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6142 2023-04-17 00:58:4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看法 : 我覺得要捐贈大體真的要很大的勇氣,因為要給學生們身體
需要 : 可以給醫學的學生教學用,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人的身體,還有課本上的那些看不到的內臟
感想 : 覺得大體老師們真的很有勇氣,因為真的考慮很多很多,例如身體本來都是完整的,
然後現在就有很多很多刀切過的痕跡
表達尊重 : 要先默禱,然後要保持尊重的心,如果不敢看就迴避,不要說很噁心什麼的,
畢竟沒有人叫你一定要看,而且我發現我們去參訪的時候,我們有介紹到男生跟女生的生殖器
介紹完就可以摸,然後就有人摸生殖器的時候一直笑,真的很不尊重他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我學到了,各個身體的器官的功能,以及骨頭的構造,很多學校課本看到的東西
我發現了,很多器官真的跟課本描述的一樣,腎臟 腦 那些孔洞 都跟課本說的一樣
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一開始很緊張畢竟也是第一次接觸到大體老師,而且是可以觸摸的,我也怕說看到會嚇到,
會頭暈等等....的症狀,還有之前在上解剖課的時候,老師就有提到福馬林的味道不是很好聞,
到現場去之後真的很不好聞,而且那個味道會殘留在身上,味道很重
|
大體解頗心得 16051 2023-04-17 00:40:10
班級:護二甲 姓名:李禹嫻 學號:1105101015
我認為願意大體捐贈的捐贈者非常偉大,在世界上仍有很多不知病因卻同病相連的病友,有那麼一個人願意捐贈自己的大體讓醫生們研究,甚至是成為一個實際的教材,為各位莘莘學子們有一個實際的案例可以學習、參考,我認為對祂們最大的尊重就是感謝他們的捐贈,並將這一個學習的機會深深記在腦海裡,雖然祂們可能無法感受到我們對祂們的感謝,但會努力學習,能夠盡可能、更有經驗的協助病友們或患者們。
一進去就聞到很重的福馬林味,在還沒進去之前我以為會難聞到受不了,後面發現很像壓克力顏料的味道。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大體老師,整個超新奇的,我原本以為大體老師會有很鮮紅的顏色,甚至在觸摸的時候是有彈性的那種,還有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一開始還在擔心進去會不會完全不敢看,或是想吐之類的,結果看到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都想多了,而且看一看竟然還越看越餓,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感覺。
因為可以讓我們戴手套去觸摸大體老師,摸到的當下超興奮的,印象最深刻的是「肺」他戳下去的感覺就像插花的海綿,但是有的部分戳起來確實Q的感覺,另外還有眼球,雖然很特別,但是看久了有一點不舒服,而且他的眼球我以為摸起來是硬的,結果摸下去直接嚇到,是軟的。其中還有一個大體老師的心臟超級大顆的,大概是一般心臟的兩倍的吧,可能有點浮誇,不過那個大體老師的骨架也很大,看起來也很高,感覺是有在運動的。
我記得在第一組那個老師在講解的時候超級緊張的手一直在抖,可是我覺得他講的很仔細,也很容易讓人聽得懂。經過這一次的參訪學到了不少知識,因為一年級是線上的關係所以其實沒有很了解課本內容,不過去完參訪之後有對解剖更了解了。
|
111學年度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6037 2023-04-17 00:24:58
其實能接觸到這種機會真的很難得,在還沒去之前真的是既期待又有點怕怕的,害怕自己看到會不會覺得生理上會不舒服而對大體老師有不禮貌的地方,也減少了學習的機會,很開心我的心裡克服了!雖然在第一次碰到還是會有一點不太習慣有點呼吸不過來但後面我就適應得很好了!我覺得捐贈大體要做這個決定有點不容易,剛好清明節才過不久,我覺得這些老師的家人們以後要怎麼祭祀他緬懷他,曾經在踏出解剖室的門時我曾想,我覺得當大體老師好有驕傲的感覺,我以後要不要也當大體老師呢?但是突然覺得我的子孫以後如果想我了要怎麼去找我,心裡不由得很拉扯,我就在思考,老師們之前也會不會在猶豫這些事情呢?撇開這些問題不說,我相信老師們他們當初做這些決定真的很偉大!子孫們也會為他驕傲的!大體捐贈對於醫學上很有幫助,不管是研究老師身上的病情或者是研究身體器官的個體差異,想必對日後醫療的研究會有更多的貢獻,感謝他們願意奉獻他們的身軀為醫學這種無止盡的研究道路鋪上一點一點的柏油。我覺得對於老師的想法很簡單,就只有偉大二字能形容他們,雖說只用這二字囊括了他們,但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形容詞了,像我們這種剛踏入護理沒多久的小護生,還未夠格進入手術室,也對人體構造不是有過多的了解,藉由這次老師們上課,了解到了很多書上並不是很清楚能看到的,短短的半天,授予了我無限的知識。對於尊重的話,口出狂言是絕對不能的,在觸碰之前秉持著敬畏的心、感恩的心,謝謝他們給予我這個機會可以讓我學習!當天介紹的系統很多,說出與我想像最不同的吧,在介紹骨骼系統前其實我覺得骨頭很重,可能跟拿一瓶900毫升的水差不多吧,但拿到實體之後根本與我想像的落差甚遠!好輕!很難想像到的重量~超酷的!而且其實各個器官或是構造有些都與課本上的尺寸有些差,我看到時就覺得,哇!原來這麼小,這才覺得手術室的醫生都好辛苦,眼睛真的都要很利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走錯步了!喔喔還有就是腸子真的超複雜的!一團一團結在一起那時候要找闌尾還找不到⋯只好去請教老師了嗚嗚。之前對於手術室或是急診這些非常容易遇到嚴重的開放性傷口的科別真的會害怕,因為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勇氣去面對這些,但當看過大體老師後就覺得,嗯,人生何嘗不試試呢?既然不怎麼排斥的話,也許自己很有勇氣呢?以後有機會的話!我願意去試試看的!這就是我的轉變吧~期許以後的自己能做到,嘻嘻,加油!人生路上也許只有這麼一次能與大體老師接觸的機會,經過這次後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希望自己對於走護理這條路上能夠認真點!切勿傲慢對待此堂課賦予我的意義!
|
台大大體解剖參訪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 16187 2023-04-17 00:24:0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 護二丁 、學號 1105101151 、姓名 方昱文 、教師姓名 黃惠芬
一、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轉眼間,大體參訪活動就結束了,很謝謝各位老師們的無私奉獻,您們的勇氣讓我們深深敬佩,也讓我們在醫學生涯中可以上到這麼寶貴的課程,謝謝各位老師們用無言的身教,教育我們了解人體的奥妙,使我們對人體能更有深刻的認知,有了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幫助更多人;而您們的無私大愛更影響了我的人生觀,讓我在學醫的路上,永遠記得今天這堂課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但是我受益良多,我將懷感恩的心,繼續努力認真學習!
二、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參訪大體讓我期待已久,當我見到真正的大體老師,才發現跟我以前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屏息著氣走近實驗室,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濃厚的福馬林味,放完東西走到各自組別,掀開白布前,我們要先低頭與老師做感謝,感謝完老師緊接著將白布掀開,原本害怕的心情在那一瞬間,心境轉換成一種尊敬和充滿疑問的心態,原本身體的樣貌不再像平常時我們看到的身體,每個老師身體保留的部分也都不一樣,比如說神經,那麼這位老師身體的神經都會保留其餘無關神經的會浸泡在旁邊的福馬林裡,各位老師們也都很認真在為我們做講解,告訴我們每一個部分是什麼,想辦法讓我們與課本做連結,老師們講解完會讓我們帶手套進行觸摸探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腦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小,心臟真的只有拳頭大小,靜脈摸起來是硬的,動脈摸起來是有彈性的,肌肉也是硬的,眼球原來跟彈珠一樣大,三個聽小骨超級小,小到可能掉在地上就會找不到,肺臟小黑點不只是抽菸才會有,粉塵、二手菸也都會造成肺臟產生小黑點,心臟的卵圓孔,不像是課本上面畫的一樣真的一個洞,比較像是一個凹洞,骨頭真的很堅硬,牙齦內的構造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真的,這些都是讓我印象深刻的,看完這些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大體老師的精神真的讓我感到偉大和勇氣,雖然我知道人往生後是沒有知覺的,但沒有親自體驗過,無法非常肯定往生後被切開是否真的沒感覺,因此讓我產生了許多疑問。參訪完此次活動,我覺得不管是大體老師們還是他們的家屬,都非常的大愛無私,而且家屬還要有很大的勇氣,想像著自己的家人,被那麼多人觀看,被那麼多人觸摸探索,被人拿著刀在身上劃分拿線在身上做連接,我也從中瞭解生命崇高的意義與價值,思考個人生命的意義及珍惜生命,進而實踐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也藉由與大體老師直接接觸的機會,讓我思考如何活在當下,勇敢面對生命與死亡這件事。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6164 2023-04-17 00:23:46
班級:護二丁、學號:1105101128、姓名:曾彥博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於能在身前就決定把自己的死後遺體捐獻出來,這在台灣的傳統文化中是不尊重死者的,但他/她們依然選擇捐出來,是非常少見且為醫療方面提供一大助力,對於這些能夠選擇捐獻出來做大體老師的人,我覺得是非常偉大的。
為什麼會需要大體老師呢,因為醫療上的研究需要很多實際上的操作,醫院和其餘需要遺體來進行研究的團隊,也不可能直接跟他人要遺體,所以就會有捐獻遺體出來當大體老師。
對於這些自願捐獻來成為大體老師的人,我覺得最好的尊重,就是讓他們的遺體盡可能的發揮餘熱,和不要對他們太不敬重,在保持一定程度的敬重去研究他們的身體,不浪費他們捐獻遺體的心意,盡可能的研究他們的遺體。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我學到了什麼? 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我在這次的課程結束後,發現原來人體內部的樣子,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我也從這次的課程學到了很多東西,像是之前的解剖課程中學到的各種系統,只是感覺這次讓我的印象更為深刻,而且能更為具體的觀測到課本所講到的地方。
在接觸後的感想,發現原來人死後被福爾馬林泡過的樣子,跟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和人體內部的樣子和各種其他的細節都跟想像中的不一樣,讓我從中更了解到人體的奧妙,這讓我對於這些把遺體捐獻出來的人佩服,更感謝他們讓我們能夠有這次的體驗,也希望他們的在天之靈能夠好好的休息。
有什麼收穫,在這次的體驗過後,我感覺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不太一樣,例如捐獻遺體去做大體老師這件事,因為在傳統文化中,都是以讓死者的遺體入土為安,對於對遺體有什麼想法的人都會認為他們在冒犯死者,在這次的體驗過後我的這種想法被取代了,覺得只要是為醫療科技的進步,就不算是在冒犯祂們,我們也可以在死後捐出遺體來做出改變,未來我們能在照顧各類型的人,運用我們所學習到的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