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893/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91][1892][1893][1894][1895][1896][1897][1898][1899][190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寒作閱讀心得  13216  2018-02-04 16:56:01

1再歡快、樂觀的人,也會有憂傷的時候,沒有人隨時隨地都是百分之百的快樂。 2情緒本來就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 3不要覺得自己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夢想,人的一生沒有什麼非完成不可的事,能夠平安活著,就 已經是大幸。 4厭世並不是要你放棄生活,相反的,厭世是一種幫助我們活下去的浮木。 5沒有錢的時候,慾望卻會無限擴張。 厭世指的是厭倦人世,不僅是一種積極的憤怒精神的表現,也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 度,厭世是在痛苦當中找到一個生存空間,而有某種反轉的樂觀與積極性。厭世是承認我 們的不堪、我們的醜陋、我們的懶與廢、我們的無能為力,接受這些。 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放棄夢想並非不好的事,最重要的是,只要自己開心,清楚自己要什麼,知 道什麼對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這樣就足夠了。過去成功的標準都是前人立下來的,我覺得現代人 要對自己的快樂、幸福、成功有新的定義。 每個人都一定會有負能量,就算表面再怎麼開心的人,內心還是存在著厭世的成分,表面開心的人 不一定是真的開心,也許他只是不想讓別人擔心,不想讓別人看到他負面的一面,所以把自己隱藏 起來,只流露正能量給大家看。 但我們還是要適時地保持正能量,雖然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煩惱的事,使我們負能量爆表,可是正能 量能影響我們的心情,如果擁有正能量,或許我們的心情會變得很好,在心境上也比較開朗舒服, 所以我覺得擁有負能量的同時也要伴隨著擁有正能量,對我們來說這樣才是最健康的。 我承認我也是個蠻厭世的人,很多時候對於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感到很無奈但又無能為力,然後心情 很差,覺得這世界真的很討厭,為什麼我要處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呢?
      
106 寒假作業  13457  2018-02-04 08:01:06

書名:我需要看心理醫生了嗎? 作者:亞倫‧弗朗西斯、麥可‧弗斯特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應該從第一步開始後再邁開大步,想辦法成為自己所得疾病的勤奮學習者。 2.人類是世間萬物的最好觀察者——但就是看不清自己。 3.血總是濃於水,家人通常比你想像中更能接受,也更有幫助。 4.探索本身不能變成目的,也不能成為停滯不前的藉口。 5.愛,遠勝於世俗的勝利。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現在的社會的物資越來越充足,大部分的人已經很少能夠自給自足的以農業過日,在這種每個人從事不同行業藉此來互相補足的社會之中,要獲得什麼以維持日常生活所需和以前比起來可說是相當地輕易,畢竟有了網路和電話的現在只需要動動手、動動口就能夠輕易獲得一份餐點或是衣服了。因此現代社會和以前不同,人們最主要的已經不再是"如何填飽肚子",而是如何過上"身心舒適的日子"了,而要使心靈舒適,勢必和自我的情緒有關。   在網路和通訊發達的現在雖然使生活方便了很多,但卻也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面對面的溝通,這種狀況下使得大部分的人都缺少與人溝通的時間,也少了許多向他人抒發自己情緒的時間。雖然用網路和通訊設備也能夠維持日常的溝通,但很多人在使用此類工具時都會很難將自己的情緒講出來,在不知不覺中使得不好的情緒長時間累積在心中,時間一久就容易形成許多心理上的問題,因此現代社會的人們雖然物質生活上過得很充足,但心靈方面卻不見得比以前來得好。   雖然我本人也是個十分重度的網路沉迷者,但我還是覺得為了小孩的身心靈發展,最好不要太早讓他們接觸到網路與3C產品,尤其是國小學生時段是發展人際以及養成個性的一段挺重要的時間,不能讓他們放假就一直宅在家中玩遊戲放棄外出,避免將來他們想要需要有個抒發情緒的窗口時,因為沒能養成類似的習慣而耽誤了。
      
106-1寒假作業心得( 快樂痛苦都是一天)  13485  2018-02-04 03:53:4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庚 學號 1055101347 姓名 陳宥叡 書名 快樂痛苦都是一天 作者 Tony chung 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年 2 月 索書號 071758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什麼是快樂 ? 真正的快樂無處探尋,卻到處存在;金錢無法購買,卻隨時可得。 2:人生是由無數煩惱串成的念珠,樂觀的人ˊ總是一面笑著一面數著念珠;即使你現在過得相當的 不順利,也沒有必要做負面的結論。 3:過去的一切是改變不了的,而現在的你應該要做的,是將過去的經驗累積起來再去改變未來;所 以,請將你的擔心化成,創造美好將來的原動力吧! 4:誰都有做錯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味沉浸在後悔之中,後悔不僅與事無補,而且會給身心帶來嚴重 傷害。其實,偶爾做錯了一件事,不要老跟自己過不去,要懂得原諒自己,善待自己的過失,不要 讓過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而應讓它成為自己的墊腳石。 5:每天讓自己笑一笑,可以笑出快樂和健康。如果你笑聲能夠真正地伴隨著我們生命的整個過程, 這該是一件最美好的事,這會使我們獲得人生真正的快樂,使我們的生命至終生機蓬勃,輝煌燦 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書中有一段話我有寫在【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中】 第一句是:是人生是由無數煩惱串成的念珠,樂觀的人ˊ總是一面笑著一面數著念珠;即使你現在 過得相當的不順利,也沒有必要做負面的結論。 第二句是:過去的一切是改變不了的,而現在的你應該要做的,是將過去的經驗累積起來再去改 變未來未來;所以,請將你的擔心化成,創造美好將來的原動力吧!為什麼呢?!為什麼我會特別 選擇這兩句呢?因為我其實是一個很負面的人,我的思想其實蠻負面的100分裡面可能有99分是在 讚美讚賞我的,但是只要有1分是,批評或是不好的我就會非常,非常糾結在那一分的點上會一直 想到別人說我的什麼不好,所以這兩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我應該要正面思考一點,聽取別人告訴 我需改進之處,並改進成對的,好的,而不是一直糾結在同一個點上而不前進。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中】第四句我選擇的是:誰都有做錯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味沉浸在後悔之 中,後悔不僅與事無補,而且會給身心帶來嚴重傷害。其實,偶爾做錯了一件事,不要老跟自己 過不去,要懂得原諒自己,善待自己的過失,不要讓過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而應讓它成為自己 的墊腳石。 就在這時候我看到一個影片。一個人問A人說。如果啊!有一個能讓你回到過去或者是......讓你回 到某件後悔的事的決定前的能力,你想回到什麼時候?!A突然停了下來(他們原本在走路)雙眼 直視著問問題的那一個人的眼睛說。【沒有】(之後又繼續走,並且說),我沒有想要回到那個時 間,也沒有後悔什麼已經做出的決定。因為錯了就。認錯。學習。改進。就好了呀!因為,自責 短暫就好。主要是要把事情銘記在心裡面呀!。就是這一些話語讓我開始打算改變我的想法了。我 也是一個人在意別人眼光的人。我會因為別人說我什麼不好會怎樣就會改,會改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也因為這一本書我打算在做一次的改變。因為。人生是【陳宥叡】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不用為了別人把自己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做自己該做的事只有不要去 傷害到別人一切都是可以的。在這一個世界上會有人喜歡你。那麼就一定會有人討厭你。這一 切是相對的 人生就像是書名寫的一樣。《快樂,痛苦都是一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過一天也是一 天。【痛苦,悲傷】,的過一天也是一天。一樣都是一天那麼為什麼不好好的快樂開心的過一天 呢!?要樂觀的面對所有事但也不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而是用正面。正向的態度去思考每一件事物 ,雖然我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對的。但這是我的觀點😀😀
      
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  13508  2018-02-03 23:01:47

我想幸福其實應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太多事情在腦袋瓜裡打轉,每天都會聽到看到接觸到很 多事情,很難不被影響,也因為這樣造成了心理的負擔,就會開始胡思亂想,好像總是有壞事在發 生,擔心著不知道哪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擁有的多,不一定會幸福,因為過多擁有事物,就會產 生負擔,一下子少了什麼,就會容易覺得不對勁,多了只會越來越不容易滿足。人的年齡越大,心 裡要裝的東西就越多,心裡裝的東西越多,所記住的事情就越多,人的心受身邊的每一件事情羈絆, 為每一件事情操心,為每一件事情計較,這樣的生活,煩惱當然會越來越多。人計較事業的成敗, 是因為在乎成功;人計較人生的挫折,是因為渴望坦途;人計較朋友的背叛,是因為重是友誼以及 人際關係;人計較家庭的風波,是因為希望得到溫馨的家庭。要能夠計較的少,就是去減少自己在 意的,放寬心胸,有些事情沒有牽扯到自己,就別去操煩,不要為自己帶來更多煩惱,即使是想再多也不能改變的事,也讓它順其自然吧,試著去接受就好,偶爾我也會試著提醒自己別想太多,專 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就好,因為我自己也是屬於很容易胡思亂想的人,常把事情想的很負面,以至於 整個人負面情緒很多,情緒上也不太會控管,但現在越長越大了,也比較會去思考了,所以在生活 亂糟糟的時候,要先學會冷靜下來,不要去多想其他心煩的事,可以先把心裡覺得很痛苦但不知道 該如何處理的事情寫下來,接著找尋能幫自己解決疑難雜症的人事物,或者是管道,藉此能從中找 回正能量,而在自己心煩意亂的時候,也能找個人聊一聊,談談心,任何能給予自己建議的人,都 是心靈導師,不管是老師、家人、朋友......等等,只要把自己內心的壓力適時的抒發出來都是好 事,如果不想要在自己煩惱的時候與人群有接觸,也可以去做一些活動,讓身心靈淨化一下,例如 戶外活動,這是很不錯的選擇,而我自己是會聆聽音樂,對我來說,聽音樂是安撫我心靈慰藉的一 種方式,每次在自己心煩的時候,只要聽歌,就能舒緩我的情緒,煩惱就暫時拋到九霄雲外,此時 我便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沒那麼糟糕。所以說,當在自己低潮期,覺得人生一切不如意的時候,先 別想太多,凡事不要拘泥於一個小細節,人生嘛,要看開一點,往遠處想,並適當抒發自己內心的 情緒,自然而然會覺得,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都是自己多想了,藉由這種樂觀的心態,就會讓幸 福圍繞在自己身邊。
      
106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2641  2018-02-03 16:37:42

書名: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 作者: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企劃) 這本書是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所徵選出來的,由37個作者寫出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和與親人有過生離死別的接觸,使他們感觸十分深刻。小野,是這本書的作者其中之一,他說明:他和他媽媽所接觸的日子,也只有短暫的時間,卻帶給他長久且永無換回的回憶,一開始是擔心、煩躁、不耐煩,到最後慚愧。 生、老、病、死,是人這輩子必經的過程,如果沒有了這些過程,那算是什麼完美的人生啊?死亡,仍然未來會到你、我的身上,害怕,是難免會有的問題;而勇氣是唯一可以打開「害怕」這扇門的金鑰匙,所以,別再害怕了,打起精神,好好面對你這輩子每一天的時刻吧。 以我而言,我依然還是會對「死亡」產生恐懼,對於路旁正在舉行的喪禮,真令我毛骨悚然地起雞皮疙瘩。一開始,這本書我越看越起勁;但是,漸漸地,我越來越害怕─害怕死亡,但你說,人到了人生的盡頭還能不害怕嗎?當然要害怕,但害怕的程度要收一點,多拿出一就像柯文哲說的一樣:「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慢慢的,我了解醫師是人、不是神,慢慢地知道醫學是有極限的,慢慢地在上帝之前我重拾謙卑之心,慢慢地我又從科技回歸到人性。」雖然,「死亡」只不過是從這個世上消失、被烈火吞噬、被放在地底下罷了,但是死後會去哪裡呢? 真的有所謂的孟婆湯嗎? 真的會投胎轉世嗎? 還是有天堂、地獄和閻羅王嗎? 雖然,這些傳說到現在還無法給大眾一個說明;但是,總覺得他們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大概是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吧。 而前年寒假所發生的地震,造成多人不幸罹難,家屬痛不欲生;他們還沒準備好,死神就到了。這就是我們現在年輕人所缺少的勇氣,有了「勇氣」,你不用擔心任何的威脅、任何的暴力,就算是世界末日來臨,你也有那個膽量去承受莫大的恐懼。「死亡」是所有老一輩人們最忌諱的詞語,但唯有坦然面對,才是最正向的思考;如果你一直逃避,到最後還是會遇到的,時間早晚的問題,只不過你缺乏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倒不如一開始就好好地冷靜處理,這樣不是更好嗎?而「愛要即時」正是大家所缺少的行動,大家總是只顧自己的身子,卻不會好好的體會生活的意義,這樣子的社會是沒有愛的社會,那我們有這個社會是要幹嘛的呢?「活在當下」,用嘴巴講,是件簡單的事情,同時也是最難辦到的,珍惜身邊美好的人、是、物,才是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務,可不是嗎?死亡,是永不停滯、停留的;而人,只不過是在人間「借住」罷了,終究還是會結束掉生命的,與其等待死亡的到來,還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先歸零,重新整理思緒,重新開始努力,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好好的再活一遍,好好的振作起來,迎接下一場比賽。
目前第1893/7774頁 [首頁][上一頁][1891][1892][1893][1894][1895][1896][1897][1898][1899][190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