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6寒假讀書心得 13254 2018-02-27 14:15:13
書名:更快樂 作者:塔爾.班夏哈
我認為要讓身心靈健康的方法是要讓自己過得更快樂,而且要發自內心的快樂。
人們常常為了一些事情難過、生氣、焦慮、煩惱,因此而過得悲觀,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人們都會把煩惱的事情小題大作,讓情緒變得很悲觀,過著不開心的一天,甚至連續幾天都會很悲觀,並且也會影響身邊的人。
但是快樂是什麼?是一種情緒?是幸福?是沒有悲傷?每個人都在追尋著快樂,但其實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因為人總是在煩惱,總在想怎麼辦?為什麼?該怎麼做才對?而忘了我們更應該用樂觀開朗的回想問題的根源,人們總是給自己很大的壓力,課業壓力、業績壓力、經濟壓力、家庭壓力等等,常常就會迷失自己,心裡的笑容就會漸漸的消失,缺乏自信,當成功之後,有些人會很開心得過慶功宴,但有些人卻是覺得有種空虛感,身邊的人就會覺得疑惑,明明就已經成功也證明自己做到了,怎們感覺還是不開心,因為為了成功或許失去了什麼?忘了什麼?是快樂和笑容,在追尋成功的過程或許辛苦、艱難,卻忘了更應該過自己要的人生,而失去了快樂,迷失了方向。
別人總是問「最近好嗎?」但其實真正要問的是「快樂嗎?」。現在的人雖然比以前的人富裕,卻沒有比以前的人快樂,什麼是快樂,沒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快樂只有自己找的到,減少該做的事,換一點時間做想做的事。
|
護一戊 1065101228 張宇欣寒假作業 14186 2018-02-27 14:08: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戊
學號 1065101 姓名 張宇欣
書名 低頭用身段成就一生人脈/絕望的身旁就是希望 作者 田鴻月/黃穎凡
出版社 觀點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年月 2012年3月/2013年4月
索書號 177.3 6037 2012/
191.9 4322 2013 ISBN 978-986-88183-4-7/978-986-235-242-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有的時候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別人時, 可以用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既能夠讓人有台
階下, 也讓自己不直接得罪人。 當然,其前提是對方智力不能太低,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2正是因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些弱點尤其是一些人性的普通弱點,才使得有機會讓別人得以利
用,從而也讓別人的謀略得以成功。
3在處理與上級關係時,只要懂得權變之道。上級的命令要執行,上級的意圖要領會。如果自己的
主張與上級有岐,要避免與上級發生正面衝突,要兼顧原則係和靈活性,既辦成的自己的事,又得
到上級的認可。
4打扮是一種滋潤人心,使人抬頭挺胸的健康法門,也是人精神充沛、自信活力的秘訣。
5每天早上只要一起床,我都會告訴自己:今天一定要努力。只要努力不懈,就能讓人會開心,這
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人生在也, 無不處於各種人際關係中。不管是否如意,我們每天都要處理與人的關係。處理這些關
係的過程構成了每個不同個體獨特的歷史軌跡,也決定了我們是否走上卓越或是平庸!世事在變,
但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法則不變。雖然今天我們要處理越來越多的人脈關係,同時也被要求做出更
多更好的成績,但只要我們能夠從古代先賢們處理各種人脈關係的智慧中汲取精華,並創造性地加
以應用,就一定能夠成功地應付時代的挑戰,成就自己卓越人生。每當事與願違,做事不順遂時,
我們的想法往往會變得「自暴自棄」。但是,請無論如何都要在緊要關頭時努力撐住,因為那極可能
是「黎明前的黑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折契機。「人生,沒有不迂迴曲折的」。
聽人家說:「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時間有如疾風、飛梭、閃電般飛逝而去,日子在慌亂中勿忙、
眼花撩亂之間匆匆流逝。所謂的夢想並不是付諸實現為唯一目的。朝著夢想一步一步邁進的那股力量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每個人都渴望有幸福人生,所以才會懷抱著「希望明天會更好」的夢想而努
力生活,只因為夢想是最佳奮鬥動力。不過,夢想有時僅止於想望,不見得都能夠付諸實現。儘管
如此,我總覺得追逐夢想本身應該與人生的意義息息相關。
|
106寒假閱讀心得 13511 2018-02-27 13:47:2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
護理科
|
班級
|
護二辛
|
學號
|
1055101373
|
姓名
|
劉知潔
|
書名
|
情緒的驚人力量
|
作者
|
愛思特.希克斯、傑瑞.希克斯
|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8年 4 月
|
索書號
|
BP239
|
ISBN
|
978-986-216-110-4
|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如果想要在這一生活得喜悅,你就必須找出方法,讓自己與「生活想要你成為的」相一致。
|
2 如果我們是你,我們只會盡一切努力,求得一個結果:我們會想辦法,用任何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們盡最大的力量,找出轉化情緒的辦法。因為只要發現情緒轉化的方法,你就走在與能量一致的道路上。
|
3要帶給他人快樂,唯一的方法是自己先獲得真正的快樂,獲得快樂的不二法門,即是要與內在的自己的震動頻率相符。
|
4追求快樂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但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們無法掌控的人事物上,所以一旦與親密對象的關係出了問題,往往會非常難受。
|
5與自己的內在契合,讓自己充滿愛與尊重,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自己。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這本書總共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在解釋情緒與自己的頻率,第二部分是舉一些例子,看看別人的處理辦法,或許下次在遇到相同情況時可以更適當的處理問題。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條河流,有順流也有逆流,很多人覺得順流是一種偷懶,但是逆流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我覺得人生應該要順流跟逆流都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逆才有順。第二個部分舉了一些常見的例子,第一個例子健康亮紅燈,面對這種情況大家的反應應該都差不多就是恐慌,但作者居然把恐慌當作是逆流,生命是要逆流還是順流取決於自己的一念之間。如果一直想到不好的那面那麼病情可能也無法起色但是如果用正向的那面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最後好的結果就會顯現。還有第二個例子就是減重,例子中的人一直有過重的困擾,但是對於減重又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作者卻說改善身材的秘訣就是拋開對身材的成見,從新的角度去看待它,當你執著於眼前的事實,便無法創造新的事實,大概就是作者叫我們不要太執著於現在應該要放眼未來往好的那面思考。關鍵不在於行動而在於振動,做什麼都不會造成影響,對於行為感覺如何才有影響,情緒的影響真的占了一大部分,情緒不好做什麼都感覺全世界與自己作對。第三個例子就是小孩是同性戀,同性戀在這個世代算是蠻常見的,作者說了一句:「孩子並不是你的翻版,他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要成為另外一個你。每個孩子都帶著獨特的願望與使命到這裡」大多數的父母都望子成龍,希望孩子都能成家立業,但是孩子不是為了成為你所想的而誕生,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思想,很多同性戀的人都為了成全父母而拋棄真正的自己。情緒可以表現出自己與真正的自己,對於人生的順流與逆流也取決於情緒。
--
|
|
寒假讀書心得 13956 2018-02-27 13:20:16
書名:待在家也不錯
重點摘要或佳句
1一個人未來是否能夠快樂的最佳指標就是他過去是否快樂
2不冒險就不可能贏大獎而人生中最大的獎都是跟家有關
3只要內在美好外在自然會顯現出來
4我們總天真地以為以後會有更多餘裕
5家未必要展現什麼深奧道理他只需要是愉快的舒適的就夠了
讀了這本書竟然有想要把自己房間沒用的東西丟掉然後再整理有些東西即使好幾年沒用卻捨不得丟是因為這個物品所引起的回憶讓自己特別快樂擁有東西的多少與快樂無關這是我在讀此書前的想法可是讀完後不一樣了變成了擁有東西的多少與快樂有關但是取決於物品對自己的意義相同的物品之所以珍貴並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物品對擁有它的人有著特殊的意義擁有的多不代表會很快樂反之擁有的少會比較快樂嗎?不一定而是在於自己所有的物品是用得到的文章中還有提到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其中有提到穩固的婚姻能帶來快樂原因有二第一快樂的人比較容易找到理想對象第二是因為支持與陪伴是快樂人生的因素因此婚姻對人快樂和不快樂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夫妻是每天在一起的伴另外作者也舉例自己與老公的相處作者說:「我們之間依然如昔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是因為自己對老公的愛更深了解說不是因為相處時間久了很容易就互略對方因此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很容易忽略對方雖然愛有加深另外我們對自己的家人講話也較不留情面這些都會讓感情漸漸消逝最後承受不了便無法在一起了然而偶爾讚美親吻等親密行為也會讓關係變好說話方式也佔了很重要的部分有時後改變句型就會使相同的話變不一樣每次面對問題時很容易情緒化導致問題都處理不好所以我們可以練習對問題降低反應先保持冷靜才能把問題解決而在文章中提到參與家人的興趣也許那個興趣一開始不喜歡透過家人的陪伴也許會改變當初本身對興趣的印象我們都認為是感覺影響自己的行為但其實是我們的行為影響了感覺所以在做一件事前我們可以先把我們想要的感覺放在心裡漸漸的我們的行為也會有所改變的人很容易被影響尤其是負面的有時後和負面想法的人在一起久了我們本身也會變得比較負面所以為了避免自己變得負面我們可以避免和她們單獨相處在節慶中都會送禮但是我們都忘了最重要的是心意並不是禮品本身的價值死亡是傳統社會中最不願提起的話題隨著社會進步這一部分也慢慢被釋懷現在為了怕意外事件而沒有任何交代就離開這世上因此現在有許多人先寫了遺書作者也是如此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現在意外事件太多了人生就這麼結束了如果連一張遺書都沒有留下那麼後事都無法如自己所願的形式舉辦了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放寬心看待是最好的方式不過很難做到讀完這本書從裡面學習到許多方法而且這本書的內容很廣因為從作者的女兒到自己以及父母都是寫有關於自己家庭的狀態這樣也就更貼近讀者了文章中讓我最羨慕的是作者與女兒的星期三探索作者在與女兒相處以及工作之間選擇和女兒去探索他們的興趣現在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而失去和小孩相處的時間
|
2018寒假讀書心得 14020 2018-02-27 13:16:25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N一乙
學號 1065101070 姓名 謝彤
書名 當我老去 迎接平靜覺醒的晚年 作者 凱思林 ∙辛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年月 2015/12/07
索書號 173.5 0040 2015 C.2 087507 ISBN 978-986-357-048-6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在靈修之路上,療癒是每一步的印記,恩寵是每一步的溫柔回饋。
2大多數的我們都看的見河水的流向,卻從來不曾真正意識到它對載著我們漂流的船隻所代表的意涵。
3儘管白髮蒼蒼、皮膚鬆弛,許多人依舊幼稚地緊抓著許多不真實和不重要的東西。
4如果想要覺醒,淺修正式的靜坐是必要的。即使平日不靜坐,我們還是可以自稱為心靈旅人,相信自己走在一條靈修之道上,甚至變得更有愛心更有智慧。
5有一天那道光會征服你,但只有當你失去一切,然後發現你消融時的黑暗本身就是光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們經常以為「老去」是遙不可及的,,看著新聞報紙時發現模糊的字樣或是曾經的風風雨雨使得你不再大驚小怪又甚至是你的同輩親人也一個個的慢慢踏入墳墓,鏡子裡你憔悴的臉龐上有著凸出的老人斑瘦弱的肌膚裡若隱若現的青筋,和努力生活所以長了繭的手,發現時才了解到「阿,原來就是所謂的變老阿」在過去的歲月裡,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刻體驗到深深的寧靜感,那是種與萬物合而為一的感受,一種渾然忘我的狀態。儘管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迷失自我或是自己的白日夢裡。這本(當我老去)就是在探討人生步入老年、漸趨終點的過程中如何得到心中的平靜。我覺得作者以不分教派的觀點非常廣義的討論「變老」是非常不簡單,她也清楚的表示希望鎖定的讀者就是那些曾經在生命中渴求覺醒,渴望活得更清醒、更仁慈平靜,並能更深刻感受到與神性連結的人們,也強調說一個長者該有的生活態度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人,而不是比別人年長、不只是老了點而已」。我最在意的一句話是「我們也許以為靈修是一條自始至終光明美好的道路,它會像一朵略帶玫瑰色、有著許多花瓣的蓮花一樣綻放,燦爛的不可思議。也許是,但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等它發生」而我覺得,不論是在書裡的詩詞或是哲學家作家的睿言還是在這嚴肅主題裡有著微許的小小幽默,都讓我更加覺得這是人生必讀的一本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