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我的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3471 2018-02-05 16:10: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二庚
學號 1055101333 姓名 黃予凝
書名 重新相處的勇氣 作者 岸見一郎
出版社 楓書坊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091036 ISBN 978_986_377_252_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其實,沒有誰是你的敵人,這一切只不過因為你自己先戴上了有色的眼鏡,用畏懼的眼光看待這
個充斥假想敵的世界
2其實,不要在意他人的目光,才能及時把握當下,完成現階的要務
3雖然過度的內在壓力會消耗我們的活力,但正因為壓力,我們的人生才有痛苦和喜悅同時並存
4事實上,每個人的存在都能對他人產生價值,就像父母都會對孩子的存在感到喜悅
5人生的 責任只能由自己來扛,所以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就好,否則又有誰能幫自己活呢?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本書透過阿德勒心理學來解析幾種人們會煩惱的事情,包括自我,朋友,職場,戀愛,夫妻,伴侶幾項來著手分析。阿德勒認為:人類一切的問題及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這讓我重新審思自己的生命是否如書內提到的一切來自於人際,像朋友這方面,我挺不擅長的,因為自己總猜不透他人的心思,但書內提到,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及角度去臆測他人,因為不可能完全明白及準確的知到或猜到他人內心真正的想法及感受,若能完全猜中,想必其人際關係一定很不錯,若嘗試去猜而沒猜中,反而容易造成兩人間產生猜忌及嫌隙,再來是親子關係,我的父親因為腦中風而導致他身體很多地方受損,如半身癱瘓導致行動不便,說話,反應等都比較緩慢,生活都需要我[跟媽媽協助,讓我漸漸的疏遠他,我也想盡辦法遠離他,甚至想要把他送到安養機構的念頭,因為從我有記憶起,我和哥哥就不太曾和他說話溝通,因為他下班回到家後總因為疲憊而睡著,早上也沒看見他,因為他很早就出門打拼了,彼此間的交及真的屈指可數,但書內提到,無論彼此間的關係以前是多麼惡劣,都有可能改變,關係是需要雙方共同培養的,因此只要有一方改變了,另一方必定能因此改變,我想想,好像也沒錯,爭執會使原本就不好的關係,變得更加冷淡,所以我自己也開始試著耐住性子,緩下來跟爸爸說話,雖然他都不理會我,但我依然堅持跟他溝通對話,漸漸地,他也願意開始跟我對話,這大概是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了,如書名一般,重新相處的勇氣,讓我學習開始面對,並且克服
|
107寒假作業 13464 2018-02-05 11:27:13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情緒對人的影響有很多,有對健康的影響、對心理狀態的影響、對
學業、工作的影響以及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意識到,然後改善這些對我們不好的情緒
,而作者也提到了如何緩和這些不好的情緒,包括:身心鬆弛法、找人傾訴和轉移注意力,我自己
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會想找人傾訴,但是要選對對象,對象要能好好地引導你抒發情緒,而不是一起
怒罵之類的,找這樣的對象就無法緩和情緒,說不定情緒還會更高亢呢!轉移注意力也是一個很常用
的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喜歡的事物上,像是聽音樂、畫畫、運動,都是很好的轉移注意力的方
法。
除了作者提到的三種緩和情緒的方式之外,我還覺得有個方法也很好,是在一個叫「邏輯思
維」的知識服務平台,上面有一段文章是這樣寫的:領導力專家約翰·馬克斯維爾認為,他們的一個共同
點是卓越的思考,在他看來,"糟糕的思考產生負面結果;普通的思考產生不出結果;好的思考產生一些
結果;卓越的思考產生卓越的結果。"管理學者羅傑·馬丁的發現更進一步,他認為成功者的共同點是
整合思考。整合思考的定義是:"面對截然相反的主張時,能夠做到不以犧牲一個的代價來選擇另一
個,而是提出一個新的主張,產生一個創造性的解決困局的方案,既包含之前的每個對立主張的要
素,又比他們每一個都更優越。"所以說,正向的邏輯思維是一個靠自己調整思緒,自我緩和情緒
的方式,而且這不僅是用在緩和情緒,平常解決問題的時候,這種思考模式也可以運用。
|
106寒假作業 13460 2018-02-05 02:27:08
書名:憂鬱心靈地圖:如何與憂鬱症共處 作著:派翠西亞.歐文
1被診斷為憂鬱症並不代表他們瘋了。
2憂鬱症領域中一個備受重視的新理論認為:某些人的憂鬱症是因為腦中化學物質不平衡所引起,這種物質稱為神經傳導素。
3孤獨和自信心低落 這些都是形成憂鬱症的原因。
4得憂鬱症的人多半不會選擇自殺, 但令人吃驚的是,憂鬱症本身會縮短人的生命,造成加速生理
老化的情形。
5當你被憂鬱症拉向人生絕路時,是很難選擇想過的生活的。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憂鬱症,其實經常伴隨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只是往往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它。一開始,我以為憂鬱症是一種很恐怖,會讓人想法悲觀到想去自我了斷的一種精神病,而且會得到這種病一定是壓力過大,不然就是受到重大打擊之類的。
不過還好有這本書,它介紹了憂鬱症的前照、症狀和如何治療解決等,讓我發現我對憂鬱症有許多的誤解,我發現得了憂鬱症的人並不會想自殺,只會因為他們的想法刺激某種激素,因而造成身體加速的老化,縮短自己的生命。還有得憂鬱症的原因除了自身的情緒、家庭氣氛、生活環境的引響等,還可能跟遺傳的基因有關連,如果自己有憂鬱症,那有極大的可能你的家人也得了憂鬱症。
再來症狀的部分,老實說我非常的意外,我以為憂鬱症只會食慾不佳、睡眠品質不好、沒有精神、體重下降這些,結果沒想到竟然也會有食慾增加、持續變胖、嗜睡的症狀。
看書看到這裡我覺得憂鬱症好模糊好難判斷啊,果然判斷有沒有生病還是讓醫生來,不要自己瞎猜好了~除了以上這些症狀啊,還有一個是有菸癮或酒癮的人才適用的。書上說如果戒菸、戒酒的過程中,你覺得戒的很痛苦,不能沒有它那你可能不只是上癮,還有些憂鬱症。而這些人平常沒有感到焦躁、憂鬱,不過只是因為尼古丁刺激控制了腦內的神經傳導素,所以你才沒有發現罷了。
在外國憂鬱症算是很普通的病,就像得到流行性感冒一樣。但如果你不治療也有可能就像感冒一樣加重,變成一些無法挽回的疾病。
所以憂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願意面對它、接受它。
|
2018寒假作業 13494 2018-02-05 01:03: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二庚
學號 1055101356姓名 林蘭君
書名 情緒管理大師,情緒控管影響你的一生 作者郭瑞增.林俊宏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月2010年 月
索書號 B 176.5 0714 2010 ISBN 978986126673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化解憤怒
2緩和性急
3消除緊張
4 革除悲觀
5 排遣厭倦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這一本書讓我學到了
為甚麼會生氣,生氣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會因為甚麼?那遇到了這一個問題我要怎麼做比較好,像這個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要告訴自己現在碰到了甚麼問題?現在想做甚麼?這樣做對我來說有幫助嗎?真正想要的是甚麼?,把這一輪的問題想完自己就已經先冷靜下來好好的思考這一些的問題對自己有沒有幫助.
若是想要跟那個人溝通清楚,就應該要對事不對人而且是要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去批評對方,也要注意在某個時間說哪些話是可以的,也可以先讓自己冷靜不要跟對方面對面自己好好地躲起來想一想避免衝突.
只要自己開始慌了就代表壓力已經出現,則就會變得自我都不想跟別人相處也無法接受別人的想法,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時間的幫助,可以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不要那麼的衝動.
還有呀為甚麼會緊張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很忙碌或者是競爭很激烈,書上所說靜坐.和運動是一個很好的紓解方法.
我們在情緒管理的時候也會有很悲觀或者是樂觀的心情,而看完這本書我知道悲觀就是因為不好的思考習慣形成,樂觀的人可能就會想著:ˊ這一下子就一定會好了,也不一定是我的原因而悲觀的人可能就會想說:這個某人一定會一直氣著,一定是我又做了那些事讓他不開心了,我怎麼那麼笨等等...(截自書內樂觀者如有隔倉的船,悲觀者如沒有隔倉的船,容易在受訓時不停的進水,而沈沒。).在長期的厭倦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處裡的妙招有些人會去海邊靜靜有些人會試著改變環境和觀念,
當然我的話我會一直吃一直吃東西,或是去外面運運動,到處交朋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等等....
也在看完這一本書覺得自己收益良多,也讓自己知道如何去調理自己情緒方面的問題,如果遇到了又要怎麼去處理
|
寒假作業 護二己 31號 羅育涵 13432 2018-02-04 22:54:25
書名: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
作者:洪蘭/曾志明
見仁見智」意指對同一事情,每個人看法各異;這本書在講解的是洪蘭老師與曾志朗老師的「見『人』見智」,除了看法各異外,「人」與「智」更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寫作面向。洪蘭老師的方面是從遠見雜誌、聯合報專欄的文章所匯集而成而曾志朗的部分是他的演講稿
這本書其實不要看它是一本名字很無聊就是那個意思但一看下去便會入神且裡面的內容有講社會中的口是心非,嘴巴在講心裡卻不是這樣想只是為了符合他人而講的偽心話會使很多人不再相信並用半相信的態度去面對人自我開始漸漸蒙蔽自我的心情所以人會開始再也不相性自我心在想什麼了;還有再教小孩子的時候時常說的不可以並且用命令式的語氣其實會讓孩子們覺得為什麼不可以做反而會產生反抗的行為好比青春期的判逆期就是個好例子...等等這一類的例子
總加起來這本書在述說社會中每個人背景不同,對不同一件事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就像同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雖然表面上不同,但實質上它是同一座山。我們在許多事情上正是這樣。我們在核心觀念相同(事實上,夫妻如果價值觀不同,這個婚姻不可能維持太久),但是個性不同,做事緩急不同,處理事情方法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等等。而這本書是兩位老師對家庭與教育,多元智慧及閱讀的許多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