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72暑假作業 12268 2018-08-30 19:00:07
暑假作業
我選的文獻題目是心臟衰竭病患自我照顧能力與症狀困擾、社會支持、憂鬱之研究,作者是劉敏慧、胡瑞桃、郭李堂、王兆弘、董道興。
心臟衰竭屬臨床上常見診斷之一,隨著心肌梗塞與高血壓患者存活率增加,發病率與罹病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此病為漸進性慢性病,若缺乏自我照顧,易引發症狀困擾與反覆住院造成心臟功能衰退。心臟衰竭病患在疾病歷程中,隨著心輸出量高、低會呈現出不同程度活動功能分期,當衰竭程度加重到無法產生足夠心輸出量供給全身,導致休息性呼吸困難症狀產生,症狀干擾生活,易引發憂鬱反應,而社會支持可增進疾病管理技巧與改善憂鬱情緒。獻上已證實社會支持可幫助心臟衰竭病患症狀控制、改善憂鬱與提升自我照顧,但不曾探討過憂鬱與自我照顧間之相關性,因此本篇研究除了探討憂鬱與自我照顧能力之相關性,更進一步探討自我照顧能力是否與症狀困擾、社會支持及憂鬱有關。心臟衰竭無法治癒且疾病預後會愈來愈差,估計約一半以上病患存活率不超5年,出院後3-6個月再住院率高達25-50%。良好自我照顧不單可減少症狀,並能讓病患瞭解引發疾病惡化原因、學會自我監控疾病、適時尋求醫療協助、增加對症狀處理與控制的因應技巧並能幫助病患跳脫因症狀反覆發作所造成生活失能的惡性循環,對於心臟衰竭患者佔有舉足輕重的功能。
|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13527 2018-08-30 18:03:32
人際關係定義是非常廣泛的,有分好和壞,認真說起來大家認知和思維都不同,所以定義也有所不同,但不外乎就是需要經過時間、溝通、互動來交際,以前常常羨慕一個人為什麼她的人緣那麼好呢?總是一出來就有一推人可以與她聊天,而有一些人卻只有這麼一丁點的朋友,超級沒有人緣的呢?原因再於人際關係是一點一滴慢慢形成的,在陌生時,雖然知道是自己同學或者互相有看過但互相並不熟識,在路上碰到,點頭一下微微笑下次再碰到或許就有機會聊起來。
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很微妙,從陌生到熟識,利用溝通的方式來慢慢開始建立兩方彼此間關係,溝通是彼此間的互動、了解,互相回應,藉由這個溝通,來認識這個人的思想、行為表現,讓人能找到彼此之間共同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發展人和人之間的聯繫。
認為人際關係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在經過時間累積過程,不斷的互動藉由這樣互動表現影響的相處模式關係,提拱彼此間的需要,成功建立人際關係。
然而人際關係一個人是不可能成立的,必須兩人或兩人以上才稱的上是人際關係,它包含了許多如孩子與父母、與親戚間、老闆與員工、客人間、同學和朋友間…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人際關係。
良好溝通良好人際關係,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
|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13527 2018-08-30 18:03:29
人際關係定義是非常廣泛的,有分好和壞,認真說起來大家認知和思維都不同,所以定義也有所不同,但不外乎就是需要經過時間、溝通、互動來交際,以前常常羨慕一個人為什麼她的人緣那麼好呢?總是一出來就有一推人可以與她聊天,而有一些人卻只有這麼一丁點的朋友,超級沒有人緣的呢?原因再於人際關係是一點一滴慢慢形成的,在陌生時,雖然知道是自己同學或者互相有看過但互相並不熟識,在路上碰到,點頭一下微微笑下次再碰到或許就有機會聊起來。
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很微妙,從陌生到熟識,利用溝通的方式來慢慢開始建立兩方彼此間關係,溝通是彼此間的互動、了解,互相回應,藉由這個溝通,來認識這個人的思想、行為表現,讓人能找到彼此之間共同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發展人和人之間的聯繫。
認為人際關係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在經過時間累積過程,不斷的互動藉由這樣互動表現影響的相處模式關係,提拱彼此間的需要,成功建立人際關係。
然而人際關係一個人是不可能成立的,必須兩人或兩人以上才稱的上是人際關係,它包含了許多如孩子與父母、與親戚間、老闆與員工、客人間、同學和朋友間…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人際關係。
良好溝通良好人際關係,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
|
暑假作業-在死亡與苦難前相濡以沫-癌末病人家屬的靈性照護 12387 2018-08-30 17:35:40
題目:在死亡與苦難前相濡以沫-癌末病人家屬的靈性照護
心得:當自己的家人面臨癌症末期、面對生命所剩不多的時間,該不該奮力一搏到最後一刻?還是考慮進安寧病房?這些並不是一時就可以決定的,之前曾看過一篇報導,在台灣,每10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出癌症,每4個死亡中有1位肇因癌症,而數據背後,不是單單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陷入死蔭幽谷,尤其當癌症患者進入末期,要怎麼走過最後那段路程,不只病人受苦,家屬的心裡更不好受,而且治療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容小覷的,有些家庭甚至需靠借貸度日,而債務的壓迫加上精神上的折磨,往往也是造成放棄治療的一大理由,臨終照顧很不容易也很辛苦,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堅強,傷心時允許自己哭一哭,感覺不公平時就埋怨一下,情緒低落時允許自己坐著發呆,也可嘗試向身旁的親友傾訴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使自己的情緒得到舒緩,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力氣可以去照顧別人。楊均典、顏效禹、陳瑞娥(2010).靈性安適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7(3),99–104。
|
人際溝通的問題(二升三暑假功課) 13526 2018-08-30 17:24:05
書名(三本): 1.一開口撩人又聊心 2.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3.關係黑洞
作者: 1.陳家維 2.萊拉.朗德絲 3.周慕姿
文章(三篇): 1.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 2.桌遊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 3.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
作者: 1.陳昭儀 2.吳承翰 3.許慧如
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友情提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很多人都為此感到煩惱,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聊天力並非天生,要靠後天學習,你所欠缺的,其實只是一個機會,
但很多人呢往往因爲「不安全感」不僅是釀成「情緒勒索」背後的始作俑者,
極大的不安全感,更會有如黑洞一般,將關係中的愛與信任吞噬殆盡!
有的時候明明想要向對方示好,換來的是對方的避不見面,
我們總在試圖填補安全感的漏洞,卻忘了這樣會把人越推更遠,
為什麼我們越在乎,就越是不安,在彼此的不安全感中傷的遍體鱗傷,
為什麼付出了一切,卻讓身邊的人都跑走了,
當一段珍惜的關係變成了你追我跑,如何不讓真心的付出反而變成遺憾,
我認為學會解開彼此的心結,滌除造成不安全感的禍源,
才是掙脫關係黑洞的泥淖,不再讓真心的付出變成損毀彼此的利刃,
讓自己在了解人際關係這方面更加熟練,也更懂得如何去了解別人,
很多時候人會在各種場合當中,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
為了不破壞雙方的心情而「掩飾負面情緒」,
有時想讓對方「留下好印象」而刻意逢迎,
但有的時候明明「內心暗自不爽,但臉上卻堆滿笑容」,
表面上是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實際上,只是一種病態心理罷了,
我們常為了不想得罪人,而掩飾的一切,到最後忘記了自己原本的初衷,
要如何保有初衷,或許不要隨波逐流便可找到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