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723/7774頁 [首頁][上一頁][1721][1722][1723][1724][1725][1726][1727][1728][1729][173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讀書心得[別為小事鬱卒}  13317  2018-03-05 11:53:44

書一開始就寫到,不自尋煩惱自然不會苦惱。之所以煩惱都是取決於我們總是對一些不足以掛齒 的小事,耿耿於壞 ,不積極應對也放不下心。所以這微不足道的小事,漸漸的就變成了我們總是掛 在心上的煩惱,越多的小事形成了越多的煩惱,累積得越多也變得越苦惱,最後我們也只會變得更 鬱卒。與其要這麼做,不如把小事化為成就大事的墊腳石,這麼一來對我們何嘗不是有成大事的幫 助。 書裡也提到控制情緒,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跟別人相處的不二法門,懂得 管理自己的情緒。該快樂時快樂該憤怒時憤怒,不把自己的氣出在別人身上,把開心的事跟大家分 享,對自己情緒縮放自如,成為人人覺得好相處的人。要學習控制情緒首要是冷靜次要是理智,讓 自己可以處於一個心平氣和的狀態,思考清楚之後再下定論,不要莽撞行事,避免誤了大事,這 就是贏過別人的第一步。在接下來就是看自己能否沉得住氣,不受別人的干擾與攻擊,不因小事成 敗為首要目標,就當作是過程中的學習,當作成大事的絆腳石,這樣才能一步步登上成功的寶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裡的每個小節都傳達了不同的道理給我,這世界上的知識和道理也是如此, 只要願意我相信不管是在何時何地,一定都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這亦是活到老學到老當中 的道理。
      
106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2325  2018-03-05 11:39:0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三乙 學號 1045101071 姓名 劉蕙瑄 書名 從八仙塵爆看災後心理復原 作者 張家銘 出版社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出版年月 2016年 12 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這除了是一個大型的公共安全意外事件,也由於燒燙傷特殊的身心影響,而讓它的災後心理重建 有所不同。 2燒傷為嚴重的身體傷害,對於心理上也是巨大的衝擊。 3長期的復健有時會有挫折,回到現實的校職場有時也未必順利。 4結八仙塵爆此一特殊災難,隨著時間越久,燒傷的生理需求減少,但心理社會的需求增加。 5殘存於身體的表皮疤痕是一輩子的事,長期的協助與關注是必須的。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2015年6月27日台灣新北市八仙水上樂園的粉塵爆炸引發大火,造成484人受輕重傷、15人死亡, 這是少見一次性、大量性、同質性的特殊災害事件,受害者大多數為年輕人,燒傷面積平均達40% 以上、燒傷深度多達二到三度。這除了是一個大型的公共安全意外事件,也由於燒燙傷特殊的身心 影響,而讓它的災後心理重建有所不同。 看了這本書後,我特別去網路及課本上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皮膚是提供身體第一級的保護,一旦受 到燒燙傷傷害,人就失去防護罩,於是細菌開始侵門踏戶造成感染,人體脫水、失溫,也失去自我 保護機制。然而這次八仙塵爆不只是單單的皮膚上的傷害,多數都是吸入性燙傷至肺部。 說實在,如果我是這次災害的受害者,我可能會無法接受自己身上的疼痛和對我帶來的影響,就算 健康的康復了,走在路上大家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必須承受社會的壓力,還需要去面對家人 對你的期望,原本規劃好的未來如今卻全盤打亂,每天在鏡子中看著原本光鮮亮麗的自己,如今卻 面目全非,那種心情是崩潰的。不只要顧到傷口也要注意飲食、復健以及心理的治療,過程是痛苦 的確又無奈的接受這一切。 所以心理的輔導是很重要的,不只是受害者也要讓大眾多用同理心去看待每件事,世界多一點包容, 少一點歧視,多一點關懷,少一點霸凌,你今天善待別人,哪天別人也會善待你。
      
社區安寧照護之未來發展  12597  2018-03-05 08:04:06

佳句:透過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出院準備、居家醫療轉銜在宅臨終安寧照護為重要的服務 心得:台灣已將社區安寧照護列入健保給付之範圍,期望透過優質的居家安寧照護服務,讓病人在宅得到善終。衛福部於2017年推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透過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出院準備、居家醫療轉銜在宅臨終安寧照護為重要的服務項目。要成功推展社區安寧照護有賴於:(1)醫療照護人員安寧療護知能提升,適時引導病人及家屬及早進入安寧照護之決策思考;(2)及早制定末期病人安寧照護計畫;(3)長照機構建立安寧照護服務模式;(4)預立醫療自主計畫之推動與落實。
      
癌症病人出院準備及追蹤服務實務  12598  2018-03-05 08:00:44

佳句:發現人員的教育、病人及照顧者的參與程度、評估工具等都是影響出院準備及追蹤服務品質的主要因素。藉此機會深入釐清問題,作為我們將來改善的依據與方向。 心得:出院是病人入院診療中重要的一環,完善的出院準備必須整合院內外相關資源,讓病人療程更為順利。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為了讓病人在出院返家後,獲得連續性的照顧,同時也減輕家屬的負擔,推動出院病人之出院準備及追蹤管理計劃,鼓勵醫院在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準備及出院後追蹤諮詢。本院配合該計劃重整院內相關資源,成立出院準備及追蹤服務委員會及工作小組,目前可以承擔全院20%的出院病人的相關業務,並能百分之百完成收案服務。從業務量分析、病人滿意度及再入急診率統計,顯示服務成效相當良好。執行後的經驗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檢討出院準備及追蹤服務目前的作業系統以及工作流程
      
寒假作業  13233  2018-03-05 07:58:05

書名:不生氣的技術 出版社:商周出版 索書號:176.56.2338.201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為活化副交感神經,另外一個重點在{心態},我強烈建議大家要多笑,表情嚴肅時,交感神經是緊張得p.31 2: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卻可以改變未來p.73 3:生氣是因為欠缺考慮,終要後悔p.85 4:人生只有一次,你真正想做的事什麼p.131 5:提升個人魅力,促進社會正向循環p.166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我發現書裡面說到我很多很常生氣的例子,因為我很容易被一句話激怒,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有很多可以控制脾氣的的方法,過去,我用生氣的語氣對待別人,但我發現只要用生氣的語氣跟人家說話很多人都會很不喜歡也會用很差的口氣再回復我,聽到這種口氣心情就會更差。全球有100%的人都會生氣,但卻有90%的人無法妥善收拾生氣過後的殘局,我曾經因為生氣而搞砸了人際關係,錯失了許多美好的機會,讓我做許多事情都不能順利地做,曾經很多人跟我說:生氣不能解決事情也不能解決問題,等你冷靜點再來解決,因為你就算氣完了問題還是存在著。聽說常生氣的人容易短命。沒又有意義的生氣會趕跑人生的成功,換句話來說,不生氣的話,人生變更貼近成功一步。我找到了許多不讓自己生氣的方法了,就是有人如果故意說一句話要激怒你,千萬不要理他,因為你越理他他會一直想盡辦法惹怒你,如果妳都不理他他會有辦法惹怒你嗎。我看過很多家長生氣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小孩的成績考不好,但是你罵他有用嗎有的會聽有的呢根本聽不下去,就算你再怎麼罵他他不聽還是不聽,只會回嘴你讓你更生氣有用嗎,那不如不要生氣用好好講的,說不定還會聽。結果不會因為生氣而改變,卻可以因為不生氣而逆轉。
目前第1723/7774頁 [首頁][上一頁][1721][1722][1723][1724][1725][1726][1727][1728][1729][173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