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2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26][1627][1628][1629][1630][1631][1632][1633][1634][163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 暑假作業_閱讀心得  13412  2018-09-03 15:05:47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老人溝通技巧 作者:Barbara Bender Dreher

 書名:面對失智老人的零距離溝通術 作者:右馬埜節子

 書名:關懷與溝通 作者:李選、張婷

*文章:護理人員與老年患者溝通的技巧 作者:鄭海燕、李鳳蘭、盛海娥

 文章:找回生活動力:一位失智老人的護理經驗 作者:黃楷雯、陳清惠

 文章:與老人溝通應注意這些技巧 作者:朱美云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雙向互動的一個過程,需要用心去交流,並且可以使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闡述內心的情感。老年人是我們目前人口中增加最快速的族群,在醫院也是很常接觸到族群,而他們也會與我們分享他個人的經驗,同樣的我們也要分享我們的情緒感受、想法觀念及行為表現給他們。目的在於克服那些令老年人苦惱的沉默所帶來之阻礙,阻礙有可能是身體層面的,如不合宜的聽力輔助器或聲帶手術切除;也可能是情緒層面,像是害怕被拒絕或貶低自尊。而這些將會協助老年人感受到在溝通技巧提升後隨之而來的幸福感。

我因為從小沒有跟阿公阿嬤居住在一起,所以其實並不知道該怎麼跟老年人溝通,台語也是不標準的,所以我去實習前在這部分有點小擔心,而它也變成了我實習的某個小目標。真正去實習後,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大部分的阿公阿嬤只要你對他態度真誠、關心他,他就會也以相同的份量去回饋於你,有一些還會整個跟你坦開心胸的聊,就會從他們身上得到一種認同感。但是,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一個阿嬤,她不想要別人幫助她,她覺得她自己可以,就算一個「從床上起身坐到便盆椅上」的動作需要耗費她很多的力氣與時間,但她依舊想要靠自己去完成,我看到時就覺得挺有感觸的,也許就是像書中所說的不想被貶低自尊吧。然後在實習也遇到一些老年人會講出比較摸不著頭緒的話,家屬或看護便跟我們說「不用理他,他會亂講話」,其實遇到這種老年人時若想親近他們,就必須先理解他們的世界,並安撫他們,排除憤怒與不安的負面情緒。

而溝通是真的很重要,因為無效的溝通可能會導致老年人及其家屬都出現令人沮喪的感受。


      
讀書心得2  14229  2018-09-03 14:14:32

書名: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 作者:張文亮 書名:南丁格爾手記2 是誰在遠處吹醒了那一支號角? 原著:南丁格爾 編譯:張文亮 書名:她的職業是護士 作者:林月鳳 看完這一本書後,我真的認為南丁格爾是一位超級了不起的人他不求回報的心,在戰爭中辛苦的照顧傷患,又忍受了許多鄙視,他卻始終堅持的努力下去,而且他照顧病人時並不僅只有身體,他是許多士兵們的心靈寄託。 「白衣天使、護士」,在現在的社會上大家都認為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職業,可是我卻沒想到在古代的歐洲,竟然是一個卑賤地位的存在,在現代的社會中沒有護士的幫忙,應該會是一團糟吧,要是沒有南丁格爾的出現,那現在的護士這個職業還是會像以前那樣在持續下去。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感謝南丁格爾,謝謝他的努力和付出還有對護理的奉獻和犧牲。 南丁格爾他做的這一切,也讓我了解到了「努力」的重要,雖然努力不一定會讓我們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有了南丁格爾的努力,才能讓護理能夠拓展開來。 書中也提到了,他的護理是從大到小由小到大,每一件事他都很要求,環境的整潔才能夠使醫院更有用,而食物也是必須要乾淨、營養、衛生。之所以醫院都用白色的布料,是因為他怕其他的顏色用髒了分辨不出來,也在廁所和浴室裡加裝了防滑措施,讓病人能夠有一個舒適和安全的空間,而建築是採用通風、透光的形式,這零零總總恐怕都是我們想不到的細節吧! 這本書,對南丁格爾的介紹很詳細,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南丁格爾那不同於一般人的人生,他對護理的堅持是無人能及的,能夠為護理盡那麼多心力的,我想也只有他這麼了不起的人才能夠辦的到吧。
      
暑假作業106  13232  2018-09-03 13:07:50

書名: 只要好好過日子 作者:鍾文飛 書名: 一念之間好運來 作者:賴淑惠 書名: 人是會動的樹都有看不見的根 作者:王啟芬 這些書是我覺得非常勵志的書,裡面各有說到夢想、愛情和人與人之間該如何相處?如何成長等等,而書本上這些事物,大致上都會是人一生都會經歷的,讀完這本,感覺還沒經歷的都提早經歷了,我也上了一門人生最重要的課程。 像我這個年齡層正青春期,都渴望和男朋友來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受過傷或者讀過這本書的人,就只會希望有個平凡得愛情,得知不一定轟轟烈烈才是愛情,像《只要好好過日子》裡面說到談戀愛不是找罪受而是要兩人開開心心,要是不開心,就不會是愛情了;我還喜歡這句話:「成長就像是拿著一大串鑰匙去開門,若沒有一一試過,就不會知道哪支鑰匙能啟動心門。」每一次的選擇也許不會是我想要的,但總該去試試,雖然會跌跌撞撞可我一定都會在這之中成長的。 而在《人是會動的樹都有看不見的根》在這本書上我對這句話最有感覺:人們一切的不幸,都源自於不能安於獨處,我覺得在這個世代獨處的時間好像真的不多,人們常會約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也會去學校上課或者出入社交場所,碰到人幾乎都會說話,所以像我真正能獨處的時間就只有在自己的房間時活動時,有時候我想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放空也好發呆也好,我就會戴著耳機聽著音樂,這樣就能短暫的隔絕外界的打擾,因為有著自己的空間是很幸福的;但一切的不幸也不是通通都來自於不能獨處,真正厲害的人應該是有辦法讓自己不獨處 也能脫離不幸。 《一念之間好運來》有個慾望帶來憂鬱的小故事,有位公主很喜歡收集鞋子,國王就每個月買鞋給她,但是有天她和王子約好要參加舞會 她卻苦惱了很久不知道要穿什麼鞋去參加,所以就因為這樣沒參加到那場舞會,雙方都很失望 公主也因此懊惱很久;這不但告訴我別讓慾望變拖累你的憂鬱,更告訴我更多慾望帶來的只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憂鬱 別讓這些瑣事成為你憂鬱的事物得不償失。
      
106學年度暑假作業  13258  2018-09-03 13:05:40

班級:護三丙 學號:1055101121 姓名:林佳嫺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本: 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作者:曾明鳳 書本: 由哲學之愛觀看護理關懷 作者:蘇瑞源、穆佩芬 書本: 身心靈整合心理治療模式於臨床護理的應用 作者:蕭妃秀 心得: 處於高科技時代,人們透過網際 網路彼此聯繫、互通資訊,藉由網路 大量搜尋知識,聯絡事務大多依賴 email、LINE 與Facebook……等網路軟 體,乍看之下,人與人互動溝通似乎 「千里一線牽」,看似便捷,但背後隱 藏的人際關係卻往往被輕忽。在社會群體中,個人免不了 與他人接觸,凡與他人互動便會有「溝通」的存在,無論其方式為何,目的是要達成有效溝通、建立共識,以期完成溝通目標與需求。 東方哲學則以儒道佛三教論述愛的定義,儒家強調愛人成仁,道家強調兼愛天下萬物,佛家則慈愛眾生拔苦予樂。護理臨床照護為關懷助人之專業,本論述希望透過 哲學愛的理論論述,提升臨床現場的人文素養,落實護理關懷理念,將護理專業知識與 人文關懷進行整合,以發展護理關懷之技藝論,重新肯定護理價值,發揮當責護理之愛。 身心靈整合心理治療模式中全人健康的概念,包含:維持身體的健康需要有適當的營養攝取、身體的放鬆和氣息的調和;心理部份需維持內心的平靜和人際關係的和諧;靈性部份需發展有意義的人生和充滿希望的信念。本文具體說明如何應用身心靈整合心理治療模式於憂鬱症個案、乳癌存活者及其伴侶的臨床照護,以及實證研究結果。最後討論和總結具文化敏感度的身心靈整合心理治療,能夠有效幫助個案從生病的痛苦中,蛻變成生命中成長的經驗。
      
107暑假作業(人際溝通) 護三己 1號  13402  2018-09-03 12:58:35

書名(三本): 《人際溝通高手》 作者: 戴晨志 《站在對方的角度說話》作者:陶然 《有些話,這樣聽那樣說,更好》作者:丹娜‧卡斯佩森 譯者:蘇采禾 文章(三篇) : 《有效人際溝通兩大因素: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作者:吳硯文 《護理人際溝通課程的教學方法探討》作者:胡建偉、王勤榮 《「人生的朋友」人際溝通實踐—綜合活動課程分享》作者:劉樂農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在閱讀完這些書籍文章之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人際溝通高手》與《這些話,這樣聽那樣說,更好》這兩本書籍。這兩本書籍訴說著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學習如何做到在溝通中做到多包容、少挑剔,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說出情緒性詞語;學習如何在溝通中加入鼓勵與讚美。除了控制「說」之外,還需要控制「聽」,人與人相處之間,必定會有衝突形成,需要學習面對衝突時的應對方法,畢竟無法改變他人的言行,也無法改變衝突的情況,在這種時候,雖然無法改變他人,但是可以把自己能做到的盡量完成,也就是學習應對的方法。 在《這些話,這樣聽那樣說,更好》書中有一個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小女孩,她的姨婆瑪莉教導她,若在編織時,線纏成一團,不能只想著要打開那個結。每根線彼此糾纏,關係複雜。想要依靠抽出一根線來解決打結的線團,可能會越纏越緊,更難解開。必須先了解線與線之間複雜的糾結方式,才能看見解開線團的方法。一開始小女孩仍然享用抽一根線的方法解決,心想只要把那根線抽出來,就能解開。解果線團沒有順利解開反而愈緊愈亂,最後只好不得已使用剪刀。後來小女孩總是解不開,決定嘗試姨婆教導她的方法。開始仔細觀察那整團打結的線,試著發現,為什麼一開始那些線會打結…… 這就好比在面對衝突時,人們經常會按耐不住,在沒搞清楚為了什麼事情和原因爭執前,就急著想解決衝突。當發生衝突時,不要在還未清楚了解造成衝突的事情與原因前,就一昧地只想快將衝突解決,需要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才能了解在衝突中該怎麼做,不管是喜歡還是討厭、不信任。相較於自己的想法,知道別人怎麼想,能更明白衝突是如何發生的,並能夠幫助自己了解如何有效解決。真正弄清楚問題的根源,即使你自己認為瞭解情況,還是要了解其他的相關人的意見與想法。這並不代表須聽他們細數你的錯誤,而是表達他們的觀點,他們重視什麼、為什麼重視。並盡可能清楚地且不帶指責的表達你的觀點與重視的事。 我認為溝通在人際相處中,是很重要的一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但卻令許多人傷透腦筋,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人與人之間若缺少溝通,就好比在河道的兩岸沒有橋樑相連,但是這兩本書透過許多簡單的小故事訴說溝通的技巧,我相信只要適當的溝通就能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目前第162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26][1627][1628][1629][1630][1631][1632][1633][1634][163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