們用正向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去看待這個世界,告訴他們這個世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多多利用自己所剩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想完成卻又還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對於面臨著病痛纏身的人來說,對於他們最好的治療就是不要治療,因為治療,會使他們變得更加痛苦,所以與其讓他們痛苦的過完一生,不如讓他們安詳的離去,雖然有病痛纏身,但是卻可以免去那些治療所帶來的痛苦。其實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帶領著我們前往下一個旅程,是下一個旅程的開始,所以與其怨天尤人,不如開心的迎接每一天、每一時刻。
目前第161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09][1610][1611][1612][1613][1614][1615][1616][1617][161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