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4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39][1640][1641][1642][1643][1644][1645][1646][1647][164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讀書心得2下  13365  2018-08-31 00:47:09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深奧的書,這本書主要是在講壓力創傷症後候群(PTSD),這本書的作者是位 精神科的醫生,這本書也被視為「最近三十年的精神衛生領域最重大的一系列突破」,在裡面作 者有講到以前的藥物、談話治療的效果有限,作者在裡面也有分析他三十多年來用在病患身上的 新療法,像是用瑜珈調解身體、以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來重整記憶,作者在裡面也講了很多 病患,在之前我對壓力創傷症候群雖然有點印象,但只知道他是經過大的創傷後引起的,在來有 印象的是電視劇中女主角因為受到創傷後剛開始都不跟別人講話、坐在椅子上發呆,後來開口講 話後她將有關這件事的事情全部都給忘掉了,在書中比較有印象的是寫到在作者的經驗裡,病患 拿刀割自己,或是抓傷自己的皮膚其實很少是想要自殺,而只是用他們唯一知道的方法來努力讓 自己好過一點,在之前也有聽過有些憂鬱症的患者會透過傷害自己來證明自己還活著,有印象的 還有作者發現病患中有許多人無法感覺到身體所有的部位,有時候作者會請他們伸出手、閉上眼 睛,說說作者在他們手上放了什麼東西,他們往往猜不出自己握著什麼東西,他們的感官知覺根 本消失了,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當感官知覺消失後感受不到周圍的東西,如果是我我 會感覺到很不安沒有安全感。
      
18歲,無解 作者;竹薇  12402  2018-08-31 00:08:02

我覺得以前未滿18歲的時候,都會希望自己可以趕快長大一點趕快滿18歲,因為只要過18歲就可以考汽機車駕照了,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常常在大人口中聽到18歲是一個正值青春的時候。而現在的我過了18歲之後也算是一個成年的人了,也已經考到了汽機車的駕照了、也可以買了自己喜歡機車,可以像個大人做一些小時候不能做的事或是做不到的、不能去的場所。但責任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重。當我做完我想做的事情後,我還可以做甚麼。就像現在我還在為自己的五專生活努力撐過畢業拿到學歷並且也為自己的未來找想。雖然我並不喜歡讀書,也不知道未來的兩年後我能不能順利的畢業而沒有被延畢,五專畢業後也不知道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二技學校,而除了讀書以外我也沒有其他的一技之長,對未來更是迷惘、無知。 現在未滿18歲的小孩子會希望自己可以趕快成年,卻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更是要為自己負責,而過了18歲的成年人會想要趕快30歲因為有人說人生30才是真正開始享受的時候,可以擁有自己的工作以及家庭,而30歲過後的人卻不會再想要變老而想變年輕。所以現在的我覺得其實不用急著想要長大,長慢一點多把握多一點的時間充實自己,尋找自己適合甚麼培養其他才能,未來的人生或許也比較踏實。這本「18歲,無解」讓我了解18歲其實沒有想像中有很大很特別的意義。
      
三年級暑假作業  12581  2018-08-30 23:57:36

書名: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 心得:人生道路上不會永遠是沒有挫折的,這本書,裡有許多勵志話語,當你獨自走路跌倒時候,會因為身旁沒人扶你,所以不會抱怨,而是勇敢的站起來繼續走。不管受的挫有多痛,也會靠自己想辦法咬牙撐過。反之,人生的路是自己選的,不管人生路上有多遠有多顛簸, 即使以後會跌倒,會受傷,也都要學會自己承受,自己療傷。在迷路時只能不 斷地告訴自己,想想當初自己為了什麼而堅持,是為了什麼而走到今天。 書名:心靈捕手 心得:我覺得沒有人喜歡失敗,但失敗卻又是人生的不可獲缺的一部份。如果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那就可能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舒適圈常常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但大多數的人都不想要離開,事實上當你停止犯錯的時候,才真的需要警惕,因為這代表你已經停止進步,停止學習新的東西,所以不要怕錯,勇敢做自己想做的。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 心得:這本書有著許多道理多互相交疊、支撐,很難被單一抽出,透過班上的讀書會的討論,再加上自己又看過兩三遍才完全領會,越看越覺得受益良多,在一邊讀一邊思考的過程,發現自己更有耐心,甚至願意多看幾遍,書中的一些定義,值得細細品味、珍藏在心中!
      
暑假作業:閱讀心得  12619  2018-08-30 19:39:19

護四庚 43號 1045101361 張珮玟 書名:小氣財神 作者:狄更斯 書名:聖誕禮物 作者:歐亨利 書名:說故事的人 作者:沙奇 文章: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提供自主服藥訓練之照護經驗 作者:陳軒毓、蘇渝晴 文章:照顧一位服用巴拉刈中毒個案之急診護理經驗 作者:黃子芸、蔡佳玲、王婉甄、施美娟 文章:協助一位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哀傷過程之護理經驗 作者:李素慧 心得: 我們其實從三年級開始才上到關於個案報告該怎麼寫的課程,然後老師在課堂上也有給我們看很多不同題材的個案報告,在寫個案報告時其實有很多的模式跟方式可以讓我們自己去選擇去寫,而老師在上課時也會讓我們自己去找那些個案報告中的優缺點是哪些,然後應該要怎麼修正才比較好。這些其實感覺都是需要有很多的經驗和足夠的知識、邏輯,才能好好去修正的。 我覺得這三篇個案報告其實都各有很好的地方,像是「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提供自主服藥訓練之照護經驗」這篇,作者用身體、情緒、智能、社會、靈性這五大層面之整體性護理評估收集個案資料,而我覺得作者有很仔細的把這五個層面都打出來,也很有順序的排列,能讓別人很清楚的看懂,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然後像「照顧一位服用巴拉刈中毒個案之急診護理經驗」這篇,就是用Gordon 11項健康功能型態去評估的,這個評估方式就跟我們之前在基護實習寫的個案報告的評估方式一樣,需要收集、觀察很多關於個案各生理系統的狀況,我覺得這種型態的評估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個案各方面的問題,不過有些問題可能就比較需要花時間去詢問、觀察個案。像「協助一位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哀傷過程之護理經驗」這篇,我覺得很好的地方是因為護理人員除了要好好照顧個案外表的傷口之外,更需要細心的去觀察、了解個案心靈的方面。 陳軒毓(Syuan-Yu Chen), & 蘇渝晴(Yu-Ching Su). (2018).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提 供自主服藥訓練之照護經驗.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14:2, 058-067. 黃子芸(Tzu-Yun Huang), 蔡佳玲(Jia-Ling Tsai), 王婉甄(Wan-Chen Wang), & 施美娟 (Mei-Chuan Shih). (2018)照顧一位服用巴拉刈中毒個案之急診護理經驗.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17:2, 108-117. 李素惠(Li, S.H.)(2000).協助一位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哀傷過程之護理經驗. 長庚護理,11:3=31,48-54。
      
1072暑假作業  12262  2018-08-30 19:28:31

暑假作業 護三甲09 張景純 憂鬱症與冠心症並列全球人類失能及社會經濟負,擔的前二大疾病,受到英、美國家的重視。冠心症病發前多無預警,卻易造成身體重大損傷或致命。約20%~30%冠心症患者合併有憂鬱症,研究證實憂鬱症為冠心症之獨立危險因子,且憂鬱症可能降低冠心病患身體活動功能及生活品質,增加死亡率。但因憂鬱症症狀變異性高,合併身體化的症狀表現,增加早期診斷的困難度,而延誤治療時機。在歐美國家,冠心症的臨床醫療照護,多有進行憂鬱症篩檢,以利早期發現並介入改善,反觀台灣臨床醫療仍只著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臟症狀處置或治療,欠缺監測憂鬱症可能對冠心病患者造成之影響,故引發本文獻查證動機。經實證文獻查證發現,憂鬱症與冠心症存在共病關係,不論憂鬱症程度為何,皆可能誘發冠心症患者心臟病、提高死亡率、增加不良心臟血管事件、降低生活品質,因此我們建議有關冠心病患的臨床照護,應早期篩檢憂鬱症,以利早期確診與治療,以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冠心症初期症狀不顯,但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在運動、飯後或情緒壓力之下容易出現胸悶、胸痛(疼痛亦可能轉移至下顎、肩部)、呼吸短促、冒汗等症狀,當心肌嚴重缺氧或壞死,容易引發致命的心律不整,導致猝死。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傳統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煙和缺乏運動。 文章出處:file:///C:/Users/xuanlin/Desktop/w075-082.pdf.
目前第164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39][1640][1641][1642][1643][1644][1645][1646][1647][164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