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87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77][1878][1879][1880][1881][1882][1883][1884][1885][188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學年度寒假作業  12427  2018-02-20 13:43:0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45101171 姓名 陳瑀婕 書名 肝性腦病變的治療及護理 作者 蔡麗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96年 11 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有學者指出在HE發生時限制蛋白質的攝取不見得有利。 2護理人員是與患者接觸最密切的醫療人員。 3臨床上,常見肝硬化患者因疾病的進展或病情控制不好而反覆發生HE,進而需住院接受治療,使 得患者及家屬的工作、經濟與生活品質皆受到嚴重影響。 4所以護理人員對於HE的相關概念與處理方式應該要身日的了解,方能促進患者生命安全,控制並 情惡化,進而提升其生活品質。 5根據最新統計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國人死亡原因第七位,一年有5049人因此病而喪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肝性腦病變是一種因肝衰竭合併肝門靜脈系分流 增加,引起神經精神障礙的症候群。肝性腦病變的 症狀可由輕微的智力障礙至深度的昏迷。腦內氨、 GABA及benzodiazepine接受器濃度的上升是肝性腦病 變的主要致病原理。治療上矯正誘發因素及降低腸道 對氨的吸收,人工肝與生物人工肝維生系統及肝移植是將來的發展方向。 有發生肝性腦病變的肝硬化病人的預後不好,1 年的存活率為42%,3年的存活率剩23%(8)。肝性腦病 變有以下的誘發因素:攝食過多的蛋白質、胃腸道出 血、便秘、腹瀉、嘔吐、低血鉀症、服用過多的利尿 劑、代謝性鹼中毒、低血氧症、低血壓、低血醣、貧 血、高血氮症、服用鎮定劑、感染及全身麻醉等,但 有20%至30%肝性腦病變的病人,查不到誘發因素。 矯正誘發因素可改善肝性腦病變的症狀且預後會較 好,而無誘發因素的肝性腦病變,其神經與精神的障 礙常會持續存在且預後較差。
      
106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2332  2018-02-20 12:44:44

下載的三本書籍內容都是跟內外科有關的,自從三年級開始就一堆重科,而在內外產兒中我又最喜歡內外科,至於喜歡內外科的原因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因為老師教得好也可能是學習的內容很多元化讓我深感興趣。雖然內外科給人的壓力很大,但也是因此才會讓我有讀書的動力,因為知道內容繁多又重要,所以也花最多心思,而在讀得當下我會把不清楚不懂的地方加以標示,等明天下課時間詢問同學或老師,總是相信著全部弄懂了對將來一定能有許多的幫助。3本書的內容不外乎都是跟癌症的治療有相關,我們都知道癌症的治療在現代來說不算困難,但要想治癒還是有一大程度上的難題要解決,甚至有些癌症(EX.胰臟癌)還沒能找到對症下藥的方法,只能一直延緩疼痛及死亡。寒假期間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個書名取得很像恐怖片的名稱,但其實它的內 容是感人的,而我也是被這奇特的書名給吸引了才砸錢買的,裡面的大概內容就是在說一個女孩的胰臟生病了,醫生也說她沒剩多少時間了,但她並沒因此放棄生命,依舊樂觀向上的活著,而她見到男主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試問一個陌生人突然對你說這種話,大部分的人應該是把這個人當成瘋子或變態,但男主並沒有這個反應,反而是告訴她胰臟對身體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換句話說就是人不能沒有胰臟,女主聽完這個後驚奇了一下說很多人都不曉得胰臟的功能是甚麼你怎麼如此了解,而又解釋了為何會突然冒出這句話,說是大家都說缺甚麼就吃甚麼補回來,所以我的胰臟不健康,是不是只要吃了健康的胰臟就能康復了,從此也能看出女主對生命的態度,她不是不想繼續活下去,她是很想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卻因疾病的摧殘,讓她不得不勇敢面對,讓我不經想著如果今天生病的是我,是否也能如此堅強的對抗病魔,也許是因為讀了這本書的緣故,讓我更堅定了要好好學習護理的理念,將來在自己或家人身上遇到了甚麼事都能在第一時間就先做處理,以避免諸多遺憾的發生。同時,在閱讀完這幾本書後我發現我對內外科的事物好像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了,期盼自己能在接下去的學習中持之以恆,也期望自己能找到更好更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進而在學習中能融會貫通,學習到各重科中的精隨,努力努力再努力~
      
106寒假作業  12568  2018-02-20 11:35:51

閱讀完三篇文章後,我覺得「高齡化」已經是很多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的難題之一,高齡化除了代表國家老年人口已達總人口的7%之外,也代表著國家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而文章中也提到我們台灣老化的速度將比日本老化的速度還快,同時也會加快「多死社會」的形成,未來減少的人口會越來越多,再加上「少子化」的問題也會嚴重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所以國家對於「高齡化」、「少子化」兩者都需要規畫更嚴謹的相關法規及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但我覺得最重要能夠根本解決問題的,其實是來自於「教育」我國國民對於自我照護能力的提升,需要提升大眾對於自己健康的重視,我們該採的是「預防醫學」而非「醫療醫學」,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國民罹病率,也能降低我國每年對於健保的補助及醫療費用,可降低更多的成本。再者在老人照顧的這區塊,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員來提供「居家照護」,因此在文中也有提到,我國可以效仿日本邀請更多的民間企業和政府一起投入資金,和政府一起合作,開始訓練更多人才及培養人才,組織有效率的團隊進行居家的探視及照護,這是值得我們借鏡的。看完這三篇文章後,我收獲很多,從這幾篇文章中我也看到了,我們未來將面臨的挑戰及趨勢,如何應變?如何準備?考驗著我們的經驗和智慧,我們只能前進,無法後退,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法避免的,就只能靠我們從困境中學起解決問題的經驗,走出屬於我們充滿光明與希望的路來。
      
106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2672  2018-02-19 21:32:35

長久以來,愛是屬於詩人和夢想家的領域,科學家認為愛是不值得研究的。直到上個世紀中葉,有一個科學家以足夠的勇氣和好奇心來探索愛的力量,他也因此永遠改變了我們對關係的看法。本書就是有關這個大轉變的故事。   二十世紀初,親子之間的感情是受到「專家」反對的──心理學家認為那會養成要求過多的孩子;醫生也相信那會散播疾病。今日,我們覺得親吻孩子、擁抱朋友、安慰伙伴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樣的轉變是經過一場心理學的革命才發生的。曾獲普立茲獎的本書作者,清楚描繪出這個文化的轉變,追蹤讓這一切成真的人──聰明、嗜酒、有工作狂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戲劇性的一生。   在威斯康辛的靈長類實驗室,哈洛以實驗的方式進行研究,因為他認為人類的感情是可以被瞭解、研究、甚至測量的。弔詭的是,他最黑暗的實驗可能留給我們最光明的結果:透過研究「忽視」和它對生命的影響,哈洛確認了愛不但影響我們的感受,也影響我們的思想。他發現,孩子經驗越多的感情,就對世界越好奇。從結果看來,愛讓人變得更聰明。   這是本關於一個人,也是關於一個理念的傳記。在這個人際疏離的年代,透過哈洛的故事,作者最終也邀請我們檢視自己──想想我們如何去愛,以及如何被愛。
      
106寒假作業  12559  2018-02-19 20:34:2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三己 學號 1045101301 姓名 林巧媜  文章:透視「安全性行爲」槪念於校園愛滋病防治策略之全貌 作者:駱俊宏 出版年月:2008年 6 月  文章: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睡眠品質、憂鬱、焦慮與自尊 作者: 武香君 、 盧柏樑 、 林玟娟 、 游千代 、 馮明珠 出版年月:2017 年 12月  文章:護理人員對愛滋病照護知識需求評估之探討 作者:李慶玟 、 許麗齡 、 謝素英 出版年月:2011 年 8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愛滋病防治重點以預防與診斷為主,防治是增強人體最有效的免疫力,亦是防止愛滋病毒入侵最 好方法之一。 2. HIV可經由性接觸、血液或血液製劑或母體垂直感染,而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即為感染人類免疫 缺乏病毒末期的表現 3. 愛滋病不是呼吸道傳染病,所以您不會因為同在一房間內的人打噴嚏、鼻涕而得到感染。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愛滋病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但如何控制愛滋病疫情已經成為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重要課題。愛滋病患累積人數已驚人速度增加,不得不令人擔憂。對任何國家而言,青少年密切關係著國家的健康狀況,雖然愛滋病只是個健康問題,對整個國家都帶來影響。在對於安全性行為不僅要慎選伴侶外,對所有性伴侶都需要執行保護性行為,不要因為大眾媒體的影響造成錯誤的觀念,使得很多人對性知識瞭解不完全。而安全性行為是一種健康行為,不安全性行為可能引來愛滋病、性病感染等…,如果正確且全程使用保險套即能有效預防。雖然現在有很多關於愛滋病的預防講座、新聞、文章等…。但還是會有感染愛滋的病患。 在醫院護理人員照顧愛滋病患的經驗做研究得知她們最擔心的是在不預期的情況下不小心被病人傳染愛滋病毒,且根據文獻顯示醫護相關人員曾經遭受過尖銳物品傷害的報告發生率為4.2%- 4.4%。許多相關的研究已經證實,護理人員是尖銳物品傷害中潛在風險最高的族群。因職業暴露導致感染HIV的危險性為臨床護理人員最關切的問題。而需要做好完善的預防跟清潔,避免透過傷口感染。 在面對愛滋感染時,我國的防治除了進行個管計畫、減害計畫以及抗病毒藥物治療外,更強調符合個案需求的照顧、心理健康、娛樂性用藥等整合性照顧模式,臨床醫療人員除衛教規律服藥和注意藥物副作用外,也重視如何協助維持感染者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當大部分社會大眾知道自己周遭有愛滋病患時,通常都以異樣的眼光和不與他接觸為主,但如果了解愛滋病的傳染的途徑就知道,包括性行為、血液交換及母子垂直感染,其中以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毒的情形最為常見。血液的交換情形以輸血最為危險,其他如共用針頭、共用穿刺物品如刮鬍刀、穿耳洞等,這是因為傷口接觸帶有愛滋病毒的血液而感染。第三種的傳染途徑則是由於母子垂直感染所導致,懷孕的時候愛滋病毒可能會透過胎盤,及在生產過程或哺餵母奶時傳染給嬰兒。在公共場合和愛滋病患講話、接觸是不會感染愛滋病毒的,所以愛滋病患也不應該受到這樣的異樣眼光與對待。
目前第187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77][1878][1879][1880][1881][1882][1883][1884][1885][188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