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2269 2018-02-24 12:42:08
譫妄為年長者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老年症候群之一,而在失智症患者的發生率也比較高,且較不容易被診斷,因為失智與譫妄彼此有太多相同的點不易區分,所以都被叫做失智。我認為的失智就是忘東忘西,忘了親人忘了曾經的事等…,在醫學上的症狀有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判斷力、空間感,以及抽象思考能力等等。絕大多數的失智症是慢性、漸進持續性腦功能退化而造成的疾病,而如何診斷這些症狀其實也有一套SOP,我在學校學到的是運用身體評估的心智功能檢測,從測驗中可以得知患者的情形分數大概是幾分來知道症狀嚴重程度,在本文章中我看到的是臨床最常使用的簡易評估工具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可以用來評估譫妄,當病人出現急性或波動的認知功能改變,注意力不集中,無組織的思考,意識改變等四種症狀。當被評估同時具有上述前兩項,再加上第三項或第四項時,就代表有譫妄。僅需花 2~5分鐘,適合在臨床上使用,然而除了無組織的思考較可能會出現在失智病人外,其餘三項一但出現就要高度懷疑病人有譫妄。這時候照護者就要評估病人是否注意力不集中、對話不合邏輯,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譫妄表現可能是俗稱的「很亂」或是躁動,也可能是另一種形式--整個人活動力減退。失智症患者除非到了疾病末期,一般活動力並不會特別的差,因此,一旦病患出現特別安靜或是整天在睡覺的情形時,便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可能是譫妄,這讓我想到我爺爺也曾經這樣過,所以在面對這樣的患者在生活照顧上盡量多提醒,多多回憶讓他既的住所旺的事情。
|
寒假作業 12269 2018-02-24 12:41:25
這篇文章是在探討一位 65 歲因腦中風致長期臥床居家照護病人的護理經驗,Gordon 十一項功能健康型態,針對個案進行整體性的評估,透過家訪、電訪,
運用觀察、會談、身體評估及病歷查詢,在護理過程中因個案的疾病導致語言障礙,只能表達簡單字句故大部分多由案子和案媳的協助下進行資料收集與評估,確立病人主要護理問題為:潛在危險性感染、皮膚完整性受損、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照護期間經由良好的互動和溝通與病人和家屬建立信任感,依個別性提供關照護知識,衛教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照護知識,讓照護者瞭解翻身技巧及傷口照護教導照顧者被動復健運動技巧,維持病人肌肉力量和增進關節的柔軟和活動度,並協助提供輔具申請管道。另外,透過主動關懷及支持鼓勵建立病人及照護者自信心,也建議家屬未來持續為個案執行被動關節活動,並反覆觀看衛教光碟讓屬更孰悉照護技巧,以提升個案照護和整體的生活品質。在我身活周遭也遇過類似的人,看者她們身心俱疲的模樣相當不捨,想做很多事卻不能,換作是我我早就受不了了,但既然知道會那樣當初為何不預防,雖然健康不一定代表沒事,可是於防總是好事,譬如甜食少喝少吃、手搖杯少喝、別吃油炸類的食品都能夠預防中風或是癌症之類的疾病,好好照顧身體才是深存之道,別因為一時毀了一世。
|
寒假作業 12269 2018-02-24 12:40:50
多重藥物會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威脅,而多種疾病和多重用藥常見於老年患者潛不適當的藥物亦常見於此族群。接受居家護理服務患者大多高齡且生活無法自理患
者處方審視,評估在此族群是否存在不適當的藥物 ,我常常聽到老人家藥沒吃完就丟在去叫醫生開一次藥浪費醫療資源的情形,我曾經幫我嗄罵配藥放置在藥盒哩,他的藥一堆非常麻煩,我就在想老人家有可能有辦法好好的按時吃藥嗎。
現在人口逐漸老年化,多重用藥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且此族群多半合併多種疾身體功能的改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依賴程度增加。因此對於老年患者的用藥需審慎考量,減少因處方不適當而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急診就醫率、反覆入出院率、甚至是死亡率的增加 。多重用藥定義並不明確,但泛指使用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處方藥物 ,不適當藥物使用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藥物交互作用亦會增加,對患者而言是惡化疾病而非控制疾病,更會增加住院和死亡的風險,事件,導致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原因有器官功能退化等...。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同意種藥劑量也不進相同,如果老年人物吃其他心臟病的藥可能產生非昌嚴重的副作用,最後可能導致休克死亡,所以家中若有老年人一定要陪同去看醫生注意醫生所說的話安排適當時機吃藥,才不會導致不好的結局。
|
107寒假作業 13512 2018-02-24 10:21:51
讓壓力不再煩人
希拉里瓊斯
角色出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了解我們的壓力反應屬於尋常現象,極為重要,這種反應會轉換我們內心對壓力的注意。
2培養積極觀點的能力,可以幫助你掌控壓力,無論他對別人造成任何影響 。
3每一個人對事物的認同均有差異,而強烈影響我們反應方式的正是這種差異。
4壓力並不是懦弱或無能者才會儸患的怪病,它是由一大堆因素造成的,而且這些因素全部與負面的經濟意
義有關聯。
5如果你只專注於有關壓力的負面統計資料,你會變得沮喪洩氣且較無能力應付壓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中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什麼是壓力?壓力是如何造成的? 第二:許多人是怎麼面對及解決壓力的
第三:如何適當的紓解壓力以及壓力的重要性。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壓力這個東西真的很恐怖,它可以使一個人
生活緊繃,也可使人生活無憂,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許多不同的壓力,例如:課業上的壓力.工作上的壓力.家庭經濟上的壓力等……,這些壓力會隨著成長逐漸改變,壓力消失又會有新的壓力,是一個永不中斷的循環
。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舉例:克蕾兒.安敏,她是一位實習醫生,她的壓力
大部分來自於工作上,像是值班時, 她常常遇到正處於和死神拔河的病人或病人家屬的指責
,常過著這種生活的她,變得跟以前不一樣,總是覺得沮喪,不舒服,像她這樣就是遇到工作上的壓力。但是她沒有逃避而是克服了壓力,最後她是透過自
己適合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壓力,例如:跟別人談心或不要去想等方法。
能像克蕾兒.安敏這樣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像是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在工作方面,新進的員工做錯事情,上司念個一兩句隔天就不去上班了,還有臨時趕工要求加班幾小時就嫌工作太累等,這種種問題都在顯現我們的看壓性有多差,要改變自己的抗壓性,就必須多多磨練,增加自己的信心要對自己有自信,還有改變自己對事物的認知
我在這本書中學到了,有一點壓力對身心是無害的,並且可以幫助我們成長,如果沒壓力,我們怎麼會進步呢?
但是也不能太多,社會中也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壓力太大所以用自殺來解決,但這樣是不好的。像我自己在國中
時期的課業壓力特別大,每天都跟補習班約會,久了後,漸漸發現我的壓力好大,每天都無精打采,當時心裡只想著是否要放棄,但是我最後選擇繼續努力不能逃避,所以我當時就是透過
出去散心的方式降低自己的壓力,
感覺自己變另一個人似的,真的很有效喔!我們真的要找出適合自己紓解壓力的方法。
千萬不要像那些鬧自殺的人,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在逃避,所以只有笨蛋會選擇,我們不是笨蛋,自己
的生命自己救!!
|
寒假作業 閱讀心得 13451 2018-02-24 02:49:2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一乙
學號 1055101312 姓名 詹詩俞
書名 丹麥女孩 作者 大衛·埃博雪夫
David Ebershoff
出版社 麥田出版 出版年月 2016年 1月
索書號 874.57 4415 2016 088354 ISBN 978-986-344-302-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埃恩納靠這種方式掌握顏料調和的深淺,色調必須夠灰,足以吞沒這種男人,一層層塗抹上
去,彷彿要與逐漸沉默的咆哮聲對抗。(p.12)
2或許這便是埃恩納願意握緊他潮溼的掌心,跟著他走的原因:這不過是一場遊戲,扮演莉莉的遊
戲,而這場遊戲根本不代表什麼。遊戲既非藝術,亦非繪畫,與人生更是毫不相干。(p.71)
3埃恩納靠回椅背,注視車窗上自己的倒影。天色暗得很快,倒影愈發模糊,只能看一點輪廓,
待暮色四合,他已經看不清窗中的臉。然後倒影消失,外面什麼都看不見,只有遠處養豬的村落燈
火閃爍。埃恩納在黑暗中坐著。(p.224)
4有時候葛蕾塔覺得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似乎全世界只有她一人孜孜工作,其他人都在休息,或
出門享受生活。所有事情壓在她肩頭,她一旦停步,低下頭來,他們安穩、親密的小世界就會崩毀。
(p.234)
5驀然間,莉莉不再想過去—迷霧一般的雙面人生,也不去想未來是否有希望。她曾經是誰、往後
會變成誰,通通不重要;她就是莉莉·艾勒柏小姐。(p.342)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來自美國加州豪門家庭的葛蕾塔愛上了自己的藝術教授─埃恩納,婚後他們都以作畫維生,埃恩納
擅長的丹麥風景畫在畫壇有很好的名聲,葛蕾塔的人物肖像畫卻沒有那麼受歡迎。某天,葛蕾塔因
為模特兒的失約,而拜託丈夫穿上女裝充當模特兒,卻也喚醒了埃恩納心中那名為「莉莉」的女人。
這本書講述了世界上第一位變性人的心路歷程,以及她身邊的親人所一起經歷的故事。莉莉的原名
為埃恩納,在當時的丹麥是一個有名的畫家,因為某次同為畫家的妻子葛蕾塔的模特兒缺席,埃恩
納本來只帶著舉手之勞的心情換上了歌劇女伶的服裝,卻意外觸發了他內心真實的感受,結果想成
為女性的渴望一發不可收拾。埃恩納因為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引領著他朝著莉莉一步步地走去,
也逐漸忘卻自己原有的身份:一位畫家、一個丈夫。但在捨棄這些身份的同時,也為莉莉帶來希望,
即時成為女性的道路是如何坎坷,他依舊下了變性這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在現實中,我們總會在意
他人的看法,像是容貌、動作、習慣,任何一點小事都能成為別人議論的點,為了不被說閒話,呈
現最「完美」的一面在人們眼前,真實的我們漸漸失真,成為世人口中的「普通人」。而莉莉這個天,
生便如此不凡的靈魂在觸發了名為真實的開關後,腳踏實地的以自己的方式,讓肉體、思想皆得到
自由。葛蕾塔對埃恩納的愛是無私卻又充滿掙扎的,丈夫因為自己一個無心的要求而做出的巨大改
變,那可不是一般女人所能承受的了的。然而她卻只憑著對丈夫的深愛, 帶著他四處求醫,陪著他
完成他想完成的事,陪伴著他撐過兩次艱難的手術。葛蕾塔的愛是真實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埃恩
納多麼幸運擁有這般的愛。也因為這一份不簡單的愛,讓她願意妥協,讓他去完成他渴望的心願,
即時在成全她的同時,也在失去自己的丈夫。但葛蕾塔做了最無私的奉獻,只為所愛之人的笑臉。
在現在的社會中,也有許多和莉莉一樣的人們正在和自己的性向、內心交戰。國外有一名模特兒
Andrej Pejic,從小就擁有與一般小男孩不同的陰柔氣質,安靜內向不多話,在同儕之間自然成為
了非常顯眼的孩子。由於Andrej從小就喜歡玩媽媽的化妝品,也比較喜歡跟女生玩在一起,成長過
程中,對Andrej而言,青春期之中最困難的部份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承認自己與眾不同的事實,
並且全力支持他。因為這些支持Andrej能夠真誠勇敢地做自己,並且因此在國際時尚圈發光發熱,
並且在2014年變性成為Andreja。莉莉在接受手術時,一直得到妻子及兒時玩伴的支持和接納。帶
著性別認同障礙而活,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人們往往無法理解。而他們只希望大家能夠理
解「變性人也是人」,我們大家都是人,他們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對他們而言,變性是
一個確定的事實,而他們唯一的要求,不過就是希望大家能接受、承認他們的性別認同。這是最基
本的人權。在這種世間無人能理解,連自己都無法完全瞭解自己的情況下,還有人願意包容自己,
那是多大的救贖!當我們不被其他人接納,感到孤立無援時,家人朋友的鼓勵總能形成一種無形的
力量,支撐我們度過難關,像莉莉靠著心愛的人們的支持真正的完美了真實的自己。如果每一個人
都能學會接受和欣賞他人的不同或不足,世界會因為這些包容體貼而變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