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87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73][1874][1875][1876][1877][1878][1879][1880][1881][188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寒假作業  13538  2018-02-21 13:41:46

書名:情緒勒索 摘要:本書歸納的重點在於:為什麼我們無法拒絕?某些時候遭受到情緒勒索我們卻渾然不知,也因此在無形中一再的發生同樣的事。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由的權利,該如何掙脫這個情緒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是這本書強調的宗旨。 佳句: 1.(32頁),這種互動是怎麼開始的?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產生所謂情緒勒索這種關係。唯有你接受勒索,這場交易才會成功。 2.(44頁),勒索者並未適當處理好自己內心的恐懼,反而試圖控制對方,希望以此減 少自己內心的恐懼。 3.(49頁),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以故事說明這六大特徵的表現方式。 心得感想 我覺得與同學無意間聊到情感方面的事,有太多好抱怨了,故事裡面有著他詳細閱讀後,也講到很多重點,所以我都有記在我的筆記本上,偶爾能夠提醒自己該留意的地方外,也讓我一目了然。本書的自序提到,為什麼我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一句話打醒了我,就如同書上所說的,霎時, 許多往事歷歷在目。想起對方是如何要求我做了哪些事的,而我則是負責滿足他人的。這些互動是如何開始的呢?我覺得不是大家都知道情緒勒索這個詞彙,但我們生活中卻一直在發生著情緒勒索的例子。許多勒索、被勒索者並不知道自己正處於這個循環中,他們只是習慣利用這樣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可是如果開始一個循環,代表著被勒索者願意接受情緒勒索藉此安撫自己內心的不安。只有接受勒索,這場交易才會成立。書裡提到情緒勒索的特色,在「他人」與「自我需求」起衝突時,勒索者會忽視對方的感受,進而放大自己對事情的急迫性,而這兩個需求起衝突時,勒索者會產生一種「焦慮感」,為了安撫這種「焦慮感」,勒索者會將這個壓力轉嫁到其他人身上,以滿足自己的需求,降低焦慮感。就像自己的例子: 同學間互相幫忙是常有的事,當有朋友需要我的幫忙時,在我的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都會盡力去做。而長時間下來就好像習慣了一般,力求方便,好多事情讓我做的理所當然,而我意識到了這樣的一個循環,卻又不好意思拒絕,當我鼓起勇氣拒絕了,卻又因此破壞了我們之間的友誼,不幫他的忙就像是不把他當朋友看待一樣。當人自我價值感低落時,便容易陷入情緒勒索中。就會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表現的看法。在對方開始貶低我的能力,使我產生罪惡感時,我會因此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意願而去迎合別人的要求,達成對方的期望。若是拒絕了,達不到對方的期望,就會覺得自己好糟糕,不是個好朋友該有的表現;若完成了事項,也無法好好肯定自己的表現。然後我就會開始問自己我為甚麼要幫同學,假如我今天是個有自信的人,經常讚美自己做得很好, 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就不會如此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會因為自卑而想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我不必去證明自己有多好因為我相信自己夠好了。學習如何深入了解、探索自己是一門極大的學問,學習肯定自我,不被人左右,是情緒勒索最強的一劑預防針。期許自己在讀完這本書後,能套用在實際生活上,使人生更有價值。
      
寒假作業(三年級科目相關議題500字心得)  12307  2018-02-21 13:38:09

篇名:運用跨團隊共同照護網降低住院病人傷害性跌倒發生率 作者:莊佳雯、曹芳馨、楊斐茹、王郁婷、吳雅婷、邱燕甘 心得:跌倒為病人安全通報常見之異常事件,不僅造成病人的身體傷害、增加住院天數甚至死亡,也帶給醫療體系及家庭龐大的照護負擔,本篇旨在降低住院病人傷害性跌倒發生率,住院病人跌倒事件是醫院安全照護上極為重要的問題,跌倒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預防的,而預防跌倒須仰賴醫療機構全員對預防跌倒的重視,推展多元的原因可能是醫療人員未落實跌倒預防因子評估及未能及時介入防跌措施,病人及家屬自覺不會發生跌倒及發生傷害,可以從這些初步的原因來做具體的改善,進而降低住院病人傷害性跌倒的發生率,提升醫療品質,醫療人員也可以實際執行做預防跌倒的調查其他影響住院病人發生跌倒傷害的相關因素,包括:(一)病人的自身條件,如疾病、走路不穩、肌肉張力改變、大小便失禁及對於跌倒的認知與態度(二)外在因素:包含護理人員的班別、科別屬性、住院天數較長、曾經發生跌倒等(三)環境因素:雜亂的病室、照明不足、不穩定的設備、叫人鈴及個人物品未放置在伸手可及之處、地板不平坦或濕滑、拖鞋不具止滑效果等,都容易導致病人發生跌倒(四)未落實高危跌倒評估:根據統計2014 年有8,998 位 (70.9%) 病人在發生跌倒前即被評估為高危險群;高危跌倒評估是防跌策略中重要的一環,符合高危險跌倒分數的病人相對於其他病人有較高的跌倒發生率,研究指出若病人可以使用跌倒風險問卷進行自我評估,可提高病人對本身可能會發生跌倒的警覺性,調查完以後最後在做住院病人傷害性跌倒發生率改善前後比較調查。
      
1061台灣全文資料庫心得  13355  2018-02-21 13:31:0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二戊 學號:1055101216 姓名 :張熠菱 書名:教師氣憤情緒管理訓練之成效 作者:方紫薇 出版社:台灣泉溫資料庫 出版年月:1995年 12 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氣憤的激起 往往是由於個體在與別人互動上,缺乏一些必要社會技巧,例如 不會完整地傾聽及了解,而傾向對別人講的話做不正確的知覺 2情緒與幾個非理性信念有顯著相闕,如“需要讚賞、“高自我期許”、“責備”、“災難化、“ 情緒的不負責任 ”、“逃避問題”等。 3由他們的策略運用中可以看到有些事件需一個策略接著一個策略,一連串的使用多種策略,才能 成功的解決問題,有些事件卻只要認知再評估或放鬆即可減低氣憤。 4許多事件不能一概而論,認為用儘快冷靜下來或肯定的說出感受一定會較好,有些情況若是在自 己掌握下,即使是用當場表達生氣,其效果更好 5個體必須先判斷當時的情境、對方的知覺及歸因表達的效果,以決定如何因應,無法一味要求 個體改變歸因來降低氣憤情緒。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情緒管理對於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尤其對於未來及將是護理師的我們,畢竟現在的醫療業漸漸地有 走向服務業的趨勢,前陣子不是還有假關心真投訴的事件,那真的令人無言也又不是真的沒做到該 盡的責任只是小小抱怨『我都還沒有時間吃飯』就被誤會??假若如此那將來原本對於充滿熱情的醫 護人員那將是人生的一大衝擊,曾經幻想擁有良好溫馨的工作場所因為奧客的不斷投訴一點一點的 磨滅了熱情,那結果那些醫護人員將成為工作機器不再關心不再熱情不再關懷,而在學校學到的八 大核心就成了表面知識,不會放在心上了。
      
106-1寒假閱讀心得1  14113  2018-02-21 13:28:2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丁 學號 1065101158 姓名 陳鵑自 書名 一公升的眼淚:與頑症對抗的少女亞也的日記 作者 木藤亞也 出版社 高寶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6年 4月 索書號 B 861.6 8744 ISBN 978986708829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與其追求已經失去的東西 不如珍惜現在還擁有的事物 2.即使再怎麼遺憾也不可能回到從前 比起失去的東西 你應該更努力去實踐僅剩的未來 3.不去思考自己的容貌多麼醜陋,只要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4.就是因為痛苦才能使人成長,只要挺過艱難的今天,一定能迎接明天晴朗的早晨。 5.只要心中有明亮的陽光存在,無論下大雨還是刮颱風,之後總會雨過天晴。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覺得木藤亞也,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在人生中最燦爛耀眼的時段,卻得到罕見疾病,我想 一般人都會自暴自棄,動都不想動,怕跌倒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更何況是去上學校,在家裡都會很 自卑吧!怨嘆老天爺,或許還會活不下去想自殺。 在現代的社會,最近爆紅的林書豪,他就是鍥而不捨的努力練習,想進入NBA打球參賽,但是 現實的殘酷,東方人的身高體型,的實比西方人差那麼一點,坐了很久的冷板凳,他不在乎別人對 他瞧不起的眼光,持續努力的把球技練好,終於輪到他上場時,就證明了後天的努力可以勝過先天 的不足,讓原本不讓他加入的球隊,紛紛想挖角他,本來不看好他的人,現在都為他歡呼加油,紅 透了半片天,我相信自己要肯定自己,你才會成功,幾次的挫敗不算什麼,重要的是你要懂得爬起 來,慢慢一步步踏實的往上,終有一天你一定會有那光榮成功的一天。 亞也不向命運低頭,努力的想繼續揮灑生命的價值,不論剩下一年、一個星期剩至是一天,她 都想用自己的力量不想要別人同情和幫助,她相信自己的力量,她要證明病魔無法將她打倒,她是 這場硬戰的勝利者,她戰勝後,康復出院想念大學,畢業有一份工作,之後結婚生子,我想這個願 望對一般人,根本就是輕而易舉,對她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光是康復就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了, 活下來是她最大的盼望,活下來至少可以笑,雖然她肉體的疼痛,一天比一天更加嚴重,在她心中 她還是希望可以活下來,可以感受世上最溫暖的東西「微笑」,她的勇氣和精神,我想我一輩子都無 法想像和感受吧! 我覺得雖然她最後還是沒有康復,但他贏了,她連最後一秒都沒有放棄,我想一定是上帝被她 的精神所感動,帶他到最幸福的天堂,看著藍藍天空,感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許她就真的無拘無 束的奔跑,她那燦爛溫暖的笑容,是歷經了那麼多關卡所換來的,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這是我們 要學習的,我們既然都沒有身體困難,那還有什麼做不到,亞也都可以了,我們一定要把人生的每 一頁都活的精彩,才不會留下遺憾。
      
106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2630  2018-02-21 13:15:18

書名:耳鳴,是救命的警鈴 作者:賴仁淙 出版社:平安文化 大意:文章中提到其實耳鳴不是病因,絕大多數的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表示有地方出現異常,提醒我們該好好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找出引起耳鳴的真正原因。 耳鳴門診常見引發焦慮、憂鬱、失眠等情緒問題,其實我也很難想像耳鳴竟然會導致一個人會有自殺的傾向,例如:十九世紀,梵谷的一生充滿傳奇,後人從過往的病歷及書信中發現,他長期遭受耳鳴及暈眩所苦,更推測他可能因內耳的內淋巴水腫而引起「梅尼爾氏病」。治療過梵谷的醫生曾記載,梵谷經常聽到噪音,讓他感到十分痛苦,因此許多人都認為「耳鳴」是促使他走上自殺之路的導火線。這是個後人認為的案例,但其實耳鳴是來救命不是害命的。耳鳴的成因很複雜,牽涉的範圍也很廣,包括身、心、靈各方面。 新近研究發現耳鳴與大腦聽覺皮質的異常活躍有關,從前端負責收集聲波的內耳毛細胞到末端大腦皮質出問題都可能造成耳鳴,且65歲後碰上耳鳴機率高達三成,雖然病因難找、不易根治,但耳鳴帶來的不愉快經驗卻有機會獲得改善。「事出必有因,耳鳴是來幫患者求救的,」發現患者反反覆覆出現耳鳴是有原因的,通常是身體某部分出了狀況,比如梅尼爾氏症(一種內耳疾病)發作前,耳鳴會特別大聲 ;又比如鼻子有發炎狀況,像是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因為鼻子是對外開放的區域,又有耳咽管和耳朵相通,一旦阻塞就可能加重耳鳴狀況。文章中有個案例,一位中年男性耳鳴兩年治不好,結果照了核磁共振才發現鼻腔蓄滿膿液,是很嚴重的鼻竇炎,處理兩個多月後痊癒,耳鳴也好轉。 總而言之,文中傳達的訊息讓我知道,99%的耳鳴是良性的,如果沒有檢查出特殊狀況,一般耳鳴是會慢慢痊癒或改善的。把耳鳴當成忠心耿耿的保鑣,一旦出現,就是告訴你身體出問題需要去關照,不必把它當成敵人。 心得:看完這作者醫師的文章了解到,在這個醫學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耳鼻喉科醫生必須有一個認知:耳鳴不能只當成聽力的問題來處理,所以只顧耳朵,不管身體其他系統的治療方法早已經嚴重落伍了!耳鳴就如同疼痛一樣,是一種警訊,表示身體正在向你發出求救的電報,通知你身體出狀況了!因此我們可以把耳鳴視為身體的警衛隊。有些疾病是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如果以疼痛來警示,未免太過沉重,因此身體先以耳鳴來提醒你,尤其是聽覺或附近器官系統出狀況時。例如胃食道逆流患者也可能耳鳴,這是因為胃酸到喉嚨及耳咽管的距離很短,一旦胃酸湧上來時,就可能塞住耳咽管,引發耳鳴。讀完讓我增進了對於耳鳴的認知。
目前第187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73][1874][1875][1876][1877][1878][1879][1880][1881][188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