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7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73][1674][1675][1676][1677][1678][1679][1680][1681][168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年第二學期暑假作業  14276  2018-08-16 23:05:0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一年庚班 學號 1065101315 姓名 簡睿瑜 出版日期:2002年1月25日 書名:Mayo Clinic on Managing Diabetes 糖尿病 作者:梅約醫學中心 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糖尿病是一種葡萄糖代謝異常引起的慢性疾病,它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升高。尿糖:當血糖濃度超過一定範圍時,糖份就會從尿液中排泄出來,因稱糖尿病。病因: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胰島素分泌量不夠或胰島素的作用不良引起,但兩種情況也可同時存在。急性期併發症:血糖的升高可以引起急性期的併發症。慢性期併發症:長期的血糖升高則可以引起血管的病變,導致許多器官的破壞與衰竭,包括眼睛、腎臟、神經、腦血管、心臟血管、及週邊血管等。 糖尿病有什麼症狀: 血糖的升高會引起所謂的「三多一少」。「三多」是指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一少」是指體重減輕。「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病人發病的典型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病人在發病時都有這些的狀況,嚴重的高血糖才有這些症狀。有的病人可能會覺得容易疲勞、精神不振。血糖升高時亦可能引起視力模糊、泌尿道感染、皮膚或會陰搔癢等症狀。有些病人則以急性併發症來表現,有的則是因為牙痛、牙周病或其它原因去看醫生、住院或開刀時才被發現。有的病人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是因為接受篩檢或健康檢查時才偶然被發現的。少數病人也可能會以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或心臟血管等疾病。 糖尿病也可以透過運動來控制血糖,糖尿病患飯後1~2小時運動是比較合適的時段,可以降低餐後血糖的高峰,還可避免運動時發生低血糖的風險。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可以透過服用口服藥,來控制糖尿病,使用口服藥時的注意事項,1.必須知道哪一科才是降血糖的藥物2.每日按時的服藥,不可以突然增加藥劑或減少劑量或自行停藥3.勿在睡前服用4.服藥時,仍須執行飲食的控制及運動5.生病時仍需按照規定服藥,注意飲食,病立即求醫6.口服藥藥物失效時,應聽從醫師的勸告,加強控制飲食或改用胰島素 看完這本書讓我知道糖尿病的可怕,像容易造成視網膜、心血管、泌尿道的感染、精神不振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要注意飲食糖分的控制,盡量攝取健康飲食,維護身體的健康。
      
1062暑假閱讀心得  14203  2018-08-16 20:19:26

護一己 1065101243 楊若以 『一年級』主題:「與醫療照護相關」議題 *書名: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 作者:許禮安 *書名:臨終護理 作者:邱秀渝、董芳苑、楊麗玲、唐秀治 *書名:了解過敏症 作者:鄔揚源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第一本書是在說關於安寧病房病人的故事,安寧病房主要是陪即將往生的病人走過最後一程的病房,裡頭是一些面臨死亡的人,還有哭哭啼啼的家屬們,看完這本書才覺得生命真的很可貴,應該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每分每秒,跟家人、朋友們好好相處,將自己的人生活得更精彩更值得。第二本書是介紹臨終護理,臨終護理是指對生命晚期的病人提供周到、全面的護理,使病人的痛苦減少到最小的程度,減少病人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讓他們的心理能夠舒緩一些,人到要死亡的時候,心裡難免都會有恐懼,害怕死了之後會到哪裡,死了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臨終護理就是幫助病人調適心理,讓他們能安心地面對死亡,不再恐懼。最後一本是介紹過敏,現在很多人都有過敏,所以我才想借這本書來了解一下過敏這個症狀,過敏包含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哮喘與全身型過敏性反應等;症狀可能有紅眼、引起搔癢的皮疹、流鼻水、呼吸困難與腫脹等,像我之前有一次食物過敏,有蕁麻疹的症狀,整隻腳跟整隻手都癢到不行,甚至連臉上都有,應該是吃到不新鮮的食物才引起的過敏症狀,我的過敏症狀很輕微,只有換季的時候會流鼻涕,有些人每天早上起床就開始流鼻涕,甚至還會失眠,過敏這個症狀怎麼樣也醫不好,只能靠自己去調適良好的生活作息,將環境打掃乾淨,才能有效的調適自己的過敏體質。
      
暑假作業 閱讀心得  13451  2018-08-16 17:22:33

*書名:不老的幸福 作者:林靜芸醫師 *書名:學會呼吸,活到天年 作者:養沛文化編輯部 *書名:未來年表:人口減少的衝擊,高齡化的寧靜危機 作者:河合雅司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 (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女外科醫師.整形醫療權威”, 有「整形教母」之稱,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許多關於健康、體態、養生、醫美、生活、心理等等的新知識,慢慢的步入老年的狀態下,體態該怎麼保持?其實老年人不用太瘦,可能大多數人都認為,慢慢步入老年體態稍胖了就會有各種疾病,讓大家都覺得要減肥,但是在一定年齡不需要減肥,假設現在要做的減肥是預防幾年後的發病,會有許多老年人變的較瘦,而較瘦得老年人容易有些感染導致死亡,當然也不是說這樣就可以大吃大喝,必須把自己的體態控制在一定的BMI範圍,所以慢慢步入老年不用刻意減肥。 睡眠也很重要,提到了傷口癒合跟睡不著有關,老年人通常都覺得睡不好,其實是我們人對睡眠觀念不夠瞭解,只要有睡著且醒來後不覺得累,一整天下來不覺得累就足夠睡眠了,還有關於安眠藥的濫用問題,只要有壓力、睡不好等等,就會嘗試服用安眠藥以助於睡眠,其實可以慢慢培養睡眠習慣,安眠藥有很多的副作用,長期服用會導致肚子變胖,多了會有失智的危險,千萬不要養成吃安眠藥的習慣,在這邊作者有提到怎麼樣可以睡得好,平時九點半睡早晨起來運動,早上醒來一杯咖啡其他時間就不碰任何咖啡因,國外也有提出一天一杯咖啡可以預防失智,人不需要時時刻刻保持閉目養神的習慣,對於睡眠有問題的人盡量不要有這種習慣,把自己的生理時鐘調整成白天不睡,到了晚上就睡。 作者也有提到”助眠的活動”學習傳承助人、音樂、旅遊、宗教等等…,步入老年可以找找開心的事情做,例如:跳舞,跳舞因為要學新舞步可以預防癡呆、訓練有養,不僅對老年人身體好,也可以拓展社交的好方法,所以鼓勵老年人跳跳舞。 當然這本書不只說這些還有好多知識,有些瑣碎的地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注意到的,要怎麼把自己的生活、體態、身心靈的健康維持到最好,維持到不快老且幸福過每一天,就像這本書的書名一樣《不老的幸福》 (二) 就如書名一樣《學會呼吸,活到天年》,一開始在翻這本書我以為他只是教別人怎麼正確呼吸,的確書本真的教了,但是看完後我問了自己真的知道怎麼呼吸嗎?、有多少重要的事情關於呼吸?、你”真的懂怎麼呼吸嗎?”,書本一打開裡面有六個問題問你, 一、吸氣的時候,肚子是凸出來,還是凹進去? 二、吐氣的時候,肚子是凸出來,還是凹進去? 三、胸腔在呼吸的時候,該是什麼樣的狀態? 四、以嘴巴呼吸和鼻子呼吸的區別在哪裡? 五、人說話的時候,有沒有在呼吸? 六、人在吃東西或喝水的時候,有沒有在呼吸?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十分清楚,那你才是真正會呼吸的人。 這六個問題確實很重要,也是教會你怎麼真正呼吸的基本細節,「調息」對於現代人是重要的。 現代的社會環境複雜且多變,我們常常處於緊張、不安、焦慮、鬱悶的情緒當中,長期下來「氣短神昏」,以致於病痛纏身。我們無法輕易改變外在的環境,只能隨時準備好自己,所以,學會好好呼吸,讓每一口氣都為身與心帶來力量,面迎擊諸多挑戰。 這本書首先帶我認識了有關呼吸的器官、呼吸有哪幾種?、呼吸法、練習控制呼吸、呼吸練習的基本原則等等,再來就是呼吸的方式,怎麼呼吸?沒錯就是要你身體動起來,實際教你如何呼吸,我覺得這本書從呼吸的原理,帶你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呼吸;介紹幾種呼吸法,圖解式閱讀,一目暸然;並針對便祕、手腳冰冷、脹氣、肩頸痠痛等症狀,腹式呼吸法可以一解疾病之憂;瑜伽運動,帶你靜下來,深呼吸,緩解你身上的所有壓力。 現代醫學研究,有越來越多的人有呼吸問題、不懂得如何正確呼吸,因此當壓力、生活習慣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焦慮、壓力、胸悶、偏頭痛、便祕、失眠、腦缺氧、循環不暢等疾病症狀,使人們的呼吸越來越快速且淺薄。其實這都是用錯呼吸方式,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緣故。當自律神經失調,則會引發焦慮、恐慌等各種身體疾病。而呼吸能調節自律神經,讓身體自癒。 所以呼吸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門課,必須去深入瞭解再來就是實際去做,這本書真的很多新知識是你我都會忽略到的,有空可以去看看這本書,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三) 未來年表這本書是再說以後的日子,關於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還牽涉了些安樂死的問題。高齡化,這個現象可能的對目前來說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台灣的出生率已經是全球倒數,再過不久老人過多就會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最大的衝擊就是勞動人口嚴重不足,老人無法獲得妥善的照顧,年金制度也因為政府賺不到錢而搖搖欲墜。 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及動機留在台灣,年輕人口外移嚴重,許多基礎建設會跟著受到影響而無法順利運行。交通工具、醫療、看護等等,會逐漸變成奢侈品。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將會處於一個醫療資源缺乏、老人過多、糧食不足、人口外移嚴重等等的現象。同時也會有各種獨居老人,雖然有長照,但在人口外移的情況下,一是選擇價格低廉,品質堪憂的養老院;二是選擇品質優良,但是因人口外移而價格昂貴的養老院。因為年輕人口嚴重不足,可想而知會有許多事故發生,超時加班更是嚴重影響這群人的工作心態。 經濟負擔不起,政府又缺乏稅收。無法進入養老院的老人只能在路邊凍死或餓死。沒有錢、沒有依靠,在年老後很容易就進入死不了、餓不死、吃不飽的狀況,無法自理三餐,連大小便都要別人經手,讓人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 如果在這個世代走上了自殺的路程,我很支持安樂死,畢竟誰想看到那些慘不忍睹的畫面呢,想看看當你走在路上碰巧遇上了有人為了自殺讓車撞了,或是有人跳樓自殺了,那畫面你忘的了嗎?用安樂死的方式致力於讓價格更加親民,以便在年老時能夠更安祥地離開人世,當然不是提倡大家尋死。這本書呼應了這個世代的重大危機,不管你是不是同意安樂死,至少不要讓用極端的自殺方式解決一切是最好的。 (四) 典範人物我選了陳翠玉女士-護理界的英雌 於1917年2月9日生於彰化市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彰化高女畢業後的她,到日本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就讀,專修公共衛生護理和助產士。這是日本第一所四年制女子專校,而她是第一位進入這所學校的臺灣女性。 在看完陳翠玉女士的歷史後,她協助聯合國戰後救濟總署在臺工作人員,也負責接待聯合國派來的國際醫界人士,並兼任翻譯工作,可是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陳翠玉曾好心收留一群官員,不料事後卻遭一位民政廳官員堅持要將她列入槍斃名單。其他受過她照料的官員,立刻催促她趕緊躲起來,但她卻堅持問心無愧,拒絕逃亡。那些官員不得已下,只好合力將她送離臺灣。 看到這當然有些憤怒為什麼幫助別人反倒要背負這種結局呢? 離臺後,陳翠玉是第一位獲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出國深造的留學生,也是繼蔡阿信後第二位到北美洲留學的臺灣女性。1948年,她順利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護理教育學士學位,成為第一位擁有大學學位的護士。回臺後,受聘為剛成立不久的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她用西方護理教育訓練的經驗,大刀闊斧地革新了臺大醫院的護理制度,提升護士的地位,臺大醫院護理部成為日後臺灣護理界的典範。1950年,為解決護士素質和人才短缺問題,陳翠玉在臺大醫院設立護校的構想獲得實踐,由她兼任臺大護校校長。她以母校聖路加為模範,講究國際觀,積極送護理人員留學,造就人材。 1986年,陳翠玉發起全球性婦女臺灣民主運動,隔年呂秀蓮成立北美洲臺灣婦女會時,「穩得」人馬全部加入,全力支持。她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1988年,陳翠玉為了回臺,企圖突破黑名單封鎖返鄉,走遍美、加等國拿不到簽證,抱病繞了半個地球,輾轉終於在新加坡獲得簽證。但因為長途奔波各地,疲勞過度引發舊疾復發,抵臺後就直接送急診就醫,不久後在臺大醫院逝世,享年73歲。才能、氣質、美貌兼具的她,加上如此精彩且戲劇化的一生,稱她作護理界英雌,恰如其分。 這一路走來鐵定辛苦經歷了不少風波,受了不少酸言酸語,當然一定有人默默的支持她陪伴她,她做了這麼多貢獻這麼多的偉大事情,或許在其他人眼裡不算什麼,但是想想如果你是那個時代的人,任何醫療器材等等都還不算發達,想必要撐過那段時期的人也挺辛苦得,需要幫助的人就已經很多了,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多嗎?多少人願意向陳翠玉護理師一樣奉獻一生,她樂意助人、心地善良、有一顆願意付出的心又這麼愛家鄉,完全是值得欣賞的一位護理師,而這些專業不能被埋沒,需要更多人願意站出來守護。致未來的護生,加油!還有辛苦了!
      
暑假作業_依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為主題  13477  2018-08-16 09:29:43

五護二庚 25號 簡華萱 1055101339 書本:人際關係與溝通/贏在溝通/學校沒敎的溝通課 作者: 簡麗賢/周談輝/王志剛 文章: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組織溝通滿意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 作者: 張艾玲、許秀櫻、顏妃伶、張淑真 讀後心得: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有效的溝通可以降低對彼此的誤會,也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做出調整。而最完美的說話藝術不是一昧的說,則是善於傾聽他人內心的聲音。人在社會交往中,一般只說三分話,未拋出一片心。要真正瞭解和讀懂對方的潛臺詞和絃外音,就要講究說話的技巧,讓善說做先鋒,讓善聽做後勤,這種內外互補的人生方略,是一個人獲得大眾認同、朋友愛戴、同事信賴、上司關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會說話不單單可以讓對方感到舒服,也可以讓自己感到輕鬆,不會因為不會說話而和對方有不愉快。首先我們應樹立平等尊重的觀念溝通不是下命令、發指示,而要談想法,講道理,以理服人,不能以勢壓人。雙方在平等基礎上溝通,可使同志之間、上下級之間增進了解和理解,形成人與人之間融洽和諧的關係,掃清相互間的溝通障礙。還要尊重對方,表達出溝通的誠意與信任,才能得到全面準確的信息,做到思想與感情的交流,只有給予對方尊重才有溝通。 網址: http://www.airitibooks.com/detail.aspx?PublicationID=P20110503021 網址: http://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151021161 網址: https://taebc.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7647 網址: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
      
1062暑假作業  14205  2018-08-16 02:44:56

*書名:爸媽最想知道的65個健康問題            作者:吉崎達郎、明橋大二 *書名:圖說老年癡呆症                                    作者:車少莉博士 *書名:醫療一千問                                     作者:中華民國醫療諮詢服務協會 【讀後心得】:每個人對於生病的定義都不盡相同,那就代表人們對疾病的了解是很模糊的,只要身體有任何症狀的出現大家都會膽戰心驚的怕自己生了一個很嚴重的病要不然就是立馬帶去給醫生看,就算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症狀也是一樣的!人只要一生病就會很虛弱身體整個免疫力都下降,不論做任何的事都會無力也會很累很想睡,像是發燒就會頭痛、扁桃腺發炎就會喉嚨痛等等之類的…。在生病不舒服身體虛弱的時候就會想要有個人能照顧自己讓自己當ㄧ個懶人一樣的被其他人照料!但照顧的方式有百百種,例如:在身邊細心的照料、給予自己需要的東西、三不五時的關心等等之類的…。我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住我跟他們的感情非常的好,有時候看著新聞都會看到一些老年人家因為得到了阿茲海默症所以會忘記自己、忘記親人、忘記自己的家住在哪裡,但是他們可以記得很久遠以前的事!所以我很害怕我的爺爺和奶奶會得到阿茲海默症,我怕他們會忘了他們自己也會忘了我是誰,更害怕他們找不到回家的路要在外面流浪而被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欺負!因為他們從我小時候開始照顧我到現在,從小就開始教我人生的道理和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我不忍心看他們因為生病而忘了他們自己、忘了我、忘了所有愛他們的人,想要盡我所能的去照顧他們、用我所有的愛去愛他們!
目前第167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73][1674][1675][1676][1677][1678][1679][1680][1681][168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