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3541 2018-03-01 23:52:28
書名:不再害怕 作者:妮妮.賀曼
這本書開始時看的頭有點混亂,不多看幾次會弄不懂在說什麼!書中分成了倖存者瑪麗修女的自述與妮妮‧賀曼醫生的論述,瑪麗修女遭遇亂倫的傷害,變色的純真童年,從此生活在充滿恐懼、不信任及不被愛的陰影下,徘徊在懸崖頂端,揮之不去的自殺念頭。內心沉重的創傷,導致瑪麗修女一度失去語言表達能力,在心理師的用心陪伴,她以繪畫畫出內心受傷無助、自我價值低落的小女孩的真實情感,經歷長達3年又4 個月的時間,渴求一線曙光的生命力,重新拾回信任及信心。
對於非治療專業的人來看,瑪麗修女所繪的圖畫,就只是單純的圖畫,看不懂那門簾還有邪惡的人所代表的意思,原本瑪麗修女是不願意接受治療,深怕被推拒在門外,妮妮‧賀曼醫生用了3年又4個月的時間陪伴在瑪麗修女身邊,幫助她走出傷痛。
所有受過亂倫創傷的孩子,治療者要陪她回到過去受創的情境,重新再來一次,一步一步為她注入成人的力量與自我洞察所產生的智慧與協助,藉著內化的力量,重新去面對過去的自己,才能安撫內在受傷的『孩子的自己』。藉助繪畫等心理治療,對施暴者予以強力反擊與對抗,才能達到自我建設的境界。
即使長大成人,瑪麗修女過去的經歷,已深印在自己心中,即使選了神職之路,過去內在支離破碎、處處是傷口的生命情境也難以改變,也再再的影響了瑪麗修女的人際溝通及衝突處理等關係的建立,在接受妮妮‧賀曼治療之前,瑪麗修女一直擔心著自己會被排斥,不再信任自己是安全的、被愛的。
|
106-1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3517 2018-03-01 23:48:01
書名: 不生氣的技術
作者: 吳淡如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讀後心得】
當初選這本書時看到背面的簡介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本小說裡提到的一句話[當你要生氣的時候先沉靜個3分鐘,等三分鐘過後再想想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發怒],讓我更想了解作者所說的技術有哪些。
在讀<不生氣的技術>的過程中藉由每篇的短則故事讓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因許多事情而生氣或發怒,但生氣完或是發洩完怒氣之後結果真的有變得比較好嗎?這本書提到一句話--只要是人,一定會生氣,我想這句話沒有一個人會反對的,即使性格再好的人也是會生氣的,但是要如何不讓憤怒把自己變成一個不定時炸彈,這是我們該去學習的
國小階段的男生最喜歡去捉弄女生,直到惹毛對方生氣才罷休,而我就是那個常常被男生捉弄的可憐之人,一、二年級時每次被捉弄我都會打回去不會和老師說,但是後來到了五、六年級突然覺得好累喔每天都要這樣去把捉弄我的男生追回來再給他點回饋,於是我就去找老師說,老師當下跟我說會找他們談然後請他們不要再這樣,可儘管他們被老師警告了還是沒有改善這事情,於是又在去和老師報告,這次老師跟我說了一個方法,既然他們還是一樣那就不要理他們,因為只要我沒飯應就會覺得無勞而放棄,以前還不太懂為什麼,長大後開始略懂原因為何,現在看了這本書,更加的了解到其實以前生的氣都是白生的了,因為如果你生氣了,豈不是如了那些人的意了。
書中還提到如果真的很生氣的話,可以在心中問自己在氣什麼?這樣發脾氣值得嗎?有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相信這樣反問自己,心中本來正在燃燒的那把火肯定降低了不少。遇到不滿意的事情我們會不自覺的批評或是挖苦,其實也是出自於憤怒,憤怒是會傳染的,把情緒加入言語中使傾聽者的感受到不好所以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當遇到有人故意要和你唱反調耍賴等…,這時候就跟書中講的一樣,如果你在途中遇到一隻瘋狗,對你一直狂吠,你會繞過牠,繼續走;還是趴下來,對牠狂吠,很多人一定都知道選擇繞過牠,繼續走才是明智的選擇,可是明明是同樣的問題但是大部分的人卻都選擇趴下來,跟牠狂吠,不是嗎?
要學習如何能生氣而不失控,是在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這是每個人在團體生活中都會遇到的情況,如果常常遷怒別人,會使的自己的人際關係破產,大家會覺得你這個人動不動就要發脾氣完全無法好好的溝通,也可能讓原本身邊的好友忍受不了而開始與你疏離。我們也要訓練自己的人際抗壓性,因為即使最討厭的人走了,次要討厭的人還是會遞補上來,永遠都會有討厭的人存在,因為這世界上,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喜歡,所以我們自己可以改變想法,既然當不成朋友,也不必要交惡,這樣也在不知不覺中少了能使自己心情不好的人不是很好嗎?
最後,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偶爾要讓自己獨處一下,跟內心對話,整理一下自己的內心,並反問自己最近有沒有容易動怒,想想這件事情真的有必要動怒嗎?有時知道某些事情去了解會使心情不好,那就收起好奇心,這才是明智的作法。憤怒就像是一座梯子,它能慢慢帶你上天堂,也能讓你快速的下地獄,而差別最終就在於自己的選擇,只是上天堂比較困難,需要找出困難並修正,;而下地獄則是很容易的,任何一件違法事都可以讓自己永劫不復,所以如何讓自己不生氣是門高深的學問
|
寒假作業-心得 12274 2018-03-01 23:46:1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45101021 姓名 宋俐婷
書名 結合安寧共同照護 作者 羅曉雲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面對死亡、活出生命
2死亡是自然過程, 任何人都會經歷,雖然肉體死去,但靈魂卻能昇華
3沒有人不會死,現在能活一天是一天, 只求最後這段路可以走得平順,不要太痛苦
4
5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本篇文章在述說一位先生罹癌後,後悔年輕時的年少輕狂,自責對家庭的虧欠,了解完之後我覺得
人往往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開始後悔這一生的所作所為才想到要彌補過錯。其實當人們意識到
自己的病情已經無法好轉時自己心裡一定會有不安焦躁的情形,不單單只是個案本身,其家屬也會
有相同的感受,這時身為護理人員應該要主動地去關懷個案及家屬並可以讓他們好好的溝通解開對
彼此塵封已久的心結,運用生命回顧幫助個案重新體驗自我意義與價值,不只可以讓個案在走之前
沒有愧疚,也讓個案家屬願意原諒個案過往所犯的錯誤,沒有一絲遺憾地繼續過下去。安寧療護是
希望用完整的緩解醫療及身心靈的陪伴個案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也尊重個案的最後思想,這
時護理人員可以協助完成他們臨終前的最後心願。但是現在安寧療法並沒有被所有大眾所接受
,仍然有少部分的人認為這是有違背倫理的事情、認為是醫師不盡力而下的結論。但是安寧療護是
幫助他們減輕身體上的痛苦,並不是放棄他們,其實我認為這是提供一個對病患好的選擇吧!
讓他在最後一程不再那麼的痛苦,反而能因為身心靈上的陪伴及溝通,而放心無遺憾地離開人世,
安寧照顧基金會 提倡重要的「四道人生」,分別是道歉、道愛、道謝與道別。讓病人好好的與
家屬進行四道人生,繼續活下來的人才能夠沒有遺憾地走下去。
|
106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3309 2018-03-01 23:45:33
書名:「好想法,要用自己的話說」
讀後心得: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腦中湧上的想法是「感覺好無聊啊」,接著開始翻書面閱讀,讀了幾個章節之後,發現作者很用心地為了不讓每位讀者看這本書時看到睡著,所以每篇章節的字數都不冗長,反而裡用淺顯易懂的字句告訴我們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就像書名一樣「好想法,要用自己的話說」,每個人在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好的想法好的創意是要自己創造出來,而不是一昧地去抄襲別人的想法複製貼上,就算是要抄襲別人的句子也要加以修改經過自己的思想,讓那句子成為自己的想法。現在因網路的便利,很多的文章、影片都是經過轉貼再轉給他人,而那些都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覺得的,只會複製貼上別人的想法,而沒有自己的創思,而這本書告訴大家,很多人都覺得朋友、追蹤者、瀏覽次數越高,就越值得驕傲,不論是誰都想像他們一樣被人關注,讓人誤以為他們具有引響力,但其實這種人一點影響力都沒有。我覺得要想說出自己的話,最大的來源就是自己經歷過的事,自己的故事自己述說最會讓人深境其中,特別是闖過了重重關卡經歷了特別的人生,有當事者才能敘述的事情,就更加吸引人注意,因為這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可以講出讓人有種自己也在故事其中讓人感受,使大家喜歡妳的言論表現,成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希望學校也可以教學生怎麼樣用自己的想法表達,利用自己的經驗,不要只是去抄襲別人。
|
106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2587 2018-03-01 23:45:28
班級:護三庚 座號:10 學號:1045101328 姓名:白雪
文章:青少年產婦產後期自我照顧的經驗
作者:廖梅珍
心得:這篇文章是在講青少年產後自我照顧的經驗,青少年是指16歲到20歲的年紀,在這個年級應該是屬於玩樂的年紀,但是卻發生了未婚懷孕這種不好的事情,對於這個年紀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而且也會受到同儕的嘲笑或排擠,身心靈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而且未婚懷孕對於青少年來講很痛苦,因為青少年並沒有經濟能力能夠扶養,所以會有很多墮胎這種行為發生,但墮胎這種行為又會造成道德方面的問題,所以許多人因此選擇留下來扶養長大,但又會發生像之前說的那樣沒有經濟能力,不知道能不能扶養成功的問題,它裡面主要提到說找一些懷孕37週以上的青少年產婦為對象,共計十一位 16-19 歲的青少年產婦於產後 6 週接受訪談,應用半結構式訪談方式, 讓受訪者敘述其產後期母性經驗,運用現場錄音記錄訪談內容,以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產後期母性經驗的構成要素有四項:(1) 育兒的不確定感 (2) 對育兒現況的不滿意感 (3) 勝任度低的母性行為(4) 高緊張度的母性表現,這些不僅是青少年孕婦會面臨到的問題也是孕婦正常的心理現象,像裡面提到對育兒的不確定感,因為你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要扶養孩子來講你是從0開始的,所以你完全不知道要做甚麼,所以會有許多的疑惑,有了這些疑惑就會出現對育兒現況的不滿意感,因為你會覺得自己很爛,怎麼都無法成功做到,所以勝任度會變低,也會出現產後憂鬱的感覺出來,但我相信到最後一定會做到好媽媽的這個角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