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69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93][1694][1695][1696][1697][1698][1699][1700][1701][170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13420  2018-05-13 10:34:58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在考完期中考迎接的是護理科的第一次校外教學,這次的校外教學是去看大體老師。到了台大醫學中心在等待的時間裡心情是緊張的因為不知道等等看到的跟自己想像的會不會差很多,進去了我看到的第一眼是很多布蓋著的所以看不清楚下面是什麼。在每位老師開始講課前,全部人都先默哀1分鐘後才開始,在默哀的那段時間我覺得每個人都會在心中謝謝大體老師感謝他給我們一個學習的機會。在默哀完老師開始講解、說明一些我們在書上讀過的器官部位也說明一些器官功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在書裡讀到,但真的不是很相信自己身體器官的樣子在這裡一一的講述了身體結構讓我親眼看到才真的覺得自己的器官是長這樣的例如膽是綠色的還有一些直接看到的比書上說明的還要直接明了,在其中的一站老師說心臟大小有差別男性的較大女性的較小我看到老師講述的那位男性的大體老師心臟真的比另一位女性大體老師的大許多然後老師還說男性的大體老師心臟長的很好可能生前有好好的運動吧。在全部的講課完畢後全部人都說了謝謝大體老師,我們尊重大體老師謝謝它讓我們有這次的學習機會。 結束這次的校外教學,我對大體捐贈的看法是很偉大捐贈了自己讓後人研究可能可以幫助到後人也可以讓學醫學的學生更深入的理解人體,對於表達捐贈者的尊重我認為現在能尊重大體老師,將來在臨床才會尊重生命。在這次都校外學習我學到了尊重我為尊重很重要不管在哪裡都會需要的不管是尊重師長還是大體老師、病人甚至家人等等,你給予別人尊重別人也會尊重於你,不懂得尊重的別想有人會尊重你的,這一點我認為不管在哪都是需要的。
      
護二己 23 王宇佑 大體解剖心得  13424  2018-05-11 09:01:13

題目: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55101285 姓名:王宇佑 教師姓名:黃慧滿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真心的感謝大體老師,因為大體老師的捐贈,讓我們學到了一課,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有永生難忘的回憶.一開始見到大體老師的時候,心裡有些害怕,不過後面已經習慣了.對於大體捐贈我會抱著尊敬的看法,因為死後一般人可能都是做葬禮 ,不過大體捐贈可以說是對世界的貢獻,可能因為一具屍體,發現新的疾病,新的細胞,又或者能發現現代人類的演化,而且對於人體的奧秘還有更多需要了解,需要了解就需要有某種東西來了解,所以大體捐贈對於未來而言,是必須的.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What?(我學到了哪些?): 在這一次的大體解剖教學所學到的,可能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學到的東西,可能一生也忘不了.雖然學到的東西不多,不過都是難得可貴的回憶,而且可以對人體的器官,肌肉,血管神經等等的記起來會比較容易.在學習的途中,我發現有很多東西跟原本想像的不一樣.如果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一次! So What?(所以,為什麼?): 經過這一次的校外教學,我能感覺到躺在解剖台上的大體老師們對於這世界的奉獻精神,即使是失去生命了,也要讓那副軀殼做出對其他人有意義的事,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有難得的機會去跟大體老師會面. Now What?(我可以如何做?我有什麼收穫?): 現在的我,經過這一次的大體解剖教學,讓我更想進入護理領域,更想照顧他人,不過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還太早了,所以對於現在的我所能做的,就是先把課業照顧好,讓自己能順利畢業考取證照,但是,未來的我想做的事,是想跟大體老師一樣,幫助其他人,但我想做的是器官捐贈.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14519  2018-05-11 08:49:41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班級:五護二己 學號:1055101423 姓名:何世 教師姓名:黃惠滿 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 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我深深的敬佩這些大體老師們,他們即使生命到了盡頭,仍然願意捐出自己的身體讓醫療人員做研究,使還在和病魔爭鬥的人們,或許能因此而恢復健康。 對大體均贈之看法:對於大體捐贈,我認為有助於醫療研究方面的進展,而且大體老師願意捐出自己的大體,使許多人或許能因此有恢復身體健康的方法。因此,我認為大體捐贈是很有意義的,不單單只為醫療用途,更是能夠造福社會的一件事情。 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在我自己的認知裡,為何需要大體捐贈,我認為是提供醫療人員解剖研究之用。大體捐贈者不一定都是健康,也有罕見病症的個案,或許能幫助有同樣病症的個案能有醫治的方法。 對捐贈者之感想:首先真的很感謝這些大體老師們,願意把自己的大體捐出來做醫療研究之用,也讓我們能夠有這次學習的機會。在校外學習的過程中,也看到許多不同的大體,他們在生前可能都有許多不同的病症,對於他們願意把大體捐出,我深深的敬佩並感謝。 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這次有這個學習的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秉持著感恩的心,並在過程中努力學習,我想也是對捐贈者的一個尊重吧!這些捐贈者真的很偉大,為醫療研究帶來許多貢獻,每個人都有義務對於這些捐贈者表達尊重與感謝。 2.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1) 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甚麼新鮮事?接觸到甚麼問題? 這次的校外教學,看到了不只是在解剖課本上只是畫出來的器官,不光光看了,還去摸摸看了,這是在學校、課本上所沒有的學習體驗,覺得很新鮮。過程中我的動作相較於同學稍慢,理解的速度也並不理想,因此接觸到的問題是對於解剖的概念沒有那麼的好,同時身體稍有不適,但還是收穫很多。 (2) So What?(所以,為甚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甚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甚麼想法/成長? 在這次的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學習到許多課本上無法完全理解的部分,對於這次的學習感到很新鮮,心裡真的由衷感謝捐贈者的大愛。我想我們回報這些大體老師最好的方式,或許是在護理這條路上努力去學習,未來能夠對醫療有所貢獻。 (3) Now What?(我可以如何做?我有甚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甚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甚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此學? 對於今日我們能夠學習到這麼多醫療與護理的專業知識,我想這些大體老師肯定是功不可沒的。對於大體老師這麼無私的奉獻,我想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未來成為護理師,秉持著大體老師奉獻的精神,對於身邊的人事物亦或是個案等等,都能夠認真努力,對醫療這方面有所貢獻。這次所學習到人體的各個系統,對於未來面對臨床我想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今日所學習到的各個解剖的概念及機轉,能幫助到臨床上的個案。很感謝這次有這麼學習的機會,很感謝台大、學校以及老師們憶起與我們經歷這麼過程,感謝。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13490  2018-05-10 00:22:27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班級:五護二庚 姓名:林志璇 學號:1055101352 教師姓名:黃惠芬 5月4號我們一早就去了台大醫院大體參訪。一到那邊其實覺得有種說不出的緊張和害怕的感覺,跟以往去台大的經驗還有心情都不同。一進到大體教室就看到了一位位的大體老師。一開始還沒意識過來自己已經進入了一個嚴肅的地方,心情還在玩的感覺。但東西一放下看見大體老師,心情就瞬間肅靜了起來!我們第一個看的是眼睛,在看眼睛的時候老師講解或許是太緊張一直抖。到我們自己去觸摸時,心中真的很興奮,當摸到的那刻我才知道原來人體死亡後是這樣的觸感。大家基本上都很認真地再去看神經,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們就會問台大的老師。我們再來看的是胸,我們看見了橫膈膜真的是一層很有韌性的肌肉膜,不會隨便一戳就破。我們也學到一條主神經是會隨著經過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命名。在過程中我覺得最感興趣的是人類的生殖系統,老師在講解時拿了子宮給我們看,親眼看到才真的相信原來子宮真的不到半個拳頭。而在有小嬰兒的時候,子宮竟然真的可以一直增生肌肉讓嬰兒可以在裡面存活。在參訪的時候,在中場休息時其他班的學生就坐在我們的位子滑手機。看到的時候其實心裡很不開心!大體老師就在面前,他把的身體貢獻出來給我們學習,但卻有人這樣的不尊重!最後結束時,我們跟大體老師說了感謝。這一次的大體參訪其實感觸很多,在觸摸大體時,真的覺得他們很偉大,可以這麼無私地把自己的身體捐出來給我們學習!兒跟這些無語良師學習完時,真的覺得收穫很多!這一次難得的經驗讓我真的覺得很寶貴!可以親自去看見甚至是觸摸到人體的神經、器官、肌肉真的很開心。也希望自己能夠因為這一次的經歷學習讓自己的解剖生理學可以更好!
      
大體解剖向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護二己1055101267陳雅晴 教師黃惠滿  13406  2018-05-09 20:40:18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覺得這些大體老師他們真的是很勇敢而且令人佩服,因為他們願意把自己的身體在死後捐出來給大家研究,如果是我我應該沒有這樣的勇氣,讓大家看來看去的,所以我們在面對這些偉大的大體老師時,不應該嘻皮笑臉、吵鬧等等,因為這對他們都是不禮貌不尊重的行為,我們應該心存感謝,謝謝他們的奉獻,才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2.學習過程中的省思和收穫 (1) What我學到了哪些 我覺得雖然解剖都有上過,但是我在這次的校外教學裡面還是學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例如:如何分辨血管和神經、知道器官的真正大小等等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新鮮的事,因為以前在上課時只有看到課本上的彩繪圖,所以根本不用怕認不出來,因為他已經幫你區分好了,但是這次是看真實的東西才原來都長得好像根本就分不出來,不過最後解剖老師有教我們怎麼分血管和神經,摸起來血管是空心然後神經是實心,還有像器官大小以前都只是自己想像,也是到我看到了真實的才知道原來是長得這麼大阿,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2) So What所以,為什麼 而在這些的新鮮事中,我覺得每個都很新奇,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也學到了更多以前沒有學過的東西,而現在學到的東西都可以讓我們以後更了解人的內臟部位更具體的位置,不會再只是靠自己亂想的。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做,我有什麼收穫 我覺得這次學到的東西可以用在以後的課業或臨床上,課業上就是如果你了解了相關的解剖位置,在學有關相關的疾病時,應該就可以更快的理解為什麼是這樣的,臨床上就是如果病人說他哪裡痛你就可以想到他的那個部位所對應的內臟器官是哪一個,可以幫助他更快的好起來,我覺得這次的收穫是不會害怕看大體,因為來之前我超怕的,可能是小時候鬼片看太多,不過幸好我真的看到的時候沒有太恐懼,這應該是我的轉變吧!
目前第169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693][1694][1695][1696][1697][1698][1699][1700][1701][170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