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97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本校3  11804  2017-09-03 21:03:49

護理典範 南丁格爾 她是一位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出生在義大利一個來自英國的上流社會的家庭。 在德國學習護理之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於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克裡米亞戰爭時,她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裡米亞戰役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發明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 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三十八位護士到克裡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裡米亞的天使」。 早期生涯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家庭,且跟她的姊姊帕耳忒諾珀一樣她的名字也是取自她的出生地:佛羅倫斯。愛伯利公園,南丁格爾小時候的家,現為一所學校 南丁格爾有一次聽到上帝對她說話,要她成為護士,因此,從1837年在愛伯利公園開始,她終身的職業就是護士。這一再證明了女性是不一定得成為普通的妻子和母親的。在那個時候,護士是一個聲譽很差,從來只有窮女人做的職業,在有戰爭的時候更需要隨軍前往戰場,十分危險。事實上,那些護士的職務跟廚師差不多。1845年,南丁格爾宣佈她將入行護士一職,這一舉動令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母親--極為憤怒和悲痛。 她一直照顧著一些貧窮人。在1844年12月,一個窮人在倫敦的一所工廠醫院死去,引起了公眾對該醫院的責難,這時,南丁格爾成了鼓吹醫院的料理要進步的領袖。1851年,南丁格爾在德國西澤斯韋特了解很多有關其醫院的先祖,即由德國路德會的牧師夫利涅開設、由其女助手管理的醫院的事情。南丁格爾深深地被那裡優質的照顧及服務所感動。南丁格爾後來接獲政治家及詩人密林斯的求婚。1847年,她在羅馬市遇上政治家賀伯特。賀伯特已婚,但當兩人首次見面時,他們就深深的被對方吸引,從此他們一直都是一對極親密的朋友。賀伯特幫助了她在克裡米亞的護士工作,而她則成為了賀伯特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顧問。至1851年,她終於拒絕了密林斯的求婚,因為她深信婚姻會妨礙她的工作,但她這一個舉動卻違反了母親的心願。南丁格爾與班傑明•喬維特亦有很親密的關係,尤其是在她想要在牛津大學開設應用統計學講座的時候。[1] 南丁格爾的護士生涯從1851年開始,那時,她得以到德國西澤斯韋特,以女執事的身份首次接受護理培訓[2],為期四個月。她的家人強烈反對她接受此培訓,因為他們認為這很危險,且護士在社會上的身份地位很低,加上該醫院是一所天主教醫院。雖然她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但她反叛的性格此時顯露無遺--她依然堅持立即動身前往西澤斯韋特。在那裡,據她所稱,她獲得她神聖職業「最重要的經驗」。她的父親每年給她500英鎊,讓她能在工作之餘,過著舒適的生活。她回到英國以後,又創辦了護士學校,大力推廣護士教育,培育護士人才,繼續為不幸染患疾病的人們服務,使更多不幸的病患,可以獲得親切、妥善的照顧,她一心只想幫助那些受病魔折磨的人,不為別的,把所有精神都投注在這上面。如今,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護士,繼承了南丁格爾的遺志,默默的在為人們服務,這全是她努力的成果。所以說,南丁格爾不僅是克里米亞的天使,她也是全世界,乃至全人類的天使,永遠受人懷念、景仰。
      
本校1  11804  2017-09-03 21:02:46

愛與思索的一生-史懷哲 現在的人也許沒辦法體會當時的社會情形,但史懷哲靠著他的毅力幾乎解決了所有的困難,也造福了許多人,令我覺得當下的我們應該要惜福,也要懂得去幫助那些弱勢團體。史懷哲他花了大半輩子在黑人的身上,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值得我們去效法他的精神。 史懷哲他總是樂於行善,不管是否是別人有求於他。當他看見需要幫助的人或事,他都樂此不疲。對於黑人的懵懂無知,他更是耐心的教導,也許是因為文化發展上的差異,黑人們的行為在當時就跟原始人差不多。史懷哲為了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感恩和道德,總是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講述道理,即便是黑人一犯再犯,他總能把他糾正過來。日子久了,史懷哲便依照他們當地原有的習俗,逐漸的改善並慢慢地發展出屬於黑人的文化。在當時很少人願意去非洲救濟,更不用說,像他這樣有耐心的教導黑人們。相較於現在的人們總是缺乏耐心,更顯得史懷哲的用心彌足珍貴。我時常看到一些新聞,報導著年輕的父母親因為小嬰兒的哭鬧,而不小心把他給弄死,讓我知道史懷哲的耐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史懷哲的毅力也是使他能夠辦好所有事情的原因,凡是他想要做的事必定做到,很少有未成功的。像是考醫師執照的事,他從三十歲開始整整花了八年的時間從頭開始學醫,而且學習的是全方面的知識,彷彿在他的人生裡沒有不可能的事。不禁令我感嘆,一個人竟然能夠為了救濟需要幫助的人而花下了這麼多的歲月去學習,對於他擁有的身分──哲學家、音樂家等毫不眷戀,他真的很偉大,也因此拿到了諾貝爾獎。我覺得如果做一件艱難的事能夠像他這樣有毅力、有恆心,那怕是天塌下來也能夠頂著。
      
護理科三年級暑假作業自訂  11406  2017-09-03 21:02:42

『三年級』主題: 水中生產 *文章: 水中生產-一種另類分娩方式 作者: 鐘聿琳 吳佳容 *文章: 水中生產之介紹 作者: 梁明玉 湯玉英 *文章: 水中生產 作者: 林淑媛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我在閱讀完這三份有關於水中生產的文獻之前,一直以為生產過程中減緩疼痛的方式只有硬膜外麻醉,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無痛分娩,原來水中生產也可以減輕部分的產痛,產痛的發生是因為胎兒即將離開母體,因而發生子宮的收縮,文獻中提到的水中分娩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環境類似:在水中產出與子宮內的羊水環境類似,所以胎兒離開母體以後可以更適應這新的外部環境。出血量少:因為會陰破損較常規順產要輕,不需要會陰側切,所以出血少,且在溫水中母親的情緒得到放鬆,生產時的疼痛感會減輕一些。分娩時間較短:分娩時間較短,母親的體力消耗也會少很多,產後恢復也優於其他分娩形式。缺點:羊水和水是完全不同的:羊水中是有鹽分的,具消毒作用,當然水對細菌的防禦能力差於羊水。胎兒感染:水中分娩的胎兒容易感染細菌導致肺炎或低能兒,父母患有肝炎、皰疹、愛滋病等,胎兒在分娩過程中被感染的機率非常大,因此應選擇其他方式生產。生產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方式也都有好有壞,這時候就看生產者想要怎麼樣的方式來迎接自己的寶貝,在國外已經有很多人選擇用這種方式生產了,但在台灣還是小眾,我認為國人可以多推廣水中生產,讓媽媽們吸收不同的知識然而有更多的生產選擇。
      
志工服務心得  13302  2017-09-03 20:55:48

這次的志工是在放射科那一區的範圍,也是我第二次去當志工,不過雖然說是第二次但是第一次不是在醫院裡是在一個活動中當志工,剛剛開始第一天去的時候還不是很清楚醫院個各科的位置所以很多時候家屬或是病人問的時候都花很多時間才能給他們答案而且都還要去麻煩在那邊當比較久志工的其他志工阿姨,感覺有點麻煩他們,之後過了一兩天就比較熟醫院的位置了,家屬們問的時候都比較可以回答得出來也不會讓他們要等很久,還有就是看到那種一直走來走去的那種阿公阿嬤都要主動走過去問他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因為經過幾天發現只要是那種的通常都是找不到位置的而且很多都是老人家自己坐車過來的並沒有其他家屬陪伴,所以要主動過去幫忙也不會讓他們錯過看病的時間,還有就是有些老人家看不懂字所以不能只是跟他們說在哪個位置因為他們看不懂字所以要直接帶著他們過去目的地,剛剛開始時第一天我只說在哪結果有一些還是不知道所以之後我就都把他們帶到他們的門診區,經過這幾天感覺幫助人的心情很好去幫助那些有麻煩的人後他們都會跟你說謝謝那種感覺很好而且那些爺爺奶奶給你的感覺很親切很溫柔,雖然有時候會覺得要一直站著三個小時腳很痠,但是等到人多時開始有人問你問題了就比較不會覺得腳痠了,這次的志工學到了很多也很開心可以幫助別人。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1595  2017-09-03 20:52:09

*書名(三本):1.愛女兒愛爸爸 作者:凱文.李曼 2.退休夢 黃碧嬌 3.不完美其實也很好 野口嘉則 *文章(三篇):1. 弧形調控放射治療應用於嗅神經母細胞瘤:案例報告 作者: 葉啟源(Yeh Chi-Yuan) ; 賴鵬安(Lai Peng-An) ; 劉芳慧(Liu Fang-Hui) ; 林伯儒(Lin Po Ju) 2.一位高危險初產婦行子宮切除後居家心理調適之護理經驗 作者: 吳淑芬 3. 運用羅氏適應模式於一位喉癌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 莊琍麟 柯幸芳* 包世芳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第三篇文章讓我們學會運用羅氏適應模式照護病人,像是這個個案有言語溝通障礙問題,護理措施是可以給病人紙和筆來表達他想說的話,或者用肢體來表達;身體心像紊亂健康問題,個案因為鼻子有鼻胃管,都不敢出病房,也不想讓家人和同事見面,所以護理措施是可以家人或朋友來見面時戴口罩或者化妝,只是每天化妝會對皮膚不好,大致上是不太建議;無望感,個案因為知道得了癌症,所以心情不太好,連三餐都吃很少,所以護理措施是希望家人可以多陪伴。我覺得照顧一個癌症的病人一定要有愛心也要關懷病人的心,這樣他們不會覺得得到這個病很痛苦,所以我們要把她的病減輕痛苦,或者也可以為叫病人的家屬多多來看他,看他有甚麼需求和關照他,不要讓他感覺到得到這種病家人就不要他了。 第二篇是在說有一位高齡產婦的媽媽,因為生完小孩之後,發生大出血,就要把子宮拿掉,可是出血和拿掉子宮發生了很多的後遺症,婦女怕這些症狀會怕自己的老公會不喜歡他,而且以後也無法再懷孕了。我覺得女生真的很偉大,因為要生小孩,而且假如子宮發生問題也是女生自己受苦,還有可能遭受男生討厭。
目前第197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