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13225 2018-09-05 15:22:09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
1. 請擁抱我 作者: 凱絲‧琪婷
2. 女人人脈學 作者: 貓眼娜娜
3. -一賤穿心 作者:血腥瑪莉
*文章(三篇):
1. 擁抱造出同心,讓空虛的心得以滋潤、成長
2.除了追求交集,更要保持距離
3亂吃飛醋,只會有壞處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人跟人最大的語言依然是肢體語言,在肢體語言裡擁抱是充滿了各種關愛和善意、支持、接受和溫暖。這就是我看上這本書的原因,因為我常常在心情低落的時候,來個擁抱是最令人感到溫暖的,和語言安慰比起來......擁抱充滿支持和溫暖。讓我在低落的時候感覺到那種起死回生和從絕望中找到一絲絲希望,所以我很喜歡抱抱。看完第一本書讓我有一種為自己打開一扇窗的那種心情,被這本書淨化了,因為太多暖暖的字句讓我覺得沒那麼多憂慮感。覺得這句話最好:我們互相支持,擁抱造出同心,讓空虛的心得以滋潤、成長。當我自己低落的時候才發現嘴上說謝謝和身體說,給人的感覺差超多。這本書還教我一件事,當你喜歡一個人,如果加上一個擁抱代表著是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那種。真的是心動不如趕快行動。我看到這的時候心想這本書太神了!很適合現代年輕人。我真是頭一次把書從頭到尾看完,我太喜歡這本了我很推薦因為我也是那種看到別人傷心就會想擁抱對方的人~。第二本書看了能讓女人帶來自信和魅力,成功掌握人脈、情脈、錢脈、命脈…..成為個美麗的贏家。這是屬於一本有關人際關係的書,平面的「人際關係」成為會為妳創造更多資源的「人脈」,絕對是每一個聰明又成功女人的必備條件。我常常聽到老人家常常說: 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在我待在圖書館找書時看到”女人人脈學”時我就在想這會不會是寫怎麼去討好一位人,想出於好奇借了這本來看。人是群居動物想想......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呆著是多可怕的事,於是越看越投入,這本書裡面教我怎麼和其他人交流。
人與人的語言最大是肢體語言,但人在陌生的時候是單單純純用語言來交流。
第一、禮貌
禮貌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現代只要對長輩比較不禮貌一點就會被視為壞小孩,而且對長輩禮貌是一種尊重。
第二、不去敷衍對方
不管是任何人都該真心回覆,而不是讓人感到你是很隨便,竟可能不去回像…嗯、喔……等等類似讓人句點的話。
第三、態度
說話態度別太情緒化或者是用吼的,太情緒化會讓人感覺這人是不是有精神疾病,用吼的就對對方很不尊重,會讓人感覺很差。
這三點是我映像深的,這本書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我沒很深的去真正體會所以我記得的沒很多。
|
107年暑假閱讀心得 13156 2018-09-05 14:54:32
在護理領域中,護理人員比一般人更容易面對病人死亡。但是「從小沒有健康的死亡教育,即使長大後受了高等教育,仍然會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與非理性的觀念。」、「兒童與成人一樣會有哀傷,我們以為小孩不懂死亡,或與兒童談死亡會嚇到他們,但刻意隱瞞或欺騙將造成孩子更多傷害性的幻想與錯覺。」我不知道現在的護理教育中,是否有「生死學概念」的課程?我記得在自己唸護校及護專的時候,並沒有接受這樣的教育,甚至對於「屍體護理」都沒有概念,好像只是簡單帶過?
自己過去的護理教育裡,沒有接觸過護理倫理與法律的課程,也因為老師的推薦,看了「安寧伴行」這本書。書上有太多的案例是以前在臨床上遇過,卻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總覺得理所當然,沒有什麼不妥,站在護理倫理和法律的角度想想,還真替自己捏把冷汗呢!倫理討論的事情,有時並沒有絕對,會因個人的信仰和價值觀及從小家庭培育的背景,而影響倫理判斷,但是如果能像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我們沒有權利選擇病人,但有權利要求好的防護」、「用愛心說誠實話」、「有些事情,法律沒有規定,但是不道德」、「病人有權利得到好的醫療照護」,從倫理的原則-自主、行善、不傷害、公平原則為出發點,應該會是雙贏的局面。
很喜歡桑德絲醫師的名言: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
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
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
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好好活到最後一刻!
|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41 2018-09-05 14:25:02
如果說每個人離世的時間點已有定數,安寧療護的目的是能夠以安寧團隊的專業,協助病人緩和疼痛與不適,有尊嚴的、自然地走向生命的終點。在疾病末期不做侵入性的無效治療、而是給予「緩和症狀」的醫療方式,讓病人有尊嚴的走向人生的終點,並和家人好好的道別,是安寧療護的核心精神。無論你接不接受安寧療護的理念,事實上太少人預先計畫自己「人生最後一段路」要怎麼走,使得家人在慌亂和悲傷中不知所措,往往選擇容易增加病人痛苦的無效急救。「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是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正在推廣的概念。「我們會為結婚做計畫、為退休做計畫、為何不對自己的死亡做計畫」?安寧照顧基金會透過呼籲大家以平常心討論自己的死亡,鼓勵更多人為自己預立醫囑。享受生命中最後的美好,安寧療護讓人多一種「善終」的選擇。
一個安寧團隊中除了醫師和護理師之外,也會配有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等等各種角色,目標都是為了讓病人安心走向人生終點、並撫慰家屬的心靈。如馬偕紀念醫院雖然為基督教醫院,但亦尊重病人及家屬的各種信仰,並不因醫院立場而設限。而當病家發生困難,需要申請相關弱勢關懷補助時,安寧團隊也會在提供諮詢並協助申請急難救助、醫療補助、與喘息服務等不同的社會資源。故事中曾有一個病人在癌末時,不希望讓孩子看到自己最糟的一面,因此一直避而不見。病人過世後,孩子卻無法諒解母親為何「棄他而去」,逐漸變得叛逆。安寧療護提供專業的疼痛控制與舒適照護,讓病人的疼痛降到最低,還提倡重要的「四道人生」,分別是道歉、道愛、道謝與道別。讓病人好好的與家屬進行四道人生,繼續活下來的人才能夠沒有遺憾地走下去。若安寧療護的服務只能停留在安寧病房的空間中,終究會受到安寧病房床數的侷限。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受到安寧療護,「安寧共同照護」透過原診療團隊照會安寧共同照護團隊,一起擬定照護計劃,例如腸胃科的病人可在腸胃科病房中,不但可紓解安寧病房床數不足的問題,也能減少部分病人對於被轉入安寧病房的恐懼。
|
寒假作業 12269 2018-09-05 14:21:03
內外科護理學臨床實習之經驗
心得:看完覺得高護實習真的會被電很慘,經過之前的基本護理學實習後,每天只覺得腿很酸不定時下班肚子很餓而已,但等到高護實習時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而已,加上前面的狀況還有老師一定會更嚴格,因為照顧的個案一定更加困難,會遇到很多急重症的病人,家屬個性也更急會生氣責罵,當老師問你問題時你不會一定會被很嚴厲的詞彙來責罵你,當一次被罵其他學傑也會聽到,可能就之ˇ到這個學弟妹不夠優秀之類的就不會讓你做技術,再來原本在基本護理學學過的技術若不會操作一定也是老師和學姐地雷,但這就是一個還在學習的護生要去承受的因為其他人包括再責罵你的學姐、老師、護理長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沒有人可以十全十美,世人都會犯錯,但是自己要去檢討這些錯誤而不是用不做部會來逃避這樣永遠學不會,而且現在不做以後也未必學得會,就算你畢業了考到證照了在臨床上可能因為不會而害到別人反而更不好。文章中所提到的批判性思考也很重要,在臨床上可能省時間或是要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操作技術時,需要換角度來思考這就是批判性思考,這個既能對每個人都重要,但是有一個原則要遵守,匹如換藥要遵守的就是無菌原則,可能你速度快但卻是染污的,這非常嚴重,會造成後續很多麻煩,所以好好的練習多看多問多做才能好好在這條路走得好走的穩。
蔡淑鳳(2011).內外科護理學臨床實習之經驗‧護理雜誌,58(3),5-11 。
|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73 2018-09-05 13:46:31
書名 :老人健康活動設計 作者 : 林博司、李劭懷
書名 : 長期照顧(第四版) 作者 : 黃惠璣 等18人/編著
書名 : 長期照護政策與管理 作者 : 徐慧娟、葉玲玲、朱僑麗、謝嫣娉、黃英家、張李淑女
心得 :
享有長期照護服務是「人權」而非「特權」,故須依社區需求規畫服務的種類與數量,使資源均衡分布,以達服務的「可近性」與「公平性」。「個別化」與「人性化」的照護是長期照護服務的基本精神。為了減緩失智症的病程,機構會讓長輩們互相照顧,持續增加長輩們的「生產力」,而不是所有的事都靠別人幫忙。疾病終究會走到較為嚴重的程度,後端的照護亦相當重要,因此,除了妥善地安排個別的照顧計畫之外,也會與家屬討論,在失智症進入重度時,則會進行適合的轉介,維持日照中心的照顧品質。為了讓長輩多活動,在空間規劃上有特別的設計,小家的房間以小空間為主,大廳及公共區域則規劃較大的空間,且不備有床,僅放置沙發,讓長輩們會想走出房間活動!亦可以發現中心的人員與長輩之間有良好的關係,不硬性規定每位長輩都要參加,尊重每位長輩。長期照護前半學期都去老年機構,這項活動辦的很好,也讓我們學習到很多,實地去了解比光讀課本的知識是更有用的,不僅可以加深印象,也讓我們暸解機構裡的事物還有和老人們溝通的方式跟技巧,這是課本上學不到的。在長青機構裡,我們都會常常告訴住民要多下來大廳跟大家聊天做朋友,也可以到外面走ㄧ走,不要都窩在房間裡,悶著也不好,我們也會關心住民的來往情形,與長者談話比一般人談話要多ㄧ倍的耐心,或許聽不懂我們還要重述ㄧ次,也或許一直堅持己見,也要多ㄧ倍的包容心慢慢講,也靜靜的聽他們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