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安寧療護(3上寒假作業) 12560 2018-02-27 18:18:28
看了好幾篇文章我最後還是選擇了這個議題,因為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當知道自己生病了,
心裡多少也會感到害怕只是到了臨終可以選擇讓自己舒服的離開還是痛苦的離開,往往人們對於死
亡至今有多少人可以克服,還是有人會掙扎想要急救。但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可以透過安寧讓身體
減輕疼痛和感到舒適也在心理層面讓病人感受到關懷可以跟親人好好道別表達內心的話,至少在心
裡不會留下一絲的遺憾。
|
106寒假作業-《澎湖阿嬤白寶珠》 12364 2018-02-27 18:04:50
白寶珠姑娘是個護理人員,在1952年11月17日搭船抵達台灣基隆。開始之初,她有兩年
時間都在馬偕醫院,和樂生療養院工作,也會去宣教師戴仁壽醫師所開辦的樂山療養院協助
照顧痲瘋病人。就在馬偕、樂山和樂生等三處院所服務時,她接觸到不少病人是來自澎湖,
且有的是病情很嚴重。她看到這些病人必須遠度大海,又要那麼辛苦地從高雄搭火車才能上
台北來,就動了慈悲的心,決定不要讓病人這麼辛苦地車舟轉換來台北就醫,寧願自己過去
澎湖幫助這些痲瘋病人。因此,就在1955年,她從高雄搭船去澎湖,開始她對痲瘋病人的
醫療服務。那時她36歲,許多人對她作這種決定感到相當的驚訝,因為那是她完全陌生的
地方,且那邊的醫療資源非常貧乏,不像台北,有許多外籍宣教師,有許多人力和資源可運
用。但誰也沒有想到,就這樣,她過去澎湖之後,一住前後竟然是長達54年久,直到2008
年4月8日去世為止。由於當時台灣人對醫藥衛生的常識認知不足,因此,在澎湖大家一聽
到「痲瘋病」都會恐懼與不安,甚至台灣還曾拍過三次與「痲瘋女」相關的影片,內容對痲
瘋病的認知可說是錯誤百出,更加深了澎湖人對痲瘋病的擔憂、恐懼,他們非常害怕被人發
現家裡有痲瘋病人,因此,每當白寶珠姑娘帶著助手去探訪這些病人時,病人只要看見她來,
就會趕緊叫家裡的人往後門溜走,沒有人敢接觸到她,因為她是專門在作痲瘋病人的工作,
身上可能都會有痲瘋病菌,這是澎湖人的想法。還有,會溜走的原因,是怕被鄰居的人發現
誰家有痲瘋病人,這會導致被親人、左鄰右舍的人隔離出來。有的人為了要拒絕白寶珠姑娘
去探訪,還會向她潑糞便,好阻止她經過門口或進入屋內。有的澎湖人還會認為:任何一個
痲瘋病人的家煮飯的煙飛出來,那些煙也會帶著細菌傳染出來。就曾經有過一個痲瘋病人家
煮飯,因為煙從煙囪出來,整個村落的人都跑光光。因為對痲瘋病感到相當恐懼,每當有病
人去世,家屬都會安靜地將去世的親人包裹起來,利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地帶去墓園埋
葬。白寶珠姑娘為了要排除澎湖人對痲瘋病的恐懼,她甚至會親自替去世的病人擦拭身體、
換穿衣服等等這些處理後事的工作,讓許多人因此感到震驚不已,然後就開始傳出風聲,說:
「白姑娘很厲害,痲瘋病菌不敢吃她。」但也因此,慢慢地改變了澎湖人拒絕、排斥她的態
度,相反地,逐漸接納她,也歡迎她去家裡坐坐、聊聊,說些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有關醫藥
衛生的「故事」。
2008年4月8日下午5點10分,她在睡眠中安息回到天家。享年88歲。她在遺書上說非
常喜歡這一段聖經的經文:上帝說:
「我從天涯海角把你帶來;我從遙遠的角落呼喚你。
我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沒有遺棄你,我揀選了你。
不要怕,我與你同在;我是你的上帝,你還怕甚麼呢?
我要使你堅強,要幫助你;我要保護你,要拯救你。」(以賽亞書四十一:9—10)
就是因為這段經文,使她在投入澎湖痲瘋病醫療工作時,每遇到困難時,她就向上帝祈禱,
幫助她,堅定她的信心。白寶珠姑娘留給咱台灣人的,是永遠的生命記憶,而這份美好的記
憶不是用強權、勢力,或是任何權勢、金錢換取得到的。是因為她對咱台灣人,特別是對澎
湖人來說,那是生命中永遠無法忘懷的真誠之愛。我覺得她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護理人員。
|
106年寒假作業 12393 2018-02-27 17:33:1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病人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因喪失身體功能或自主行為能力,由原本的家庭照顧者變成依賴者,過程中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及未盡心願等因素,容易導致內心不平安。
2臨終照護過程中,照護者除了陪伴及傾聽,應儘可能貼近病人,體認到病人是生命的導師而產生感謝,並認為臨終照護是一個禮物,也是榮幸與恩典。
3在照護中常利用生命回顧法及宗教信仰重新省思生命、詮釋存在的價值,與過去人際關係進行情感上的總結,將恩怨做一了結,思考愛、寬恕及和解,以讓自我的心境更加平安。
4臨床上可經由陪伴傾聽,了解病人的信仰與需求,或轉介宗教師共同以正向的態度,與病人探討生命意義,協助獲得諒解來滿足病人的靈性需求。
5臨終的病人對生命仍然有所期待,即使生命即將燃燒殆盡,仍然渴望在人生的最後能滿足自身的需求。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這篇文章後,讓我重新回顧了在實習中所做的事情內容,其實在照顧一位臨終的個案對我來說內心是相當糾結,儘管我們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但只要每次看到他,我的心裡就會非常的難過,這樣的心情是難去抑制,不過這樣的情緒是不能帶到病人面前,因為他會覺得你可能在可憐他或者讓他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但我內心的想法是在心疼他們,即便生命有著生老病死的說法。雖然未
來我可能會成為護理師,遇到這種事情絕對是免不了的,所以人是需要去改變。
另外文章裡的護理計畫,寫得相當有條理而且詳細,把我們二年級所學的基護內容都詮釋得很好,像是能把每個護理問題內容都規範的相當清楚,不會偏離主題,這是我所欠缺的能力,剛好藉著這
次的閱讀讓我又上了一課。
最後當臨終者走到生命的盡頭,其實他們的經驗與視野遠遠超越我們,因此臨終者才是自己死亡大戲的導演,所有提供照顧的人,包括醫療團隊與家屬,都需要謙卑學習傾聽病人的心聲,尊重病人 的感受與想法,讓病人的需要引導醫療團隊的方向,以病人為師,我們才能建構理想的臨終照顧之內涵與典範。
|
寒假作業 14155 2018-02-27 17:24:5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戊
學號 1065101197 姓名 陳思妤
書名 我的100%人森 作者 陳森田
出版社 創意市集 出版年月 2017年 9 月
索書號 85575462017 ISBN 978986953053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我們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 所以世界才會如此的精彩
2當自己內心力量夠強大時 再壞的結果都能面對 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3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你知道嗎? 你的樣子很可愛呦!
4不管別人怎麼說只要自己努力就好
5有時後哭泣真的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就算你不斷告訴自己別哭 要堅強一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雖然裡面的字數不多但是我覺得裡面的句子都很好,尤其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因為每個人都
不一樣 所以世界才會如此的精彩」跟「有時後哭泣真的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就算你不斷告訴自己別
哭要堅強一點」每個人真的都是特別的,從出生下來就註定了,不管怎樣都要想到世界上已經沒有第
二個你了,利用自己的強項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哭泣也是一個很恐怖的東西,以前也常常一個人在晚上的時候偷偷哭,不敢讓別人知道.常常難過傷
心但是現在我不會了,因為長大之後學會了很多事情,知道這件事情發生一定都有他要讓你學習的地
方,所以現在真的會變堅強,也相信自己能做得到的.
這本書裡面也有很多很可愛的圖案,看了心情就會變好.有時候也是需要多看一點這種書,讓自己多
想想.看一看也會讓自己的心靈充電,覺得很不錯.而且我就是不喜歡看很多字的人,這種書淺顯易懂
我也很喜歡看.
我買的第一本書也是有關心靈充電的,可見我真的很喜歡 哈哈.
|
寒假作業 13215 2018-02-27 17:15:47
書名:如何說如何聽
作者:莫提摩.阿德勒
閱讀心得:
我讀完這本書讓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少了語言那就很難知道對方要表
達什麼,只能靠肢體語言或其他非語言的方式傳達,所以語言是不可或缺的,在表達方面要正確運
用字詞,不是每個字每個詞都能使用的,所以說話時的字、詞要小心謹慎地使用,而且在不同地點、
不同場合運用的字、詞或表達的方式也會不同。這本書裡寫著要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下運用什麼不同
的說話技巧,才會讓別人聽得懂,而且每個不同的技巧都有它不同的意義。生活中我們最常用的是
說跟聽,也因為這樣常常意見不合或會錯意就吵架了,通常是說話的方式或是理解出了問題,有些人講話比較直接說出來的話可能傷到別人,他們可以試著用比較婉轉的說話方式跟別人溝通,也有
人說話不經大腦思考就直接把他想說的話說出來,他們有時是沒惡意,但別人聽了就會覺得不舒服
所以凡事都要經過大腦思考再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會比較適合,才不會傷害到別人或是自己。我覺得
這本書讓我知道說話也是有藝術跟技巧性的,像現在大家動不動就罵髒話,都把氣質拉低了,所以我們要改變說話的語氣跟溝通的技巧除了可以提升個人的說話氣質,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爭執,
我知道要改掉平常習慣的說話方式是有難度的,但我們可以慢慢的修飾自己講話的字、詞、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