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91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2017暑假作業  13494  2017-09-17 15:05:03

暑假作業 主題: 「護理典範」人物 一年庚班 姓名: 林蘭君 座號:42 學號1055101356 *書名:台灣推動進階護理的典範:白寶珠女士 作者:余玉眉 *書名:一把剪刀,幫助千百人—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作者:張文亮 *書名:台灣的母親/菊島護士媽媽鄭明滿 素人護理典範 作者:王怡靜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第一位白寶珠女士並未是在台灣出生的,但他卻對台灣有無比的奉獻還在台灣待整整四十年的時間,而且還無月無悔地為了我們台灣人一直得付出,有一次他都出車禍了還繼續幫病人換藥與送藥,也照褲了痲瘋病患40年!那時候痲瘋病是傳染力非常強的病,也因為有白寶珠女士讓得到痲瘋病的病人在發病早期就被發現,也提早接受了治療,讓痲瘋病患們的症狀都比其他痲瘋病的病患較輕微很多,非常謝謝白寶珠女士無私的奉獻,我們也在澎湖為她蓋了一座紀念碑來紀念白寶珠女士 第二位蔡巧女士則是一位我們俗稱的接生婆!據蔡巧女士所說,當時窮苦人家的女人都是非常強壯的,他們再生產的時候都是到溪邊撿一塊碗片,切斷了自己的臍帶,在溪水裡幫孩子清洗,所以呀她呢替大家接收重不收任何的物資與金錢,旁人只會送讓蔡巧女士帶隻雞、鴨或是雞蛋當作蔡巧女士走路的工,他也說工作最有趣的地方並不是酬勞而是在幫助別人的快樂,她也默默地幫人接生接了整整35年,還可以自豪地說:全坪林地區的嬰孩,幾乎都是她接生下來的,蔡巧女士雖然不是醫生,但她是那35年每個孩子出生的接生者 鄭明滿女士因為在小學的時候父親就生病了,馬仁光修女常常到她家給他爸爸送藥,在鄭明滿女士20歲時她爸爸就過世了,鄭明滿女是為了要幫助弟弟與妹妹完成學業,就這們樣的進了惠民醫院擔任護佐,她在那時候甚麼都還不會就這們一點一滴地跟著修女們幫助醫生做手術,她也在夜晚中苦讀著書,她一路的做到手術室的流動護士,他曾說大家都會老,有一天我們也需要人照顧,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能照顧人的時候,病人的家屬信任我們把她的家人託付給我們就要盡到責任做好,她會利用各種的資源讓病人擁有著無比的小確幸,大家都說只要有鄭明滿女士在每個病人的天堂,但在鄭明滿女士65歲時她卻得了肺腺癌就退休了,但又在病情稍為好轉的時候又回來護理之家照顧病人至2015年的春年安息
      
志工服務心得  13481  2017-09-17 14:16:50

【服務學習心得】(至少 500 字): 這次的志工服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體驗,雖然只是整理環境,但是整理環境的同時也學到了好多,為什麼人總是愛亂丟垃圾?因為整理的不是自己, 為什麼垃圾都亂丟?因為他們不懂撿垃圾的人的辛苦,在大熱天下要撿又臭又髒的垃圾真的很辛苦!而且這種天氣真的一下下就會曬傷了!真的體會到撿垃圾的人的辛苦與辛酸了,在整理的過程中,社區有辦活動,可是參與的人並不多,而且幾乎參加的都是老人,總覺得現在年輕人有社區意識的很少,以前我可能也不太會去注意,但在幫忙的同時,覺得其實也滿有趣的,並沒有像想像中的無聊,做志工的同時也常跟社區的老人聊聊天,發現很多老人都是自己住,不然就是跟孫子孫女住在一起,很多老人的兒子女兒都在外縣市上班賺錢,幾乎只有過年過節才回來,有的甚至是在國外工作賺錢,雖然年輕人賺錢很重要,但老人其實很容易感到孤獨的,也許賺得再多錢回來,老人家卻生病了,本來相處時間就少了,生病後相處的時間可能就真的也剩不多了,雖然不能幫忙做什麼,但是跟他們聊聊天啊,喝茶啊,他們就很開心了,感謝志工活動讓我體會到這些平常玩手機不會玩到的事情,是個很棒的體驗!
      
暑假作業  13481  2017-09-17 14:16:09

*書名:人生以快樂為目的 作者:吳淡如 *書名:逆風,更要勇敢飛翔 作者:余秀芷 *書名:你希望明年的你,還是和現在一樣嗎? 作者:余秀芷 【讀後心得】(至少 500 字): 第一本~人生以快樂為目的: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有時候生氣並不能解決問題,難過或抱怨也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那不如快樂的過生活,以快樂為目的的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裡面的一句話:「別讓煩惱謀殺自己」,希望我也能像作者吳淡如所說的一樣,以快樂為目的的生活! 第二本~逆風,更要勇敢風翔: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沒有像這本書說的真人故事一樣悲慘,但這本書卻讓我感觸很深,因為秀芷雖然雙腳不能行動但他靠著覺得只有20%的希望堅持下去,現在她靠著不同的方式,演講,寫書,上節目,發行電子報,遠去比生病前去過更多地方,接觸更多人,腳雖然不自由,但他的心卻比生病前自由一百倍,人生之路因而更開闢,也更精彩,我很喜歡書本裡的一句話,「生命遭遇困境,逃避或放棄很容易,但選擇在逆境中飛翔,就能看見更美好的藍天!」 第三本~你希望明年的你,還是和現在一樣嗎: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走出恐懼的過程,也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最難的其實是「決心」,當你勇敢嘗試過,即使事情可能沒有想像中美好,但至少,那恐懼再也不會佔用你生命的時間!
      
護理倫理心得  12576  2017-09-16 23:51:54

我認為護理人員跟病人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因為護理人員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去執行勸說的這一事由,不然病人如果在醫院受傷可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然後病人那邊則是因為有過去的陰影才對護理人員有暴力的傾向,可是今天做護理人員的人就是他他也沒辦法不能不服從護理人員的規範,所以這時候可以以緊急條例作為處理,因為個案書特殊案例所以其實這樣的自由限制並不會違反人類倫理道德,更不可能有法律上的問題。
      
護理倫理心得作業  12562  2017-09-16 21:50:05

因為史東先生倦怠、步態不穩、容易跌倒,所以我認為應該還是要對史東先生施予那些會限制自由的措施,因為限制個案自由是為了使他能好好養傷,不要跌倒。 雖然史東先生希望能過有品質的生活,但是我還是認為應該選擇史東先生身體的健康,因為 個案進入醫院本來就是要接受治療,如果因為跌倒增加其他問題,豈不是本末倒置。 雖然如果要以個案為優先的考量就應該配合特殊病人需求,但是我認為應該要以個案的身體健康為優先考量,因為護理人員並不只是要對他一個個案負責,而是要對所有個案負責。 所以我認為可以詢問家屬是否能在個案身邊陪伴或是為個案請一個看護,使個案能隨時下床走動,且不會有容易跌倒的危險性。
目前第191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