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6暑假讀書心得 13954 2018-08-14 22:16:54
那一年,我在重症照護病房
護士堪稱醫院裡的無名英雄。
雖然工時長、事情多、壓力大,仍盡心照護全人,
雖身為醫院體制下的弱勢,卻勇敢捍衛病人權益。
黃達夫院長說『在臨床上可以堅持的久的人,樂在工作的人都是從照顧病人的過程中獲得滿足,從為病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如果一個護士以工作賺錢為前提,那她一定是個不負責任的護理師;身為護理師要具備的是「視病猶親」在照顧病人中找到熱情。不管做甚麼都不是為了利益而行動,這是做人最基本道理。雖然護理師常要面對生離死別,但是和病人的互動,若是能幫助病人得到身心的舒緩,她還是會毫不吝嗇地去付出,看到病人的笑容就是身為護理師最值得驕傲的一面!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一門藝術,若要成就一件藝術品,就要像畫家或雕塑家那樣全心奉獻,盡力預備」。看完了這本書,除了讓我感動之餘,更加肯定自己走護理這條路。「這一行,不時會看到有人死亡」,這句話完全貼切護士這個職業的寫照。年紀尚輕的我對死亡很陌生,而且總覺得很遙遠,但在醫院工作的姊姊用一句話打破我對死亡的迷思,「棺材是裝死人而不是老人」,雖然聽到的時候很震驚,但這也是現實的殘酷,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的自己會是甚麼樣!
護理這條路真的不容易,必須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設想病人的需求,然後在關愛與惱怒交織的心情下,盡力協助他們。
|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護二己 48 13449 2018-08-14 19:56:29
書名:小靈魂與太陽 方智出版社
這本帶給我們一個深刻的真理,這世界所有發生事情的表現下,沒有絕對的好或壞。這本書是為了救贖人類心靈,而產生的包含著人生智慧與哲理的一本書,是本值得用心體會的好書。
在生活中,或許會有特別的討厭、怨恨某些人,我們最常做的總是抱怨、憤怒,抱怨上帝的不公平,牽過於他人的過錯,可是換個角度想想,這些人是上天派來的小靈魂,下凡來幫助我們,讓我們學習到寬恕、忍耐、分享、同情...因此要學著讓自己保有一顆平靜喜悅的心情,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學習接受、消化並且放下,遇到好的事情要懂得感激、珍惜並且回報。這本書雖然篇幅短,但一字一句都很值得我們學習,了解到生命的美好,甚至連黑暗也很美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到這世上的學習之路,如果用小靈魂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是善的,看你如何去看待事情。在生命中,總有許多不如自己意的事或看不順眼的人,這時候若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或心情去看待它,並學著寬恕、包容的心,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也藉由此故事來接觸、探索埋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疑惑、迷惘,也了解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的個體。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光明與黑暗,明瞭快樂與悲傷,學習寬恕與原諒,並將自己視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
|
106-2暑假作業閱讀心得 14255 2018-08-14 16:45:03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二年庚班 學號:1065101294 姓名:詹登盛
*書名:卡羅。歐巴尼醫師傳奇 作者: Lucia Bellaspiga
*書名:手術刀下的奇才 作者: 吉拉德。茵伯
*書名:醫療革命 作者:麥可。波特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SARS肆虐的期間,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市井小民,無不人心惶惶。在記憶裡,總是口罩不離身,「去醫院」變成了一種考驗與煎熬,深怕被醫院中無形殺手鎖定。因此對於為SARS捐軀的人,總是懷抱的尊敬與惋惜的心態。其中卡羅歐巴尼醫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然而,對於我來說,看到的不是他的無所畏懼,而是他對這世界的醫療有深刻體悟。
「醫療在何處」,深入民間鄉野歐巴尼醫師深深地體悟到,是在擁有知識和專利權的西方世界;而不是醫學誓言上的眾生平等。
歐巴尼醫師的體悟,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仔細想想,目前西方醫療已漸漸朝向改善生活品質和預防疾病:醫學研究想的是如何減肥、如何更漂亮;然而在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卻還停留在如何活下去的單純冀望中。在教科書裡,對於瘧疾、血吸蟲有琳瑯滿目的藥物,這似乎表達了醫療已經有能力戰勝這個疾病;然而在第三世界,卻每年有十幾萬人死於瘧疾,是因為抗藥性嗎?是因為副作用嗎?是現代的醫療思維與運作模式,已經輸給了資本主義與泯滅的人性。
「醫療在何處」,這種在資本國家,是一個可笑而又簡單的童言童語;對於貧窮、戰爭、飢寒交迫的國家,卻是怎麼找也找不出解答。以一個醫師,可以解答嗎?然而,歐巴尼醫師卻作到了。
曾在一個演講中聽到醫師在這些貧困國家中是無用武之地的。而歐巴尼醫師留下的是從醫師的角度,宏觀地貼近並解決問題的核心。在我認為,在這些貧困國家中,雖然水利、土木工程師可以一次幫助許多人有家可住、有水可用,但卻只能聽從政府而不能貼近平民而瞭解需求;醫師卻可以在診療的過程中找到深層解答,而非當地政府所加諸的官方解釋。然而解答要去實踐,這種實踐的魄力,唯有親身經歷,才有感同身受。這是無疆界醫師組織不同之地,也是我們缺乏的地方。
然而,對於我這一個醫學生來說,能做的實在是極其有限。然而藉著寒暑服務出隊,貼近鄉土,從當地阿嬤、阿公的話語,似乎就能感受到解答不再是虛無縹緲。
|
107暑假作業 骨質疏鬆和痛風 12337 2018-08-14 15:53:26
'痛痛'不要來!
班級:護四乙 學號:1045101083 姓名:邱嘉莉
書名:女性骨質疏鬆症全書 作者:米瑞安•尼爾森
書名:痛風的真相 作者:周昌德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必須經歷疾病所折磨。我這次選擇的書是有關女性的骨質疏鬆與痛風。
我在讀女性骨質疏鬆這本書時,發現甲狀腺低下也是容易得骨質疏鬆的高危險之一,這時我就想到了我的媽媽,她是長期的甲狀腺低下的患者,而她已經四十歲了,她常常工作回來說背很痛,我常以為她只是工作累而已,但是我讀了這本書後才發現這可能骨質疏鬆的前兆,所以我很慶幸我借到了這本書,它幾乎完美地說出女性骨質疏鬆前的發生情形,正如這本書的一樣,骨質疏鬆它是一個隱形的殺手,誰都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又是為什麼得到的,每個人一定會先想到的是年紀大了才會發生的,年級大會得是沒錯,但還有很多原因,例如曾經骨折過、其他疾病等等都可以發生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預防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補充鈣最好,當然運動也是很重要的,藉由這本書,不僅得到醫療上的知識,我也明白預防或維護自身的方法。
另一本書是講述有關痛風疾病的醫療書籍,我家中的爸爸有痛風這個疾病,說真的每次聽老師說痛風很痛,所以我很害怕,每次看我爸的眼光都充滿的擔憂,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三年級後就開始教很多有關關節的知識,讓我明白該怎麼做,得到這個需要注意很多,例如食物與藥物,亂使用會發生痛風,我常叮嚀爸爸不能吃什麼或吃什麼最好,雖然都不聽我的話......
借這兩本書最大的理由是因為家中的疾病,我想從裡面學到更多的知識,在看這兩本書時大致來說有個基礎,可能是因為上課的時候老師都會說得很清楚,並且還有補充課本沒有的知識,但是我想靠著自己的努力往上爬,每一段學習都會學到很多,雖然進步並不是大也不怎麼明顯,但是總有一天會實現我所希望的。
|
老人癡呆症及其護理 14263 2018-08-14 15:28:34
我閱讀了有關於阿茲海默症,也就是所謂的老人癡呆症,而這個症狀在無形中,奪去了患者的過去和未來,使人有著滿佈歲月的容貌,卻空白的心靈,無論是病前的過往,或是病後的發展,都沒有記憶,一點一滴卻毫無遺漏的抽離人世。
相較於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對於一般病末的患者而言,最支持和鼓勵他們的正是家人悉心的照顧和關懷,真誠的話語更是心靈的良藥,無論曾有多少次、多麼嚴重的爭執,最後的最後,一切終能釋懷放下,開懷大笑,也正因為擁有這些美麗的記憶,使人能毫無遺憾的離開,但如果在那時,這一切都無法再形成記憶了呢?自己該說、想說的話是否說出口了?長久的疙瘩是否解開了?有什麼事還未達成呢?已經對某些人、事敞開心胸了嗎?「我不知道。」混亂的記憶無法連貫,時空已不具意義,周遭充滿了幻想和不確定,想哭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如此的痛苦而難受。
我覺得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親屬來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也不是浪漫的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卻不再認得我。有什麼比自己在最重要的人心中已被抹去來的更痛苦?每一字、每一句如同石沉大海,每分心血、每分關懷都毫無回應,支持著病人,但支持自己的動力在哪?無藥可醫的疾病常是如此的令人感到悲哀,淚垮了患者,也累癱了家屬,進而在家庭經濟因素下,使家庭崩壞。
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地方,無論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或是肝病、各式癌症、糖尿病、遺傳疾病,很多奮力和病魔纏鬥的患者,總是等不到醫學的新進展,拖著拖著,就漸漸邁入死亡,所幸,在專家學者們的不畏艱難的堅持下,人類堅定而踏實的一直在進步中,而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越來越接近答案,人體的基因密碼逐漸破解,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可以確實找出病因,且在近期的研究中,記憶可能有復原的機會,種種一切,使人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總有一天,此廣泛的疾病不會再是年長者的恐懼,親屬的負擔,而對於所有人而言,家庭關係也將更加融洽、富於歡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