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79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789][1790][1791][1792][1793][1794][1795][1796][1797][179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13430  2018-03-01 00:23:05

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活在高壓力下生活,有些人,是因為家庭生活;也有些人,是因為工作環境;還有些人,課業壓力;甚至有些人,是因為社會輿論……等等。但是,要如何調適好自己的情緒或是心理因素,然後隔一天又是一個容光煥發的新的自己,每天都以美麗的心情去面對新的事物呢?這是一大學問吧...有些人因為壓力調適不好,選擇比較極端的方式去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不是很可惜嘛! 適當的壓力有助於潛能的開發和工作效能的提升,二、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效能開始降低,三、個人承受的壓力差異極大。負面情緒是會干擾領導、思考、創意和健康的,例如: 1.影響人際關係2.做錯決定3.影響健康……等等。壓力越是調和的好,生命就越有智慧,回應環境挑戰的能力也越好,人的健康生活品質和工作效能受到情緒影響的。 如果想要發洩情緒的話,可以直接對當事人說出來,但是千萬要對事不對人,因為讓你產生壓力的是事情而不是人,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出來,讓當事者知道你內心是怎麼想的,但是用詞多少都要注意一下的 ,或是可以找一個自己信任的好朋友或是家人,說一說自己一整天下來發生了些什麼事情,不管喜怒哀樂都可以分享出來,說出來總比自己一個人放在心裡來的好,是吧。 有些時候,都會有不想說或是不方便說的事情,例如:同儕間,男女朋友間,自己身體上的疾病……等等,這時候,我們可以選用醫些可以靠自己來紓壓的方法,例如:聽音樂,開窗戶吹吹風,躺在床上睡一覺或是一個人出去逛逛街……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只是看自己的想法而已,如果是因為自己不願意走出壓力的話,沒有人可以幫自己的,所以怎麼做都是需要自己願意踏出第一步為主。
      
生命中美好的缺憾  13979  2018-03-01 00:22:31

看完這本書我學到許多東西,這本書是我在逛書店時看到的,當我看到書名時,就令我決定想看這本書,並且感到疑惑?為什麼生命中的缺憾會是美好的呢?但是在我看完這本書後,我終於了解,在我的觀點看來,海瑟和奧古斯都都是癌症患者,但因為這缺憾使他們互相認識了。雖然他們是在這不完美的生命中相遇,但是他們留下的不是傷痛,而是美好的回憶。這就是他們在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在這本書中海瑟曾經說過:「有時我覺得這是癌症最難受的部分;疾病的外在證據把我和其他人區隔開來,我們永遠都無法拉近距離。」在我幫助一些病人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因為他是病人,很可憐,所以我們就因為同情而去幫助他們,雖然我們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幫助,但對他們來講,卻是一種無形的傷害。當你以同情的角度去幫助他們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心情。每個人都想當個正常健康的人,何況是這些失去健康的病人,他們更想當個正常人,被正常地看待。而每當我們以同情的角度去幫助他們時,只會提醒他們不是一個正常的人,這也會使他們越來越自卑,不敢打開他們的心房。所以當我們要去幫助人時,我們應該將心比心,想想他人的感受。 在這本書中我還明確的感受到家人的愛與關懷,就像上面的內容摘錄所講的「家人永遠愛著我們,即使我們生病了,家人還是家人,他們不會停止愛你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著家人的愛,或許只是你沒發現,當你認真仔細觀察時,你就會發現家人永遠都愛著你,永遠都關心著你。家人就是我們的避風港,當我們在航行到累了時,它依然在你身後等著你、支持你。「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即使你做錯事了,他們依然愛著你,原諒你。 另外我們應該學習奧古斯都的樂觀,雖然他患了癌症,而且失去了半條腿,但是他依然開朗並且有自信。也相信命中一定有喜悅的事,就像他最愛的一句格言:「沒有痛苦,我們就不會了解喜悅。」這句話我也認同,假如你每天都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你沒有痛苦過,那你也不會知道甚麼是喜悅。但是相反的,如果你知道痛苦的感覺是甚麼,那只要有一點點的好事,就會使你感到喜悅。另外,我還欣賞他敢面對死亡,雖然每個人總會有人生的終點站,但在這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害怕死亡,連想都不敢想。但是奧古斯都不僅不害怕死亡,還為他自己辦了生前告別會。我相信這幾乎沒有人會做這件事。然而他卻做了,他不僅沒有去逃避死亡,反而還去面對他,這種樂觀程度我們無法做到,但我們可以去學習。 這本書真的使我了解到許多的人生道理和意義,也讓我了解家人永遠不變的愛,我真的收穫許多,我也很推薦大家看這本書。如果你是一個不樂觀的人,那去看看這本書,學習用樂觀來看這世界。
      
106-1 寒假作業 被討厭的勇氣  14056  2018-03-01 00:20:11

哲學家表示「自卑感」是必須的,因為他能使人不斷的進步,所以應該將它轉換為動力,但「自卑情結」是不好的,是指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像我就時常將「我不夠聰明,所以我不想讀書」掛在嘴邊,哲學家說,這是因為我「害怕改變」而不想付出實際的努力,確實不夠聰明只是藉口而已,因為我害怕改變而不想去改變。所以今後我要改變我自己的想法,要有改變現狀的「勇氣」。 很多人都會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當然我也不例外,常常因為自己太胖而感到困擾,套入「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這個觀念,因為在這社會上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所以就會開始有了「比較」。「害怕比較」是在意外表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自卑感」,哲學家表示自卑感是「主觀」的,以我來說在於我給予我的外表有什麼樣的意義,因為我認為自己不夠瘦。雖然客觀事實是不能改變的,但主觀意識可以,所以有時換個角度想會自己輕鬆點。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過日子。 其實人生是很單純的,至少我可以讓我的心保持單純,因為要不要單純我可以自己決定。
      
寒假作業  14187  2018-03-01 00:17:1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一年戊班 學號 1065101229 姓名 蕭孜穎 書名 追風箏的孩子 作者 卡勒德·胡賽尼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年月 2005年 9 月1 索書號 869.157 4737 2014 ISBN 978-986-5829-80-3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你沒膽,你天生如此。這倒也不是壞事,因為你的可取之處就是你從來沒騙自己。在這個方面沒 有三思而後行的懦弱並沒有錯,但如果懦弱得不記得自己是誰……真主保佑他。 2我們或許頑固,我也知道我們太過驕傲,但是在需要的時刻,相信我,你會寧願在你身邊的普什 圖人。 3那個人幹嘛殺他老婆?其實他何必要覺得傷心才能落淚呢?他聞洋蔥不就得了 4他知道我在巷子裡目睹,知道我站在哪裡,袖手旁觀。他知道我背叛了他,但卻再一次解救了我, 也或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真的愛他 5我的過往亦復如此,永遠陰魂不散。他的名字從深處燃燒,但我不願說出,深怕一說出,就會召 喚他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非常寫實,在讀完之後讓我感覺內容充實又很有震撼力,我真的覺得哈山這個朋友很值得交 他為阿米爾付出很多,不但保護他、陪伴他、照顧他、甚至不揭發他,哈山對於任何事物都無怨無 悔,這樣認真付出,這樣一位披肝瀝膽的好友,阿米爾卻沒有好好珍惜。人生只有一次,錯過了就 不能再重來,所以因當要珍惜身邊的點點滴滴,但是阿米爾卻犯下了一個大錯, 就是背叛哈山, 當後來發現哈山是他弟弟時,才明白當初錯了,開始後悔了,因此他為了贖罪才奮不顧身的去就哈 的兒子索拉博,並且收養他為兒子索拉博是一位身心都遭受傷害的孩子,不但家人都死了,身體也 被性侵,也因為種族的關係常常被欺負與虐待,要讓這麼封閉心靈的孩子敞開心房是多麼困難的事 情,但是阿米爾卻是選擇努力去做,讓我感覺非常感人。 直到故事最後我才發覺,阿米爾雖然犯錯,但是還沒有喪盡良心,知錯能改。但有些人就算犯錯也 覺得自己是對的,甚至更囂張的自以為理直氣狀,而阿米爾至少會覺得愧疚, 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 就一個人來彌補自身的罪過。 這本書也讓我學習到了不少東西例如阿米爾的父親說 :「你殺了一個人,就偷走一條生命。偷走他 妻子擁有丈夫的權利。剝奪他兒女擁有父親的權利。沒有任何人行為比偷竊更險惡」 這句話讓我 非常認同,也讓我了解到一些觀念,當你犯下罪過時,害到的人不只是對方,就兩本身也可能受到 極大的罪過因此我們必須盡量避免犯罪尊重任何人的權利。
      
二上寒假文章心得  13389  2018-03-01 00:12:15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戊 學號 1055101250 姓名 張子麟 書名 網路與臺灣青年人的自傷及自殺行為 作者 林倩宇、張舒森 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年 2 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近年來網路使用普及,臺灣青年族群使用憂鬱症有效的藥物(15-24歲)的網路使用率更是將近百分 之百。 2臺灣的青年族群的自殺率近10年來有逐漸下降之趨勢,但仍為其第二位主要死因。 3網路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均存在:正面的影響包括提供社會支持與學習因應技巧之管道,負面 影響則包含將自傷行為常態化與排斥專業協助,且網路使用及網路霸凌經驗均與憂鬱、自傷風險成正相關。 4當使用者搜尋自殺相關字時,會出現生命線的電話號碼。這些現有的法令與措施是否能達到預 防自殺、或減少自傷自殺行為之成效。 5目前臺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6條」規範「新聞紙」不得刊載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 健康之內容,包括過度描述自殺行為細節之文字或圖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大多人都會用網路分享心情或是生活瑣事,但網路上存在著各種酸民,常常有 意無意地抨擊各種貼文,造成貼文者的心理壓力不適與憂鬱。網路霸凌事件在現在社會上很常遇到 ,三年前台灣藝人楊又穎的自殺事件有部份也是因為網路霸凌所造成的,當年他張貼文章表示自己 最近的人際關西不順,卻被霸凌者以「心機楊」代稱楊又穎張貼毀謗多達四十多篇的文,因此有些自 殺的念頭。我們不能像那些酸民一樣的去攻擊別人,不知不覺中會成為所謂的鍵盤殺手,如果對他 人不滿,可用婉轉的方式訴說,在網路攻擊的匿名者是最不可取的,也要找到自己壓力舒壓的管道 才能避免做出無可挽回的傻事,如果有需要可撥打生命專線,請愛惜自己的生命。
目前第179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789][1790][1791][1792][1793][1794][1795][1796][1797][179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