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76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759][1760][1761][1762][1763][1764][1765][1766][1767][176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2寒假作業  12298  2018-03-01 23:59:48

此篇探討運用治療性遊戲幫助兒童,在各方面都還未發展完全,也缺乏對疾病的認知,藥物的壓力 和治療的身體傷害和疼痛及陌生地方與陌生人都照成兒童住院的恐懼,而透過治療性遊戲,藉由遊 戲的方式來降低兒童在之治療中產生的不安及心理恐懼。 在過程中,遊戲可以表達較真實的自我,了解兒童的情緒,取得兒童的信任感,從中協助調適,有 效幫助兒童恢復或更進一步治療。用治療性遊戲方式讓兒童能夠了解縫合過程、減少恐懼、激發勇 氣、從中鼓勵其接受縫合治療;縫合過程中透過講解、緊握雙手、口頭鼓勵、引導數字轉移注意力 與增進安全感,幫助其順利完成縫合。住院或手術對兒童而言是一個充滿壓力與威脅的經驗,而門 診手術病童在未經溝通準備下,於術後恢復室常出現哭鬧、抗拒行為,透過術前提供訊息能增加 家屬因應,並運用治療性遊戲於手術後照護過程中,提供病童更好的支持與整體性照護,降低術後 哭鬧與焦慮。哭鬧時間越久容易造成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除了提高呼吸道併發症的風險以外 ,對病童及家屬來說,也是極大的壓力及風險。學齡期兒童面對手術後因身體受傷害與疼痛而哭鬧; 面對自己孩子須接受手術以及疾病需接受醫療診治,最易讓家屬感到焦慮,緊張的情緒除了無法 安撫病童外,常出現思緒混亂,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情形,使得對於衛教說明的瞭解程度也會明顯下 降。研究顯示,手術前有準備的兒童,與未經準備接受手術病童,相較之下,有更好的恢復與調適 病童與家屬面對手術焦慮均明顯降低。故應協助病童家屬在術前使 用病童能夠理解的語言,說明手 術的目的。手術當天攜帶平日熟悉物品能增加安全感,減輕害怕,如此使家屬對術前的準備及術 後的照護更為完整,也能夠降低病童的焦慮及負向情緒行為。治療性遊戲是指在基於心理動力學、 發展學與認知理論模式下成人有目的使用各種遊戲 與病童溝通,運用治療性遊戲須考量年齡及發 展階段,以最佳象徵性扮演及語言幫助病童了解所處情境表達焦 慮感受,適用於病童住院、手術 及治療前準備。
      
寒假作業  12254  2018-03-01 23:59:23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探討自閉類群障礙在自殺傾向(SI)及自殺行為(SA)上的比例,及影響他的誘發因子,自閉類群障礙是一種複雜性神經發展疾患,個案從年幼就有社交溝通及互動的缺損、侷限重複的行為或興趣等症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常常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一項就是自傷/自殺,自殺則是期待自己再也不要有感覺、認知受限的程度更高、會採取的方式更激烈,後果也更嚴重,包括:精神科的共病,特別是情緒相關的診斷、生活嫌惡經驗,及採取較危險的自殺方式等,自殺傾向比例在自閉類群障礙個案中隨年齡而異,自閉類群障礙的自殺盛行率為:兒童中11%-13.8%有ST;年輕自閉類群障礙成人( 平均年齡19.7-33.7 歲) 中,30.8%-62%有自殺傾向,15%-35%有自殺行為;跨年齡層的自閉類群障礙個案66%曾有自殺傾向,35%曾有自殺計畫或自殺行為,而憂鬱是自殺傾向的主要預測因子,情緒失調則是自殺行為主要預測因子。曾經在新聞報導看過有關自閉症群族情緒失控的案例,他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沒辦法像一般人可以壓抑下來,他們會因為衝動,而做出無法收拾的殘局,所以當我們面對這些族群的時候,必須多一些包容與同理心,人都很自私,永遠只想到自己,沒有親身感受過永遠不會懂別人的痛苦,每個人如果都多一些關愛來關心他們,陪陪他們,讓他們情緒保持穩定,也許SI/SA的比率會下降,就不會發生這麼多衝突,社會也會更美好。
      
107年寒假作業  12335  2018-03-01 23:55:2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乙 學號 1045101081 姓名 尤雅筠 書名 1. 長期照護資源整合服務 2. 遊戲式學習於護理教育應用-同理心桌遊教學 3. 護生初次實習壓力,身心社會狀態,因應行為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高齡者的失能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女生出現失能的機會更高,失能需要較多的照顧服務需求,也較需要入住長期照料機構。 2因這些服務主要係以護理技術照護,民眾對其他醫療需求(如用藥)仍需至醫療院所看病對失能病人就醫仍是一大障礙。 3初次臨床實習是有壓力的,而每個人對壓力感受,反應均不同。 4本研究發現初次實習護生兩大壓力來源來自專業知識與技能壓力及實際護理病人的壓力。 5藉遊戲化身機制與同儕演練而形成多重循環學習,學生能連結並演練同理能力的情感,認知,表達三元素。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現在當代社會演進人口結構問題持續放大,臺灣現在已經早以是超高齡社會,老人已經佔20%,是5分之一。可是面對老年人口眾多,對於老年照護仍是相當不夠完善,現在還是有許多獨居老人,還有加上出門行動不便,人的基本生理需求遭受影響可能會營養不均衡,環境衛生不佳等等,長期照護勢必要有許多人力資金,我覺得可以從人民做起,依據所得高低,分出納稅,把社區式的醫療照顧推廣到鄉里之中,能減少反覆回診就醫,讓病人能早點回到正軌生活。 確實在這次寒假實習也看到大家多種面對實習的各種應對反應,有逃避,無所謂的還有起初表現不怎麼好,之後有努力練習有加快了操作技術的速度,因為接觸到的是一個個生命大多人都不敢稍有馬虎,護理技能真的很具挑戰性,不過我自己是覺得看著每一位都很虛弱,不過仍然很努力配合治療想恢復健康回歸社會,而不是消極的,就覺得我應該把這精神帶到護理之中,遇到任何挫折都要請自己打起精神來而不是獨自唉聲嘆氣自怨自哀,不如做點實際一點的行動才對得起自己
      
護一己 寒假作業  14218  2018-03-01 23:54:49

書名:好奇心 作者:布萊恩。格色 心得: <無聊的解藥是好奇心,而好奇心則無藥可救> 故事中的主角為了探索未知的未來而踏上了充滿酸甜苦辣的旅途。主角為了讀自己想要的法律系,而離開了家鄉,並在附近的華納兄弟公司擔任法律助理的工作來維持生計。在公司中有五花八門的人,在最一開始,他擔任的共作美其名叫法律助理其實就是負責送快遞的,但是他做這份工作並部會覺得無聊,反而樂在其中,因為她每天都發現許多的新事物,譬如說她某天在幫老闆送快遞的時候偷看到老闆其實沒有在工作而是在和他老婆打電話吵架。 在某一次送快遞的時候他看到了包裹上寫這秘密文件,而在他好奇心的驅使下再送給公司中負責招募新人的人手中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門外面偷聽他們的對話會不會有有關這個信的內容,而這個行為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淚點......
      
106級寒假作業: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議題  12294  2018-03-01 23:54:02

書名:分娩與生產過程之護理支持--比較待產婦與護理人員的知覺 作者;曾英芬 出版社:華杏 出版年月: 2000年08 月 索書號:58072 ISBN:1022-6265 實用產科護理學 P323-33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研究目的旨在探討那些護理支持行為對於協助待產婦調適分挽與生產過程有助益,同時並比較待 產婦與產房護理人員對護理支持行為的知覺是否有差異。 2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樣本知覺最有幫助的五項分娩與生產護理支持行為:產婦組依序為教導待產婦 女使用腹肌往下用力的方法、告知產程進展情形、教導呼吸和放鬆的方法、真實地回答問題與在乎 待產婦,護理人員組則為教導待產婦使用腹肌往下用力的方法、解釋醫院例行常規及程序、稱讚待 產婦、告知產程進展情形與在乎待產婦。 3「訊息支持」對於待產婦女因應待產與分娩壓力最有幫助,「情緒支持」次之, 「實質支持」的幫 助性較低,而待產婦女對於三個因素所知覺的幫助性皆顯著低於護理人員(p< .01 )。 4待產婦女所知覺護理支持的預測因子為丈夫陪產與性別期望;而護理人員知覺的護理支持之最佳 預測因子則為醫院是否允許丈夫陪產。 5研究建議醫院開放丈夫陪產,有助於待產婦女更有效地因應分挽與生產壓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分娩跟生產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女性的生產經驗會影響其女性和為人母的自我概念,婦女期望有一個安全的生產及正向、滿意的生產經驗。對家庭而言,分娩及生產是一個重要且具壓力的生活事件家庭成員往往會尋求建康專業人員的諮詢與協助,週產期的適應對於父母與家庭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和新生兒間親子關係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產耨期母親的關注涵蓋「生活和社交」、「母職角色」、「生理」與「心理」;以「母職角色」層面的關注程度最高,初產婦在「母職角色」的關注程度顯著高於經產婦;產後初期「生理的關注」程度高於產後一個月;產後一個月「心理的關注」程度高於產後初期,即產後一個月產婦身體的不過雖已減輕,但心理的關注卻增加,尤其初產婦心理的關注程度增加最多。父母認為有幫助的護理行為包括護理人員讓準父母感覺他們提供的照顧是有個別性的、表達尊重的感覺、告知事實、鼓勵準父母以及告訴待產婦她做得很好等。護理支持是社會的一部份,不論是產後婦女或是護理人員皆認為「訊息支持」對於待產婦女因應分娩與生產壓力最有幫助,「情緒支持」次之。從待產婦與護理人員兩方面了解他們對分娩與生產過程護理支持之認知,進而作為產科護理照顧之依據實是當務之急。研究建議醫院政策開放「丈夫或家人進產房陪產」,將陪伴生產的選擇賦予準父母雙方共同決定,如此,待產婦女在護理人員與丈夫的支持下能夠更有效地因應分娩與生產壓力,經歷一個正向、滿意的生產經驗。
目前第176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759][1760][1761][1762][1763][1764][1765][1766][1767][176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