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8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80][1681][1682][1683][1684][1685][1686][1687][1688][168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學年暑假作業心得  12593  2018-08-06 20:19:04

五護三庚16號 陳安琪 1045101334 主題:白血病 書名:漢娜的抉擇 作者:漢娜.瓊斯、柯絲蒂.瓊斯 安安:和白血病作戰的男孩 作者: 艾莉莎白特羅依特 白血病:認識血液疾病診斷與治療法 作者: 檀和夫 文章:照顧一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學齡期兒童的護理經驗 運用治療性遊戲於一位急性白血病學齡 前期兒童之護理經驗 照顧一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病童之護理經驗 心得: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為台灣兒童最常見 的癌症,佔兒童癌症的25%。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護理重點為癌症本身所引起的症狀及化學治療或其他相關處置引發之副作用。化學治療會使生長快速的細胞受到化學藥物的破壞,而產生許多不適症狀,例如感染、出血、口腔黏膜改變等,護理人員需依症狀提供合宜的護理措施,而照護兒童時可運用治療性遊戲,提供個案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照護指導,運用行動遊戲車、繪畫、繪本故事及角色扮演等遊戲,予以支持及鼓勵並舒緩緊張害怕的情緒。《漢娜的抉擇》當漢娜一家漸漸被白血病三個字給擊倒時,漢娜的冷靜面對與接受事實,讓漢娜的媽媽了解到,只有把握當下珍惜現在,才是面對白血病最好的良方,這種把握與珍惜的精神。這本書裡另外一個令人感動的地方是─漢娜一家人的團結和永不放棄彼此、支持彼此的那種親情,漢娜的媽媽在漢娜生病的期間,不分日夜的照顧著她,並且領著漢娜明白自己的病情,讓漢娜自己思考自己所需要的,堅信自己所選的,而漢娜的爸爸安德魯也是我相當欽佩的一個人,現在的新聞常常報導孩子一生出來可能就有所殘缺,許多的爸爸就會因為恐懼和害怕麻煩,而不負責任的拋下無助的媽媽,辛苦扶養著無辜的孩子,但是漢娜的爸爸卻義無反顧的留了下來,在漢娜住院期間,漢娜媽媽留在醫院照顧她時,漢娜爸爸就得一人父兼母職,照顧家中另外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漢娜被醫院發出病危時,爸爸就成為她和媽媽的安定支柱,一間扛起所有的重擔,最後,漢娜的兩個弟妹不但沒有因為姊姊生病而任性發起脾氣,反而因為姊姊的特殊,讓他們更能夠看見他人的需求,更能接納與包容其他所有殘缺的孩子,無論優缺點是甚麼,在他們的眼中 ,每一個人都一樣的,漢娜一家人總是在彼此最需要彼此時,互相加油、互相打氣,漢娜的病不但沒有粉碎他們的家庭,反而讓他們更珍惜彼此、更珍惜能夠相處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現在想想家不就是這樣嗎?家永遠都是我們最溫暖可靠的避風港。漢娜的媽媽很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讓他們家的每一份子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想法、決定,就連漢娜因為心臟衰竭虛弱的躺在病床時,漢娜的媽媽也讓漢娜自己決定是否要移植心臟,或許就是這份尊重,讓漢娜做出自己堅信的選擇,在手術室裡安心的接受移植,或許就是這份相信,這份勇氣,讓漢娜在最後的手術中,平安的度過了,我想就算最後手術失敗了,誰也不會去怪罪彼此,因為這是漢娜想清楚後所做的決定,是漢娜的媽媽尊重漢娜所做的決定。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要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不管那人的年紀大小、地位,我們都應該給予尊重,就像漢娜的媽媽對待她的孩子們一樣,一樣的尊重。
      
暑假作業3  13506  2018-08-06 10:34:58

五護三辛 1055101368 2號 林柏翰 *書名(三本):理想的告別:找尋我們的臨終之路 作者:安˙紐曼 聽懂臨終絮語:語言學家帶你了解親人最後的話 麗莎˙史馬特 在我告別之前 柯瑞˙泰勒 *文章(三篇):一位心肌梗塞個案於加護病房之臨終照護經驗 作者:蔡惠貞、古雅如、馬瑞菊 安寧緩和與臨終觀-美國經驗 李宗派 從病患自主權論臨終關懷契約 豆亞凡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疾病是一個家庭的事,家庭在癌症病人的臨終照顧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家庭的支持決定癌症臨終病人的生活品質,癌症也影響家庭成員的發展與健康,護理人員不但要照顧病人,也應該照顧其整個家庭。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藉由整合文獻查證,闡述能協助病人及家庭減輕痛苦並增進其療癒的一些照護措施。從電腦資料庫MEDLINE、CINAHL、PsycInfo之電子期刊,使用「癌症病患」、「家庭」、「生命末期」、「臨終」及「關懷」等關鍵字查詢適合的文獻,加以綜整並確認符合家庭及臨床實務需求的相關照護措施。結果發現能幫助癌末病患及家庭療癒情緒與減輕痛苦的措施有:陪伴、增進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增進家人與臨終病人道別、滿足臨終家庭的文化需求。分別加以闡述這些措施的定義與實務應用。護理人員位於獨特的地位並具有特權能陪伴家屬,提供病人及家屬臨終關懷、支持與照顧,護理人員與家庭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敞開及信任的溝通,提供身、心、靈、社會與情緒的支持,並尊重家庭的文化需求,以增進整個家庭在經歷家人死亡過程的療癒與健康。病人雖然重要,但總是會忽略掉家屬的感受,這篇文章說到臨終照護難過的不是只有病人,家屬的情緒固然重要,並怎麼瞭解他們的煩惱,適時的給予安慰及陪伴,像我基護實習是在血液腫瘤科,這種事其實已是那裏的常態,像我們這批就有一個同學的個案原本沒甚麼徵象變化,但是很突然的血壓很低,學姊立馬衝去量SPO2只剩74,然後過了一個六日回來那位伯伯就不見了,只能說一切雖然都在計畫中進行,但真的遇到時還真的有點錯愕,所以要適時的關心那些難過的家屬們。
      
暑假作業  14246  2018-08-04 20:56:30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一年級』主題:「與醫療照護相關」議題 *書名:吃對三餐 吃出健康 作者:于康 *書名:心轉病除 作者:大川隆法 *書名:解讀強迫症 作者:徐光興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看了吃出健康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我對於該怎麼管理自己的身體有了更大的了解,透過這本書我更可以在自己的護理領域發揮出該有的長處,並且更能叮嚀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以及我未來的病該注意些甚麼。這本書裡教了很多能吃得健康的方法,以後我一定能更注意自己的飲食吃法和該注意的事項。他甚至把我們平常對於吃東西的一些迷思都給破解了,讓我們不會盲目地吃。也有寫道當你有哪些疾病時你適合的食物和不適合的,這幫助了我很多,因為當我之後到醫院工作時,我可以清楚的知道面對我眼前的病人我應該建議他吃哪一類的食物比較健康,比較不會對他的身體產生負擔。 是一本能幫助我很多的書籍。每一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和營養價值,我們應該每種都要適量的攝取,不過多卻也不過少,這樣才是對我們身體最好的方法。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 作者: *文章(三篇): 作者: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三年級』主題: 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議題 *書名(三本): 作者: *文章(三篇): 作者: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暑假作業  13508  2018-08-04 19:35:55

書名(三本):生死迷藏 作者:黃勝堅 預知生死的貓 作者: 大衛•多薩 死亡如此靠近 作者:蘇絢慧 文章(三篇):面對死亡的省思 作者:邱子瑄 找到生命意義,就能坦然面對死亡 作者:陳怡如 生命教育課程建構--以善終為取向 作者:陳錫琦、陳淑香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死亡是最重要的存在議題,也是在人生裡必定要面對的課題,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生命中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人,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過程,這都是未知數,沒有人有辦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轉化過程,生命如此稍縱即逝,所以能把握的只有每一個當下,面對生離死別要有多大的智慧與勇氣才能學會面對與放下?這件事值得去省思,我透過了第一次實習學到了面對死亡這件事,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奶奶和一位爺爺,奶奶是在我第一天去實習的時候就見過面了,當時幫他量生命徵象的時候血氧很不穩定,,血壓也很低,當時老師告訴我們奶奶的情況不太樂觀,有可能會轉到加護病房或是有可能過世,對於我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心情蠻複雜的,也很難過,希望奶奶情況能好轉,在實習期間只要一有空檔我都會去探望奶奶看他的病況有沒有好轉,但是每況愈下,所以會很緊張,直到某一天發現奶奶的床位是空的老師才告訴我們奶奶走了,老師也要我們試著去調適自己心情,當下真的很難過,也只能祈禱著奶奶一路好走。再來是一位爺爺,這位爺爺幫他量的生命徵象也是血壓偏低,呼吸很喘很費力,身體很燙,也聽到學姐們說這位爺爺是臨終病人,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做換藥的技術就是幫這位爺爺換藥,他的壓瘡狀況有點嚴重,換藥的當下也是很不捨,因為爺爺會有點抗拒,看得出來非常痛,而爺爺就在我換藥當天的晚上走了,真的來的太快,有點沒辦法接受事實,心情很沉重,不過很謝謝老師都會鼓勵我們,也要我們別想太多,並且告訴了我們,從事護理專業一定會遇到死亡的問題,這時候就是要看我們如何去調適自己,並且以平常心看待,所以這次實習不只讓我學習到臨床經驗及技術,也讓我學到很多在護理這個職業上會遇到的各種突發狀況以及如何去應變及調適自己的心態。
      
專二下 暑假作業 閱讀心得  13507  2018-08-04 15:46:28

書名做對3件事,不怕醫療糾紛、改善醫病關係                    

作者: 鄧政雄 牙醫師

書名99%的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蔡秀男

書名醫病大和解!一起走出醫療糾紛的迷宮、重建醫病信任關係                    

作者: 李詩應、陳永琦

 

文章:住院病患及醫護人員對病人安全目標及達成作法重視度認知差異探討                       

作者:梁亞文、林育秀、莊家綾、李育琇、陳素娥、陳進堂

  

文章:實習物理治療師醫療疏失之倫理與法律之問题分析

作者:廖健芬,廖麗君,黃美智

文章:醫療照護疏失原因之探討

作者:陳玉枝,張文英,高靖秋,林月桂,盧美秀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看完這幾篇文章和書後可以知道因為醫療疏忽導致的死亡有不少案例,雖說台灣無相關數據報告,因此無從得知多少人因可避免的醫療錯誤而死亡,但在歐美幾個國家所進行的醫療不良事件調查研究,發生的比例高達2.9%-11.6%,據我所知台灣的醫療水準並不差,但我認為台灣若有醫療疏忽最大的原因是醫護人員的壓力和工作量太大、醫護人員人力不足又或者是醫療的複雜性,從這次去實習看到的畫面就可以知道護理人員的忙碌,中午吃飯還要邊吃邊接護士鈴,一個護理師基本上每天照顧8-13個個案,幾乎沒看到有稍微輕鬆的時間,忙碌穿梭在各病房的樣子對他們而言倒不如說是稀鬆平常,說這職業是個薪水高的鐵飯碗也不全然,先不比國外待遇,這工作大概也蠻血汗的,每個治療和護理得承擔的多少風險,可謂人命關天。醫療職缺就像是惡性循環,不見得有較優越的薪水就會願意承擔那些風險、勞力、甚至是病患的騷擾跟責罵,受不了的離開,院內職缺再驟增,不斷加班,如此惡性循環,若制度不改善我想這不算是個待遇好工作,否則或許就不會開出這麼多職缺了。

 

 

 

 

 

  

廖健芬 、 廖麗君 、 黃美智

 


目前第168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80][1681][1682][1683][1684][1685][1686][1687][1688][168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