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服務時數心得 13387 2017-09-10 23:17:25
這一次的服務時數是在幫忙打掃街道因為我阿嬤他每個禮拜都要去幫忙打掃所以我就跟他一起去打掃順便做服務時數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去做這種事情在早上的時候要去做要很早起來但下午的時候也要去做還要去幫忙分類回收因為很多人都會亂丟垃圾在地上所以我們要去把垃圾撿起來然後再從垃圾桶把他們都分類好再把他們給裝到垃圾袋裡面去做這種事情真的還蠻不容易的因為不會有人自願去做這種事情但我覺得我阿嬤他很有愛心每個禮拜都會去幫忙做這樣子的事情還有跟我阿公一起所以我這一次的暑假就跟他們一起去做這樣子的一個幫忙當然得平常是不會去做的因為這一次是因為暑假所以才去幫忙做但我阿嬤他們是每個禮拜歐會去做個2次到3次我覺得很好因為我媽媽他們都說平常就要做好事但這也不是平常可以做的因為有在上課所以不能去做這樣子的一個事情當然因為做這個事情早上要很早就要起來了所以我前一天晚上就去住在我阿嬤家裡早上也爬不太起來是阿嬤叫我起床的一開始會覺得很不習慣但做了幾天之後就會覺得還好了可以慢慢得可以習慣要早起所以我覺得很好因為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所以做打掃街道這一種事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要早起也要很有耐心的去做還有也很熱所以也要做好防曬才可以去打掃街道不然的話一下就會被曬得很黑了
|
106學年暑假作業 11596 2017-09-10 22:58:37
五護四丁 1035101194 黃詩容 35號
文章: 降低外科加護病房病人壓瘡發生率之專案
作者: 鍾卉庭 徐玲蕙 潘昭君 楊淑燕 陳婉宜
心得: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曾經看過一位老婆婆壓瘡很嚴重,那位老婆婆的家屬說老婆婆不太會說中文,每次在換藥的時候她總是全身顫抖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換藥老婆婆全身顫抖地說:「不要了…好了…很痛。」
雖然那位老婆婆不是我的家人,也不是我照顧的個案,但是就光是看清理傷口時,我就覺得很心疼,何況是痛得全身顫抖,那是要痛到怎樣得程度才會全身顫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是因為壓瘡而痛苦,所以再看到這篇文章時其實還蠻開心的,裡面有寫著護理人員壓瘡照護認知調查、護理人員預防壓瘡現況、解決方法、壓瘡預防之重要性、預防壓瘡之方法等等。
像是有些護理人員可能一時的忙碌忘記幫沒有家屬的個案翻身之類,或是忽略掉一些管路,造成皮膚破損、壓瘡或組織壞死,這些都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在文章裡提到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製作「病人皮膚完整性查檢表」,提供每班人員 查檢病人皮膚完整性,並做為交班工具,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雖然很麻煩,但是我是覺得希望能透過這些文章讓護理人員能夠更了解預防壓創,能把最好的衛教帶給民眾,能夠降低壓瘡的發生。
吳祚光、鍾文珍、程麗玲、戴宏達(2009).脊椎手術壓 瘡預防與減壓擺位裝置之探討.榮總護理,26(2). 121-125。[Wu, T. K., Chung, W. J., Cheng, L. L., & Dai, H. H. (2009
). Pressure ulcers preven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positioning devices for spine surgery. VGH Nursing, 26(2), 121-125.]
|
106年暑假作業 12598 2017-09-10 22:34:32
醫療管理
醫學倫理的爭議終究不再只是醫界人士的特權;健康照護體系的出現,使得
醫學倫理觀的演進躍進了一大步。社會大眾開始意識到醫療照護服務的必要性;
受到基督教義的影響,醫師們也開始體認到標準醫療照護體系的重要性。
在時間有限、情況危急的臨床醫療情境中,如何把握當下做出對病患最有利、也
最能符合道德倫理規範的醫療決策,是臨床醫事人員最常面臨的挑戰。臨床醫療
倫理就是幫助在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之外,根據個人特質來發展符合醫學倫理規
範的「臨床決策」倫理研究。臨床醫療倫理雖然有助於醫師臨床執業的順利進行,
但卻經常遭遇醫師誤解及對抗阻力,使得臨床醫療倫理的研究不盡人意。
在臨床醫療倫理的研究中,權利、良知、道德是經常被引用的字眼。由於大眾和
醫界人士對基本人權和病患權利的分野不清、病患經常質疑臨床醫事人員的良知
何在、社會大眾慣以道德觀批判病患家屬和主治醫師,使得臨床醫療倫理必須優
先處理這三個爭議。
醫學倫理的爭議以公開辯論的方式進行。不論是學院派或經驗派醫師、貨真價實
的醫師或招搖撞騙的江湖郎中、醫師或病人,都可以公開辯論,讓大眾評斷是非。
這種討論醫學倫理的方式,再加上下列因素的影響,使得歐美各國的醫學倫理觀
醫學倫理的爭議終究不再只是醫界人士的特權;健康照護體系的出現,使得醫學
倫理觀的演進躍進了一大步。社會大眾開始意識到醫療照護服務的必要性;受到
基督教義的影響,醫師們也開始體認到標準醫療照護體系的重要性。
|
106年暑假作業 12596 2017-09-10 22:30:06
書名:精神分裂病照護
引發話題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美麗境界》之男主角數學家納許,罹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四十多年,他在一九八五年左右逐漸康復,目前仍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職。究竟什麼是精神分裂症?其知覺和常人有何差異呢?
簡而言之,精神分裂症乃是一種精神功能還能表現,惟互相配合在一起時卻失去協調的精神病。此症特徵乃是在思想、情感、行為三方面呈現極大的分裂現象,同時伴有現實感缺失、及自我界限不明的一種疾病。
著名的精神醫學家布勒,曾提出有名的四A症狀,作為診斷此症的參考(表一)。除了表一的一些源於思想及情感方面的「原發性症狀」外,精神分裂症尚有所謂的「續發性症狀」,即言語、行為、知覺等的障礙。
學者希奈德認為,某些症狀在精神分裂症的診斷上甚為重要,並將此類症狀命名為「首要症狀」(表二)。臨床經驗顯示,病人的幻覺往往伴隨妄想而存在,兩者交相作用,而使患者越來越脫離現實。
還好納許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的腦中分成了兩塊,一塊是理性的—他熟悉的數字世界,另一塊是錯誤的—那些妄想與幻覺。他學習與自己的幻覺相處,對「不存在這個世界、卻存在於他腦中的幻覺人物」置之不理—即使終其一生,納許的腦海中,「他們」並沒有消失過。
兒童青少年(簡稱兒青)精神分裂症與成人患者症狀有些不一樣,因為他們的大腦正處於發展時期,認知功能不夠完善,故其臨床表現不似成人那樣複雜、多樣,無論在思考、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均有差別。
兒青的症狀有時並不十分明顯和典型,因其思維尚未成熟,常以具體形象思考為主,妄想比較少見,即使有妄想,也比較簡單、不系統,常以病態幻想代替妄想,可能與兒青言語功能和思考過程發展不完善和表達功能不充分有關。
一般來講,正常人腦中似乎有個「中樞篩濾系統」,以抑制不相干的外在感官刺激及內在思緒,而只選擇當時該注意的某些刺激,將內在、外在世界,整合成一個有秩序、有意義的現實。
惟精神分裂病患對各種刺激皆變得異常敏感,且無法篩濾掉不相干的成分。也就是說,在知覺方面,有「過度敏感」與「過度包容」的現象。
此種現象往往發生於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譬如下面兩位此種病人的自述:
「我似乎太過清醒,警覺性太高了,完全無法放鬆自己,每件東西皆從我身上穿透而過,我無法閉門不納(過度敏感)。」
「我無法集中注意力,我好像一個傳話器,同時在進行不同的交談,每個聲音都從我身上流過,使我難以應付,我無法集中注意力於任何一個聲音上(過度包容)。」
幻覺是精神分裂病患常有的症狀之ㄧ,其中以聽幻覺最常見。最具特徵的乃患者聽到有兩個或以上的聲音,以第三人稱在談論病人(聲音爭論);他也經常聽到那聲音在對他說話,命令他去做某些事,或警告他將發生什麼事(聲音指責)。這些聲音,有的充滿威脅,有些則極其淫穢,讓他非常困擾。
視幻覺亦非罕見,惟很少單獨出現,幾乎都伴有聽幻覺或其他形式的幻覺。
納許的一生有三個幻覺人物:首先是在求學感覺孤單時陪伴他的「室友」;其次是在他不滿意自己時出現的一位「情報頭子」;第三個人物是室友帶來的「小姪女」。
生病初期,納許不相信自己罹患精神分裂症;當他發現那個「小姪女」始終沒有長大,他才承認自己精神異常並接受治療。惟當時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的許多副作用,卻讓他感覺遲鈍疲憊,完全失去運算數學的天賦能力,所以他決定放棄藥物治療,結果那些不存在的幻覺又出現,甚至讓他幾乎傷害了妻子愛莉莎。
這些幻覺往往都像真的一樣,故患者常會相當留意以致影響到他的行為,甚至因幻覺的內容而感到懼怕,以致妨礙到婚姻的和諧。
但愛莉莎並沒有放棄或離開他。愛莉莎的一段話,可以給家中有精神病患的家屬,做為一個打氣的力量:「我常想這是一種義務,有時候我會為自己想要離開他的念頭感到內疚,甚至有時我會對納許和上帝感到憤怒。但當我注視他,認真地想著他是我的情人,漸漸地,他真的就回到我一直深愛的人,而我也回到那個深愛他的人。」
事實上,許多精神病患因為認知功能較差、或是缺乏病識感而常無法配合按時服藥,一旦病情復發往往造成家人及社會的負擔。對於這類型的病人,目前已有新型長效針劑,兼具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較低與確保藥物傳送的優點,對於因為服藥問題天天爭戰的病患與照顧者來說,是一種減低家人和病人服藥負擔的選擇。
此外,若患者伴有明顯憂鬱情感、自殺意念,以及焦慮、睡眠障礙等症狀,可同時使用效果良好的「速悅」(Efexor XR),以改善其生活品質,讓病患儘快邁向康復之路。
數學家納許的妻子愛莉莎,用「愛的公式」爲他找到生命解答,用接納的心助他走出精神分裂症的困境,進入「美麗境界」!
|
志工服務學習心得 13454 2017-09-10 20:25:12
志工服務學習心得:
我參加了慈濟舉辦的三天兩夜的志工服務,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淨灘,這次的淨灘活動相當有意義,並且讓我學習到許多東西,一開始大家不認識彼此,所以有點小緊張跟尷尬,但後來一系列相關活動,像是團康及遊戲,也讓我們對彼此更加熟悉,也讓大家情誼更密切,相處更融洽;當我們熟悉了彼此後,再來就是淨灘活動這個重頭戲了,我們分組後就開始拿淨灘器材,並且前往淨灘地,一到了沙灘,每個人像是發了瘋似的努力撿垃圾,有的人拿夾子,有的人拿垃圾袋,有的人甚至雙手都是垃圾及袋子,還繼續用夾子撿垃圾,看了真是相當欽佩啊!連我們所有辛苦的帶隊老師,不分你我,能跟同學多撿一點是一點,在撿垃圾時大家不分你我,心中只有撿垃圾此事,每個人盡自己的一份心力為地球做點事,真的可謂是用大愛做小事,雖然我們只是做簡單的小事,但此時大家那份大愛在我個人心中真的太令人感動了,因為這一份精神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也不是書中能學到了,有的人甚至一生都無法體認到,所以淨灘這個活動真的讓我成長許多。回程時我們留了幾個人做垃圾分類,而此時也正是考驗的時候,因為垃圾量蠻大的,也有各式各樣的垃圾,真的很難處理,但大家拿出了愛心、細心、耐心,最終我們一群人也辛苦努力的完成垃圾分類,最後回到我們的集合地,分享彼此的想法,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撿的不過癮,還想再繼續,因為當你專注一件事時,並不會感覺到累,而是會感到相當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