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8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大體解剖心得  16138  2023-04-17 00:20:0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一、 班級______護二丙_______、學號_______1105101102______、姓名______于靚恩_______、教師姓名_______林雅婷______ 二、 格式:A4、標楷體12號字、單行間距 (至少600字) 三、 心得報告:請上傳至「學習歷程檔案」並請導師遴選出優良作品3篇/班,請將名單繳交至護理科並於網路公開表揚暨分享,另記嘉獎乙支;至少600字。(詳見下表)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心得分享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謝謝所有老師的無私奉獻,也很感謝所有老師的家屬願意支持老師的想法,一直以來都覺得願意捐贈自己軀體作為教學用途的人很值得尊敬,而且一定很熱愛這個世界和醫學,才會願意在死後願意捐贈自己的軀體作為研究及教學。 對捐贈者不僅要表達尊重也應該表達對捐贈者的感謝,而課程過程中不嬉戲並不說不敬的話語,當然在觸碰時也要注意禮節和力度才能保證對老師的尊重。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與收穫】: 從小就有讀護理想法的我,從沒想過我能親眼看見人體各種大大小小的器官,這次到台大醫學院去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一開始的我有想過將自己的身體也捐出去,但後面想想就覺得很恐怖,畢竟是一絲不掛的躺在冰冷的解剖台上,雖然對醫學生們來說那就是一位大體老師,不會有其他的想法,但還是覺得很恐怖。而在看到老師被解剖後的樣子後更是直接打消了我的念頭,老師們有的為了做更進一步的研究而被卸掉了一條腿或是其他器官和組織。 這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泌尿系統,因為課本上的子宮畫得很大,但真的去看到剖面後才發現其實子宮很小,大概只有拳頭大小吧,但子宮在孕育新生命的時候要撐到十幾二十倍大甚至更大,真的很不可思議。而其他系統也有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像是肌肉系統裡的橫膈膜,它雖然是塊肌肉,但它摸起來真的像膜一樣光滑平整,一點也不像肌肉,而消化系統的腸繫膜其實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厚很多,再來是心血管系統的心臟,那位老師的心臟好大一顆,而主動脈也比我預期中的還要粗,管壁也比我想像中的薄許多,而組織之間其實也沒有課本上那麼複雜,而呼吸系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支氣管,支氣管比我想像中的要薄。 在觸碰的過程中,老師們一直跟我們說不要太大力去搬去扯,很容易斷掉什麼的,我其實很好奇說,人體真的有這麼脆弱嗎還是因為已經死亡沒有血液供應了所以相對地沒有那麼有彈性,但看老師的動作,好像都很大力,讓我非常疑惑所謂的太大力是什麼意思。 這次體驗真的很新鮮很有趣,非常謝謝學校安排這次的活動,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經驗,令我受益良多。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16201  2023-04-17 00:18:44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 護二戊03張文祈1105101165 今天來到台大醫學院來看大體老師~一進去我們先默禱,裡面總共有8個大體老師,看的系統有消化.生殖.神經.特殊感覺.肌肉.骨骼.循環,默禱完當掀開那塊布時,一切都感覺很不真實,就像是夢一樣,平常在課本上看到的東西,現在就真實的出現在我面前,開始看每個系統的時候,我去觀察去觸摸並聆聽講師的講解,我才發現人體的器官有的都跟我想像中的不同,再來經由觸摸後感觸更深,我覺得這種感覺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出來的,每個器官我都有用心去感受去觸摸,才發現有的器官原來那麼軟,還有去拿大體老師的腦發現腦比我想像中的還要重,還有去摸大體老師的心臟,真的看起來就是腔室的內部的觸摸起來的感覺真的差蠻多的,在這堂大體的參觀過程中,我認為我對大體捐贈的看法就以要捐贈的大體來說,家屬要真的做好決定,因為那個是會被醫學系的解剖,就是整個身體會被切開,然後泡福馬林,就是大體老師真的奉獻了他的身體來讓我們去看去摸,大體捐贈的意義我想不只是在於讓醫學系解剖然後讓我們去看去摸,也不只是在於研究,我覺得比較偏向他們捐贈他們的遺體,然後讓我們上課,我真的覺得大體老師很偉大,就是已經離開人事了,還把遺體給我們摸,他不只是教育意義而已了,他的意義遠比這個來的更深,再摸他們之前我們大家一起默禱,默禱的時候我全心全意的和他說我待會要摸他比較不好意思,然後也很謝謝大體老師的奉獻,那裡面是不能拍照的,我想這也是對於大體老師的尊重。在這過程中我發現了就是生殖系統中,女性的陰道很短,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還有再看循環系統的時候發現這位大體老師他的肺黑黑的,那我們有問講師就是為什麼他的肺會黑黑的,是不是因為抽菸,然後講師就說其實不一定,可能因為作息等等等,我們一般人就算沒有抽菸肺還是會有點黑黑的,這讓我又學到了一個知識!還有一個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大體老師,他讓我們看的是神經系統,這位大體老師有刺青,真的超級酷的!看完這些大體老師其實心中有很多的感動,畢竟從課本那麼死板的東西一直到看到大體老師,真的內心一直感覺很不真實,不過看完之後整個很印象深刻,那當然在這過程中我也讓自己更了解自己哪裡不懂哪裡忘記了,對未來當然就是自己要好好認真看書,然後再把自己會的東西變得生活化一點,會活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也真的很感謝大體老師的奉獻,讓我上了這麼特別的一門課程。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6223  2023-04-17 00:13:4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戊 學號:1105101187 姓名:游麗安 教師姓名:林旺德 一開始對於大體老師這件事 感到非常害怕跟好奇,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在死後把大體捐贈出來,而他們的家屬會同意嗎?入土為安不好嗎?但自從這次去台北醫學院後,我也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想在死後捐出自己的大體了。他們捐贈後,能帶給醫學系的學生更多的解剖知識,更理解身體的構造跟老師們生前是患有什麼疾病或吃了什麼等等,我覺得對於「捐贈大體的人(捐贈者)」來說這樣的結局也不錯,甚至是敬畏祂們,很感謝祂們在人生的最後一刻還是把自己奉獻出來給我們學習,真的很感激。我在這個校外教學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包刮身體各個組織、部位的構造,各個器官長什麼樣子,在身體的哪個位置,也不再是只看課本學知識,而是可以動手去觸摸,了解他的觸感,軟硬度等等,真的懂的更深。其中印象最深的新鮮事大概是上到呼吸系統的時候,那位大體老師生前胸腔附近是有腫瘤的,而醫學系解剖時有留下一邊的腫瘤讓我們去摸,很大顆 有點軟軟的感覺,還有摸到整個腦,拿起來比我想像中還要重,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非常難忘。心中其實真的很訝異,原來身體的器官跟想像中的形狀還有重量都差這麼多,讓我對解剖這方面更有興趣,也重新找回對護理的熱忱。我要更認真的學習護理還有解剖的知識,了解他們的相關性,而這整趟的教學,從一開始的緊張害怕,到結束時的內心複雜,嚴肅沈重,再到現在的整理心得,都讓我覺得自己又往前了一大步,成長了一點。而看待大體老師,看待人生的想法也變了一些,覺得人往生後不是只有埋葬 火葬之類的方法,也可以讓自己的死更有價值,把遺體捐贈出來讓學生們學習,也算一種善終。我可以跟家中的人說這次的心得,把大體老師這個偉大又值得讓人尊敬跟敬畏的職業讓更多人知道。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報告  16044  2023-04-17 00:03:39

大體捐贈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更了解人體的構造,我覺得大體老師們真的很偉大,人死後通常都希望自己死後的身體可以完整保存,但他們卻願意捐贈自己的身體讓學生們學習,所以我們應該要對所有大體老師們表示尊敬,藉由這一次的學習機會,我們應該要認真的聽老師們講,不然以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我一直都很期待這次的大體解剖參訪,但除了期待又有點害怕,怕親眼看到大體老師會有什麼感覺,但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就像平常在上課一樣,但是還蠻有趣的,每一個大體老師都有專門在講的東西,像有專門講消化系統、肌肉、特殊感覺,我有時都會觀察大體老師的體型,發現好多的大體老師都好瘦,但在講消化系統的那個大體老師超壯的,老師還有給我們看大體老師的心臟,比之前幾組大體老師的心臟都還要大,超級酷的,原來只要體型大心臟也會比較大顆。 我也觀察到了幾乎所有的大體老師都是男生,我只有看到一個女生的大體老師,是在講女性的生殖系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男生的大體老師比較好觀察,還是捐贈的大體老師男生比較多。 每組老師介紹完都會有一小段時間讓我們摸摸大體老師,也可以拿那些器官起來觀察,我每一組都有摸,也有拿那些器官起來秤秤重量,我發現肺跟腦都蠻重的,而且腦比我想像中的還要重,我們在特殊感覺那組還有拿已經切下來的眼睛起來看看,上面還有眼睫毛,我覺得讓我們這樣直接接觸可以學得更多,我們可以觀察的更細微,像心臟我們可以觀察到動脈及靜脈的差別。 我透過這次的參訪學到了很多,因為可以親眼看到所以比平常用書學到的還要清楚,而且這次的參訪也加深了我很大的印象,我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天,而且學到的東西也對我未來的職場有很大的幫助。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  16056  2023-04-17 00:02:22

1.個人對大體捐贈的看法是非常支持也非常敬佩的,大體捐贈雖然沒辦法像器官捐贈一樣幫助其他患者延續生命,但將大體捐贈提供給醫學院學生與師長進行人體研究,可以幫助學生與師長進一步了解人體構造以及病理解剖研究,而不是使用與真實人體落差極大的模型進行研究,相信兩者的研究結果一定有相對的落差,對於捐贈者的想法是很感謝各位大體老師無私的奉獻,願意將自己的身軀捐贈給醫學院的師生進行研究,不畏懼自己的身軀進行解剖也能接受解剖後體無完膚的身軀,將自己的身軀遺愛人間,各個捐贈者都尊稱為大體老師或無語良師,在研究時應該要給予基本的尊重,不要說笑和刻意破壞無語良師的身軀,每一位願意將身軀捐贈出來的無語良師都是非常珍貴也需要非常珍惜,每位無語良師都非常偉大。 2.在這趟的大體解剖學之旅,讓我不只是再單單看著解剖課本上的示意圖憑空想像著人體裡面得構造,而是實際親眼目睹每個人身體裡面每個重要的構造,確確實實的看見了心臟、肝臟、腎臟、胃甚至是膽囊的樣子,在課本上以及老師的教學學到了膽汁的顏色是綠色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無法相信,實際觀察後真正的了解膽囊裡的膽汁是綠色的令我覺得非常奧妙,如果沒有這次得實地學習完全無法想像每個人身體裡維持生命的重要構造長什麼樣,課本上許多器官結構以及五花八門的血管和肌肉分布。 3.此次的大體解剖學課程實際看到人體裡的構造,有些大體老師的器官有出現病兆,有的是長腫瘤有的是因為人人每天在吸的廢氣、二手煙、油煙而導致肺的顏色異常,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連呼吸都有可能讓身體產生疾病,令人非常感慨希望這次在無語良師身上所學到的知識能運用到課業以及日後臨床上照護病患,相信將這美好的知識好好運用以及深深記在腦海裡是對無語良師最好的回報!
目前第182/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