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6年寒假作業 12391 2018-02-23 15:12:43
書名: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
佳句:
1在手術室裡,大家團 隊合作,就像打棒球一樣,一棒接著一 棒。而讓他印象最深印的,就是當有腦 死患者來的時候,可以看到整個加護病 房團隊總動員。
2不論是在速度、準確度及安全性的專業 都很重要,因此他積極的跟著老師學習 手術,同時也學習如何與病人溝通,給 予適當的治療及關懷。
3從指導老師不斷 的教導及以身作則,逐步修正自己不足 之處。
4「看到患者慢慢變好,會很感動。」 張群明醫師說,雲嘉地區有許多肝硬化 患者,經常得南北往返尋求醫療資源, 他希望自己的加入能夠替團隊分擔壓 力,移植需要的是團隊,而非單打獨 鬥,也期許自己像老師們一樣,守護生 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5早期一同投入移植工作的一般外科主任 魏昌國,雖然當年只有一人獨挑外科大 梁,卻還是願意抽出時間幫忙器官移植 手術,他笑著說:「成就別人是一種快樂」。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部月刊中有很多不一樣的故事,內容包括醫療科技新知、守護生命醫世情、志工筆記、外國人在慈濟,大愛醫生館、溫馨醫病情等單元,其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歡的一篇就是—「肝腎移植術技相傳」,我覺得做任何手術的醫生和護理人員都很厲害,因為要有很大的專注力也要頭腦清析,因為只要不小心做錯一個步驟,就有可能失去一個人的生命,更何況是大手術—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手術前中後都要做很多準備,除了注意排斥反應以外,還要注意有無感染的症狀等等......我也相信故事裡張群明醫生說的話:「看到患者慢慢變好,會很感動」,我覺得這就是很多醫護人員雖然覺得很累,但還是繼續留在崗位的原因,相信看到患者們能夠健健康康的出院,也會覺
得我們所做的努力都有回報吧,再過不久,我也要出去外面實習了,希望在實習的過程中,雖然一定會很辛苦,但是我也能像故事中的醫師張群明一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和單位,在裡面發光發熱,相信到時候,我也會了解他對病人的感動吧。
|
情緒管理 13376 2018-02-23 15:06:31
作者:蔡秀玲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幽默感可以化解壓力, 增進身心健康
2. 有研究指出「笑」對於身體的影響和運動相似
3 幽默和大笑能使人避免心臟病、腦血管病變、憂鬱症以及其他壓力所引起的疾病
4 幽默的創造或對幽默刺激的欣賞,能釋放人們內心的攻擊衝動與焦慮情緒,維持心理上自我感的平衡,減低憂鬱症狀,調節負面生活壓力
5 我們若能具有幽默感,不但能緩和緊張、紓解壓力,更能使人活得更長久,活得更健康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本身就是個非常愛笑的人,笑點永遠是最低的因為我覺得如果人生都浪費在一些不好的
事情上面那有什麼意義,不如每天都開開心心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面對所有的事情,
而且我也非常喜歡帶動身邊的氣氛讓氣氛都非常的開心,常常有一句話說快樂的時光
總是過得非常快,所以每次如果遇到工作啊、或是面臨段考週我總是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對
,因為我只要覺得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麼它很快就會過去了。
所以當我看到書上他說幽默可以化解壓力的時候我就在想難過我都沒有壓力,
而且他還說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我就更開心覺得自己一定很健康而且其實生命無常
下一秒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那為什麼不要好好把握可以快樂的時光
呢。
|
寒假作業正面看待青少年正面看待青少年身心靈 13376 2018-02-23 14:57:13
作者:莊凱全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普遍大眾家有青少年都覺得青少 年很叛逆,想想自己青少年也都有 年少輕狂的記憶 。
2而現今由於社會環境造成青少年在體格已似成人,但腦部發展卻仍無法成熟計劃、安排優先順序。
3一般人以為他們是大人,因此對待方式也就像大人,其實他們是特別的一群,
4父母們在養育青少年也常碰到如 何保護他們不要從事危險行為不使用安全帶、安全帽或酒後開車 ,暴力行為過大 部分都是採取“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 很少正面告訴他能做什麼。
5但發展過程都 受到社會、家庭、文化和認知能力,道德倫理的影響,以致產生特有的行為後果。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很多父母都覺得小孩長大了應該讓他們試試看但是其實他們還沒長大只是體格似大人但腦袋的想法依舊沒變 而且做父母的應該告訴青少年說哪個可以做而不是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而且社會環境也會造成青少年的發展不管是家庭還是校園都會和他們的發展習習相關所以環境對他們來說很重要要教壞一個小孩很簡單但想教對一個小孩卻很難所以一定要暸解青少年的心靈在想什麼才比較好方便教好他們而且也不能管得太嚴管太嚴他們可能又會覺得握什麼要管那麼嚴
|
寒假作業 主題:情緒管理心得 13489 2018-02-23 14:37:5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庚
學號 1055101351 姓名 徐慧芸
書名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 陳品皓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年月 2015年6月
索書號 104006811 ISBN 978-986-359-120-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說話的分量,不等於說話的音量,而是來自於孩子知道你在他心中的重量.
2人與人相處,就是一總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互相合作的過程.
3人我相處,便要體悟「以和為貴」.
4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可以轉換心情;我們不能改變容貌,但是可以展現笑容.
5微笑的時候,全世界會跟著你笑;生氣的時候,全世界不會陪你一起生氣.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在我讀完這本書以及一篇期刊之後,了解情緒管理其實是從小家人,以及同儕所影響的.在現代我看
過很多人的心裡想法跟表面所呈現出的完全不一樣.很多人壓抑自己心裡真實的情緒,但很多人選擇
直接將情緒表達出來.而那些會將自己情緒隱藏起來的人通常都有一顆細膩的心.情緒是會感染的,
我想那些人也許是不想將自己不好的情緒傳染給其他人,但這些人也很厲害也會自己找一個讓自己
適時放鬆的時間點, 讓自己的情緒可以緩和下來,通常我們都稱那些人是擁有高EQ的人. 當然身邊
還是會有一些不太會管理自己情緒的朋友,總是我行我素,一個人惹他不開心就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
道他不開心,之後觀察下來也許是因為家庭因素以及他身上的壓力一直沒有適當的解放,也有一些因
素是睡眠,我從身邊朋友觀察以及自己身上去感覺,發現睡眠沒有充足的時候,在表現上就會有些不
耐煩以及對身邊的事物比較消極.在面對我這位朋友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少接觸以及面對他時我
需要做的是小心以及謹慎.而我也在這位朋友上學習到自己要是沒辦法把自己情緒管理好時就會害
別人也遇到這總情況,換別人不想接觸我,要小心我.常常聽到人說在職場上要學會如何把敵人變成
朋友,要是一直擺著一張臭臉我想到最後全世界都會與我為敵.
|
106寒假作業 12528 2018-02-23 13:35:31
在現在的社會裡,能看到身心障礙的人士不算多也不算少,當然不包括在醫院住院的或是在療養院等地方治療的個案,但這些人卻不是自己想要這樣,則是先天就有或是中途發生生理和心理的損傷造成個人在社會生活方面不能充分使用自己能力的狀態。而有些人反而會看不起身障人士,會排擠、霸凌等欺負這些人,也會用各種難聽的話來侮辱他們,有的會把這些話當作沒聽到,也經由這些話來鼓勵自己,但也有經不起人家的言語攻擊,而選擇自殺這條路,對當事者而言,覺得自殺就可以了結一切,所有的痛苦都沒了,但對家人及朋友而言,當事者的痛苦反而由他們來承受,因為失去了重要的人,而也有熬過這些攻擊的人,更加磨練自己,努力熬出自己的一片天。對於身障人士來說,常常需要復健或者是看病治療,這些過程都是很辛苦的,未來將成為護理師的我們和現在正在職場上工作的學長姐們,都是要幫助他們慢慢恢復健康,對抗病魔,不過也不是只有護理人員可可以幫助他們,像要是在路上遇到身障人是需要幫忙的,就可以隨手幫忙一下,對我們來說是小事,但對他們來說卻很有困難,所以當幫助他們完後,不但自己會覺得有成就感,也會讓對方覺得這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好心的人們。另外文章裡有提到關於自閉兒的個案,或許會有人覺得自閉兒的人很奇怪或很難讓人親近,當然一定也有父母親會覺得說怎麼會生出這種小孩等想法,但我的想法是既然是自己懷胎十個月所生出來的孩子,也是自己的骨肉,身上有一半也是留著自己的血,畢竟每個人都沒辦法選擇自己想要的家庭和父母親,而這些孩子也是一樣,然而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身為父母親或是其他家人時,就該跳出來好好安慰及教育他們,不要讓他們因為挫折而想不開或是
走偏,要把這些都轉為正面,這樣才能好好繼續走自己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