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61寒假作業心得-2*3年級專業科目有關 12681 2018-02-22 19:38:19
書名:產後與育兒保健 作者:周天成
出版社:寂天文化 出版年月:2000.04
索書號 ISBN:957-8202-52-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嬰兒服用沙賓疫苗前2小時和服用後4小時,不能吃母乳,因為母乳中有抗小兒麻痺病毒的抗體
會使預防效果減弱。
2奶粉溶解為宜左右搖晃為宜,上下楊晃會使牛奶產生較多氣體,易造成寶寶吸入過多氣泡,產生
脹氣的現象。
3寶寶發燒時要補充失去的水分
4酒精擦浴的方式,3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宜使用。
5很多人都是當了媽媽之後,才學會做媽媽的,但是寶寶不會等你學會了當媽媽才長大!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會挑選這本書是因為它的內容很符合3年級我們正在學的產科護理學,裡面有很多關於嬰幼兒的
照顧及發展以及生產完的照護,而且有很多內容我在兒科~產科課本都有看到,重點他還幫我們把出
生後第幾個月要注射甚麼樣的預防針跟疾病都有列出來我覺得特別用心,等我們出社會了也要當媽
媽,先學習可能是件好事吧!在醫院我們的角色就是要負責照顧那些孕婦,幫助他們解開疑難雜症
雖然我看這本書好像有點太早了,對於當媽也從來沒想過不過這真的是本好書比起看那厚到爆的兒
科產科我還倒不如看這本簡單明瞭又方便,還有嬰幼兒的預防注射占了這本書的1/2,上學期我們
背過預防接種表格,老師也強調過是兒科的最基本但被過就不見得會記得,像我這種腦袋很小的人
當然是考完背完就忘光光,看完了此本育嬰保健提醒了我該把教過的東西拿出來複習,我可不想學
校教完的我卻還甚麼都不會,感覺就像白讀一樣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
寒假閱讀心得(解憂雜貨店) 13959 2018-02-22 19:30:20
書名:解憂雜貨店
本書重點摘要及佳句:1.雖然一路走來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我覺得那是因為我活著,才會感受到這些痛楚,所以克服了重重困難。
2.我認為人生還是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開拓。
本書讀後心得及感想:誰沒有煩惱和憂愁?看見書名,覺得說不定看完了這本書就能解憂。對我而言煩惱就像雜草般一直在腦海生長。就算和別人傾訴,煩惱終究要等到事過或自己釋懷才能夠消去,是怎樣的一間雜貨店,能解決煩惱的方法,並給予好的建議。
這間雜貨店的老闆在三十年前過世了,一開始純粹只是解決小孩子無厘頭的問題,但漸漸的,來信的人是真的有煩惱,真的需要建議,老闆不想辜負用心來信的每個人,每一封回信都真摯的給出自己的建議,也越來越多人來諮詢煩惱,老闆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兒子,解憂雜貨店將在三十年後復活,也就是三個男孩闖入的這一天,而他們也延續了這分溫暖,在三十年後依然溫暖著人們,進而發現自己不應該過著頹廢的生活,自己也可以讓社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
這本書,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份感覺,每當我遇到煩惱,我知道沒有人可以幫我解憂,決定在我自己的手中,想如何走下去就靠著勇氣去闖,不要怕跌倒,想像自己是雜貨店的主人,知道自己的未來,篤定的告訴自己不會後悔,就能夠勇敢的決定,解憂雜貨店,其實就存在每個人的心裡。
|
運用藥物治療信守概念於一位躁鬱症重複住院個案之護理經驗 12679 2018-02-22 19:20:57
本文主要描述一位躁鬱症患者,因藥物治療信守不足,造成疾病反覆復發而重複入院之照護經驗。住院護理期間為2013年6月19日至同年7月29日,運用觀察及會談技巧進行整體性護理評估,歸納出主要健康問題有:高危險性暴力、思考過程紊亂、藥物治療信守不足。針對病患藥物治療信守不足,運用藥物信守概念,擬定符合個案需求之個別性護理計畫,建立信守關係,了解其疾病史、對治療的看法及長期服藥的感受,使其主動接受藥物治療並維持健康狀態;出院後同年8月5日至10月31日持續於門診追蹤及電話訪談,與個案共同合作的經驗,不僅提升照護品質,使得個案能長期安居於社區中。
精神疾病,自古以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像看見瘟疫病菌一樣,似乎靠近這樣的人三公尺以內就會被他們感染、傷害。
孤獨,是躁鬱症患者必須面對的另一項挑戰。沒有人理解他們心中的想法,而是把他們視為瘋子關進隔離病房,這讓他們渴望被了解,而不是被懷疑,在他們的世界裡就只有自己一個人;而在他們清醒的片刻,完完全全了解到自己的異常與失控,這令他們感到害怕卻只能看著那個清醒的自己再度消失,陷入跳躍式瘋狂的思緒當中。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一套說法說服自己,反應了家屬的心理矛盾與掙扎,不願面對事實,對精神疾病的不了解造成了這樣的反應,連患者的家屬都認為精神病是如此可怕與罪惡,更可以想見一般人對精神疾病患者棄若敝屣及不願接近的態度。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理智與瘋狂,我們該重新審視一個完整的自己。
|
1061寒假作業 12413 2018-02-22 17:28:27
書名:一位胰臟癌末期病人臨終之護理經驗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本文為陪伴一位罹患胰臟癌末期病人面對生理不適、無力感及靈性困擾之臨終護理經驗。
2.在護理期間以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層面進行整體性之護理評估,對個案的個別需求提供全
人照護,著重團隊合作與分工,給予個案合宜的照顧與支持
3. 運用關懷、傾聽、支持、陪伴、同理技巧,協助個案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接受
4安寧護理師、社工及宗教師的力量,撫慰個案之靈性困擾,找到心靈上的依歸
5鼓勵個案及家屬表達內心情緒,運用同理心及傾聽接納其情緒反應,引導個案及家屬因應疾病所
帶來的衝擊。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當我們照顧一個臨終的個案可以用全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社會、靈性,也有各個團隊來協助陪
伴他們走完一生
生理層面:胰臟癌是預後差的一種癌症,發生病變時沒有症狀,如果癌症漸漸增大造成壓迫, 才會
陸續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水腫的症狀,總是會有疼痛的發生,疼痛是主觀的感受
可使用止痛藥緩解疼痛,然而國外研究輔助療法也可以有效減緩疼痛,例如:冷熱敷、針灸、音樂
治療、芳香療法、穴道按摩等。使用精油按摩,可舒緩肌肉緊繃,藉由芳香嗅覺,達到放鬆舒壓及
緩解疼痛的效果
心理層面:有學者提出,病人面對死亡時內心經歷的五個階段:1.否認:否認面對死亡;
2.憤怒:對於死亡為何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感到憤怒;3.討價還價:跟神或上天就死亡討價還價;
4.抑鬱:發覺一切無望;5.接受:接受死亡。
臨終病人在面臨死亡時,經常對疾病及未來缺乏安全感而焦慮,加上很多心願還沒完成或來不及補
救的事感到遺憾,產生憂鬱、無助、懊惱的各種負面情緒,護理人員的我們同理心是該派出用場了
,適度的關懷,也可以一起引導他們正向思考完成心願,陪伴他們走過臨終的階段
社會層面:病人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因失去身體功能或自主行為能力,如果是家裡的經濟支柱
會感到愧疚,會因為自己是病人害怕藥治療而導致經濟負擔變重,內心感到自責
陪伴者可以提供心理支持與情緒宣洩,針對需求而提供協助,無聲的陪伴、專注的傾聽與適時的
接納
靈性關懷:靈性就像是心理層面是與神的溝通與祈求,在照顧中常用宗教信仰思考生命、寬恕,讓,
心裡更加安心。在未來可在臨床利用傾聽,知道病人的信仰和需求,轉介宗教師與病人討論生命
協助讓病人的靈性達到滿足。護理人員可與病人透過生命回憶、舉辦生前告別式或者與家人溝通舉
辦後事,向重要的人道別,祈求來獲得心靈的平安
這本書可以讓我了解到當臨終者走到生命的盡頭,臨終者往往思想比我多,深思熟慮的這時各種層
面都要照顧到,知道他們的所需,往往傾聽是最重要的,安詳的走完這生
|
107年寒假閱讀心得 13516 2018-02-22 17:25:1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二辛
學號 1055101378 姓名 劉志桐
書名 做人不必那麼辛苦 作者 富永宏夫
出版社 愛閱社 出版年月 1999年2月
索書號 176.54 8362 ISBN 957-8669-64-X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專注於自己的嗜好,在過程中感覺樂在其中而忘記時間;我認為若能保持這種心情,便是能消除
壓力的重要訣竅。
2我認為,喝酒的真意是在享受酒的樂趣,所以與其說用酒來消除壓力,不如說是因為享受飲酒的
情趣,藉以消除壓力吧。
3放輕鬆,保持興奮愉快的心情,你的心就會海闊天空,自然流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4總結一句話,就是「從自己的內心去改變」;換言之,就是「讓自己的心一直都保持著明朗、愉快、
積極的狀態」。
5不要在杞人憂天了!要有膽量、無畏懼地生存下去。無論發生何事,都要保持爽朗、向前看的心情,
向新的人生挑戰吧。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XX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經驗談,作者以前也因為壓力而喘不過氣,所以寫了這本書告訴我們他的壓力來源和如何紓緩壓力。作者其中說的一點讓我覺得很贊同,就是培養興趣,當你很投入在自己的
興趣中時,不管是下棋、閱讀、運動…,就會忘記周遭的一切,腦中沒有一絲雜念,不僅可以讓自
己開心也可以排除壓力,這個方法是非常的有效。還有一個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尋煩惱」,作者也說
自尋煩惱也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真的是講到我心坎裡了,讓我很有共鳴,我的媽媽就是這種人,沒
事就愛瞎操心還會沒事找事做,而且最可怕的就是會連累到我,增加自己的壓力和我的壓力,讓我
的心很累,身體更累。我也會自尋煩惱,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大困擾,有時也會自己想很多,想說剛
才說的玩笑話有沒有傷到他幼小的心靈,怕他生我的氣,想了很久,想到很煩,結果鼓起勇氣一問,
別人根本完全不在意,害我想了半天,害我心很累。作者最後舉的例子是關於之前的一位女同事,
她每一次遇到不順遂的事時都能夠大聲地「哈!哈!哈」然後一笑置之,不是因為她愛笑,是因為她
的態度爽朗、積極,還說了: 「無論環境多麼痛苦,也要愉快開朗的生活下去……」雖然說得很容
易但做起來卻很難,還讓我知道人很容易從消極的方面去思考,但是只要轉個念頭,那就會非常容
易,最後還有教我們一些小體操,藉由小體操來紓解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