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大體心得 16507 2024-05-03 14:59:3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一、班級 護二丙、學號 1115101113、姓名 林筠澄、教師姓名 林佳聖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璽
每個人對捐贈大體的看法都不同,而我的想法是很有愛心,需要家人的支持才有勇氣簽捐贈的協議。捐贈自己的身體讓更多醫學生做更多的實驗,觀察人體部位。在我看來能捐贈的很偉大,在面臨生死的時候還要想要不要把身體捐出去被研究人員用刀子在自己的身體滑來滑去,而捐贈者很勇敢的去做這件事情這才讓我們有機會去摸到真正的器官。在還沒去之前我想了一堆會是怎樣的方式看到這種器官,去了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在還沒聞過福馬林的味道之前也想像過聞到會不會想吐結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當我看到器官的時侯會很好奇的去摸看看是什麼樣的感覺,有些摸起來硬硬的有些摸起來軟軟的根本沒把注意力放在氣味上,但我也知道了福馬林是什麼味道。
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先有了低頭,這或許是謝謝老師們捐出自己的大體,又或許是為他們禱告吧。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 ?(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我們一個一個器官一路看下來學到了很多細節,或許在書本的照片上已經看過了但現場的更真實一點,還能摸。第一組就碰上了為了要看裡面的皺紋然後沒有切開老師就現場切開給我們看,還摸到了有一顆脂肪的器官,還摸到了膽囊不僅摸到了還看到了綠綠的膽汁,還有一組是我們以為 那是膽汁結果後面又覺得應該是紋身滲透進去的所以才看起來綠綠的。
2)So What ?(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這次完全是人生中一第一次挑戰這種事情,既緊張又期待,讓我覺得每個都想摸摸看,再這次的體驗中感受到了人體器官真的是這樣的,要不然以前會很好奇身體的每個器官。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以後學到器官類的東西能有印象看過摸過,能搜尋到的記憶拿出來用畢竟這不是每個護生都有的特體驗,要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如果真的走到這步會考慮捐不捐這個問題而不是馬上的拒絕。
|
大體 16516 2024-05-03 14:59:08
我覺得捐贈大體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他們把他們自己的身體無私奉獻給我們觀察讓我們不用只看著虛擬的模型讀著死死的書跟模型,模型跟真人都會有所差別有些器官在模型🫀看得到,但實際上他其實根本不明顯,那些大體老師他們有些都很健康可以好好活著,但他們放棄他們的理想不顧一切的選擇捐贈給我們觀察,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利用他們給我們的資源,而不是糟蹋他們,他們也不是本來就義務要給我們觀察,他們是希望我們學的更好,讓我們遇到真人時才不會慌張什麼都不會,在使用大體老師給我們的資源時,我們都要先低頭表示對大體老師的尊重,不能嬉皮笑臉的,也不能指著大體老師,更不能對他們口出惡言,或者隨意破壞他們的器官,這樣才不會對不起他們,也不會讓他們覺得我們欺負他。
在這次的參訪我學到了原來左二右三不是每個大體老師都是有些也有左二右二都不一樣,還有原來真實的器官都沒有照片那麼明顯有些根本就是超級微小,有時後沒仔細看也看不出來,還有視神經還有各式各樣的神經,完全不一的粗細大小,但有些大體感覺有抽菸因為他的肺感覺怪怪的,也覺得大體老師很偉大還讓我們摸他們的器官,不怕它在我們手上受委屈。
我以後會更加認真的學好護理,不要隨隨便便因為不一定圖片跟人體的一摸一樣會有些許的改變,沒有讀好如果不小心出了差錯一個生命就沒了,也對不起大體老師讓我們觀看學習的目的,他們希望我們在未來能不要放棄護理這條路,也不要有所差錯,經過這次的參訪也讓我大開眼界摸到肺心臟眼角眼睛…等十分壯觀摸起來觸感有些軟軟滑滑的有些有彈性,還有些大體上還有刺青的感覺就是男生,我發現我看到他們之後看到那些大體老師反而會更加尊敬不會隨便對人體罵髒話口出惡言
|
大體解剖心得 16521 2024-05-03 10:10:41
那天去台大看大體解剖完後,我對大體捐贈的看法,因為我原本就有想要以後去做器官捐贈,看完大體解剖之後我覺得大體捐贈也是不錯的選擇;我覺得捐贈大體是一件很好的事,雖然我們過世了,但我們的身體還可以提供一些需要的人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我覺得所有的捐贈者都很善良勇敢吧,因為畢竟去做捐贈者後就沒有辦法去火化,也沒有辦法留給家人留念,很感謝他們這樣無私的奉獻;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是對大體老師的尊重,但是我看到他們我會很嚴肅莊重的對待他們,不會玩鬧嬉戲。在這過程中我學到了課本上不會看到的東西,對解剖也更細微了解;我發現了大體老師有刺青,其實只要捐贈者符合資格誰都可以捐贈;我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是我發現其實真實看的時候我分不太出來靜脈、動脈之類等問題。,在看完這些新鮮事之後,我心中我覺得很感動,也很感謝他們可以這樣無私的奉獻,然後看完大體老師之後讓我覺得其實解剖也沒有那麼的無趣和難懂;看完大體老師後讓我也有了想當捐贈者的想法,既然他們都可以這樣無私的奉獻,為什麼我不可以呢,因為我有想過以後要去做器官捐贈,雖然我過世了,但我可以把我完好無損的器官給需要的人,和樂而不為呢,所以我覺得去當大體的捐贈者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看待人事物之後我有什麼改變,好像沒有;我們應該可以做什麼事,就是覺得我們以後也可以當捐贈者,奉獻自己給其他人做有意義的事情;如何運用所學,可能之後可以研究更多細節的東西。我發現其實大體老師很重要的是大體老師能讓我們更了解人體的結構,讓我知道那個位置是什麼,這樣在工作時才不會不知道那是什麼而導致錯誤。
|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6416 2024-05-03 08:00:11
1.致偉大的大體老師:
首先,能把自己的身體捐贈出來任人宰割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在死後24小時內就要將屍體送往醫學中心,如此令人不捨和痛心的規定,不但家裡人會很難過,也沒有和親人道別的時間。能做出如此重大之決定的大體老師和家屬們,使我非常欽佩。偉大的大體老師捐贈出他的身體讓我們學習,我們又有何理由不認真學習呢?對於所有大體老師的捐贈大家都保有極感激的心,真心謝謝您們。
2.(1)在本次學習中我收獲良多,把一年級模糊不懂的記憶和觀念都抓回來了。還有實驗室內的味道真的是不太好聞,很好奇醫學生和老師們是如何克服的!人體構造非常的繁多且複雜,極其困難,瞬間覺得醫學生的腦袋構造和我們不同呢!
2.(2)其實看到大體老師後讓我有點想哭,覺得他們好偉大,到底要有多堅強的心智才能將自己的遺體捐出,換作是我就算是能幫助到別人我也未必忍心將自己的遺體交付出去。根據這的學習,我想了很多,如果我也能保持好健康的身體,未來將遺體捐贈出去,幫助別人,是否我也變得成熟且堅強了呢?
3.對於這次的學習,讓我了解到了捐贈大體的重要性,對於一個生命的死亡,未必是遺憾的,或許是能夠營救更多人的開始。雖然從古代就說人死後要有全屍缺一不可,但有了能幫助人這樣的體悟,使我的心智更上一層樓,就算人死後沒有全屍,但如果能夠幫助更多人我又有何理由呢?若能不再依照過去的想法,那我的心肯定會變得豁達。當然,這就是我即將面對的人生課題。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16519 2024-05-03 07:56:1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丙 學號:1115101125
姓名:黃建豪 教師姓名:林佳聖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大體老師,謝謝您願意貢獻您的身體,讓我們有最好且最真實的醫學教材,我們一定會小心的觸摸、翻動著他們寶貴的身體,不僅可以認真的學習人體解剖還能夠讓我們對人體構造的認知變得更印象深刻,老師您貢獻給我們的這個身體,在這世界上真的幾乎沒有人會這麼做了,竟然偉大到將自己送給一群素未謀面的的學生,每當想到這裡,都會更加的被老師您偉大到貢獻給感動到,也認真的覺得自己一定要在醫學專業上努力充實自己,所以,您的貢獻是絕對不會白費的,能讓我們這些護理科的學生們學到了很寶貴的一課。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當我一進到解剖實驗教室時、我當時是有點緊張的,因為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看大體解剖,所以會有點怕怕的,當我在第一站時,我不敢靠的太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一種恐懼感讓我不太敢向前在走一步,但是後來 聽完講解的老師介紹完 大體老師的器官及部位時,我就很想上前去觸摸看,摸了之後 就覺得好像也沒有那麼怕,一切都是自己給自己的驚慌,之後的每一站我也都很積極的去撫摸大體老師的器官,只是有幾站我覺得福馬林的味道有點重,所以有稍微迴避一下,不過我沒有因為福馬林的味道就沒有上前去摸了 我還是每個部位及器官都有嘗試撫摸及觀察,所以我覺得這趟校外教學,真的很有意義、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人體器官 也對我們這些護理科的學生們對器官的部位更了解許多。
3.我可以如何做以及有什麼收穫 未來如何運作所學?
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 能近距離的觀察所以大體老師的器官,因為這真的不是一般人想看就看的到,人生中有這麼一次機會能夠看到大體解剖,真的是一個很寶貴的經歷,雖然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都有記在腦海裡,可是我覺得我親眼看到大體老師跟看課本的圖片真的差很多 感覺及認知完全不一樣,希望自己在看完這次的大體解剖參訪後,對未來能夠有所幫助,在臨床上能夠清楚的敘述給病人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對自己會有足夠的自信心,對護理這條路 做起來能夠更得心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