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護理典範 13314 2017-09-03 23:38:55
台灣女英雄陳翠玉
作者:李錦容
出版社:草根訂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世上的偉人總是為人群的利益奉獻自己的生命。他們不受名利的誘惑,在暴力威脅下仍堅守原則,泰然處之,繼續行善,這種人物並不多,南丁格爾和陳翠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本書的主角,護理界偉人──陳翠玉,誕生在1917年2月9日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彰化縣。
其動人的種種貢獻,留給後人無限的緬懷與追思。反之,陳翠玉出身寒微卻憑藉其個人才華與努力,致力於比南丁格爾更廣泛且完整的公共衛生工作,不但促進了台灣護理的發展,更因其豐富的海外貢獻而享譽國際。
而陳翠玉一生以其大愛奉獻人類,不但為台灣建立全面性的醫療制度,更將愛心延伸到第三世界,提升了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各國的醫療水準。
陳翠玉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台灣婦女,她見識廣闊、富有遠見性的想像力,個性內柔外剛,兼具智者的氣度和寬容溫和的性格。她堅守愛、公義與和平的信仰,「並學墨家與耶穌的服務精神」,和「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原則,協助許多困苦中的人,也救回了許多患者的生命。她終身把愛和生命獻給人類,使眾多的受惠者和認識她的人刻骨銘心,永遠感念。
陳翠玉女士贏得「台灣女英雄」之尊稱。她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位在護理、醫療專業領域上貢獻最廣泛、經歷最完整的護士。可惜當年台灣的政治環境相當惡劣,談論她的事蹟成為禁忌,使這段光榮珍貴的歷史反而在自己國內失落。
為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台灣女英雄事跡,被噤聲半個世紀後,終於有機會把真相獻給大眾,讓陳翠玉造福人群的精神復活人間。
|
105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3166 2017-09-03 23:38:08
[一年級]主題:[護理典範]人物
書名:別拿基因當藉口 作者:大衛˙申克
書名:皮亞傑心理邏輯學 作者:李其維
書名:重返列木里亞 作者:佛瑞德˙思特靈
[讀後心得]:
皮亞傑是最有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個哲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皮亞傑早年接受生物學的訓練,但他在大學讀書時就已經開始對心理學有興趣,共曾涉獵心理學早期發展的各個學派,如病理心理學、精神分析學、容格的潛意識心理學和弗洛伊德的學說。也因著他的各種分析、各種學說,壤我們更了解心理學。
不管事在書上還是上課時上到,皮亞傑都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在上心理學時總覺得當心理醫師很麻煩,要去背很多遊戲和測驗,但有時又覺得這些由遊戲和測驗很好玩,因為很貼近人心,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吧,難怪人會對心理學這麼的有興趣。多虧了有心理學,讓我們更容易了解心裡真正想要的是甚麼,也有些疑難雜症想要請心理輔導師的原因也是這樣。看了書以後其實也了解了很多,身理上的疾病或多多少也因為心理的因素而造成,有時候越煩躁、越是想越多的人最容易生病,要成為一個健康的人身心靈都要是好的才算健康,這也是為麼會有測驗的原因,如果心裡不健康也會透過輔導去帶領出來,這是我看到的。
|
護理科志工服務學習反思 13314 2017-09-03 23:33:58
助人是最快樂的學習,我這次參加的是萬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的志工服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養老院,我要感謝的是養老院的人讓我們有機會去服務學習。就像以前常常可以看到在醫院穿著志工背心服務大眾的人,現在我也有機會可以投入這一塊的服務,我覺得很高興,當然投入志工不是單單為了學校的志工時數或是成績,也是為了可以體會助人的價值,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助人為快樂之本」吧!投入其中更發現自己還有幫助別人的那一個真誠的心。
我在養老院服務,當然面對的對象是老人家,他們也就像是家裡的長輩阿公阿嬤一樣,他們都很可愛,只是有一些是得了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我就有遇到一個阿公,他一直跟我們說他以前的故事,重複說一樣的話,雖然旁邊的護理師叫我們不要理他,但是我希望的是,不是直接不理他,而是我們要多給這樣的長輩一點關懷,給他們家裡的那種溫暖。
其中剛開始我們服務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跟老人家互動與溝通,但是到了最後我們都願意敞開心胸,跟她們聊天講話,到午休結束的時候,我們還有餵她們吃甜點點心,像是照片裡的我就是在餵阿嬤吃愛玉,她看起來很不會咀嚼,所以我都用湯匙把愛玉切的更小塊一點讓阿嬤可以更好吞一些,在最後快吃完的時候,阿嬤還一直跟我說謝謝啦!讓我覺得很心疼也很高興,也希望她家裡的人都可以多多來看她。
當了志工才知道這是給自己一個成長,它是讓我了解助人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我也發現做志工不只是磨練自己的耐心與態度,他更幫助我從其中找到自我,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也了解能付出是幸福的!
|
護理典範 13928 2017-09-03 23:31:45
護理典範人物 蔡巧女士, 1910年10月18日出生於彰化鹿港。家裡再做木桶為業。但父母堅持讓她入學校接受教育。1926年,日本政府在台灣開始設立「護士」制度,教會的林照牧師鼓勵蔡巧去學習當護理工作。因此,在 1927年林照牧師帶她去彰化基督教醫院見當時的院長蘭大衛醫師。蘭醫師將她留在身邊隨他跟班一段時間後,見她靈巧、認真,於是派她上台北馬偕醫院接受護理訓練。日本統治台灣時代,政府禁止民間的「接生婆」,改採需要有政府認定的「助產士」檢定考試通過者才可以。因此,只要考到這項證照考試,助產士就可以賺取一筆不小金錢。1931年,蔡巧女士完成護理訓練,因為成績優異,經過馬偕訓練班主任的推薦, 順利取得護理和助產士兩個證照。1932年,完成學業的她,很自然地回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她熟巧的工作和認真的態度,很快就成為蘭醫師在開刀房最佳的助手,而她認真的態度使院方對她大為賞識,1934就升為「護理長」。給予許多貧困窮苦人家免費醫療醫治,因此,培養她心靈有個重要的認識:真正的富有,是助人而不收回報。也因為這樣,讓她一直深信:護理學習更多,就可以幫助更多人。之後丈夫陳法丁在1937年因為腹膜炎而去世。留下兩個女兒。因此,她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回夫家坪林公公婆婆的家居住。他在戶政事務員找到工作。早期的台北有一年發生水痘流行,鄉公所從台北城拿藥回來,卻沒有人會用注射筒。就在這時候,蔡巧女士表示她可以做這項工作。就這樣蔡巧女士之前所學的,就可以發揮所長了大家也才知道原來她是科班出身的醫護人員,且是有證照的助產士。之後鄉里的人都會找她幫忙助產接生,甚至三更半夜,經常需要走很長的山路。但不論如何,她都堅持,只要是下班時間,無論多遠她都會去幫助,而接生都一概不拿任何費用,她大可用助產士的執照,賺許多的錢。 因此鄉民每逢需要蔡巧協助接生,就會主動準備許多東西,其中最多的,也有鄉民多準備一些食物,當作「禮金」。就這樣,免費替人接生長達35年久,直到65歲從鄉公所退休後,她依舊樂此不疲,直到快80歲時,才因為年紀老了才退休。我覺得這位蔡巧女士太厲害了,他將她所學的技術都奉獻出來而且他也不會拿任何費用。這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
106學年度 _暑假作業 (佐賀的超級阿嬤) 12318 2017-09-03 23:31:39
佐賀的超級阿嬤
主要內容大概在講一個小孩因為媽媽無法正常扶養因此送至一位阿罵家,在阿嬤家中所發生的趣事以及老師同學們與他的互動,其中一段是他上了國小五年級看著大家都開心的在運動他也想學一份專長,看了劍道想學劍道,回到家跟阿嬤說了以後阿嬤聽到前就堅決反對 ,因為材料費時分昂貴,阿嬤靈機一閃叫他去跑步 因為不用錢,也因為這樣在運動會中得下了非常好的戰績,在運動會休息時老師們都故意說自己肚子痛要交換便當<從這裡可以看出其實大家都非常關心他並沒有因為他窮而數落遠離他。
在阿嬤身上可以看到非常多非常多苦中生樂的觀點,像是 當個開朗的窮人當有錢人可是很累的,要工作 出門也因為穿昂貴的衣服,要小心弄髒小心跌倒的 哪像我們想幹啥都可以。 總之非常逗趣 ,一點都沒冷場,就算只是生活上的一點小事也描述的特別有去特別生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