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5暑假作業 12563 2017-09-08 10:48:01
在海明威所寫的老人與海一書裡,所寫的一個老人在年輕,是一個小村莊裡的捕魚高手,那時他的捕魚技術可說無人可及,但近花甲之年的時候,老伴死去,又隨著時間的增長,老人捕魚的技術已大不如從前了。
在那靠海的小村莊裡,主要的經濟主要的糧食都是靠海維持的,所以那兒父母親只要小孩一到了10歲左右時,就會把小孩送到有名望的漁船上學習捕魚的技術,等到長大成人之後,有良好的捕魚技術,才能賺大錢。
有一個小孩,看到那個老人正在捕魚,那時那個老人對那個小孩說:「雖然十天我只捕到三條魚,但我相信有一天會補到大魚,你等著看吧。」
那時那個小孩就深信那個老人總有一天會捕到大魚的,經過了二、三天後小孩就跟著老人一起學習捕魚了。
有一天老人在汪洋之中遇到一隻大魚,以他的生命與大魚搏鬥,而把其他的魚線剪斷,與這隻大魚搏鬥,經過了一番翻雲復雨知後,終於捕到大魚了,雖然大魚所流的血引來一些鯊魚,而這些又兇又猛鯊魚想吃掉這條充滿血腥味的大魚,於是無力的老人仍不斷地抵抗掙扎努力地想殺死這些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雖然他一個人無法與所有的鯊魚抗衡但他仍然十分努力善用週遭的所有武器到了最後雖然大魚幾乎都被鯊魚吃完了但他仍勝利了魚的殘骸在在顯示出這場奮鬥過程是多麼辛苦多麼的困難即使如此老人終究是勝利了
而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這本書給予我許多的啟示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在的意志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本書一再強調的論點,從海明威的經歷我們可以了解,他受過戰火的一再洗禮,加上十歲就研讀達爾文的進化論,〝弱肉強食〞的概念一受影響著他的思考,〝勇敢〞這兩個字貫穿本書的主題。〝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運氣好當然最好,但是我寧可做最好的準備,那麼當運氣來時,我已做好準備迎接它〞,這是書中的一段,描述老人剛出海時的情景,由此可見海明威所倡導的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智慧有方法的勇敢,所以當我們嫉妒別人運氣好時我們也應該捫心自問,〝我已準備好了嗎?〞長遠的成功必須根植於事先充份的準備與合理踏實的過程。
人生中有些事情常常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過程可以自己掌控,結果常常制於人,但讓您刻骨銘心的也常常是過程不是結果,雖然老人最後拖回的是骨頭,但是他仍然個好覺,並再度夢到那隻在海灘上散步的獅子,表示這樣的結果,並沒響到他始終以強者自居的期許。所以當你面對困境時,能要勇往直前,這樣勝利才能離你不遠。
|
105暑假作業 12546 2017-09-08 10:43:23
「人,為何而活,為誰而活?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為何可以活到現在?」當兵這段時間,多少個站哨的兩小時,我不斷反覆思索著這個問題。過去,如過別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可能會吱吱嗚嗚的回答不出具體答案。
但經過這段時間的沉思,我現在已經可以很明確的回答:「我活著,是因為有一個愛我的家庭,有一群關心我的親朋好友。」但今看完這本書,我又有了新的感觸:「我活著,是因為有人為我而死去,是因為有人等著我為他帶來意義。」
故事主角是位八十三歲,在遊樂園終其一生工作的機械維護員。他一直覺得這一生過的沒意義,做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怨恨他父親留給他不愉快的親子關係及這份工作,後悔很多年輕時的願望沒有實踐。每天過著不愉快的生活,覺著自己一文不值,一事無成,甚至覺得自己根本不應該活著。直到他生日的那天,某項遊樂機具的機械故障,為了搶救一個小女孩,因而犧牲了自己。進了天堂,遇見了五個人,分別對他傳達了不同的故事,以及主角要在他們身上學習的功課。這五個人,或許是親人,或許是陌生人,但都是在他過往人生不知覺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一個人,是一位與他同在遊樂園卻不曾熟識的藍膚人,傳達了『生命與死亡』。
「人生中,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交錯的。死亡不僅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如本書所說的。故事中幼時的主角與藍膚人,因為一場人生上的巧遇與車禍,導致一個人的生命,與另一個人的死亡。相同故事,不同角度,兩個人有著不同的際遇。對主角來說,那位藍膚人只是個生命中的一個陌生人,卻帶給他活下的機會。當主角正在疑惑時,藍膚人對他說:「陌生人,是你遲早會認識的家人」。
第二個人,是在從軍中帶領他的一位小隊長,傳達了『犧牲』。
「你犧牲了某個珍貴的東西,並不代表你真正的失去它,你只不過是把它傳遞給了另一個人。」「你是失去了某些東西,但,你也獲得了某些東西,只不過還不曉得自己得到了什麼。」如本書所說的。主角在青年時於菲律賓參與戰事,因被俘虜,而後順利逃出,卻在逃出前破壞時做出不理智的動作,小隊長不得不做出使他冷靜的動作。主角卻一直很懷恨這個動作使他瘸了後世一生,當他得知真正的情況,對小隊長的怒氣,爆發而出,直到小隊長點醒了他,使他感謝對他做的一切。
第三個人,一位與他素昧平生的遊樂園創辦人夫人,傳達了『寬恕』。
「我們以為怨恨是一項武器,可以用來攻擊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可是,仇恨是一把彎刀;我們造成了傷害,其實是傷害了自己。」「你必須先明白你為什麼會有那些憤怒,而你又為什麼不再需要那些感受,這樣才能繼續前進。」如本書所說的。主角父親對主角造成的傷害,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陰影。在很小時,他的父親就很少關心過他,甚至忽視他。每每酒後鬧事,對主角動粗,因此成長過程就在巴掌、痛揍與鞭打中度過。一次出於本能的抵抗,卻讓他們父子不再講話。某次事件,導致父親的發病死亡,主角怪罪都是父親自己導致的,但這位夫人卻告訴了事情發生的始末,讓主角原諒了自己,也原諒了父親。
第四個人,早於主角被老天帶走的心上人,他的妻子,傳達了『愛』。
「失去的愛仍是愛,只是形式不一樣了。…那是記憶,記憶變成你的伴侶。你灌溉它,你擁有它,你與記憶共舞。人生總會結束,愛,沒有終點。」如本書所說的。一次因主角而導致的車禍,讓他的妻子住進了醫院,在病床上躺了近六個月。因這件事,兩人間的愛情水分,躲在根部底下,沒有了過多了對話。幾年過去,傷口也漸漸癒合,但在無預警情況下,發現了她有腦瘤。最後,癌細胞戰勝了,而她的最後一眼,主角扶著她,看著摩天輪,訴說著遠方的家。因她的離開,主角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他唯一愛過的女人,也失去了他愛人的那顆心。她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心,也瞭解了愛,永遠存在於自己的心中。
第五個人,一位主角在菲律賓參與戰事時,無意間被他殺死的小女孩,傳達了『活著的意義』。
在故事的最後,主角在天堂遇到了一位亞洲,約五六歲小女孩,在和他對話過程中,她突然說:「你把我燒死了。」主角長久以來的惡夢與陰影,瞬間爆發出來。他對不起她,他愧對於她,他覺得自己這輩子沒有盡心盡力,一文不值,一事無成,徬徨迷失,甚至覺得自己根本不該活著。但小女孩指著身上的字樣『維修先生』,說:「你修理遊樂器材,保護了許多小孩的安全,這就是你應該存在的地方」。最後,小女孩帶著他的靈魂,飛到了別人的天堂。他才發現成千上萬的人,都是以他所維護的遊樂園為天堂,因為他每天簡單而平凡的工作,預防了意外的發生,使得遊樂園成為他們心中最快樂的地方。
===================================================================
自從看完同為本書作者的前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就對人生有了不同的體會,讓自己更放開的去看待生命中的每件事情。而今,作者又再推出了這本書,透過刻畫生動的人物關係及溫馨的情感,細細描繪著你我之間或許存在的故事。正因為我們的故事,往往是在不知覺的空間中,產生了交錯,編織許許多多另人感動的記憶。
『生命與死亡』
在我們繁忙的生活中,不知有否想過這些每日與我們朝夕相處,或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為何會出現在我們身邊?為何是他們,不是別人?正因如此的特別,才顯得可貴。看完本書,讓我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來是那麼的微妙,那麼的密不可分。
我們常忽視身旁已有的關係,如親人,朋友,師長;或者我們所討厭的人,所厭惡的人,所恨的人。隨著時間的消逝,當他們已經走遠,回想起來,才感覺他們在心中的地位。或許他們留給你愉快的經驗,抑或不愉快的感覺,但都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跡。而這些痕跡,卻是構成我們整個人生的支架,使生命更加完整。時間常常與我們開玩笑,很多事情都是在事過境遷,才感覺其重要性。。只要與你我擦身而過的人,都是前世今生的因緣,都是有意義的交會,難得而珍貴。何不善待他們,也讓自己快樂些?
『陌生人』
陌生人,這麼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常出現在我們的週遭,卻又感如此生疏。但很多時候,卻都是陌生人的幫助,才有現在的我們。馬路上的車禍,如果沒有陌生人,可能沒人會送你到醫院;掉在車上的錢包,如果沒有陌生人,可能拿不回那些錢和證件;後補不上的機位,如果沒有陌生人,出現在新聞名單上的人可能就會是你。
也如同李家同在他的作品『陌生人』[1]當中所要表達的,我們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受到別人默默的幫助,只是我們不知覺,不懂的感恩。讓自己去善待週遭的陌生人,因為,會許哪天,他將會是你的救命恩人。
『寬恕』
人類,是種很膚淺的動物。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們都僅能就表面或所能認知的方式,以本身利益為考量點,進行解讀,並視其理所當然。但生命中很多事情,其實並不是所想像的那樣。
在故事中,小隊長不放棄任何一位弟兄,不得不迫使主角受傷而得救。之後,又為全車人員安全,下車探路,結果被地雷炸死,這是主角原本所不知道的。而主角的父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子,不惜與失態的好友拳腳。但在最後一刻,卻救了失足落海的好友,自己卻因此生病去世。這,也是主角所不知道的。
如果我們能多替對方著想,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就不會發生,不會讓自己後來有所遺憾;如果我們能在生氣時冷靜下來,很多不必要的情緒言語,就不會爆發,也會讓我們人與人的相處更和諧。
『活著的意義』
故事主角一直覺得自己的工作很卑微,抬不起頭,但其實他的工作,卻帶給許多人幸福與安全,這是他在世時所沒有想像到的。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在社會上或許只是小小的一個環節,但這個環節,卻是環環相扣,扣出我們這整個社會。
沒有工作是卑微的,沒有工作是抬不起頭的,只要問心無愧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那怕只是個清潔工,也是能是個讓人尊敬的職業。而最重要的,是一顆全心全意要把事情做好的心,因你的熱情所散發出的光和熱,在周遭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的。
最後,引用本書封面一段話我很喜歡的話,作為這篇心得的結尾:『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遇見他們,你才真的活過…』
|
105暑假作業 12571 2017-09-08 10:34:32
<生命清單>讀後心得
有些人早已沒有呼吸,甚至已化為塵土,但仍活著;有些人身強體壯,呼吸順暢,但早已死去。這本書中的生命清單與一般常見的生命清單不同,這是一份過世的母親幫自己的寶貝女兒擬的生命清單,內容包含了養兒育女、找到真愛、找到生父、找回童年時的願望,在探索的過程讓主角重新去認識自己,也重新認識母親,更認識了未曾碰面的生父,這樣的生命清單其實與一般的生命清單不同,他不是向外追尋社會定位,而是勇敢的去尋找心中的想望,並在這過程中明白真正關心自己的人以及自己真正在乎的人事物,這樣的生命清單很困難,我們總是得一再的嘗試與摸索,才能慢慢逐漸接近自己的內心,要設定社會性的清單,好比當總統或是當科學家,這很容易假設,但是別人的清單是否合你用,這就有待商榷了。
這讓我思考了些不一樣的角度,自己列的清單跟家人列的清單究竟會有甚麼不同,依個性不同,會列出不同的生命清單,依家人對你的認識與關心程度,也會列出不同的生命清單,或許很多人列過自己的生命清單,但是你曾經列過你很關心的人的生命清單嗎?在你的理解中,你所關心的這個人他如果完成了這清單,他會發自內心的快樂與滿足。你是否曾經讓一個關心你的人幫你列個清單,這個關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這份清單的完成會讓你發自內心的開心與滿足。
最後做個總結,我們因為獲得而維持生存所需,因為付出而活著。這本書真正要寫的不是一份生命清單的達成過程,而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以及傳承下去的過程,一個真正活過的生命,即便停止呼吸,即便化為塵土回歸大地,也將永遠不死。
|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28 2017-09-08 07:54:01
人際溝通高手──別忘天天累積「人緣基金」!
「沈默是金」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必須學會展現說話的魅力,透視說話的心理!在這本暢銷的名作中,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幽默風趣的筆調,將口語傳播的學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許多知名政治人物的說話技巧,也在作者笑談褒貶中,成為「說話魅力」與「說話心理」的最佳教材。
這本書主要是在說明人跟人相處的重要性,從中尋找跟人溝通的樂趣跟方法,裡面都是戴晨志博士自己的親身經歷,透過他詼諧的筆法,每一篇都讓讀者能開懷大笑,又能學會溝通的技巧,他心情的轉折,想法的改變,都能讓他以最平和的心,最和善的態度去面對所有的挑戰。
我覺得他有一句話寫得很好:「謝謝你未曾有恨!」一個人心中隨時存在著恨意的人,是一輩子都不會快樂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別人得罪你、冒犯你,不如用寬容的心去接納他人的過錯,不但可以樹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從中不斷成長。
在護理的路上也是一樣,在這個職業裡我們不可能一直沉默,我們需要與病人、家屬適當的溝通,並且運用溝通技巧,好的溝通技巧能幫助我們和個案建立良好的關係甚至能安撫個案不安的情緒,溝通技巧是我們需要學習且終身都一直在學習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期許在護理的道路上我們能熟練運用更多的溝通技巧帶給個案更專業的照護。
|
105學年度第二學期 暑假作業 11822 2017-09-08 01:15:40
1. 母乳哺餵與母嬰同室
作者 : 高美華;林育靜
2. 探討母嬰同室照護對哺母乳産婦之困擾及滿月哺乳方式的影響
The Impact of Rooming-in Care on the Breast-feeding Mother's Emotional Disturbance and Feeding Method One Month after Delivery
作者 : 鄧素文(S. W. Teng);蘇燦煮(T. J. Su);楊雅玲(Y. L. Yang);張桂玲(G. L. Chang)
3. 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Postpartum Women Receiving Rooming-In Care
作者 : 林麗珠(Lie-Chu Lin);李從業(Tsorng-Yeh Lee);郭素珍(Su-Chen Kuo);穆佩芬(Pei-Fan Mu);許洪坤(Hong-Quen Shu)
心得 :
我覺得哺餵母乳很重要,而且其實哺餵母乳的好處有很多,國外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六個月之前完全哺餵母乳可以增強嬰兒的抵抗能力,減少發生腸胃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而且還有降低孩童血壓及泌尿道感染的效果﹔純餵母乳五個月以上,則可以預防孩童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所以其實對嬰兒而言,無論是從營養的提供、疾病的預防、智力的提升甚至是健康的促進,母乳都是無法輕易取代的好選擇。此外,母乳哺餵也可以降低母親罹患乳癌的機率以及幫助產後婦女身材恢復,並能減少因為製造配方奶所產生的環境汙染以及自然生態的破壞,只能說哺餵母乳真的是好處多多啊。
但我覺得在推廣哺餵母乳的時候也要多注意和觀察,因為也還是有些媽媽擠不出母乳,有些時候是擠的方式不對但也有些時候是本身體質的原因,也要注意部要給媽媽太大的壓力。
另外除了哺餵母乳以外我覺得母嬰同室也很重要,母嬰同室對生產完的媽媽有好也有壞,因為生產後會有劇烈收縮的子宮及伴隨著傷口的疼痛,這時如果不是母嬰同室,寶寶如果肚子餓了媽媽就要拖著剛生完產疲憊的身軀去給小孩餵奶還要走一大斷段的路到嬰兒室,而且還有使用剖腹產的媽媽產後其實剛開始根本就很難下的了床,先不說麻藥還沒退,就算麻藥退嘞也會因為手術部位疼痛無法下床或不想下床,這樣反而增加了產婦的負擔,原本可以好好的休息卻因此而無法休息。
但如果是母嬰同室餵奶時,能讓媽媽第一時間可以與寶寶親密接觸也可以跟著寶寶一起睡,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不會在寶寶肚子餓時不能即時給與造成要走一段路到嬰兒室餵,導致整夜不能成眠一直要去餵寶寶都不能好好的休息,但也有可能會因為母嬰同室時寶寶晚上一直哭鬧而使媽媽不能好好休息,更慘的是如果是新手爸媽有時候爸爸會害怕傷到自己的小孩所以不太敢抱自己的小孩,因為我親姊姊就是剖腹產,我就有聽到她說過因為她沒辦法走去餵奶所以第一天就用母嬰同室,但到了晚上根本就是惡夢,因為寶寶一直哭鬧但姐夫又不太敢抱,姐姐也因為剖腹的傷口疼痛本來就很累了根本沒辦法睡搞到後來寶寶睡不好姐姐跟姐夫也睡不好,還有寶寶如果晚上沒有睡好白天會睡多,很有可能會惡性循環導致寶寶晚上因為白天睡飽了又起來哭鬧。但整體而言我覺得母嬰同室還是好的,因為可以讓新手爸媽事先知道之後出院回家會遇到那些狀況,也能在發生狀況的當下詢問護理師或是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