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6-2暑假作業【人際溝通】 13478 2018-08-29 21:23:23
106(下學期)暑假作業
班級:N二庚 學號:1055101340 座號:26 姓名:彭惠萱
主題:人際關係
1. 書名: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
作者: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
出版社:心理
ISBN:9577025390(平裝)
2. 書名:溝通管理
作者:陳澤義
出版社:五南
ISBN:9789571184159(平裝)
3. 書名:溝通的藝術
作者:林偉編著蘇頤編
出版社:雅書堂文化
ISBN:9579662959(平裝)
(文章)
1.文章名: 「人生的朋友」人際溝通實踐-綜合活動課程分享
作者:劉樂農
2.文章名: 人際溝通成長團體活動方案計畫
作者:馮佳怡
3.文章名: 有效人際溝通兩大因素: 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
作者: 吳硯文
閱讀心得:
這次的暑假作業,我選擇了人際溝通這個主題來閱讀以上三本書,這三本書都分別說明了人際溝通的重要性,其中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這本書裡面提到:人之生也,不能無群;也提到人際關係與溝通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溝通管理這本書則是運用了傾聽、提問、說話、對話、短講等來說明溝通的一些小技巧,並循序漸進的展開讀者溝通對話的生命交流旅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裡面有運用了一些事件來說明溝通的一些問題與技巧。而溝通的藝術這本書則說明了現在是個極需溝通的一個時代,不管事人際溝通、家庭溝通或是企業溝通,要是沒有了溝通這項東西,可能就沒有社會了!這本書的內容提到溝通是一門高超的藝術,現在溝通藝術已經逐漸的演化成人際關係學、外交學等社會科學也使溝通更加的科學化、藝術化、系統化,也因此人們更加的注重人際溝通,甚至更想要學習到更多溝通的技巧與探討,而這本書裡面也有用了一些淺顯易懂的說明方式教導人們一些簡易的溝通技巧還有一些溝通的知識。我覺得我閱讀完這三本書,學到了很多溝通的知識與技巧,也更加了解人際溝通的重要性,而且人際關西真的是跟我們的生活很密且關係的,如果少了它,社會可能也會因此而凌亂,甚至會影響到人際關係,少了溝通真的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溝通並不難,也相當好掌握人際溝通的一些技巧。就像這次去實習時,我發現人際溝通相當重要,不管是與老師、病人還是學姊之間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良好人際溝通,也能提升之間的良好關係,做事也較輕鬆不誤事,總而言之,人際溝通是人們需要培養的,也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同時我也閱讀了3篇有關人際溝通的文章,文章有提到人際溝通真的很重要,沒有人的人生中能離開群體生活的,但是要有良好的群體關係首先要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特別是在青少年的階段!文章裡還有提到一些人際溝通的技巧,像是:自我揭曉、他人回饋……總之,閱讀了這3本書籍以及3篇文章,我發現我又上了一課,也更了解了人際溝通的重要性,也更知道該如何去建立良好人際溝通!
|
暑假作業2下 13504 2018-08-29 20:37:55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
(1) 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 : 組織心理學大師教你謙遜提問的藝術
作者: 艾德.夏恩(Edgar H. Schein)著 ; 徐仕美, 鄭煥昇譯
(2)人際關係與溝通 作者:王淑俐
(3)一開口就讓人對你有好感 : 日本話術女王拯救14萬人的溝通秘技!一天1分鐘,30天學會「說話法」和「聽話法」! 作者:下平久美子著 ;葉韋利譯
*文章(三篇):
(1) 有效人際溝通兩大因素: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 作者: 吳硯文
(2)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組織溝通滿意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
作者:張艾玲、許秀櫻、顏妃伶、張淑真
(3)追求共織的圓點──談組織中的人際溝通 作者:晉麗明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在暑假實習的這段時間,我深刻的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跟病人詢問病情、家庭狀況的溝通,跟老師指導如何應對,跟同學在實習期間互相幫助的溝通都是如此的重要,讓我想要在這個暑假多吸收有關人際溝通的知識。
在「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這篇文章中,明確的指出了人際溝通在專科護理師工作上的重要性,研究中顯示專科護理師之年齡與溝通滿意程度及自我效能皆有正相關,經驗的累積能增進溝通之滿意程度及工作自我效能;良好的溝通能提升照顧品質,也可促進良好醫護關係之發展,在護理師的工作中,有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是有助於增進工作效能的;在「人際關係與溝通」、「追求共織的圓點」中也明確地指出良好的溝通,是有助於人際關係,有助於工作場所的。
以上幾本書揭露了溝通的重要,之後我開始認真的去學習溝通的技巧,在「有效人際溝通兩大因素: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我學到了在溝通之間,應該多展露自我,讓大家更了解我,更能和同事一起完成目標;在「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中,我學到了該如何讓別人可以說真話,不是用假意的謊言包裝真實,也學會了該如何正確地問出自己的問題,讓對方可以真的理解我想要問的東西,給我想知道的答案;在「一開口就讓人對你有好感」中,我學會了說話的藝術,也懂得如何聽懂別人的話中的真正意義,把握主導權,讓溝通有趣起來。
溝通,就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尤其是在工作場合裡,如果學會溝通,可以讓自己更輕鬆,完美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也更能享受自己的工作,這個暑假我只吸收了少少幾篇文章或者書,未來我還會繼續吸收相關的知識,讓自己未來工作場合、學校能夠善用我學會的東西,藉由良好的溝通,和所有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成為自己未來夢想中的護理師。
|
暑假功課 12302 2018-08-29 19:52:33
我看了一篇個案報告,主題是一位口腔癌接受手術重建後有自殺意念病患之護理經驗。可能會造成口腔癌的原因有:抽菸、吃檳榔、喝酒,尤其以吃檳榔最容易。口腔癌的臨床症狀是口腔黏膜會出現潰瘍卻不痛、長久不癒,表面平坦或稍微突出。口腔癌的治療方式有: 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就會面臨組織損傷、疼痛、外表改變、功能受損,例如吞嚥功能受損、呼吸功能、說話功能。
這位58歲病人手術後覺得自己很醜覺得沒辦法見人,加上傷口遲遲未好轉,試圖自殺。可以鼓勵病人試著照鏡子看自己的傷口、接受他、鼓勵病人說出他的感受、鼓勵家屬陪伴,一般手術後有自殺念頭可能是因為劇烈的疼痛感,亦或是術後的身體心像改變所以導致這些念頭,可能需要安排一些心理輔導或疼痛控制例如止痛藥
看完這篇個案報告覺得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不要吃檳榔還是喝酒抽菸,生 病很痛苦的,何況這會改變你的外觀,身為一個女生想到會改變我的外觀我又覺得很可怕。讀護理科所以知道甚麼會容易造成什麼疾病,所以自己要避免那些誘導因子,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也要讓家人避免這些誘導因子,照顧自己的家人。
陳靜怡、黃惠玲、莊情惠(2010)‧一位口腔癌接受重建手術後有自殺意念病患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1(1),109-117。
|
106年暑假讀書心得 12257 2018-08-29 19:25:49
一位舌癌併發直腸癌末期病人之護理經驗
在閱讀完這篇個案報告之前,我藉由各方面的新聞媒體或書籍得知,癌症在死亡率的排名是居高不下的,所以我對癌症有些疑問,才選了癌症末期的個案報告來研讀。
癌症的病患有許多案例,在末期時在身上都發現了許多惡性腫瘤,也在病魔的各方折磨下離世,而在末期的照護重點,我想在很大的部分都會把箭頭放在安寧療護之上,幫助病患在最後的歲月之中,讓生活過得更具意義以及尊嚴。
一名頭頸部癌症末期的病人很常因為腫瘤傷口的疼痛、出血、臭味以及傷口滲液而感到煩躁,甚至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而這文章提到了首先先處理病患的疼痛問題,因為疼痛的程度,的確可以影響一個人對生命的看法,很多病患因為疼痛難耐而選擇自盡結束痛苦,所以想讓病人在生命尾聲走得舒服愉快,疼痛控制是必要的,再來是保持傷口滲液的乾淨度及濕度。最後是傷口味道的控制,我認為這樣的步驟安排是相當的合宜,都照著病人需要被滿足的地方完成,我想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讓病人有尊嚴。
文章最後探討的是關於安寧療護的概念,安寧療護是照顧末期病患的醫療專
科,目標為增進病患生活品質及在病人往生前、瀕死期及往生後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協助,一方面可以讓病人減輕痛苦,一方面能讓病人家屬不再負擔如此大的壓力,而且末期的病人常常會有許多突發狀況令家屬措手不及,醫療人員應提供主要照顧者身體、心理和社會的支持、詳細正確的資訊,以及指導如何使用各類的照顧器材,並教導照顧者如何安定病人與自己的情緒,減輕不知所措感,能平靜地去面對病患死亡的來臨。
希望我在未來職場上也可以寫出如此具調理的護理個案報告,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
106-2暑假作業-記憶空了,愛滿了 14057 2018-08-29 19:03:22
這本書是在說一個小學老師在退休後確診失智症,作者陪伴爸爸走過難關的生命之書。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因為年齡的增長,大腦的功能逐漸退化而引發了失智症。通常面對這件事時有很多人會為父母的安危著想,把他們送至安養院受專業的人士照護又或者請看護照料。我們應該會覺得這樣在幫助他們,其實也沒錯。但其實照護失智者除了需要專業人士、居家照護,失智長輩的家人最終是最好最重要的照顧者角色。因為患者的背景習性只有家人最了解也最容易讓患者接受、信任。在面對患者時我們需要尊重與適度的關懷,不要讓患者覺得有壓力的去照顧他。照顧者首先要認識疾病,再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思想上正視死亡還有建立正信、正念這樣在未來的路上遇到困難的挑戰才能冷靜面對,書裡有句「積極樂觀,正面看待」如果角色交換你希望照顧妳的是一個害怕你離去而每天愁眉苦臉的人,還是一個每天鼓勵你的人陪伴著你呢?
失智症:不管你的年紀,我們所認識的生命就此被打亂了。它將人的記憶逐漸的關閉,讓你把過去、
現實交疊,時不時倒帶一下,嚴重造成精神上的折磨,直到心智回到0歲,生命也就此結束。
<生命要適時放下、尊重生命的尊嚴>或許我們還在做那些無所謂的掙扎,但患者可能需要的是解脫
不奢求病人康復健全,在陪伴她時,爭取多一點生活舒適,減輕疾病來的痛苦,讓它們有尊嚴的走完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