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長不大的男人 13169 2018-03-01 19:06:46
書名:長不大的男人不成熟成人的『小飛俠併發症』
作者:Dr.Dan Kiley
當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及舉止與他的年齡、職位配合得當,而他所扮演的各種角色都可以為周圍的人所認同與接受,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人是達到所謂成熟的標準。不成熟的心智發展往往會經由行為表露出來。在諸多不成熟的行為中,有一種頗常見的現象就是產生行為上的退化。這類患主表現出的是與其年齡不相配合的幼稚舉動、沒有責任感,同時伴隨著焦慮、孤獨及消極的人生觀。小飛俠併發症的焦慮感是導源於婚姻的問題。青少年初期都會注意到男女關係,而他們最先研究的對象就是父母關係。很容易受到任何訊息的潛在意義的影響,因此也會扮演起偵探角色,去挖掘出其中的意義。明明知道父母的婚姻有了問題,也很想出力挽救,但是礙於自身缺乏經驗和能力,於是最後反而認為有問題的是自已,因此他感到害怕、焦慮不已。舉一個例子:媽媽有留紙條給兒子要他把肉放進冰箱,可兒子沒做,導致她必須在30分鐘內做好晚餐,好不容易弄完之後,休息一下,當她拉開櫥櫃時,鉸鏈發出嘎嘎聲響,更令她內心火到了極點。當爸爸也回來了,想要尋找同情、憐憫和報紙,希望表現得和藹點但總做不到 。幾個月前,媽媽就叫爸爸幫忙做點家事,第二天晚上,爸爸只是收拾一些報紙和倒垃圾,從此就不在幫忙家事了,媽媽一直在壓仰著內心的憤怒和憎恨,她覺得丈夫一點也不關心她,但是爸媽表面上還是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時兒子跑去向爸爸要錢,媽媽就凶她兒子說爸爸累了一天需要休息,你出去一天,家事也沒做,要什麼錢?兒子也頂嘴說妳根本沒叫我做家事,我不知道妳在吼什麼。爸爸把兒子叫去房間說你該多試著了解女人,你媽累了一天,你不能這樣對她,記住你媽根本不了解小孩。換媽媽去找兒子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不該那樣的,你爸只顧工作,沒時間顧我們,你不要學你爸,我只希望你來幫我。當小孩想從無意義的話中尋找意義時,不妨想想現在孩子的內心有多麼痛苦。
|
寒假作業 14118 2018-03-01 18:55:4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丁
學號
1065101163
姓名
陳佳妤
書名
傾聽:幸福的心聲
作者
王中靖
出版社
高寶國際
出版年月
2011年 9月
索書號
ISBN
9789861856346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傾聽,不只是一種正向習慣的培養;也是美好人格與寬容自信的鍛鍊。
2傾聽,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大關鍵。
3傾聽,是比說話更重要的功課
4傾聽,是彼此溝通的基礎,也是雙方建立信任開始
5傾聽這門不能不懂的藝術,是開啟雙方溝通的一把鑰匙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傾聽,比說話更重要的功課.
傾聽,是彼此溝通的基礎,也是雙方建立信任的開始.
好人緣,其實是用耳朵聽出來的,而不是靠嘴巴說出來.每個人說出的話語,若能夠被對方聽見,就會有被重視的感覺.
真正的同理,是暫時放下自我,擱置主觀的評論,判斷,渴望,期待與欲求,以開放的態度,全然地接納,不會急著或不經意地想掌控對方.
同理,是透過深度的接納,而終於了解對方直覺的感受.
傾聽:利人利己的藝術
每個人說出的話語,若能夠被對方聽見,就會有受到重視的感覺.對方訴說的內容究竟是什麼,雖然很重要,但並非最重要;比內容夠重要的是,你能夠聽見對方情感的需求,讓他覺得你是真心陪伴,並且全然支持,彼此就可以發展出難能可貴的信任關係.
說話,需要學習;聽話,需要鍛鍊.
有效地傾聽方法是:先把憤怒和情緒都擺在一邊,盡力用誠懇的眼神,開放的心胸,和不帶批判色彩的回應,營造一個讓對方感到安全的環境,她就比較能夠卸除心防,沒有顧慮地暢所欲言.
當對方在說話的時候,傾聽者尚且不必花腦筋,也不用想辦法用語言回應對方任何隻字片語,只要能表現肯定讚許好奇的態度,就已經成功8成以上了.
重複對方講述心情的用語,支持他的感受.
你的擔心都是對的,請問我們還有那些地方可以改進.
當下不懂提出疑問,只是一時丟臉,不懂卻要一直不問,就是一輩子的羞恥.
藉由提問,傾聽者可以主動引導說話者的順序,也能夠掌握時間,回歸主題,讓溝通更有效,也更有趣.
|
照護一位口腔癌病人術後之護理經驗 寒假作業 12421 2018-03-01 18:49:5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口腔癌重建術後入住加護病房屬於急性期護理,往往忽略其心裡感受,建議應以全人照護手法,
可讓重症單位的護理人員展現不同之獨特性及增進個案身心靈健康。
2藉由個別性及專業之護理,並鼓勵個案正向思考,協助建立自信,使個案再次重拾人民保母及家
庭支柱的角色。
3無論在語言或非語言行為,必須使其感到舒服並幫助病患增加對自己的認同感,協助患者認清身
體存在的價值並鼓勵病患及家屬參與傷口的照護。
4對口腔癌術後患者來說,年齡越輕越在乎身體外觀改變,故手術前、後衛教與心理調適輔導是相
當重要的。
5加強口腔皮瓣及傷口照護使其能有效維持灌流並無感染產生;主動邀請宗教師予以心靈輔導及帶
領其家人共同支持個案,使其能重拾自信心,接受顏面改變之衝擊。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本文描述一位 46 歲男性個案被診斷為口腔癌接受口腔顏面重建手術之加護經驗,剛好我們內
外課有上到癌症的單元,很符合我們所讀的內容,而且前十大癌症排名口腔癌也很前面,我有特別
去上網查詢跟找課本重點統整出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口腔癌為 2013年台灣十大
癌症排行中第五名,佔罹癌男性死亡率的 21.4%,平均死亡年齡約 57 歲,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研究顯示口腔癌好發於 中壯年男性,此族群屬於生產人口,在家庭中扮演經濟來源的角色與養育子
女的責任,然而口腔癌不僅對個人健康造成影響, 也對家庭造成嚴重衝擊。文章中還指出口腔癌的
發生與檳榔、菸草和酒精密不可分,檳榔為主要因素,台灣嚼檳榔人口約 240 萬人,每 10 位男性
中就有 1.5 人嚼檳榔,這個頻率數值也太高了吧 ! 以東部與南部地區居多,但因口腔癌患者的口
腔衛生知識不足,且初期症不明顯,常延誤了就醫診治的寶貴時機。本文為一位壯年期 46 歲男性,嚼檳榔 20 年,五個月前發現口腔內腫脹不適,但不以為意,直到口腔疼痛難耐才至門診求治,診
斷為口腔癌而執行口腔內腫瘤切除術及皮瓣重建手術入住加護病房之個案,護理期間筆者感受到個
案術後傷口疼痛不適外,更發現個案因外貌改變,打擊到原本身為警察的自尊,每天以淚洗面,並
擔心未來工作時遭受社會大眾負面的觀感及異樣眼光而產生身體心像改變之問題,故引起筆者之動
機,期待藉由個別性及專業之護理,並鼓勵個案正向思考,協助建立自信,使個案再次重拾人民保
母及家庭支柱的角色,希望藉此護理經驗分享,提供護理同仁之參考。讀完這篇我覺得我感同身受,
我也很認同作者的說法,因為我在實習的時候,也有照顧口腔癌的患者,跟這本文滿相同,我第一
次看到的時候,我有震驚到傷口很深,個案的表情也很難受、痛苦,但病患還是堅持活下去,因為
有老婆在旁的照顧跟陪伴,才堅持的活下去,所以心理調適輔導是相當重要的,我有偷偷問病患有
後悔當初嚼檳榔這種行為嗎? 個案點頭表示有,表情更猙獰眼眶也含淚了,害我心裡也酸酸很後悔
問這個問題,所以經過此次的護理過程讓我能夠真正的停下腳步來,運用語言及非語言的技巧來 關
懷、傾聽個案,瞭解病人真正的需求,並透過宗教師的心靈輔導, 使個案重新了解生命的意義,重
燃返回社會的動力。
|
106學年度寒假作業心得 12645 2018-03-01 18:45:07
科別:護三辛
學號:1045101387 姓名:周佑玲
書名:生機飲食對症調養 作者:歐陽英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日:2000年八月十五日
索書號:ISBN 957-13-3168-6(平裝)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虛性體質體弱多病,宜吃補性食物
2.實性體質受便祕之苦,可吃瀉性食物
3.濕性體質多痰腹鳴,多吃利尿食物
4.燥性體質口乾舌燥,宜攝取濕潤性食物
5.熱性體質臉色潮紅,宜攝取涼性食物
6.寒性體質手腳冰冷,宜多吃溫性食物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懂了很多原本不知道的知識。這本書除了敘述了生機飲食對現代人的健康需求以外,更告訴了我們如何運用簡單食材和食譜給自己一個健康的生活,作者也針對不同病症跟體質,提供了飲食調養的建議。所謂的生機飲食就是像作者所說的,不吃動物性食品、也避免精緻加工過的食品,盡量生食有機蔬菜水果,並熟食全榖的米、麥、豆等各種雜糧,並配合著天然的保健飲料,盡量飲食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並攝取自然食物的五顏六色,並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我覺得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食物太過精緻化,有很多的食物都加工過,除了餐廳的食物,就算自己在家做飯,也難保證一定是健康的,因為可能煮的菜也撒了很農藥,現在這個世代,大概除了水果是沒有人加工過的了吧!書中有講到飲食能激發自癒能力,包含了四個條件:1.讓身體保持潔淨 2.確保微鹼性體質 3.要攝取均衡完整的營養 4.要讓血液含氧正常,只要做到了以上四個條件,自癒能力就會逐漸復甦,免疫系統轉強,身體不正常的現象就會慢慢地恢復到正常。不過我覺得不論採何種生機飲食,飲食的均衡性是必須注意的。其實飲食生活應力求營養、均衡、簡單與自然,生機飲食可以把它當作是飲食生活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唯一的飲食方式。我覺得不論選擇哪一種方式,廣泛地攝取多樣食物、清淡的烹調方式、盡量選擇無汙染的食物,身體的免疫力自然提升,如此無論是養生或調養,自然對身體都是好的。
|
107學年度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2399 2018-03-01 18:41:36
從我剛開始讀護理到現在三年級了,我最感興趣也讓我覺得有趣好玩的科目是護理倫理,上護理倫理
的時候讓我覺得很能放鬆自己也可以跟大家同學一起討論問題,剛好這次學校的寒假功課是要我們
寫一篇有關自己到現在學過的專業科目,這次就可以剛好拿護理倫理來當這次的主題了。
在這本書裡有提到對病人的基本倫理原則包括自主原則.知情同意原則.不傷害原則.行善原則及公
平原則這五大原則,雖然這幾項原則都至關重要,但是在我自己的想法裡我覺得不傷害最重要,因為
我們本身是護理人員就是一個照顧病人的角色,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到病人然後又可能給錯藥等等的
去傷害到病人,這樣不但自己良心過意不去且也沒有盡到自己照顧病人的本份還讓病人更加承受傷
害,這樣我們自己罪過不是很大嗎,所以不傷害原則在我的想法裡固然是最重要的一環。
然而在這本書裡另外也有提到了護理人員盡職的部分,說著最近護理專業形象逐漸受到重視,也成為
影響人員專業行為的重要因素,在健康照護裡不免會遇到一些倫理困境及議題,考驗著護理人員因應
能力與表現行為,看完這個想想真的覺得處理能力很重要,一個護理人員如果當下有好的解決能力好
的處理方式就可能不會使問題擴大也可以順勢輕鬆地解決問題,在最後也希望自己在以後的臨床上
能有著過人的應變能力及處理事情的解決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